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泰山作为「”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古代是皇帝封禅之地,泰山封禅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换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乱之后,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禅天地,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因此泰山文化价值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上世纪许多日本学者到中国学习考察中华文化,都会到泰山。日本学者在导游的陪伴下,登上了泰山,风景尽收眼底,除了风景,还有一块石碑吸引了日本学
泰山作为「 ”五岳之长”、「 ”天下第一山”,古代是皇帝封禅之地,泰山封禅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换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乱之后,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禅天地,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因此泰山文化价值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上世纪许多日本学者到中国学习考察中华文化,都会到泰山。日本学者在导游的陪伴下,登上了泰山,风景尽收眼底,除了风景,还有一块石碑吸引了日本学者的目光,石碑上刻有「 ”虫二”两字。几位精通中文的日本学者实在无法猜测出这「 ”虫二”究竟有何含义,这些人就围绕着二字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但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
解开这个文字谜题的人是郭沫若,郭沫若有次登泰山时,就有学者请教郭沫若「 ”虫二”的含义。郭沫若看了半天,然后用手在「 ”虫二”两字上各加了两笔,于是就变成了「 ”风月”二字,郭沫若笑着说这是「 ”风月无边”之意。据记载,「 ”虫二”两字乃是清朝光绪二十五年的济南名士刘廷桂和朋友到泰山游玩时所刻。至于刘廷桂为何要刻这两个字,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刘廷桂在泰山问尼姑要水喝,尼姑不给他喝,于是刘廷桂一气之下就刻了这两个字,寓意讽刺尼姑是风月之人。
另一种说法是刘廷桂看到泰山的风景后本想题「 ”风月”的,但想到当年乾隆皇帝曾经在西湖题过「 ”无边风月”四个字,为了避讳,刘廷桂灵机一动,就只题了风月两个字的字心。其实「 ”虫二”的用法早在清朝之前就出现了,明代唐伯虎题妓湘英家扁云:「 ”风月无边”,祝枝山见之曰:「 ”此嘲汝辈为虫二也。”湘英问其义,枝山曰:「 ”风月无边,非虫二乎?” 清人平步青在《霞外捃屑》也曾写到:徐天池游西湖,题某扁曰「 ”虫二”,诘之,曰「 ”风月无边也”。而且关于「 ”虫二”还有一个名人轶事,《巴陵胜状》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李白登岳阳楼时,看到了三个字:一、虫和二,李白认为这是一副字谜对联,于是大笔一挥,写下了「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简单两个字,就能延伸出如此有趣的故事,汉字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