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识砚六法

识砚六法

  一,看,看砚的质、工、品、铭,饰与新旧,是否经过修补等。如果砚已经修补过,其补过的地方颜色与砚的原色总会有些差别。

  二、摸,拿到一方砚,可用手摸一模。如果摸起来感觉像小孩皮肤一样光滑细嫩,说明石质较好,如果摸上去有粗糙的感觉,则说明其石质较差。

  三,敲,将砚面用五指托空,轻轻击打,用手指弹砚,闻其声。若为端砚,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这三种不同的声音,分别体现出端砚质地的嫩与老。而歙砚敲击则以清脆的“铛、铛”金属声为最好,如果发出“噗、噗”之声,就说明该歙砚多泥质,或石质有暗伤,为下品。

  四,洗,砚最好要经过清洗再辨认。尤其是古砚因砚面上墨痕斑斑,遮掩了砚的自然美纹,也分辨不清砚的坑口年代,因此需要洗掉砚的墨痕,看砚石是否有伤痕和修补过的痕迹。

  五、掂,用手掂砚的分量。同样大小的石砚,一般来说砚石重的胶结实,颗粒细、轻的说明胶结松。掂的 ... 尤其对歙砚比较适用。

  六、刻,一方砚的好与差,首先考虑的是石质的好坏。对砚石熟悉者只要在砚石上轻轻地刻上几道,马上就会辨别出砚石的优与劣。

  编辑:朱磊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识砚六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专家点评] 清 高凤翰刻铭文虫蛀端砚

    [专家点评]清高凤翰刻铭文虫蛀端砚清高凤翰刻铭文虫蛀端砚,长方形,长18.7厘米、宽13.8厘米、厚3.5厘米。背面有多处虫眼,并有高凤翰题刻的铭文“真砚不坏,此砚实有,我愧东坡,而无真手,雍正甲寅高凤翰铭于海陵鹾署。”此砚原系高凤翰所有,见《南阜砚史》。后为清末金石学家、潍坊收藏家陈介祺收藏,1952年由姜守迁先生从陈介祺之婿杨氏家购得。

  2. [专家点评] 清 高凤翰刻铭天鹅纹端砚

    [专家点评]清高凤翰刻铭天鹅纹端砚清高凤翰刻铭天鹅纹端砚长20.3厘米,宽13.1厘米,厚2.7厘米。砚背面为高凤翰刻铭:“铁岭翁旧藏是品古意足珍,翰于雍正十一年,以文字知招入苏松抚署之东院题此以志感遇。”铁岭翁应指清代画家高其佩,虽说高其佩没有这样的字号,但他是铁岭人,其作品落款有时落铁岭高其佩,高凤翰曾跟其学过指画,这里可能是他对恩师的尊称。由此可推断此砚原系高其佩所藏。遭受苦刑以致他的右臂永患疾病。

  3. [专家点评] 清 朱彝尊消像端砚

    [专家点评]清朱彝尊消像端砚这方清代朱彝尊肖像端砚长19.3厘米,宽12.3厘米。砚石系端溪大西洞上品,石质温润细泽,石品有青花、蕉叶白、胭脂晕等,间以金银线。砚面呈一平板,四周刻有浅边。背浅浮雕朱彝尊肖像。砚一侧刻“竹垞著书砚”五字;另一侧有清收藏家宋荦铭记:此砚石为朱彝尊壬申年游广东时所得,由琢砚工人制成。雕刻精致细腻,形态自然,具有珍贵的艺术和历史价值。现藏上海博物馆。

  4. [专家点评] 清 潘耒铭端砚

    [专家点评]清潘耒铭端砚清潘耒铭端砚(细部)这方清代潘耒铭端砚高4.1厘米,长17.5厘米,宽10厘米。略呈椭圆形,砚背刻潘耒堂楷书铭“...金膏,采自丹壑。縠理内含,星文外络。泽笔如濡,发墨如削。至德温纯,天容浑噩。千金之璧,以厚胜薄。传语后人,勿改勿斫。”潘耒爱砚癖,藏砚甚多。其所著《端溪砚石赋》等诗文中,独重端石。石质细腻,呵气留痕,...时仅随形稍加琢磨,显得天然古朴,典雅端庄,堪称“千金之璧”。

  5. [专家点评] 清 顾二娘圭璧合体端砚

    [专家点评]清顾二娘圭璧合体端砚清顾二娘圭璧合体端砚(底)这方清顾二娘圭璧合体端砚为一圭一璧合制的。砚面上圭形中部刻圆形璧状。圭的正面中间起凸脊线,圭首随形雕一墨池,脊线两侧的池缘上各有一浅浮雕龙头纹。在圭的下方以汹涌的海水波涛纹来衬托,砚面大部分为圆形璧状,素面无纹饰,砚背璧部有谷纹。顾二娘是清代著名琢砚家。

  6. [专家点评] 清 莲叶形端砚

    [专家点评]清莲叶形端砚清莲叶形端砚(另面)这方莲叶形端砚长20厘米,宽17厘米,高3厘米。砚材为端溪水岩,材佳质美,手感细润。砚作莲叶形,砚面为莲叶初展时卷边状,中为砚堂,近边作水池。砚背为整张莲叶带茎。该砚与沈石友所藏青莲华砚、天风海涛砚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莲池形砚,是佛门制砚中常用的,传世较多,现在的一些寺院中,偶尔还能见到。这种形制,隐喻了佛门“莲池之水是甘露,心觉正净渡众生”之意。

  7. [专家点评] 宋 龙尾老坑歙砚石

    [专家点评]宋龙尾老坑歙砚石据北宋治平年间婺源县令唐积《婺源砚图谱》载:“婺源砚在唐开元中,因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之以归,刊粗成砚,温润大过端溪者。后数世,叶氏诸孙持以与令,令爱之,访得匠手琢为砚,由是天下始传。”歙砚石主要产地在婺源县龙尾山,故多称龙尾砚。苏轼曾有《龙尾砚歌》传世。

  8. [专家点评] 近现代星云流水端砚

    [专家点评]近现代星云流水端砚砚台曾在中国文房四宝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由于近现代墨汁的大量使用以及时人对研墨的不耐烦,砚台渐渐退出了实用,取而代之的是砚台加强了工艺观赏性,供人把玩、收藏。这方“星云流水”砚也是观赏砚,但它将实用与雕刻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当然,人们不会真的用它去磨墨。砚为广东端砚梅花坑,砚面砚底分布有大小错落的一百多个“眼”。

  9. [专家点评] 宋 蝉砚

    [专家点评]宋蝉砚北宋歙石蝉砚(底图)以蝉的实际比例,历代玉器造型颇为流行。而以蝉为象形在砚谱中并不多见。透过陈年包浆,蝉砚罗纹银花间有青黑晶莹的角浪罗纹,色泽青中泛绿,属歙砚中弥足珍贵的典型石质。所以罗纹砚中呈现标准的老坑色泽,既石色淡青,如秋雨新霁,是宋代流行评品歙砚色泽的最高标准,甚称砚中极品。所谓“角浪罗纹”是指图案似水上波纹起几何形规则并呈四方连续,有如海面涟漪,更似龙麟映月。

  10. [网上展馆] 歙砚至宝天下冠

    据宋洪景伯《歙砚谱》记载,唐开元年间,歙砚就名闻天下。南唐后主李煜更将歙砚誉为“天下冠”,歙砚身价从此扶摇直上。当时著名的文人学士、书画名家如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等,均视歙砚为至宝,赋诗讴歌,推崇备至。歙砚砚石的最大优点是易于发墨。上世纪80年代全国第二届宝石学会年会上,很多专家认为歙砚中眉纹、金星等上品与宝石一样具有很高的观赏、收藏和经济价值。

随机推荐

  1. 梦见自己光个身子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光个身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光个身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男人50岁后,若出现3个变化,可能是肝病引起的

    尤其是男性到了50岁之后,需要更加注意。因为50岁后,人体各方面的功能都会慢慢下降,需警惕肝脏疾病找上门。肝脏作为藏血,造血的器官之一。男人50岁后,如果短时间内感觉到肝区疼痛明显,多半是比较严重肝脏疾病引起。由此可见,男人50岁之后,如果身体出现了以上几种异常,多表现人的肝脏出现健康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了。

  3. 上海居然隐藏有坚固要塞:钢渣回填作地基,坑道中滑出双联巨炮

    现在,该地已经渐渐去...化,成为了上海这座钢筋混凝土丛林中罕有的自然生态园林,是市民游人消暑降温的好去处。图片:上海吴淞要塞曾经装备的66式双联装130毫米岸炮。而在广场两侧的林间,却有两座体型硕大的现代化炮塔型火炮,如威武的哼哈二将屹立吴淞口,高高耸起的双联装火炮直指远处繁忙的长江航道,这就是曾经长期隐匿在海防要塞之中,鲜为人知的国产66式双联装130毫米岸炮系统。

  4. 右肩担太阳左肩担月亮的男孩

    某国国王名叫苏巴胡,上帝赏赐给他许许多多的财富和荣誉。为此,苏巴胡常常朝圣圣地,慷慨地把钱送给需要的人,按时戒斋,虔诚地祈祷上帝,但这都没有用。>苏巴胡和大臣打了一天的猎。当老王后们知道小王后将要生一个右肩担太阳、左肩担月亮的儿子时,都气得要命。接生婆一抱在手里,婴儿右肩上的太阳、左肩上的月亮就以自己眩目的光芒照亮了四周。

  5. 梦见大树倒了

    周公解梦梦见大树倒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大树倒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琅琊榜:谢玉的实力有多恐怖?誉王直接点破谢玉的野心

    >>可以说,如果没有梅长苏,谢玉真的有可能游走于誉王和太子之间,并且让梁帝一直以为他是中立的影响。>谢玉之所以自己选择太子而让谢弼去为誉王做事,一方面是想要两头得利,另一方面其实就是跟谢玉自己选择的人有关系。>>3.谢玉的军中势力>谢玉在后来阻拦誉王府兵的时候,派遣了家丁调遣的是巡防营的兵马。巡防营本就归属谢玉管辖,但是在剧中巡防营和谢玉的关系,早已经超越了普通的管辖范围。

  7. 带有餧字的成语

    包含有“餧”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以肉餧虎——比喻白白地送死。

  8. 中世纪的「黑死病」到底是什么病?

      黑死病(鼠疫)的一种症状,患者会出现大块黑色而疼痛并且会渗出血液和脓汁的肿瘤。受感染的人会高烧不退且精神错乱,所以这种特殊瘟疫被人们叫做「黑死病」。黑死病可能是一种淋巴腺肿的瘟疫,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这种病菌是由跳蚤的唾液所携带,带疫的跳蚤可能是先吸到受到感染的老鼠...

  9. [专家点评] 明魏骥 隶书贤节传

    [专家点评]明魏骥隶书贤节传魏骥,隶书贤节传,魏骥,字仲房,浙江萧山人。永乐十三年中举,次年,进京会试,中副榜,授松江府儒学训导。不久,魏骥奉调参与《永乐大典》的纂修工程。其后,历任太常博士、吏部考功员外部、南京太常寺少卿、吏部左侍郎、吏部尚书等职。求文者不绝,篇章之富,山刊版刻,几遍天下。负书名,虽圆健而不免俗。

  10. 周恩来 ... 的标准像是怎样照出来的?

    周恩来是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的标准像至今仍不断出现在国内外的报刊、杂志和电视屏幕上。姚经才对周恩来说:“...您很忙,请您先照吧!”这时,新华社急着来找周恩来的标准像。中国照相馆存有周恩来标准像的底片,姚经才和全体照相馆的工作人员连夜加班加点,在9日、10日、11日这三天,赶印了3000余帧8寸大的周恩来标准像。周恩来...最经典的一张照片是如何诞生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