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专家点评]清高凤翰刻铭文虫蛀端砚清高凤翰刻铭文虫蛀端砚,长方形,长18.7厘米、宽13.8厘米、厚3.5厘米。背面有多处虫眼,并有高凤翰题刻的铭文“真砚不坏,此砚实有,我愧东坡,而无真手,雍正甲寅高凤翰铭于海陵鹾署。”此砚原系高凤翰所有,见《南阜砚史》。后为清末金石学家、潍坊收藏家陈介祺收藏,1952年由姜守迁先生从陈介祺之婿杨氏家购得。
[专家点评] 清 高凤翰刻铭文虫蛀端砚
清高凤翰刻铭文虫蛀端砚,长方形,长18.7厘米、宽13.8厘米、厚3.5厘米。砚石为清初开采端石上品,石质细腻润泽,石色偏紫,上有青花、火捺,通体无人工雕饰,只依自然裂隙而形成。因剥蚀似虫蛀,故称虫蛀砚,虫蛀之空洞,布局巧妙,恰作墨池,中间有宽厚之金线穿过(黄石纹为金线,白石纹为银线,凡有金线或银线者均为上品)。背面有多处虫眼,并有高凤翰题刻的铭文“真砚不坏,此砚实有,我愧东坡,而无真手,雍正甲寅高凤翰铭于海陵鹾署。”此砚铭为雍正十二年(1734年)高凤翰所刻。
此砚原系高凤翰所有,见《南阜砚史》。后为清末金石学家、潍坊收藏家陈介祺收藏,1952年由姜守迁先生从陈介祺之婿杨氏家购得(现为济南市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编辑:朱磊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