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现前烦恼不断,当来生死流转,何以显般若见法身。不了本性,遂为所缚。菩萨悯之,於涅盘法会,为之设疑求解。佛遂引喻释之,谓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众生五蕴,亦如是熏习,起惑造业受报,故为所缚。学佛既知相续法,则畏因果,不敢造业,知生灭法,则欣解脱在转念间。佛法八万四千门,皆能解脱,而净宗念佛一法,尤其奇功。弥陀洪名与正因佛性,一念相应,一念解脱,念念相应,念念解脱。
师曰:佛有三德,学者先求解脱。现前烦恼不断,当来生死流转,何以显般若见法身。解脱者何?去其系缚是也。系缚无他,五蕴而已。迷惑众生,取五蕴相。不了本性,遂为所缚。若了知五蕴生灭相续,空无自性,则能解之。师注经,欲令众生开悟,乃引师子吼菩萨质,意谓五阴念念生灭,如其生灭,谁缚谁解。盖以此五阴,虽能生後五阴,然此阴自灭,不致彼阴。喻如种子,虽能生芽,其种自灭,芽不见种,种芽不相入。例如众生命终,五阴既灭,乃有中阴身,是中阴之五阴,必非既灭之五阴。由此观之,五蕴焉能缚人。讵知执常执断,皆众生之邪见。菩萨悯之,於涅盘法会,为之设疑求解。佛遂引喻释之,谓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古人以蜡刻印,以泥作器,印与泥合。火之,泥文成,而蜡印融坏。泥上之文固非蜡矣。然因蜡印而生。蜡生文,则非断,蜡已灭,则非常。非断非常,前後熏习,是相续法,是生灭法。众生五蕴,亦如是熏习,起惑造业受报,故为所缚。学佛既知相续法,则畏因果,不敢造业,知生灭法,则欣解脱在转念间。佛法八万四千门,皆能解脱,而净宗念佛一法,尤其奇功。弥陀洪名与正因佛性,一念相应,一念解脱,念念相应,念念解脱。第9期 公元1971年11月发行 9,10期合刊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