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西厢记中张生为什么始乱终弃?真实历史上到底是什么样的?

《红楼梦》中有宝玉黛玉二人共同读《西厢记》的情节,这本《西厢记》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主角张生和崔莺莺。西厢记是元杂剧,其实现在来看古代的很多爱情故事最终结局都是悲剧,虽然西厢记中两个人最后终成眷属,但是张生的原型在历史上却对“崔莺莺”始乱终弃,他的原型到底是谁,为什么会这样呢?

提到崔莺莺、张生、红娘,很容易联想到《西厢记》“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大团圆结局,孰不知真实版的莺莺与张生的故事是一段始乱终弃的悲剧。

托名张生的负心人便是唐代大诗人元稹。如果为元稹不算高寿的一生(享年53岁)贴标签,要贴两列,一列是“元和体”、“新乐府”、“元白唱和”等,一列是“莺莺”、“韦丛”、“薛涛”,“刘采春”及诸多无从考证的女子姓名,因为元稹是那样的“性温茂,美风容”,又是那样的“真好色”。

元稹是后魏昭成皇帝十五世孙,为鲜卑族,祖姓拓跋,后改姓元。元稹自幼聪慧,九岁能写文章,十五岁考取明经科。明经科是唐代科考种类之一,较为容易考取,一般通过率是10%至20%,而进士科是1%至2%。但考过明经科却不容易获得官职,所以元稹必须继续努力学习,参加进士考试。他备考期间,曾借住姨母家,由是发生了《莺莺传》(又名《会真记》)。

初遇莺莺时,元稹二十三岁,“未尝近女色”,莺莺十七岁,“垂鬟接黛,双脸销红而已。颜色艳异,光辉动人。”见到莺莺的那一刻,元稹“惊”。姨母家的丰裕生活、莺莺的天人姿容都令元稹倾慕不已。在元稹的多情攻势下,有了和莺莺的“朝隐而出,暮隐而入”、

“斜月晶莹,幽辉半床”的西厢约会。元稹虽在温柔乡,却“道性尤坚固”,不忘科考,“将之长安”,而莺莺“宛无难词,然而愁怨之容动人矣”。也许,莺莺已经预感到元稹的不可靠。数月后,元稹又去姨母家小住,再度与莺莺相聚,而分别时不诉衷肠,只是叹息。莺莺察觉到元稹的诀别之意,反而说“愚不敢恨”,并主动为元稹弹奏琴曲《霓裳羽衣》,可是伤恸欲绝,弹奏的琴声“哀音怨乱”,曲不能终。

为何元稹能这样迅速狠心抛弃莺莺?是因为他去长安科考成功后,被望族招亲,并被选为校书郎。“一梦何足云,良时自婚嫁。当年二纪初,嘉节三星度。朝蕣玉佩迎,高松女萝附。韦门正全盛,出入多欢裕。”

义无反顾地离开后,出于思念或仅是良心不安,元稹给莺莺寄信,并捎去口脂、花胜,莺莺复信至诚至深,“则当骨化形销,丹诚不泯,因风委露,犹托清尘。存没之诚,言尽于此”,回赠了从小佩戴的玉环和一枚竹子的茶碾子,希望“因物达情,永以为好”,还再四嘱咐元稹“千万珍重”。而元稹竟然拿莺莺的信向他的那些朋友们炫耀,引发了一波文人诗潮。更不可思议的是,元稹为了给自己解脱,还将莺莺比作妖魅,将自己离开莺莺的动机说成是“予之德不足以胜,是用忍情”。

在和莺莺鸿雁传书的同时,元稹应该是和爱妻韦丛一同跟随岳父韦夏卿住在洛阳。韦丛是父亲的掌上明珠,故韦夏卿去洛阳为官时,将韦丛夫妻带去。而元稹仍利用公出或其他什么出行的机会,以表兄的身份去探望了已为人妇的莺莺。这一次,莺莺坚辞不见。元稹动容地恳请,莺莺也只是写了两首诗给他,且高洁地劝诫他“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元稹也确实是“怜取眼前人”,他和韦丛琴瑟和谐。可惜婚后七年,韦丛病逝,元稹写下了感人诗歌悼念亡妻,其中多句被后世传颂,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并因没有给妻子好的物质享受,“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而伤怀,还要“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种种成为后人经典的真情告白似乎都不足表达元稹对亡妻的思念。

但就在韦丛病逝的同年,元稹又和薛涛开始了新的感情,而非如自己的诗中所写“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彼时,元稹作为御史派去蜀中,薛涛为蜀中的官伎,经常被派去接待元稹。薛涛“颇有姿色,通音律,善诗文”,元稹在未见之时便已慕恋,可想交往中的炽烈。一年后元稹离开时,蜀中节度使没有发话让薛涛跟着元稹走,元稹也不敢带走薛涛,只能是断肠惜别。

旅途中因为与宦官争驿馆的房间,元稹被宦官用马鞭抽打而遭贬谪,由此开始了十多年仕途颠沛。两唐书中对谁打了元稹的记录不同,《旧唐书》记作刘士元,《新唐书》记作仇士良。无论是谁,宪宗朝宦官势力已非常猖獗。宦官自德宗兴元元年(784)掌握禁军兵权延续至唐末,能“废立人主”,如宪宗、敬宗之死,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之立,都由宦官操控。既然当年能在一往情深时为了韦丛放弃莺莺,那么在领教了宦官的厉害后,投靠宦官也不需要犹疑。不过投靠之后,官运也没有立即转好。一直到了宪宗末年,元稹才被召回长安。穆宗登基,因为做太子时就喜欢元稹的诗歌,后宫的妃子也喜欢吟唱元稹的诗歌,元稹被重新重视。

薛涛中年脱了乐藉,着道士装独居浣花溪,门前种着菖蒲。元稹在离开蜀地后,没有再与薛涛见面,只能靠写诗寄托相思,“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等到元稹被外放到浙江时、在相别十三年后,元稹想起来去接薛涛。元稹的第二任妻子裴氏是在韦丛死后两年娶的,夫妻两人仍是齐眉举案。但元稹终究未与薛涛团聚。不是“贤明知礼”的裴氏阻挠,而是元稹所在的官府来了新的乐工周季崇和妻子刘采春。采春“歌声彻云”,名震一时,唱的诗篇都是当代才子所作,虽不如薛涛会写诗,但比薛涛漂亮多了。元稹于是移情采春,为她写诗,为她倾倒。

不知道采春之后,元稹又有何新欢。从浙东调走两三年,元稹暴病,一日后死于任上。留下裴氏和未成年的孩子,独子只有三岁。元稹与白居易“死生契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而于女性,元稹早已看透,“尽委穷尘骨,皆随流波注”,他只是逢场作戏而已。其实当年莺莺真的嫁了她的张生,也未必会好到哪里。说不定半生之后,莺莺还是要谢“不娶之恩”。

西厢记中张生为什么始乱终弃?真实历史上到底是什么样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薛涛的后半生——看透世态,淡然修行,孓然一身,流芳百世

    段文昌进入幕府之后,与薛涛并称为"西川笔墨金童玉女"。西川节度使府的公文大多数都是,韦皋授意,段文昌草拟,薛涛润色,最后由韦皋定夺。在被召回的段文昌建意下,召回薛涛。此后薛涛在浣花溪的百花潭买了一处宅子,彻底与过去告别。此后二人也有书信来往,薛涛偶而用上自制的红色彩笺。看透这世间百态,薛涛披上道袍,淡然修行,尽己之能来帮助执政者,如有需要也会给予自己的意见。

  2. 为何说薛涛出生在眉州?薛涛父亲的死跟名将韦皋有什么关联?

    薛涛续父《井梧吟》这一年是贞元五年。此时的薛郧依然是个不为人知的小吏。他入蜀之初曾在眉州任职,后来才迁至成都。据考证,薛涛正是出生在眉州,有其诗《乡思》及《忆荔枝》为证。薛涛的《乡思》诗中明确指出了她的家乡是在流经峨眉山下的岷江的沿岸。岷江发源于松潘,自北向南一路流经成都、眉山、乐山,最后在宜宾注入长江。薛涛身在成都,经常畅想乘船顺流而下,回到她出生长大的故乡去看一看。

  3. 杜秋娘、晁采、鱼玄机、魏玩中国古代才女图录(三)

    杜秋娘、晁采、鱼玄机、魏玩中国古代才女图录(三)薛涛,字洪度,京兆长安人。唐代女诗人,成都乐妓。

  4. 八岁的女儿说了两句诗,为什么父亲就能认定女儿以后会沦落风尘?

    原创首发抄袭必究这个8岁的小女孩便是唐代女诗人,人称女校书的才华横溢的女孩——薛涛。薛涛"惊"的是女儿小小年纪竟有如此造诣,这是作为父亲没有想到的;他"喜"的是女儿没有辜负自己的教育与对她的厚望。可惜薛涛是个女儿身,她随口说出的这句诗,薛郧冥冥之中感到不是什么好的兆头。她请求韦皋为其脱去乐籍,成为自由之身。薛涛40多岁时对31岁的大诗人元稹一见钟情,能入薛涛法眼的男子一定很有才气。

  5. 颠覆固有认知,原来你是这样的历史人物

    大家好,我是大妖怪!读史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尤其是一些著名历史人物的传记!

  6. 白居易原本给自己写好了墓志铭,却对一晚辈苦求:请你重写

    白居易是我国伟大的诗人,也是当时的文坛领袖。然而,白居易却实实在在得到了唐宣宗这个皇帝拥趸。如果不是因为白居易在唐宣宗即位的当年就去世了,他还真被皇帝作为宰相人选考虑。在这里,唐宣宗称其为诗仙,可见白居易的地位是何等之高。然而,白居易如此的才华,如此的地位,交朋结友时却并不拘泥。然而,元稹虽然年轻,却比白居易早去世15年。白居易晚年,没有元稹这样的好友,但意外又认识一位忘年之交。

  7. 盛世大唐,那一抹无人问津的才魂——薛涛

    但世人多被她风尘之名所耽,又被市井流言所误,因此薛涛的野史轶事和美艳皮囊,尽数掳夺了本属于才情的光芒。因此,韦臬这一提议并未给薛涛的人生带来什么转机,却让薛涛更彻底地沦为人们茶余饭后皆可嘲讽的对象。然而,薛涛却没有任何为自己正名的机会。既然元稹认为两人交往止步于精神层面之前,那么薛涛在他心中其实是很容易被其他红颜所取代。但是薛涛没想到,这段感情只持续了三个月。

  8. 70岁白居易梦到去世9年的元稹,老泪纵横,写下千古最伤悼亡诗

    人是生而孤独的,从古至今,人们对知音、对知己都是那么地梦寐以求,所以刘勰才会在《文心雕龙.知音》里感叹「”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同年及第,终身知己在遥远的先秦时期,琴师俞伯牙一曲《高山流水》,唯有樵夫钟子期能心领神会,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界上

  9. 安史之乱后的唐代皇帝有多会玩诗?里边隐藏着治国之道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很多人喜欢用「”唐诗宋词”来形容唐代诗歌的繁盛,而除了盛唐时期,中晚唐时期曾有一次诗歌的大爆发,被后世学者称为「”诗歌发展关键三阶段之一”。当时有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李贺等一众熟悉的名字。一、皇帝带头搞诗歌元和八年,唐宪宗让宰相武元衡,副宰相李绛、李吉甫等高级官员献上旧体诗。所谓的「”旧体诗”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诗歌形式,陶渊明是其代表人物。唐代诗人喜欢做近体

  10.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为何能成为千古绝唱?

    我们都知道辛弃疾是宋朝了不得的人物,提笔诗词歌赋,上马行军打仗,在词牌史上龙行虎步,赫赫有名。其实在北宋,同样有这么一号人物,那就是范仲淹。

随机推荐

  1. 尔朱世隆是怎么死的 尔朱世隆的故事

    尔朱世隆是怎么死的>斛斯椿过了桥之后...入城中,将尔朱世隆的党羽全部诛...殆尽,令行台长孙稚去宫内上奏情势,又派都督贾智、张劝率人去抓住了尔朱世隆与他的兄长尔朱彦伯,将他们全部斩...,尔朱世隆时年三十三岁。尔朱世隆又曾昼寝,他妻子奚氏忽然看见有一个人拿着尔朱世隆的脑袋离开了,奚氏惊恐地到世隆那里察看,而他依然安睡。他仍把这些都告诉了尔朱世隆。

  2. 狙击手有多厉害?只因船吃水稍微浅了点,就认出了这是间谍船

    按理来说,当时的他是非常安全的,可此时,一名狙击手却发现了问题,果断朝着间谍的船射击,一枪打中了那个假人,另外一枪就击中了间谍,但并没有命中他的要害,很快,德军将这名间谍捞了上来并且进行了非常严格的审讯,这名间谍一开始还是一口咬死自己是渔民,可当那位狙击手说明了情况之后。

  3. 频婆娑罗王的宽容!

    水莲当佛陀在世时,有位“阿阇世”王,为了夺取王位,害死了自己的父王“频婆娑罗”王,自立为王后不久,知道弑父的罪报后,开始心生悔恼,由此而全身发热生疮,臭秽不可闻,经治疗后,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发严重,虽经别人劝请,往佛陀处求取忏悔解救,仍自惭形秽不愿去。频婆娑罗王的宽容,真是令人感动,他展现了宽容的真义,由此难能可贵的宽容,他不只原谅了儿子,也从而更升华了自己!愿生生世世宽容,直到永远。

  4. 捎关打节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āoguāndǎjié【解释】指打通关节。【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捎关打节”

  5. 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为何逐渐从一味屠城转为安抚民意?

    蒙古大汗所向披靡的蒙古骑兵1提起十三世纪彪悍凶猛、战力超群的蒙古骑兵,时常让领教过其厉害的对手心惊胆寒;而「”上帝之鞭”所向披靡征服欧亚大陆众多国家、城邦的历史,简直就是一部触目惊心的「”屠城记”。公元1215年,铁木真攻陷金国首府中都(燕京),屠...超过百万。公元1221年,第一次西征的蒙古铁骑对中亚帖木尔帝国首都(撒马尔罕)进行疯狂屠城,屠...120万人。公元1227年,蒙古大军攻下西夏都

  6. 放荡不羁造句_放荡不羁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放荡不羁fàngdàngbùjī放荡不羁的意思和解释:羁:约束。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放荡不羁的出处《晋书·王长文传》:“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放荡不羁造句这个孩子自从父亲死后就放荡不羁了。Thetown’spoorseemstomeoftentolivethemostindependentlivesofany.但他从未成为放荡不羁的文化人,不论是性上还是艺术上。AndjustasMozart’santicsshockedhiscontemporaries,Einsteinp

  7. 李龟年简介 李龟年是唐朝的什么人

    和李彭年、李鹤年兄弟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李龟年兄弟三人,下有两个弟弟,李彭年、李鹤年。,李龟年简介李龟年是的什么人李龟年是唐朝的什么人?李龟年简介李龟年是唐朝的什么人歌词有了,乐工、乐器是现成的,该李龟年登场了,“上命梨园***,约略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除了在宫廷服务,李龟年也是当时各路权贵争捧的对象。

  8. 春秋战国时期的40个典故,你知道的几个,知道的完全吗?(完)

    21、表里山河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春秋时,晋楚决战之前,晋文公的谋臣,他也是晋文公的舅舅子犯劝文公参加决战,他认为即使仗打败了,凭太行山和黄河之险,也可固守无虞。

  9. 他是三国时期鲜有人知的武将,但其武功却是数一数二的

    说起三国里的武将大家马上能想到赵云,张飞,典韦等,他们的惊人事迹是世人所不能以遗忘的,但在三国里武功最强的却不是我们熟知的英雄,而是一名不出名,却吓退司马,令诸葛亮都佩服的文鸯,因他是三国后期的英雄,所以鲜有人知,但他的武功却是数一数二的。

  10. 梦见犀牛

    周公解梦梦见犀牛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犀牛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