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 美国警察可以吸毒吗? 《国际先驱导报》8月6日一条新闻很有意思。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最近出台了一个新的政策,对有吸食大麻前科的人网开一面,不再作为禁止录用的硬性规定。据说这条规定从今年1月份已经开始实施,但直到最近才被媒体知晓,因此,有些细节还不很明朗。从...
美国警察可以吸毒吗?
《国际先驱导报》8月6日一条新闻很有意思。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最近出台了一个新的政策,对有吸食大麻前科的人网开一面,不再作为禁止录用的硬性规定。据说这条规定从今年1月份已经开始实施,但直到最近才被媒体知晓,因此,有些细节还不很明朗。从这条新闻看,FBI的新规定似乎是指有吸食大麻前科,但已经戒断毒瘾的人。当然,这只是我的理解,不知道有没有真正理解FBI的精髓。但是我还知道,吸毒者一般都很难戒断毒瘾,很容易复吸,对于被录用的人员如果复吸,不知道FBI是把他开除,还是继续网开一面。
美国经常有很多人在呼吁并身体力行地消除各种社会歧视,包括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罪犯歧视、同性恋歧视等等。但是,我们且别急着为FBI的这个新规定叫好,它的初衷并不是要消除对吸毒者的歧视,而是因为招不到合格的警员了,只好降低录用标准。虽然客观上也有消除对吸毒者歧视的意义,但是,这个政策的根本动机是因为“合格”的人太少了。报道说,合格的应聘人员越来越少,并不只是FBI一家的问题,美国很多 *** 部门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而最大的拦路虎,似乎都是吸毒前科这条老禁令。例如,美国加州某警察局今年招人,应聘人员中60%被淘汰,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在过去3年中有吸毒前科。
FBI开了这个先河之后,不知道美国 *** 的其他部门为了解决公务员的来源问题,未来是不是都会对吸毒者网开一面。目前FBI好像只对吸食大麻的人采取了特殊照顾的政策,但是我们知道,大麻、海洛因、冰毒等等,在法律意义上都是性质相同的毒品。如果吸食海洛因、冰毒的人群某一天开始 *** , *** FBI偏袒大麻,歧视海洛因和冰毒,FBI的政策是不是要调整一下,变成对所有吸毒者一视同仁?
美国部分民众对于FBI这个新政策有意见,《国际先驱导报》引用一位美国教育工作者的话说:“让吸毒者去执行执法任务,简直是天方夜谭,是不敢想象的事情。”显然,这些美国民众没能体谅美国 *** 的苦衷。执法人员、公务员总是需要的,而且美国的制度对于这类人员的需求又特别庞大,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国家 *** 的事情是一定要有很多人去做的,实在没人,只好让吸毒者来做了,否则怎么办?
FBI对于这个政策还有一个解释是说,大量合格人员都当兵去了伊拉克,所以国内只好降低一些标准。然而,我们看到的是,去了伊拉克的那些合格者,要么在滥杀平民百姓,要么在虐囚。也许这些在伊拉克的合格者回了美国就不会这么干了,因为美国人与伊拉克人是不同的。
FBI对吸毒者网开一面的做法,至少说明一个问题,美国的吸毒人数很多。这又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何全世界大多数毒品贩子都喜欢美国,因为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毒品市场。美国在中美洲以及世界其他毒品产地拼命打击毒品生产者,说他们是向美国走私毒品的罪魁祸首,却不管本国的吸毒者,甚至还对本国吸毒者网开一面,美国打击走私毒品的动作真是有点高难度。自己营造了一个市场,却禁止向这个市场输入商品。说的文一点,叫做自相矛盾,说得粗一点,就是自已打自己耳光。按照FBI现在已经实行的新政策的思路,未来美国解决毒品问题最好的办法似乎就是把毒品彻底合法化。
前一阵子,美国有一个皮条客,把自己的通讯录公开了。她的通讯录记载的都是她向哪些地位显赫的客人提供过模特、演员之类的高级青楼女子。被涉及的 *** 高官有些立即辞职了;有些不承认,被媒体追究;有些立即承认“错误”,结果被家里人和社会原谅,继续做高官。美国前一阵还有一件事情,一个从监狱出来的人,通过选举当选了地方 *** 首脑(好像是一个市长)。FBI的做法显然与皮条客事件,与罪犯当官事件性质是一样的:面对为数众多的违法人员,如果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这个国家将难以继续运转。所以我们大致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美国总是喜欢倡导消除各种歧视,其中包括消除对于罪犯的歧视,因为,在高度法制化的美国社会,违法分子实在太多了。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大家自己去想吧。
大麻在几种毒品中,毒性较弱,所以在美国吸食非常普遍。如今在很多娱乐场所,很多人也认为 *** 、K粉之类也不会像海洛因、冰毒那样可怕。且不说这种观点是否正确,文章中已经提到,在美国的法律意义上,它们都是毒品。法律没有因为它们毒性的差别而作区分。按照某一个跟贴的说法,索性把大麻从违禁名单里划掉算了。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