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这座建在吴江境内的古寺为何属于嘉善?

「 ”水月禅院”又称「 ”水月庵”,其遗址位于黎里古镇东南的史北村普陀荡边。 《分湖志》有关水月禅院的记载 刊于乾隆年间的《分湖志》记:水月禅院,在宋嘉熙年间(1237-1240),由僧人觉春建立,初名庵。经六代相传到久谅,改建了创法堂和后殿楼阁。元代末年被毁,明代洪武初年重建。院内有八景:古殿灯辉、重楼钟韵、龙潭映月、马鬣蒸云、分湖客帆、澧溪渔唱、苕栖睡鹤、竹坞栖鸾。(《分湖三志》广陵书社版2008年版,第40页。) 光绪《嘉善县志》:水月庵位置图 (左上角) 清《嘉善县志》记:水月禅院,在县治西北下保西区汾湖间。(距城三十六里。碧漪围环,形如圆月,故名)。宋绍定间,僧允谅建。元末兵毁。明洪武初,僧莲郁重建。中有八景……。万历间,僧法雷重修。(清《嘉善县志》中华书局2016年版250页。) 寺既然在吴江境内,为何却属于浙江嘉善?为了弄清缘由,笔者于己亥清明前,踏访了这处传奇的遗址,并邀老家在「 ”史家甸”的张琪哲先生一同前往。 一、 踏访遗址 车走浙江陶庄的汾湖大堤向西,到尤家港村,问询「 ”水月庵”,村民告知在江苏的史家甸。行至平黎公路浙江收费站口,在一小店问信,告知过收费站,再过桥到北胜村,再往北就是。到北胜村头,问一老者,告知往北过史家甸村,再走到底,有一片鱼荡,边上就是。 史家甸村口有片小停车场,停好车,沿一条机耕路往北,有两大鱼荡,用网片围栏。远远望见一老妇人,在油菜田里割草,上前问询,老妇人说道:我来带你们去。 史家甸78岁徐阿婆 老妇人姓徐,今年78岁,现住史家甸。指着鱼荡东南几棵树处:那小圩头,就是水月庵的地方。 水月庵遗址所在的圩头 水月庵遗址与史家甸隔水相望 徐阿婆说道:15岁时,割羊草,还经常到水月庵里,南面门口有石头门楼,进门两边有好多房子,记得大殿很高很大,里面有两大菩萨,阴森森的。后来逐渐拆光了,是浙江人来拆的。因为这圩头和庙,是浙江的,归浙江管。听老人说,最早这水月庵是江苏的,后南面的浙江北胜村,出了个大官叫「 ”七和相”,把水月庵接管去,北胜是浙江的,所以水月庵后来一直归浙江管了。到文化大革命,庙全部拆光,有两个和尚,一个落户北胜,一个却留在了江苏的史家甸。庙拆后,空地上有北胜的人来作墓地,现还有好几个坟。江苏有段辰光清田里坟地,就这小圩头上不清,因为是浙江的地。后北胜村人家造房子,多来这圩头上挖泥,江苏也不管的。所以现圩头上七高八低,低的地方成水荡了。这高点地方的油菜,都是我种的。 水月庵遗址边:普陀荡告示牌 水月庵遗址圩头:干凅鱼荡和瓦砾滩边的瓷片 站在圩头上,举目望去,三面全是湖荡,边上有吴江区人民 ... 立的湖泊保护的一块牌子,标明该荡名「 ”普陀荡”。史家甸村在荡南,圩头西的荡小些,徐阿婆说:「 ”早时有船坊。”圩头东是大的普陀荡,水面平静清冽,有一渔船在扒螺蛳。太浦河岸边的「 ”东吴水泥厂”,遥遥在望。圩头底,靠荡边有一潭,现作鱼塘,正干涸时,可见瓦砾砖片。徐阿婆说:「 ”这原是大殿后面的一个池塘,种荷花养鱼的。”就在滩边,作者捡到几块瓷片和砖。 水月庵遗址存砖 水月庵遗址上拣得的瓷片 拣到一青砖,22*7.8*6厘米,这形制的砖,应是明代砖型。拣到几块瓷片,为明代青花,有一块带底款,是「 ”大明万历年制”中三个字。证实明代此处是居所。 下保西区图 查阅明万历版《嘉善县志》,卷首分区图说,刊有「 ”下保西区图”,标有水月荡,为吴江县界内。荡中有一小岛,标「 ”庵”和庙宇图标。应该就是水月庵位置。可见岁月久远,荡中岛与岸逐渐相连,成一圩。 二、 名人歌咏 「 ”水月庵”是处名刹,历代均有文人到访吟咏。 明代洪武二年工部尚书李迁桂有《秋夜泊水月荡》 梦醒烟桡傍钓矶,凉飚吹雾尽纷霏。 推篷不觉芦花畔,误认初寒小雪飞。 松江人苏恩,明代正德三年中进士后,任秀水(今嘉兴)知县,游水月庵,写下一首七绝: 平生素爱水中月,今日来过水月庵。 月色波光无恙白,对渠非我问谁堪。 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嘉善人盛唐,有《水月禅院》诗: 光发千峰霁,声涵万壑秋。 坐来无一事,司入虎溪头。 嘉善知县章士雅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主持重修的《嘉善县志》,共12卷刊印。章士雅字庆远,是明朝重要思想家,有《水月禅院》诗: 滉漾湖光接天边,坐来水月境疑仙。 一程芦荻寒相映,半壁松萝静可怜。 孤磬自悬开士榻,浮云不系使君船。 两山遥望青如黛,愁入乡关倍罔然。 康熙乾隆年间大学者、嘉善人曹庭栋著有《魏塘纪胜》,记「 ”水月庵”:水月荡在保西区,荡中有庵,亦名「 ”水月”。宋绍定间建,元末毁于兵,明初重建。有八景曰:古殿灯辉、崇楼钟韵、龙潭映月、马鬣蒸云、分湖客帆、丰溪渔唱、苔蹊睡鹤、竹坞栖鸾。前明朱钦有记。 水月荡中水月庵,如萍一叶碧波涵。 月光照水水印月,寄语老僧仔细参。 南社社员,陶庄人周斌《柳溪竹枝词》「 ”水月庵”:水月庵在水月荡中,有八景诗,详《嘉善县志》。庵在附暑圩上,四围皆吴江界,而此圩独归嘉善。 波光荡漾树㲯毵,水月荡中水月庵。 似畏武塘炎暑甚,一圩愿附入江南。 芦墟前贤陆映澄著有《分湖百咏》,有「 ”水月庵”篇:在浙境保西区,有水月荡,庵建其地,故名。宋绍兴间建,元末毁于兵,明洪武初重建。有八景,武塘朱钦为之记。嘉庆四年重修并新建前殿。 上下空明一白连,华严世界有情天。 缀来八景供吟眺,我欲栖迟谢俗缘。 三、 古寺原貌 水月庵遗址:东普陀荡 水月庵圩头西边漾荡 还原「 ”水月庵”的状况,可知水月庵位于吴江境内的水月荡中附属圩上。水月荡后又称浦路荡、普陀荡,现吴江地名上定为普陀荡。水月庵于南宋初期,由僧人觉春建立。元代遭战火毁除,明代洪武年初重建,万历年间已归属嘉善县。风景古朴秀丽,成闻名八景:庵内有古殿、钟楼、池潭。庵外有古陵墓,远见分湖帆影,近有渔舟晚唱。长满香草的滩涂有睡鹤,翠竹林中住着鸾鸟。 黎里前辈褚炎鑫先生,于地质勘探、风水踏勘、乡邦文史俱精,与笔者稔熟。聊起黎里「 ”水月庵”,先生正巧是史北村人,他的一个叔叔曾在水月庵出家当和尚,故从小常在水月庵玩,还清楚记得解放前后水月庵的情形。先生自印一书《梦萦黎川》,里面就有一篇记叙1950年前后水月庵的文章。现部分摘录如下,以窥实景: 水月禅院位于江苏浙江两省分界的普路荡江苏一侧,本是黎里最南端的史家甸圩一只子圩,两圩间隔仅铺一条石,作桥,而与浙江相隔着一浩瀚的普路荡。清初被北胜村一沈姓财主霸为家庙,故后来有水月庵属浙江嘉善一说。解放初还通过驻军打过这归属问题的「 ”官司”。那是1950年, ... 某部驻扎在北胜村大圩上这沈姓地主家院内,院内还设有小学。因驻军调防,「 ”官司”不了了之。庵圩面积不过五千平米,其中庙宇建筑占了大部。香脚南起南汇十八村,北至金家坝褚家埂,东到芦墟草里村、西至黎里东西漾。 整只圩上的小石桥、石驳岸、屋基、石础,及僧人练功的石锁、石担都属武康石和白云石。环圩有堤埂,埂上有极细的佛竹和茂盛的芦苇,那条环圩隔河可行小船。庵前是一方水塘,八九亩水面,岸边一顶瓦船封,专泊一首考究的香船。沿水设漂亮的栏背椅供人观景,并有若大的淌水河埠,十分气派。池水映月,竹丰松茂,环境幽静得很,传说刘伯温大师到此卜占它为「 ”金钩钓月”的风水宝地。 寺庙有大小两殿,前后山门,正殿供两丈余高的如来佛,两旁立着阿难和迦叶,再是普贤和和文殊菩萨;东西两壁十八尊罗汉。嘉靖年间香客捐献铸造的大钟三尺余口径,晨钟时声传方圆五里。前殿供着弥勒佛和观世音菩萨,后山门供着韦驮;在前山门外西侧不显眼处有青块石碑记,当时已受风化剥蚀,字迹不清了,没人记得起文字内容。 殿西有三开间两进平屋,称「 ”牡丹房”,前进落地长窗,响砖铺地,屋内书画满墙,梁上挂着宫灯,陈设十分书香味,逢贵客进香在此茶点招待;后进是师太起居所在。殿东边是三开间三进的平房,头进「 ”善继堂”,有一尊尺半高的鳝血铜千手观世音;第二进「 ”净礼光大”,有一尊青铜弥勒;最后一进一般人不得入内,据说是藏宝的。最东面还有三进,库局、斋房都在这里,后进是楼房,是僧人们居住的场所。二师太、三师太也住这楼内。从设施规模分析,鼎盛时期此院不下三十人。最东是一片菜地,中央有只狐仙庙,据说过去院内有狐狸精出现,闹过几场火灾。 水月禅院开始败落于1932年,主持金师太圆寂后,庵内藏匪、和尚吸毒,又遭便衣队、日本兵轮番掠劫,搞得乌烟瘴气,文物四散,僧人回俗,直至1958年, ... 拆除至边基不留。(摘自褚炎鑫先生著《梦萦黎川》第195页。) 水月庵图(褚炎鑫绘) 与褚先生面聊,得知当时寺内并无钟楼,大钟在大殿内东南角,大钟上有字,记有叶家埭叶氏捐铸。褚先生特赠笔者一幅他本世纪初凭记忆画下的1950前后水月庵全景图,得以领略水乡泽国中这座名寺的全貌。 四、 流传故事 顺治二年(1645),八月三日,松江城陷,陈子龙兵败,在城西遇清兵,得逃脱,携家走昆山。一同起兵的好友夏允彝投水死。继而,陈子龙避难青浦县金泽,最后隐姓埋名入嘉善县陶庄水月庵,托为禅僧,取名信衷,字瓢粟,号颍川明逸。在此,他与庵僧衍门同研佛学,并完成自撰《年谱》。 陈子龙 陈子龙(1608-1647年),初名陈介,字人中,改字卧子,松江人,明末文学家、几社领袖、抗清烈士。曾与柳如是有一段感人的爱情经历,同居南园,诗词唱酬。松江兵败后,陈子龙在水月庵隐居数月。当时水月庵的主持是衍门,衍门是位高僧,深研梵学,陈子龙的到来,两人相互敬重,共同研讨佛学。期间,陈子龙完成写作《自撰年谱》,在异族入侵,朝代更迭的时期,陈子龙预测险恶将临,留下自己的年谱,供后人了解。二年后,陈子龙在昆山遭清军逮捕,宁死不屈,在解押途中,投水自尽。在江南抗清史上,留下壮丽悲怆的一幕。水月庵,作为陈子龙的流亡地,在南明抗清史上应有一定的地位。陈子龙《焚余草》诗集,记有这时期诗作,「 ”秋日感怀,客吴中作十首”,中有「 ”星汉清深孤客夜,风云萧瑟大荒秋”之句,可见当时在水月庵得心境。(《陈子龙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585页) 吴昜像 陈子龙在水月庵,江南各路抗清义军头领、遗民文人,相继前来拜访。太湖白头军首领吴昜(1612~1646),吴江人,崇祯十六年进士,抗清名将。清军烧 ... 江南,吴昜与孙兆奎、叶小鸾的舅舅沈自炳等人举义旗于太湖,屯兵长白荡。1645年8月25日,在塘口与清军激战,遭大败。后得分湖义士,善用鸟铳的周瑞等人拥戴,复聚兵长白荡。吴昜、周瑞等人,到访水月庵,与陈子龙商讨抗清大计。接着吴昜军收复吴江,苏州清军派大军前来围剿,两军决战于分湖,吴昜军大获全胜。叶绍袁《湖隐外史》记这次为分湖大捷:「 ”斩敌二千”。陈子龙在水月庵得信大喜,蜡丸驰报在绍兴监国的鲁王。鲁王封吴昜为长兴伯,各将领得将军印。(《陈子龙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987页)「 ”水月庵”可为江南抗清之见证地。 另一则值得一记的是柳亚子等酒社社员「 ”水月庵”雅集。 酒社,其实是南社的一个支社,人员也都是南社社员,为吴江及周边县属人。1915年5月29日南社上海豫园雅集,正遇袁世凯签订「 ”二十一条”,众人悲愤激昂。5月14日,转至杭州,众人借酒遣愤,喝得酩酊大醉,泛舟西湖,柳亚子欲效屈原,投湖尽忠,被大家拦下。为记住这耻辱的日子,约定成立酒社记之,每年中秋于黎里金镜湖聚会。1918年中秋,柳亚子等酒社社员来「 ”水月庵”聚会,一为纪念几社领袖陈子龙,二为追慕当年抗清将士「 ”水月庵”聚会的节气。 《磨剑室诗词集》 此次雅集,柳亚子留下诗《水月庵小集示芷畦、十眉、玄穆、糜庵、悼秋、莘安、盥孚》 此是湘真亡命地,皕年而后我重来。 荒天老地仍今日,扢雅扬风负此才。 红蓼迎风秋水渡,白衣 ... 座酒人杯。 流连良会非容易,故国斜阳莫漫催。 《磨剑室诗词集》28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湘真,指陈子龙,陈子龙在殉国前两个月完成的杰出词集《湘真阁存稿》,可见这位云间派领袖的才华和气概。 一座800年前的古寺,以其幽美的湖光景色,奇特的地属关系,众多的名人咏唱,传奇的历史故事,存留在地方志书和老一辈人的记忆中。虽遗址已成荒圩草滩,但围于周边的碧水,波光粼粼,缓缓东去,带着几许幽思,流入分湖,流入太浦。或某年,有人惦记这「 ”金钩钓月”风水宝地,重建「 ”水月禅院”,那一定是香客、游人鼎盛的地方。 备注 感谢嘉善姚立军老师提供水月庵诗文资料;褚炎鑫先生提供水月庵全景绘图。 —END—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本文作者:郑一冰 责任编辑:王来刚、徐剑 技术编辑:吴英 图片来源:郑一冰、馆藏及网络 「 ”壮丽70年,我的新时代”征文启事 一、征文主题 紧紧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主线,以个人、家庭、吴江和国家的发展为视角,用文字生动展现在中国 ... 的领导下国家建设、吴江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奋斗的精神风貌。 二、征文内容 要求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自己和身边人的亲历、亲闻,以小见大,通过个人家庭命运转变,折射祖国发展家乡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严禁抄袭。篇幅2000-3000字左右;文稿须为原创作品,未在其他媒体刊登过,文章末尾要注明作者姓名、联系方式、个人简介和个人近照;能配上与文稿内容相关的照片更好。 三、征文截止时间 2019年9月30日 四、征文对象 在吴江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界人士 五、投稿方式 1.征文以电子文稿方式发至邮箱szwjdaj@163.; 2.邮件请注明「 ”我的新时代”主题征文字样。 六、征文评选及录用 吴江区档案馆对合适的征文在「 ”吴江通”微信公众号推出,并给予稿费奖励。征文活动结束后,吴江区档案馆组织评委,结合文章质量和微信阅读量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录用文章将结集出版。 〓友情提示:本次活动谢绝一稿多投

这座建在吴江境内的古寺为何属于嘉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论次】的意思是什么?【论次】是什么意思?

    ●《史记儒林列传》:「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唐柳宗元《柳宗直<西汉文类>序》:「若乃合其英精,离其变通,论次其叙位,必俟学古者兴行之。」●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若其条理,则俟马氏书成,可得而论次焉。」★「论次」在《汉语大词典》第15649页第11卷290参见:论次论次是什么意思论次lùncì论定编次。

  2. A 字肩,睡姿,肥胖,男人肩膀肉多的分析_看相大全

    熊老师说掌相69——A字肩,睡姿,肥胖,男人肩膀肉多的分析A字肩的女生,很吃力才可以创业开店,从八字分析,她在未来三年会有贵人来帮,事业再有发展空间,而她的八字木星被克制,中年必脱发,至于婚事,她的眉笔直,眉尾也高,现今男友并非白马王子之类,留心一些做生意的商家,他们对妳是尊重,爱也是发自内心。

  3.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ìqíruìqì,jīqíduòguī【解释】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出处】《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例子】【近义词】避实击虚【相关】百度“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4. 防灾减灾:台风过后,这些事情一定不能大意

    台风「”利奇马”的到来刷屏了朋友圈随着台风的逐渐消退大家也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台风的离开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注意1不吃被水浸泡的熟食●可入口的食品和熟食被水浸泡后绝对不能吃;●蔬菜和瓜果等要先认真挑选,先清洗表皮,再用清水浸泡半小时以上,瓜果要削皮后再吃;●淹死的禽畜和死鱼绝对不能吃;●食物要煮熟,尽量不吃生冷的食物,防止引起肠胃不适;●最好不要生食海鲜,避免肠道疾病

  5. 饱腹吃不胖的三款健康宵夜

    一到晚上,不吃个夜宵总是感觉少了点什么,可是吃夜宵又怕发胖。宵夜到底吃什么才不会长胖?选择夜宵,要选含糖成分低的,含不饱和脂肪,低胆固醇,对心脏有益的食物。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三款饱腹吃不胖的健康夜宵。再加上奶内含有一种称serotonin的胺基酸,可令脑部呈休息、放松状态,令你产生睡意。

  6. 结婚誓词演变五阶段 值得一看

    婚前来补充一下相关的婚姻知识吧,一起来看看结婚誓词演变的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动作誓词。整个过程中夫妻双方是不讲话的,动作礼节比较多,谈不上有结婚誓词。自解放后到“文革”前,那时候结婚时都要唱一些...的歌或者抗美援朝的歌。“文革”时期,结婚时夫妻双方要背诵一段“文革”流行语或语录。目前婚礼上流行的结婚誓词分为四类,一是坚定型:“结婚后,我会好好照顾你,爱护你。”

  7. 虞姬为何拔剑自刎?因为惧怕刘邦是个色鬼吗?

    对于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项羽来说,手下万马千军,谋臣不少,将帅如林,然而在这成千上万的手下和身边人中,真正能让他为之动情、为之用心的人,不是他的那些兄弟叔侄,不是以帝王师自诩的范增,不是龙且、季布、英布、钟离眛、虞子期等帐下五大将,而一个柔弱女子——虞姬。项羽为之动情、动心...

  8. 軎辖:西周时车上重要部件

    从“軎”、“辖”的造型和波曲纹饰我们可以判断出它出自于西周,纹饰大气,是贵族所乘之车的附件。而辖是穿过軎与车轴的一个销子,将轴与軎销为一体,辖上有一长方孔,再穿入皮条又防止了辖的脱落,由此可见辖的重要性,若辖脱则軎脱,軎脱则轴脱。瑟在西周时就已有了,诗经中有“琴瑟之友”的句子,实物出土主要是西周之后。

  9. 成吉思汗的后裔

    成吉思汗的后裔  犍为余姓,百年族谱揭开神秘身世  元朝从1368年灭亡到今天已有636年,其缔造者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但居住在犍为的余姓居民却认为他们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是蒙古族后裔,那他们为何改姓余呢?  余海奎老人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们是从一本编撰于两百年前的...

  10. 天寒地冻,正是吃牛羊肉的季节,一起来煲一锅黄芪牛肉蔬菜汤吧

    牛肉有「”肉中黄芪”之称,能补益气血,营养价值比较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在寒冬食牛肉,还有暖胃作用,为寒冬补益之佳品。中医学认为,牛肉能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中气不足、气血不足、气血两亏、体虚久病、颜面苍白的人尤其适合多吃牛肉。黄芪也是补气佳品,中医学认为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