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的意义为什么会有那么大差别?

  在历史上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在外与敌国作战的将军,由于种种原因总是吃败仗。在又一次被敌人打败之后,他急奏皇帝,一方面报告情况,一方面寻求对策,要求援兵。他在奏折上有一句话是“臣屡战屡败,……”,他的上司看到这个奏折,觉得不妥,于是拿起笔来,将奏折上的这句话改为“臣屡败屡战,……”,原字未动,仅仅是顺序的改变,顿时将原本败军之将的狼狈变为英雄的百折不挠。

  这里我们不关心这个故事表达的权谋方面的含义,我们探究的是为什么"屡战屡败"会传达给人失败和痛苦的感觉,而“屡败屡战”则带给人希望。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点残忍的实验。将小白鼠放到一个有门的笼子里,笼子的底是金属的,然后,给笼子底通低电流,使小白鼠受到虽然不致命,但是会引起相当痛楚的电击。如果将笼子门打开,小白鼠会立刻跑出笼子以逃避电击。但如果用一个玻璃板将笼子门堵住,那么小白鼠在遇到电击往外跑的时候,就会在玻璃板上撞一下,然后被挡回来。

  重复给笼子底通电,使小白鼠一次又一次地在企图逃跑的时候受到玻璃板的阻碍。最终,小白鼠学会了屈服,它匐在笼子里,被动地忍受着电击的折磨,完全放弃了逃跑的企图。这时,即使笼子门上的玻璃板移走,而且让小白鼠的鼻子从门伸出笼外,它也不会主动逃出笼子,而是放弃所有努力,绝望而被动地忍受着痛苦。小白鼠的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描述动物--包括人在内--在愿望多次受到挫折以后,表现出来的绝望和放弃的态度。这时的基本心理过程是退缩和放弃,对人来说,还有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自我设限等,使人变得悲观绝望、听天由命,听任外界的摆布,任自己的命运随着外力的强弱而波动起伏。

  有人可能认为,人和小白鼠不一样,人如果看到有获救的希望,不会连试都不肯试一试。这个结论在类似刚才那个实验的情况下大概是成立的,但是换一种情况,很多人的表现却和小白鼠有惊人的相似。当我们说“理想已经被现实磨平了”的时候,当我们说“现实带给我的是一次次打击,我终于放弃”的时候,我们的表现就是“习得性无助”。

  人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在某一方面总是受到其他人的批评或负面评价,他倾向于渐渐形成一种信念,认为自己在这方面真的不行,从而放弃努力。同样,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失败,他也会倾向于放弃再试一次的努力,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好这件事。就像那只小白鼠--玻璃板其实不是挡在笼子门口,而是挡在它的心里。

  但是,人终究是人,是有智慧的生物,在我们的历史上,的确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决不轻言放弃,决不会被挫折击倒。失败对他们而言,是学习和吸取教训的机会,是下一次努力的台阶。这样的人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和障碍,从而具备了顽强的意志和高远的智慧。他们不是“屡战屡败”的愚人,而是“屡败屡战”的斗士。

  命运之神也许可以像实验者对待小白鼠那样操纵着我们,然而人却不一定要像老鼠一样活着。人可以思考,更重要的,人可以通过驾驭自己的情感和意志来征服命运。这是人性光辉的地方,是人类英雄主义的根本特征之一。正是有这样的价值,“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的含义才会有这样巨大的差别。


 当脾气来的时候:冲动是魔鬼,管住你的嘴!

 契约精神:人心向善,才能被阳光照耀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的意义为什么会有那么大差别?的更多相关文章

  1. 「 ”屡败屡战”的曾国藩,为何备受后世推崇?

    曾国藩最著名的故事,也是他大半生的总结,就是「”屡败屡战”。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在政治、...、文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后人也常常以他为榜样来学习。但是曾国藩绝对算不上天分高的人,考了七次才中秀才,年轻时还非常激进暴躁,...同僚,...皇帝,最终却华丽转身,成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成为梁启超,...等很多大人物的男神。李鸿章对他的评价是: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

  2. 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

    他们不是“屡战屡败”的愚人,而是“屡败屡战”的斗士。正是有这样的价值,“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的含义才会有这样巨大的差别。

  3. 屡败屡战

    清朝的曾国藩曾多次率领湘军同太平军打仗,可总是打一仗败一仗,特别是在鄱阳湖口一役中,连自己的老命也险些送掉。在上疏书里,其中有一句是“臣屡战屡败,请求处罚。”有个幕僚建议他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这一改,果然成效显著,皇上不仅没有责备他屡打败仗,反而还表扬了他。“屡战屡败”强调每次战斗都失败,成了常败将军;“屡败屡战”却强调自己对皇上的忠心和作战的勇气,虽败犹荣。

  4. “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的意义为什么会有那么大差别?

    他们不是“屡战屡败”的愚人,而是“屡败屡战”的斗士。正是有这样的价值,“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的含义才会有这样巨大的差别。

随机推荐

  1. 吴玠

    张浚经营川陕,升吴玠为统制。完颜宗弼集结重兵,再度来攻,吴玠大破金兵,以功拜镇西军节度使。吴玠等退守仙人关,阻金军入蜀之路。吴玠等在关旁预先整治战场,一战大胜,金军从此不再进窥四川。吴玠官至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因右翼军溃败,致左翼吴玠、刘锜失利。吴玠不惧,以忠义之言激励将士。和尚原大战的胜利,使吴玠声威大振。朝廷拜吴玠为检校少师、川陕宣抚副使。

  2. 三七粉有「 ”6不喝”,只有喝对了,功效才会翻倍

    服用三七粉,需注意6不喝1、不过量喝喝三七粉要控制好用量,不宜过多,过多反而会加重身体负担,建议每天食用三七粉控制在六到九克左右,且最好分次食用,用温水冲服饮用即可。

  3. 陆迪伦家长为什么不同意苏振华?除了岁数大还有什么原因?

    >>但是之后陆迪伦的家人不同意这对鸳鸯,当时苏振华已经四十七岁了,而自己看上的这位陆迪伦却是二十五岁,因此在父母眼里二人相差岁数太大了。>其最重要的原因不在这里,原因在于苏振华身边有六个儿女,陆迪伦的父母害怕自己的女儿过去吃苦,这六个孩子是自己两个前妻生下的,第一个老婆是因为难产死的。

  4. 陈炯明与孙中山:究竟是谁背叛了谁?

    专访近代史学者叶曙明陈炯明与孙中山:谈不上谁背叛谁广州日报:您曾经说过,在民国初年,有两个最杰出的政治人物,一个是宋教仁,一个是陈炯明,能否为我们详解一下?其实,陈炯明与孙中山的关系,一直是合作与共事的关系,并不是追随的关系。因此,陈炯明与孙中山的分歧,是政治理念的分歧,谈不上谁背叛谁。

  5. 邪淫是废人的无形毒药

    邪淫是废人的无形毒药>如果说这世上有哪种毒药能无色无味无形,人食之尚觉可口美味异常。而中毒后确不光能摧毁人的身体,还能重创人的灵魂。求生不可,求死不能,堪比毒中之王,这种毒药就是淫了。万恶淫为首就是再好不过的写照了。这真不是吓唬人的话。我应该是命里避免不了要犯...的,没有人引导我,也没看什么黄色的东西,也不是无意之中碰到什么导致的。那...强得无法形容啊。人一下半年不到血色全无。

  6. 梦见演小品

    周公解梦梦见演小品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演小品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压力山大!俄媒盘点减压食品

    很多人在遇到压力时,会选择大吃一顿为自己减压,而有些食品虽然好吃却不能达到减压效果,反而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负担。俄罗斯“健康生活”新闻网便盘点5种有助于减压的健康食品。以下便是5种推荐选择的减压食品:1、浆果。三文鱼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缓解精神压力。鳄梨可以阻止脂肪在肠道内的吸收,降低发胖风险。杏仁可保护心血管系统,增强免疫力,并给人带来愉悦心情。

  8. 神足第一的目犍连

    目犍连这名字的意思是极大的赞美称诵。舍利弗随佛陀出家半个月后才断尽诸漏结使,而目犍连只有七天的时间,即断尽结使神足第一的目犍连诸漏,现神通力,证得阿罗汉的神通智波罗蜜。《阿含经》记载目犍连是‘神足轻拳,飞到十方’,所以他有神足第一的称号。目犍连一见,生大欢喜,发愿来生要求得神通。

  9. 戴笠传怎么死的?戴笠传的后代怎么样了

    历史认知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戴笠传怎么死的?戴笠传的后代怎么样了”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9月初,戴笠抵达上海。戴笠在上海滩除抢收财产外,最感兴趣的还是日伪的特警机构和社会公职机关。戴笠据此向蒋介石做了汇报。戴笠此时正在考虑华北的肃奸工作。戴笠的信措辞委婉,以极为诚恳的态度,邀他们到重庆,共商广东善后事宜,显示出不计前嫌的大将风度。到此,戴笠的肃奸任务已算告一段落。

  10. 真正的爱情是不需要承诺,也会叫对方感受到,你不会离开-感人的情话

    六、叫声老婆很容易,叫声太太也不难,但是叫声老太婆却是一生的承诺。正如爱情的到来,正如我对你的一见钟情。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战胜了自己,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