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魏源:重构「 ”天朝”在世界的图景

身处湖湘学派传统中的魏源,虽半生为幕僚,却得当时经世派领袖器重。他从湖南一隅走入京师,在浙东放眼世界,重构「 ”天朝”在世界中的图景。 记者/刘畅 停泊在伶仃洋的 ... 走私船(摄于1820年)(文化传播供图/FOTOE) 陶澍门下 1841年7月的一天,57岁的林则徐来到镇江边。这位前任两广总督,在促成虎门硝烟,亲见英国远征军占领香港后,被调来浙江,又即将遣戍伊犁。见到老友魏源,二人对榻连宵,感概世事苍茫。临别之际,林则徐将在广州任职时主持编译的《四洲志》《澳门日报》及一些船炮模型的图纸交予魏源,希望他能以此为蓝本,编辑一部详细介绍海外各国天文历法、 ... 武器、历史沿革的书,「 ”嘱作《海国图志》”。 那是两位老友此生最后一次相见。48岁的魏源此时仍未中第,半生辗转幕府之中,却深得林则徐信任。27年前,林则徐任翰林院编修时,便对在京城负盛名的魏源有所耳闻,此后一直惺惺相惜。 1814年,魏源21岁时,从长沙岳麓书院随父进京。那时乾嘉盛世已步入尾声,各地起事不断,魏源进京前一年,便有天理教进攻皇宫。进京路过河南,正赶上水灾,魏源目睹「 ”黄沙万殍骨”「 ”食鸩止渴饥”的悲惨景象,受到很大的触动,他欲寻求造成这种景象背后的根源,遂在京师里拜谒硕学名儒。 「 ”入都后,治学甚殷,陋室敝袍,借书还书之车,时喧于市。”他在北京期间结识了年龄相仿的龚自珍,二人志趣相投,均认同公羊学经世致用的特色,以及强调「 ”变易”、改制的理论,双双投入礼部主事刘逢禄门下。 刘逢禄专治春秋公羊学,是当时今文经的执牛耳者。相比固守故纸堆,注重训诂的古文经,今文经的学者注重阐发经典中的微言大义,把经书看作是制度论,把经典作为当下行动的依据。龚、魏二人便依此「 ”指天画地,规天下大计”,一展青年的朝气。当时的官员见魏源的诗篇敦厚典雅,四处宣扬,「 ”数日名满京师,中朝公卿大争交纳焉”。 清代魏源著《海国图志》,广州近代史博物馆藏(FOTOE供图) 龚自珍虽没取得功名,好歹也是内阁中书,魏源却不过是个从外省来学 ... 年轻人。他能受到京城官僚群体的赏识,不仅因为才华,也源于他的家世。 魏源家曾是湖南昭阳的望族,他的祖父曾资助安化青年陶澍进京赶考。魏源进京时,1802年中进士的陶澍正任江南道御史。魏源对陶澍以「 ”通家子”相称,到京后首先投奔这位长自己15岁的世家。陶澍不仅帮他寻访名师,更带着尚未获得功名的魏源,参加自己与同年进士组织的「 ”宣南诗社”,与京城的官员酬答作对、讨论时事。林则徐也曾加入诗社,由此与魏源相识。 林则徐与魏源相知,则始于1825年。林则徐那时是江苏按察使,魏源随在任张渚巡检的父亲定居江苏,进入江苏布政史贺长龄府中做幕僚。林、徐二人同处一地,聚集在已任江苏巡抚的陶澍周围。 魏源眼中「 ”指挥当世事,质朴古人风”的陶澍也曾在岳麓书院读书。乾嘉时期考据学如日中天,岳麓书院却一直秉承始于王夫之的湖湘经世思想,把「 ”义理”的德行培养与「 ”致用”的时务教育统一起来,要求躬行实践。「 ”通晓时务物理”的学规要求,使得陶澍、魏源等人面对动乱的时局,更倾向经世致用的做法。 相似的教育背景使陶澍与魏源意气相投,而「 ”以经世自励”的林则徐也是志同道合。而他们身处当时最为富庶的江南地区,见到的是全国官民矛盾最为复杂的漕运、水利、盐务问题,逼迫他们思考经世之策。陶澍由此被道光皇帝称为「 ”干国良臣”,他升任两江总督,引领的湖湘学派在江浙开枝散叶。 1825年,魏源应同乡贺长龄的要求,收集、编撰清朝历代的经世文章,次年编就《皇朝经世文编》。在这本囊括道光以前政治、经济、 ... 、文化和学术的「 ”政务全书”中,魏源用三分之一的篇幅,罗列包括漕运、盐课、荒政、钱币、水利、道路等务实的文章。此书出版后,数十年都风行海内,晚清俞樾曾说,「 ”凡讲求经济者无不奉此书为矩镬,几乎家有其书”。 史料记载,「 ”时巡抚为陶文毅公澍,亦以文章经济(与魏源)相莫逆,凡海运水利诸大政,咸与筹议”。从魏源编写《皇朝经世文编》直到1839年陶澍逝世,魏源参与了陶澍的所有改革活动。魏源既掂量起两淮漕运改海运后,商船租金的多寡,又探访淮河各销盐口岸盐的价差,成为施政的行家里手,使「 ”后两江制府,如江夏陈公銮、侯官林公则徐、长白璧公昌、长沙李公星沅、沔公建瀛,凡有漕、河、盐、兵等政更张,皆延与议定而后行”。 《海国图志》问世 魏源初在江苏做幕僚时,英国在印度获得种植 ... 的垄断权已逾50年,在中国泛滥已近30年,「 ”嘉庆初食者甚少,不二十年,蔓衍天下,自士大夫以致贩夫走卒,群而趋之,靡而不返”。 魏源曾在《江南吟》中描述 ... 之害已深入清 ... 的中枢:「 ” ... , ... ,产海西,来海东。不知何国香风过,醉我士女如醇醲。夜不见月与星兮,昼不见白日,自成长夜逍遥国。长夜国,莫愁湖,销金锅里乾坤无。溷六合,迷九有。上朱邸,下黔首。彼昏自痼何足言,藩决膏殚付谁守?语君勿咎 ... ,有形无形瘾则同。边臣之瘾曰养痈,枢臣之瘾曰中庸。儒臣鹦鹉巧学舌,库臣阳虎能窃弓。中朝但断大官瘾, ... 烟可立尽。” 陶澍是最早主张禁 ... 之人,他在江苏地区大力禁烟,严管当地商人与英国贩卖 ... 的商贩勾结,起获窝藏 ... 即加以销毁,首开禁烟运动的先河。陶澍病逝后,林则徐成为禁烟派首领。作为幕僚的魏源,始终追随禁烟。 「 ”魏源对 ... 的认知并没有仅局限在 ... 本身,他看到 ... 大量输入造成的‘银贵钱贱’的局面。” ... 科学院历史所郑任钊研究员告诉本刊,魏源就此作《军储篇》,希冀币制改革,「 ”开银矿以浚银源”,并「 ”仿番制以抑番饼”,通过制造银元, ... 外国的银两。这与陶澍、林则徐在1833年的《会奏查议银贵钱贱除弊便民事宜折》中提出「 ”欲抑洋钱,莫于官局先铸银钱”的想法如出一辙。那是他们在 ... 战争之前,对英国势力最初的认知。 ... 战争使这样局部的认知显得捉襟见肘。林则徐「 ”托孤”般将编写《海国图志》的任务交给魏源后,鼓励他投入裕谦幕府,协助策划浙江抗英防务。而魏源在定海边看到北上的英军攻陷镇江、定海,自己几番进言均未被采纳,他意兴阑珊地回到扬州的家,开始埋头编写《海国图志》。 1841年魏源编成了50卷《海国图志》。「 ”以西洋谭西洋”是魏源自己认定的《海国图志》的最大特点,全书的来源既有中文撰述又有西人著作,尤以后者为多。在《四洲志》的框架下,魏源整合明末清初传教士的书,以及同时代西方传教士的汉文译著,意图成为涉及「 ”各国沿革之始末,建置之永促,能以各国史书志富媪山川,纵横九万里,上下数千年者”的百科全书。在初版之后,魏源又在十年间两次增补,最终形成100卷。 百卷本《海国图志》,其中卷37至卷53均为有关欧洲国家的介绍,第50卷至第53卷是英国的部分,魏源努力展现出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完整图景。 「 ”天朝上国竟被小夷英国打败,给当时的国人以巨大震撼。1842年道光帝向大臣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英国的问题。了解西方,首先是了解英国。”郑任钊告诉本刊,魏源试图探究何以英国能从一个海洋岛国转变为能够控制世界贸易、拥有众多藩属国的帝国。 汪晖在《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中则总结道,魏源看到,人多地少对海外通商的需求,海外殖民地的资源为国内工业提供支持,保护海外贸易对造船业和 ... 技术的 ... 、以大公班衙形式形成的垄断贸易,以及长途贸易的风险和对货币交换的依赖促成保险、金本位制、税收结构的完善化是英国富强的原因。 「 ”魏源注意到一个事实,英国的海上活动超出欧洲范围是在明代万历年间,当时西班牙垄断着海洋贸易。英国首先战胜西班牙,而后击败荷兰、法国,最终获得通商的主导权。因此通商权实际上产生于治海权。”汪晖在书中介绍,英国殖民主义创造了一种以 ... 、垄断、占领、转口贸易、工业和金融信贷为纽带的世界市场。「 ”《海国图志·筹海篇》的重要结论之一是,贸易问题必须同时作为 ... 问题来理解,海战不可避免。” 海洋时代的世界 「 ”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自言其目的。他放眼寰宇,在《海国图志》里收录了各国地图70余幅,包括他编绘的世界历史地图。逐一为列国作「 ”志”时,他又把中国当作起点,由中国交通的远近,按照五大洲的类别排序。这在如今看来习以为常的做法,在魏源的时代,身为士人儒生,却并非容易。 士人首先面临分辨夷夏的问题。在清 ... 统治之下,「 ”夷”的概念很微妙,它既能指西方列强,又能指清朝统治者,以及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 ”公羊学主张‘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中国退为夷狄则夷狄之’,这种以文化界定的华夷的学术背景,使魏源没有狭隘的夷夏观念,将满人纳入到‘华夏’的内部。”郑任钊告诉本刊,「 ”魏源提出,‘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今古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魏源以‘进夷狄’的方式,打破向西方学 ... 障碍。” 与之相辅相成的是,魏源把边疆划定在清帝国的疆域内,构建世界历史地理图景。「 ”中国之海防,自辽而始,至琼而尽,首尾凡万余里”,他将世界划分为与中国东 ... 疆相对的「 ”南洋”(东南亚及其海域),与中国西北陆地边疆和东 ... 疆相通的「 ”西南洋”(南亚和西亚及印度洋海域),与中国北部陆地边疆相界的「 ”北洋”(欧洲和亚洲北部及俄罗斯),以及西欧诸国的「 ”西洋”。 「 ”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海洋时代论述,对魏源来说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在他看来,大陆是抗拒海洋压力的腹地,也是迂回包抄海洋势力的通道。”汪晖在《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中,将《海国图志》视为兵书,除却详尽介绍各国的武器和制度,魏源力图在清代以前的朝贡体系框架下看待世界的各个区域。比如他书写「 ”南洋”时,呈现越南、缅甸、暹罗等中国曾经的藩属国的失落,「 ”他以荷兰、英国、西班牙、法国、葡萄牙,五个欧洲国家‘纲纪’南洋。在追溯失落的帝国视野中,‘海洋时代’的世界露出它的真实面貌:它是‘西方’深入亚洲朝贡网络内部的时代。因此,不单是英国入侵或 ... 贸易,而是朝贡网络本身的紊乱,构成中国安全的真正威胁。最为重要的是审时度势、合纵连横,重建帝国对于自己的朝贡网络和贸易关系的 ... 保护”。 这样的思路未受到清 ... 的重视。桐城派大家姚鼐侄孙、曾书写《康輶纪行》的姚莹曾说到魏源编撰出版《海国图志》后的遭遇,「 ”举世讳言之,魏默深独能著书详求其说,已犯诸公之忌”。也就是说,谈论《海国图志》几乎成为士林之禁忌。直至1861年洋务运动兴起,洋务派才援引了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说法。维新变法时,梁启超追溯此书为「 ”变法之萌芽”。 这本针对海国的「 ”兵书”,却很快就令海国日本情有独钟。1851年,中国贸易船运去三部《海国图志》至日本。因书中印有天主教字样,触犯幕府的锁国禁令,被视为禁书,由幕府以每部银130文的价格予以收购,拨归幕府御文库学问所和老中牧野忠雄保管。次年又输入一部,归长崎会收藏。 然而,当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舰队驶入江户湾浦贺海面,造成拉开日本开放序幕的「 ”黑船事件”后,《海国图志》立刻变得炙手可热起来。当年又从中国输入了15部,幕府收购7部,其余8部都投入了市场。幕府不但对书解禁,而且允许训点翻印,出版日译本。一时翻译、刊刻、训解者络绎不绝,形成了一股热潮,《筹海篇》和《阿墨利加州(美国部分)》尤其热门。两三年内,《海国图志》的「 ”训点翻刻本”及「 ”邦译本”(日译本)多达20余种。而金泽、福井、神户、伊势等处之学馆,争相采用该书作为教授世界地理基础知识的教科书。但仍供不应求,数年之间,书价倍增。1851年,每本仅值银130文,1859年涨到436文。幕末先觉者佐久间象山、尊攘运动活动家吉田松阴、尊攘派志士桥本左内、赖之树三郎等竞相搜集借阅,一睹为快。他们做眉批,写摘要、心得,邀集志同道合者座谈。恰如梁启超所言,「 ”日本之平象山、吉田松阴、西乡隆盛辈,皆为此书所激刺,间接以演尊攘(明治)维新之活剧”。 而在中国,直至甲午战败后,《海国图志》才引起重视,多次刊印。此时,魏源已逝近40年。 后 记 1845年,魏源52岁时考中进士。次年秋,任扬州府东台县县令,后因母亲去世而回扬州守制。1847年入两江总督陆建瀛幕府,获经济收入,游历南方各省,访香港、澳门,增补《海国图志》共60卷。1849年,魏源被委署扬州府兴化县知县。3年后,得补授扬州府高邮州知州。在任期间,增补《海国图志》,成100卷。因对太平军抵抗迟误军报,魏源被奏劫革职,后上谕恢复官职,魏源却辞退归里,后率全家避兵战而侨居兴化。自此他专心佛学,自称「 ”菩萨戒弟子魏承贯”。1857年3月26日,魏源病逝于杭州僧舍。是年,英法联军占领广州。 参考书目:《魏源研究》,李瑚著;《魏源评传》,易孟醇著;《魏源评传》,陈其泰、刘兰肖著;《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汪晖著;《魏源的〈海国图志〉及其在日本的影响》,陈选著。实习生胡艺玮对本文亦有贡献

魏源:重构「 ”天朝”在世界的图景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抠门的道光帝:皇帝不会花钱有多可怕?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该来的总是会来,19世纪东西方两个大国之间的贸易冲突,终于导致了一场血与火的交锋。1840年6月28日,英国海军上将乔治·懿律率领军舰16艘、武装轮船4艘、运输舰28舰、陆军4000人,抵达中国广州海面,并下令封锁珠江海口,...战争正式爆发。此后,这支英国远征军将在中国沿海攻城略地,战无不胜。不过,这不是我们最尴尬的地方,最尴尬的是,这支英国远征军只不过是一支很小规模的军队。

  2. 这三个中国人被日本封神:一人受日本军神崇拜,一人使日本崛起

    不过,对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很多日本人都是非常佩服的。其实,还有三个中国人,也被日本人神话。不过,中国先人的思想和智慧得到日本人信服,也说明了中国祖先非常了不起。现代以来,日本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他们善于学习,善于反省,一举成为世界强国。

  3. 清朝冷知识9则:清朝皇帝供奉明朝太后,小摊摊主找皇帝要债…...

    林清及众人寡不敌众只得...逃跑,躲藏了两天一夜,直至被全部消灭。直到一年后宫里查验腰牌,王库儿原形毕露,被杖责一百后驱逐出宫。每年新春,皇上都要率领群臣们食用一种白水猪肉。为了震慑英方,林则徐还庄重地给英国女王写了一封信,警告她此事的严重后果。06咸丰皇帝是个早产儿,成年后身体一直不好,常年要靠补药来维持。户部收到欠条经过核实,确认是皇帝手书,便将此事上报给慈禧太后。

  4. 西方人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中国人很好欺负?时间:1840年

    他们对中国心存仰慕与敬畏,以为东方的中国神圣不可侵犯。这应该是通俗意义上对...战争的理解,至此,西方人就觉得中国人很好欺负了。1840年,应该是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年份。西方列强敲开了古老封闭满清王朝的大门,并在1842年,签订了使我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是我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5. 大清扔掉的宝贝,日本捡到后称霸亚洲

    江西人宋应星,出生在这个无关紧要的年份。据说,宋应星少年天才,过目不忘。但这个本事对于他个人命运、家族命运的扭转,毫无益处。他一生最大的光荣,就是和哥哥宋应升在江西乡试中,双双考中举人。一本是欧洲近代哲学奠基人笛卡尔的《...论》,另一本,正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令人嗟叹的是,这两本伟大之书的命运截然不同。

  6. 大清扔掉的宝贝,日本捡到后称霸亚洲

    江西人宋应星,出生在这个无关紧要的年份。据说,宋应星少年天才,过目不忘。但这个本事对于他个人命运、家族命运的扭转,毫无益处。他一生最大的光荣,就是和哥哥宋应升在江西乡试中,双双考中举人。一本是欧洲近代哲学奠基人笛卡尔的《...论》,另一本,正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令人嗟叹的是,这两本伟大之书的命运截然不同。▲宋应星,一个奇人写了一本奇书。

  7. 此人四十岁入仕,建千秋功业,被梁启超誉为「 ”五百年来第一人”

    1850年,长沙城外湘江之上,一叶小舟漂浮。两人正秉烛而坐,彻夜长谈。其中一位是年已六旬的老者,正是晚清名臣林则徐。他此次因回乡养病,途中路过长沙,想起一人来。

  8. ... 战争的发生,是不是林则徐的过错?看完这些才明白

    很多人都认为,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导致了...战争的爆发。其实不然,...战争实际上是英国有预谋的。别看这个小小的举动,是有很大的含义的,各个商人直接交给林则徐,这个表示中国人没收的是英国商人的东西。但是通过通商大使缴纳...,收缴的则是大英帝国的东西,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义律利用了这一点,挑起了中英之间的战争。而聪明的林则徐,忽略了这些。

  9. 虎门要塞面对英国舰队只坚持10小时?英军为打炮台,整整筹备一年

    虎门要塞之战,是第一次...战争最令人悲愤之战。此战中,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身先士卒,以落后武器迎战凶猛的英国舰队,最终壮烈殉国。

  10. 这本地理书,曾经怎样改变东亚格局?

    图/图虫·创意近代中国最后一次当了日本的老师。未竟之功《四洲志》油灯下,林则徐紧盯着眼前的地图。

随机推荐

  1. 傀儡班开锣:汪精卫成立的汪伪 ... 及成员

    汪精卫在此宣誓就代国民...主席之职。日本...为了对汪伪傀儡表示荣宠,在伪...成立后的4月21日,特由东京派出一个庆贺的使节团,由曾经当过内阁首相的阿部信行大将率领。26日,汪伪国民...在南京举行还都典礼,汪精卫及各院、部、会主要负责人,日本特派大使阿部信行及日本使节团全体成员,日本顾问影佐祯昭、须贺彦次郎等出席,真像煞有介事地热闹了一阵。以后阿部信行还担任了驻汪伪的首任大使。

  2. 姚枢

    1232年,蒙古军破许州城,姚枢到燕京(今北京)投靠杨惟中,被引荐北觐窝阔台汗。1235年,皇子阔出统兵攻南宋,诏姚枢从杨惟中随军访求儒、道、释、医、卜等类人才。1250年,忽必烈召姚枢至漠北访问治道,姚枢上书陈述儒家传统的帝王之学、治国之道,深受器重。忽必烈受命总制漠南汉地...,姚枢建议在与南宋接壤地区屯兵,积谷守边,徐图灭宋,被采纳。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姚枢以藩府旧臣预议朝政,参定一代制度。

  3. 偿还宿债的三文钱变三千万

    可是囯王不肯答应,一直增加到三千万金钱,囯王才把沙门交给商主。泪沙门于弹指顷,跃身飞上虚空中,告诉商主说:「你这三千万元,是偿还你自己的宿债,不是为我赎身。为什么呢?因为过去世时,囯王出生为卖菜人,那时你向他买葱,馀钱尚欠三文。我当你的保证人,担保你还『三文钱』给卖菜人,但你却不偿还,辗转到现在,母钱虽只三文,但其利息却生了三千万元。所以这是偿还你的宿债归还本来的三文钱而已!」。

  4. 自来旧例成语故事_成语“自来旧例”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出处】《湘山野录》:杨叔贤郎中,眉州人。言顷有太守初视事,大排乐。乐人口号云:“为报吏民须庆贺,灾星移去福星来!”守大喜,问:“口号谁撰?”优人答曰:“本州自来旧例,止此一首。” 郎中杨叔贤,眉州人。他听说不久有新太守走马上任了,就大排乐队奏乐欢迎。乐人的“口号”...

  5. 长沙窑陶瓷的鉴赏与鉴定

    长沙窑陶瓷的鉴赏与鉴定湖南长沙窑又名铜官窑,始于初唐。长沙窑瓷器在质地的致密和成型的精巧程度都逊于越窑青瓷和邢窑、定窑白瓷,因而价格就便宜许多。长沙窑把绘画、剪纸,雕塑等工艺都运用于陶瓷的装饰中。长沙窑的雕塑艺术非常成功,有人物和动物。

  6. 卖布断案

    卖布断案徐文长是民间故事中有名的机智人物,人称“北有阿凡提,南有徐文长”。徐文长有十匹白布,让伙计扛到县城去卖。去县衙前,伙计托人把发生的事告知徐文长。徐文长对县太爷说:“这是我的布,有一点我没向伙计交代,我的布背面染有两道蓝色小花,布行的都知道。”徐文长一挥而就,并嘱咐店主不得改动。徐文长毫不理睬,一把拖住员外,上县衙评理。徐文长将民女领出,交给她的母亲,母女俩千恩万谢。

  7. 梦见女人生病哭泣

    周公解梦梦见女人生病哭泣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女人生病哭泣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新昏宴尔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xīnhūnyàněr【解释】极言新婚欢乐。燕,宴,安乐的样子。同“新婚燕尔”。【出处】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文理》:“以谓凡对明月与听霖雨,必须用此悲感,方可领略,则适当良友乍逢及新昏宴尔之人,必不信矣。”【例子】无【相关】百度“新昏宴尔”

  9. 搔首踟蹰是什么意思?

    【拼音】sāoshǒuchíchú【解释】搔首:用手挠头。踟蹰:来回走动。形容心情焦急、惶惑或犹豫。亦作“搔首踟躇”。【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搔首踟蹰”

  10. 梦见水缸梦到水缸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水缸好不好

    做梦梦见水缸好不好?梦见相框梦到相框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相框好不好梦见装满水的水缸,意味着全家和睦,相敬如宾。梦见空水缸,则意味着和睦只是表面的假象,彼此勾心斗角,将会因此而遇到灾难。梦见水缸破裂,意味着灾难会出现,打破全家的和谐,这个梦通常被解释为孩子夭折,夫妻彼此埋怨,反目成仇。梦见水缸的案例分析梦境描述:梦见好大一口水缸,里面装满清水,但是底下裂了缝,漏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