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蒋介石回想这段谋求和谈之事,在日记中极为自责:「”既知持久抗战是民族唯一出路,为何复有徘徊迟疑?此心既决,毋再为群议所惑。”1938年8月初,一个神秘的中年男人抵达香港,通过地下渠道向国民...发出和谈邀请,并提出了日本与中国谈判的六条总原则,其中一条就是首先就是「”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这个神秘人就是和知鹰二,日军参谋本部在中国设立的重要情报机构「”兰机关”的负责人。此时,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势头

蒋介石回想这段谋求和谈之事,在日记中极为自责:「 ”既知持久抗战是民族唯一出路,为何复有徘徊迟疑?此心既决,毋再为群议所惑。” 1938年8月初,一个神秘的中年男人抵达香港,通过地下渠道向国民 ... 发出和谈邀请,并提出了日本与中国谈判的六条总原则,其中一条就是首先就是「 ”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这个神秘人就是和知鹰二,日军参谋本部在中国设立的重要情报机构「 ”兰机关”的负责人。 此时,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势头正盛,正在步步逼近武汉,国民 ... 万万没有想到日本人会在此时主动「 ”求和”,于是一些「 ”主和派”觉得机会来了。但蒋介石还是比较冷静客观地分析了现状,对和谈不抱太大的希望,他与《大公报》主笔张季鸾谈话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观察倭寇在华之权益与设施,岂能随便放手还我乎?若无重大变化与打击,彼决不罢手。一般以为和知来求和抱乐观者,实未究其极也。” 蒋介石亲自指导萧振瀛与和知鹰二之间的谈判 9月23日,在日方极其诱人的条件下,蒋介石强烈期望尽快结束战争,于是在对和谈没报多大希望的情况下,返回武汉主持会议研究对日和谈问题,商量如何应对等。 接下来,蒋介石派曾多次参与中日谈判的萧振瀛任中方代表,并精心挑选每一位成员,组成赴港谈判团。9月26日,为增加谈判胜算,又特命跟日本人打过交道经验丰富的雷嗣尚加入谈判团。 萧振瀛,字仙阁,原籍山东省文登市,生于吉林省扶余县,民国军人政客,素有外交手段。1922年当选国会众议院议员,曾任察哈尔省主席、天津市长等职。 9月 28日晚,和知鹰二离开香港,返回日本,临行前向中方代表私下透露:日方此次之所以选择让步,是因为希特勒曾多次致电日本,要求日方与中国谈和,共同对付红色苏维埃政权。此外,日本国内出现危机,无法支撑长期战争,所以在目前拥有 ... 优势的情况下,愿以较大让步,换取东亚和平。 即便如此,和知鹰二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虽然日本内阁的许多官员都有此远见,不愿与中国长期为敌,但军队中的主战派却占了大多数,日本 ... 和军方在战与和的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 因此,和知鹰二意识到此次回东京复命,一定会遭遇很多困难,但他同时向中方代表表示,自己一定会拼死说服内阁实现中日和平,并于10月10日前将日方的最终决策意见告知中方。 由于此次谈判中,日方愿意大幅度让步,符合中方预期,谈判似乎朝着成功的方向在发展。特别是日方同意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也让蒋介石大为满意,甚至一度研究起和谈成功后的停战、撤兵等问题。 为了尽快实现国内和平,10月8日,蒋介石对谈判人员作出六点指示: 1.对方如确有诚意,应于10月18日前完成一切手续,否则不再续谈。 2.我方绝对不要停战,更不应害怕汉口失守,尽所有力量支持长期抗战,此层应使对方彻底认识。 3.直接谈判系指此次事件之解决而言,并非永久受此限制。 4.此次谈判,系对方主动,我方诚意与之商洽,对方不得故意歪曲事实,散播不利于我方之宣传,否则认为对方毫无诚意。 5.停战协定系两国 ... 间之协定,不可作为前线军队与军队间之协定。 6.谈判重点应集中于恢复「 ”七七事变”前原状,若对方能做到此层,以后双方定能开诚合作。 最后蒋介石一再强调,己方在本次谈判中应坚守一些底线原则,做到「 ”宁死勿允”。 10月10日,日本内阁还在就战与和的问题激烈地辩论。在这个双方约好再次碰头的日子,日方没有任何消息。 10月15日,和知鹰二终于再次现身香港,他带来了日方最高会议的决定。日本认为恢复「 ”七七事变”前原状之前,中日双方必须建立七项谅解: 1.防共 ... 协作及驻兵。 2.中国 ... 之调整。 3.伪组织之收容。 4.满洲国之承认。 5.中国领土 ... 之尊重。 6.日、华、满经济提携。 7.战费互不赔偿。 这一决定体现出日方有一定的和谈诚意,但同时也提出了新的侵略要求。日方虽然口口声声说尊重中国领土 ... ,却要求国民 ... 签订「 ”防共 ... 协定”,在中国领土上驻兵,承认「 ”满洲国”,并且狂妄地要求中国 ... 改组。结合第三条「 ”伪组织之收容”,实际上就是要求未来的中国 ... 由如今的国民 ... 与伪 ... 共同改组而成。 对于日方的决定,中方代表虽然备感屈辱,但并不是不能接受。不过,中方还是希望能够挽回一点颜面,希望在日方的配合下,于协议上玩一些遮遮掩掩的文字游戏。其实中方代表不过是要求日方多一些诚意,在和谈宣言上言明尊重中国领土、行政、 ... 之完整,而不能将「 ”行政”二字撇开不提。纵然如此,仍然被日方拒绝。 10月14日,蒋介石认为日方对于和谈缺乏足够的诚意,下令终止谈判:「 ”可知其毫无诚意,不可与之多谈。” 后来,主和派孔祥熙、萧振瀛等人试图与日方进一步谈判,蒋一度以「 ” ... 无赦”严加警诫。中日双方第一次和谈就此失败。 12月2日,回想这段谋求和谈之事,蒋介石在日记中极为自责:「 ”既知持久抗战是民族唯一出路,为何复有徘徊迟疑?此心既决,毋再为群议所惑。”
本文标签:日本中国中国的秘密中国近代史蒋介石抗日战争萧振瀛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