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德故事:倓虚法师到阴间又复生的真实故事

倓虚法师出家前到阴间、死而复生的真实故事 出自:《影尘回忆录》 作者:倓虚法师 (一)到阴间去了。 在当时,闹时令症的人,最怕闹肚子,只要肚里一响,泻几回肚,不几天就要死!这种病在当时;好像有邪气一样! 我在金同学家里回去之后,到了天黑,就觉肚子痛,内里咕噜咕噜的响。我心里想:坏了!恐怕我也要死,又怕母亲知道了耽心,没敢言语。于是把小褂脱下来,将腰围上,就睡觉了。这时我心里又害怕,肚里又痛,不一会,就像做梦似的,把我痛过去了。其实,并不是做梦;而是自己死了还不知道呢! 虽然是死了,可是迷迷糊糊像做梦一样,见来了两个鬼把我架着,飘飘荡荡的,过了好些山,又过了很多的水,觉得在水面上,就飞过去了。 后来,那两个鬼,把我架到一个庙门口,像一个衙门样子,里面有很多的房子,那两个鬼,把我往屋里一推,他说:‘进去吧!’一副很凶恶的面孔,说话很愤愤的:‘在这里等候过堂!’ 这时,我才明白我已经是死到阴间来了,心里非常懊恼,非常难过!因忆起我母亲的话,说我不好养活,这时候才证明是不错。 我在那里等候了一个时间,胡思乱想的想了半天,四周阴沉沉的没有一点儿声息。回头一看,屋子里有一个管账的先生,在那裹拿着笔不知写些什么东西,余外更无他人。我想:死了不要紧,在我母亲跟前,就我这么一个人,如果我真的从此死了的话,我母亲哭也哭坏了,这怎么办呢?于是我慢慢的走到写帐的跟前,想法子与他套交情,说近话: ‘先生!’我很和霭很客气的问:‘我犯什么罪,叫我来过堂!’ ‘不知道哇!’他答。 ‘在什么地方过堂’?我又问: ‘从这里往后去,就是过堂的地方!’ ‘是谁管着过堂?’我一句跟一句的往下问: ‘ !’他很惊讶的说:‘你以为你还在阳间吗?你现在已竟死了的鬼,过堂的时候要由阎王来问案,这点事情还不知道吗?’他一边说,一边连头也不回的继续往下写。 后来我沉思了半天,又问:‘我能转生吗?’ 那位先生,对于我问他的话,啰哩啰索的他已经听腻了,当我问他‘能不能转生’时,他心里很不耐烦的就顺口答应了一句:‘我不知道!过完堂你自然明白了。’说这话时,他依然低着头往下写。 在那里又呆了一会,我忽然忆起外道里,诵经招魂一回事,究竟这事是真是假?有用没用?就拿这话去问他;他忽地停住笔,回过头来说:‘这事不假,阴间确实有这回事。’同时他又指着墙上的木板说:‘这些板上的位子,就是刚死过不久,提出来,等他的后人诵经超度的,如果过的日子太多,就不容易往外提了。’我看看他指的那些板子上,果然有很多名字,还有香纸经卷等,接着我又往下问:‘什么时候过堂?’他说:‘你等着吧!阎王正在后面剃头呢!’因此我又联想起小时候看戏,有胡迪 ... 阎,记得那位阎王是古衣古冠,前后冕旒,为什么阴间的阎王也留辫子也剃头呢?

(二)与阎王的问辩在那里待了一个很长的时间,那两个鬼,又来架着我从甬路上走过去,到了一所殿堂里,那两个鬼用力把我往里一推,摔了一个跟头,我便进去了,里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只听有人问:‘你是王福庭吗?’一种很陌生很粗暴的声音传到我的耳朵里,本来我的学名就叫王福庭,我知道这是阎王爷开始问案子,我便随口答应了声:‘是!我是王福庭。’‘你知道吧!你已经死咧!现在该送你转生’,阎王继续往下说。我想:转生,还不知转到哪里去,既转生,再想回家也回不去了,我母亲不挂念我吗?不哭坏了吗?事急智生,我又反问他:‘我有罪吗?’‘你无罪!’‘我既无罪,何必费这事令我转生呢?我母亲就我这么一个孩子,从小娇生惯养,恐怕我死,我要不回去,她不惦念我吗?她不哭坏了吗?况且人生学好不容易,我今生也没做坏事,刚刚知道要学好,如果让我去转生学坏了,还不如今辈子,这有多么冤枉啊?’我这样的辩驳着。‘寿限有定数,不能只依你!’阎王说。‘我在世的时候,听说诵经增寿,我的经白诵吗!’我又反问。本来在原先我见到我舅父死过的时候,我怕死,曾经想过不死的法子。那时候有施送高王观世音经者,说诵一千遍可以免灾不死。我请了一本,那时候想:大概是一气诵完,就用两天一夜的工夫,把一千遍诵完了。自此以后,每天有工夫就诵几遍,然亦不知死不死。阎王说:‘诵经不白诵,你在十七岁就该死,给你增了五年寿,活到二十二,这不是诵经的功德吗?’‘既然诵经有好处,请你放回我去,我再继续去诵经’再延长我的生命,这不很好吗!’‘嗯—’他有点不赞成的样子说:‘只诵这种经不成!’我听了他这话以后,心里一沉思,大半还许能通融,既是诵这种经不成,必定诵别的经能成,我就应声的说:‘如果放我回去的话,我每天念十遍金刚经。’本来在我们那个村里,有施送金刚经的,我只听说这个名字,究竟这部经有多少,内容怎么样,我也不知道。阎王听了我的话,就答应了,于是又命那两个鬼,把我送回来。在路上走的很快,过山涉水,还是去时所走那条路。回来之后,我很清楚的看着我们家里的那座南屋,大门向东,进大门之后,听我母亲正在哭的很哀痛。我们家的三间堂屋,是一明两暗,我内人正在当中那一间屋里涮锅,我的尸首在炕上顺躺着,我母亲守着我的尸首哭的要死要活,那两个鬼,把我送到原来的尸首跟前,从后面一推,‘你还阳吧!’这时,我像做一个梦似的醒了,回头看看外面,已经红日三竿。

(三)还阳以后的心境自此以后,我的心情散漫,意志消沉,对于死后经过也不敢告诉母亲;因为她知道了会难过的。同时,想想自己的过去,看看自己的将来,弄得文不成武不就,心里不免有些酸楚和凄凉!况且,我母亲自幼就说我不好养,在阴间分明又说我二十二岁还要死,我总不会忘掉这句话。为了解决我的死,这才找一本金刚经去诵,我的学问有限,里面还有许多不认识的字,每天只能诵个两三遍。因为我在死过去的时候,应许的诵十遍,现在只能诵两三遍,将来为了生活问题,忙忙碌碌,奔奔波波,当更无暇再诵了。可是,每日诵不了十遍的数,我疑惑到了二十二岁还要死,这怎么办呢?这种尴尬的处境,倒教我左右为难起来,于是我向一个外道的大老师去领教。他说:‘这很有办法,每天念不了十遍金刚经,可以念金刚咒去代替,一遍金刚咒,胜于百千遍金刚经。’我跟他领教之后,每天除诵金刚经外,余暇便诵金刚咒,还学一些外道门:便如天主教,耶稣教,金丹道,西华堂,归依道等;我都入过,每天像种了魔一样,使得亲友们都见笑。我们那个村里有一个道士叫王浩然,他用道家的工夫,会运气炼丹,后来我为了想不死,曾去找他学炼丹;但却遭到他的拒绝。他说:‘你今年才十几岁,不必学这个,因为我虽学炼丹,还不一定能成功的,等成功之后,我再来教你。’我自十二岁那年看见我母舅死,受了一个很大的打击!在娶亲的时候,又亲眼看见金同学死的那样快,那样惨!又联想起小时那些事情,和我病死的那些经过,心里总是怕死。所以在十七十八十九这三年的工夫里,完全用在访道寻师上,闲暇的时候,就研究医卜星相,和一些有关宗教的书,结果都不如我的意。那时我也想:大半是出家的命;不过因为世福未修,机缘未熟,所以出不了家;然而心里总怕死,也总想不死,究竟不知道人为什么要死,怎样才能不死,可是那时候始终也没找出个不死的法子来。各种外道我都入过,探讨过他们的所以;可是因为我这个人,无论对什么事,都要追根究底,如果没有真理的话,我绝不相信。那些外道,我进去之后,又炼丹,又运气,又点窍,我看都是骗人,不澈底,所以先后都放弃了。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德故事:倓虚法师到阴间又复生的真实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愿身不复生王家!汉武帝一生有六个儿子,却没有一个得到善终

    南北朝时期,小皇子刘子鸾因为受到父亲的格外偏爱,为哥哥刘子业所忌恨。

  2. 道光帝不撤林则徐, ... 战争就能赢?林则徐:孔明复生,一样会输

    1840年,...战争爆发,两年后,清朝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向英国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战争失败后,当时的人们一直感到不平,许多人甚至认为,假如道光帝不撤换林则徐,而是重用他,这场战争清朝是能取得胜利的。直到今天,依然有一些人持这样的观点,那么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3. 「 ”愿生生世世不复生在帝王家”的悲哀绝不是一种矫情

    南朝各国皇族主要是汉族或次级世族,因为在东晋末期之后,军职大多由汉族或次级世族等担任。刘劭六岁时被立为皇太子,在太子位二十余年,深受文帝宠爱。但战事不利,被魏军反攻至长江北岸。太子刘劭将北伐失败的罪责归咎于江湛,建议刘义隆斩...江湛以谢天下,但被刘义隆拒绝。当时,刘劭与江湛的关系非常恶劣。刘义隆为了调解二人的矛盾,特意命刘劭聘娶江湛之女。

  4. 佛经故事:阎王敬重佛法 居士死后十天复生

    下面这则故事,出自《经律异相》,原文摘自宋居士沮渠京声译《弟子死复生经》,稍有删节,小编整理之时又据经文稍作增补。《弟子死复生经》篇幅不长,全篇只有一个故事。不久居士死去,其后停尸八天。阎王站起身来,叉着手对我说:“罢了,罢了。信奉佛法的人,不应这样。”

  5. 高僧故事:倓虚法师智斗阎王 死而复生

    《影尘回忆录》是倓虚法师口述自传,由其弟子大光法师私下记录而成,记录倓虚法师从出生到1948年的传奇经历。因此本书命名为《影尘回忆录》,书中记录了很多精彩的故事,富有传奇色彩,比如下面这则故事,就是倓虚法师自述早年经历。

  6. 倓虚法师:人生如做戏...现在我的戏演完了,该要煞戏了

    癸卯年大师经过四年之久,讲完一部楞严经之后,又应四众之请,在中华佛教图书馆讲金刚经,每周讲一次。夏历五月初十,金刚经讲到第十七分,究竟无我,便停讲了。但无其他痛苦,每日对来探望的人,仍是谈笑自如,风趣横生。这时门弟子们忽然省起,大师为什么金刚经讲到第十七分便停讲,原来是预示‘究竟无我’,要入涅槃了。

  7. 倓虚法师出家前到阴间、死而复生的真实故事

    ‘寿限有定数,不能只依你!’阎王说。阎王听了我的话,就答应了,于是又命那两个鬼,把我送回来。为了解决我的死,这才找一本金刚经去诵,我的学问有限,里面还有许多不认识的字,每天只能诵个两三遍。

  8. 劝千人戒食牛肉 死后复生获延寿

    郡守很震惊,召集部属共守此戒,又在交通要道、大庭广众中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共同签名戒食牛肉,获得数千人的签名簿,烧给阴司,过了一会,司理复生,说:“被鬼抓去,冥官发怒,正要责问,忽然黄衣人拿簿到,说是戒食牛肉人的姓名,冥官打开一看,非常高兴地说:‘不但再生,而且延寿七十二岁’”太守与群众都得无量福德,司理享寿百岁。

  9. 海涛法师《幸福婚姻经典辑要》

    海涛法师《幸福婚姻经典辑要》《长阿含.世记经》摘录阎浮提人以金银、珍宝、谷帛、奴仆治生贩卖,以自生活;拘耶尼人以牛羊、珠宝市易生活;弗于逮人以谷帛、珠玑市易自活;郁单曰人无有市易治生自活。龙及金翅鸟,有男子女人婚姻之事;阿须伦亦有男女婚姻之事。阎浮利天下人,男女共居止交通。

  10. 倓虚法师亲历菩萨显灵

    倓虚法师亲历菩萨显灵>倓虚法师中年出家,随近代天台宗高僧谛闲法师修学,在兴办佛教教育,建设佛教道场方面有突出贡献。1925年,谛闲老和尚向倓虚传天台宗第44代法卷,倓虚法师成为天台宗第44代传人。倓虚大师的门人大光法师记载大师讲述生平《影尘回忆录》一书中,讲到大师一行六人在1948年从长春到沈阳途中发生的这样一件不可思议的观音感应奇迹。“于是大家都自信是观音菩萨显灵。”

随机推荐

  1. 成语【畜妻养子】意思解释 | 成语大全

    成语词典>>畜妻养子的意思解释成语畜妻养子发音:xùqīyǎngzǐ释义:畜:养育。旧指维持妻子和儿女的生活。

  2. 卢格里格简介

    作为七次全明星赛和六次世界大赛冠军,格里格在1934年赢得了三冠王,并两次被评为美国联盟最有价值的球员。格里格是美国职棒大联盟第一个退役的球员,1939年他被选入棒球名人堂。1930-09-28卢·格里格的无误连胜以885场结束。

  3.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经典语录写出为什么喜欢这段话 | 历史新知网

    “孩子你慢慢来”,我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它亲切,因为它柔软,因为它沉静。在今天,当我们说出让孩子慢慢来的时候,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在许多成人眼中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却需要时间,我们不能焦急,更无法代劳,我们只能慢慢等待,这是生命的过程;另一方面,置身这个崇尚速度的年代,我们生怕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落在同龄人的后面,留下永久的遗憾,这是社会的法则,我们依然无法躲避。

  4. [专家点评] 清乾隆 白玉双兔饰

    [专家点评]清乾隆白玉双兔饰此件藏品长5厘米。白玉,立体圆雕,双兔相伴,翘首回望,口衔灵芝并卧,灵芝枝叶为底。此器可作镇纸,也可作小型陈设。造型简洁明快,刀工精湛,打磨光亮,因质地洁白,更显小兔温驯可爱。兔子是祥瑞的征兆,灵芝写意祝健康长寿。

  5. 夏天血管不好的人,要少吃这「 ”三黄”,哪怕少吃一种也对健康有益

    血管是指血液流通一系列的管道,最为重要的是,它可以遍布人体全身各处。都说中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但也有很多年轻人,出现了血管老化的问题。在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出现心梗、中风等危险。夏天血管不好的人,要少吃以下这3种黄色食物,希望你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哪怕少吃一种也对健康有益。同时,大量的饱和脂肪,还会增加血管堵塞的概率,对心血管健康不利。

  6. qq空间说说关于中考 中考个性签名短语-感人的情话

    吾将求之而不止,吾将索之而不殆。不懈的不懈,那是成功十五、中考不相信如果,多一份勤奋,少一份后悔。要生存就必须学会坚强,中考不相信哭泣的泪gexings二十一、种下付出收获杰出二十二、爱拼才会赢,相信自己。二十六、成功是对执著者的一种馈赠,失败是对追求者的一种考验。

  7. 微博伤感的心情短语-感人的情话

    一个男人如果抛弃了一个视他如命的女人,那么他就会遇到一个视他如狗的女人。

  8. 可增旺事业人缘运的办公室风水

    下在我们便向大家介绍一下,怎样布置办公室,可以增旺自己的事业和人缘运势。男性朋友则适合在办公桌的右上角摆放水晶,或者猪、狗公仔,有助催旺事业运。

  9. 梦见大水淹路

    周公解梦梦见大水淹路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大水淹路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百年回眸-近代四大家中的吴、黄、潘

    百年回眸-近代四大家中的吴、黄、潘跫音远去,有如画笔,轻轻划过。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以画名于世,有元四大家之目: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以旷世之才,称明四大家;近世霞蔚飚起,也有四大家之誉,即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在近代四大家中,除齐白石外,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均为浙江人。在这条道路上,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的身影虽已渐行渐远,但声名所至,依然赞叹盈瞩。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