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吕正操托张闾蘅带给张学良一副健身球和几罐上好的新茶。>1988年底,吕正操托张闾蘅给张学良捎去新年贺卡。5月,吕正操也来到纽约,通过张闾蘅与张学良联系上了。张学良说他没能抗日,抱恨终生。吕正操与张学良分手时相约再见,对于少帅能踏上东北故土曾充满希望。

核心提示:吕正操与张学良又会面两次。当年的年轻少帅与更年轻的副官,他们遥想当年,无所不谈。张学良说他没能抗日,抱恨终生。 1991年吕正操(右)与张学良(左)会面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罗小兵,原题:史海回眸:领袖与上将不了情—— ... 和陈伯钧,节选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逐渐松动。张学良在台湾省的情况通过各种途径传到了大陆。 >1984年6月,张学良侄女张闾蘅从香港来北京洽谈商务,特地去看望吕正操,并说:“我大爷知道我经常来大陆经商,跟我讲,在大陆有两个部属他很想念,一个是吕正操,一个是万毅。” >吕正操托张闾蘅带给张学良一副健身球和几罐上好的新茶。他想给张学良写封信,考虑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生怕给张学良带来麻烦,也就作罢。 >1987年初,张闾蘅再次来到北京,带来张学良书赠吕正操的诗一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无言。 >吕正操读后,也用同样的集句方式,从陶渊明的《读山海经》集成一首回赠张学良: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徒设在昔心,良辰知可待。 >1988年底,吕正操托张闾蘅给张学良捎去新年贺卡。这一年张学良88岁,吕正操又托她给张学良带去祝寿的诗: >御辇将军堪自豪, >当年帅气未曾消。 >长命伉俪无衰绝, >风流人物数今朝。 >侄女把吕正操的诗转送到台湾省,张学良看罢非常高兴,沉吟片刻,当即挥毫,写诗一首作答: >白发催年老,虚名误人深。 >主恩天高厚,世事如浮云。 >张学良的诗从香港转到了北京,吕正操又赋诗一首,再答张学良: >霜染两鬓白,心存一寸丹。 >澹泊以明志,肝胆照人间。 >美国一晤,不曾对外张扬 >1991年3月,经台湾省当局的同意,张学良夫妇赴美国纽约探亲。5月,吕正操也来到纽约,通过张闾蘅与张学良联系上了。他们在朋友的帮助之下,避开新闻媒体的追踪,约定在张学良临时居住的友人家里见面。 >那天,吕正操刚刚走出电梯,便见张学良已经站在公寓门口等候,他一身西服,穿戴齐整。用不着介绍,他一眼认出吕正操来,老远伸出了手。吕正操快步走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半个多世纪过去,终于等到了见面的这一天。他们心情都很激动。 >后来,吕正操与张学良又会面两次。当年的年轻少帅与更年轻的副官,他们遥想当年,无所不谈。 张学良说他没能抗日,抱恨终生。 吕正操宽慰他说:“您这一生做西安事变这一件事就行了,打日本别人替您打了嘛,东北军替您打了嘛。”劝张学良不要太贬自己,“其实你是有大功于国家的!” 吕正操与张学良分手时相约再见,对于少帅能踏上东北故土曾充满希望。然而,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张学良未能归来,成为吕正操和许多东北军老人永远的遗憾。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张学良吕正操中国近代史历史张闾蘅西安事变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