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梁启超?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梁启超? 因为古往今来,人事相通。 就像今天的我们谈论AI、算法、引力波,结伴逛街、看展,梁启超也会与同好讨论自然科学、物理化学、佛学思想,一起在北京南城轧马路,从湖广会馆散步到法源寺。青年人朝气蓬勃、充满创造力和好奇心,但面对恒变之世事,总是容易迷惘、焦虑、自我怀疑。 青年梁启超同样如此。19世纪末的中国,正在面临着新世界的大潮来袭。梁启超既是观察者,也是参与者。面对铁路、邮政、财政预算、国族概念、社会契约等等新事物新思维,梁启超同样困惑、摇摆、不确信。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确信,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笔耕不辍,打破陈规,成为更加开放的人。 正如许知远在新书《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中写道,「 ”梁启超那一代人也面临一个加速度的、技术革命与知识爆炸的时代,他应对这些变革时的勇敢与迷惘,激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今人读梁启超,不单可以经由他深入历史细脉,亦能更好地理解当下,感受到个人与时代命运共振出的思想力量。 终其一生的敏锐与责任 清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广州府新会熊子乡茶坑村,梁启超呱呱坠地。 同治中兴的短暂平顺、帝国边陲的水泽孤岛、半农半儒的家族传统,梁启超就在这样的时空坐标中出生。以干支论,这一年是癸酉,他属鸡;以公历纪年论,这一天是1873年2月23日,他是双鱼座。 ■ 新会 在晚清日异月更的变局中,1873年略显平凡。 华夏之内,载淳亲政、回变大平;寰宇之下,大清第一次亮相世界博览会,带队的是掌管清朝海关十余年的英国人赫德。世博会,最初名叫「 ”万国工业博览会”,1851年首次在伦敦举办。「 ”万国”「 ”工业”二词,充分说明了全球化和工业化的时代浪潮。 对于自己的出生年份,梁启超日后写道,「 ”余生同治癸酉正月二十六日,实太平天国亡于金陵后十年,清大学士曾国藩卒后一年,普法战争后三年,而意大利建国罗马之岁也。” 这段文字来自《三十自述》,写于1902年。与惯常中国文人「 ”三十而立”的人生要求不同,梁启超的时间谱系和视野无比开阔而敏锐,将中国的兴衰与世界的变化熔于一炉。 他在太平天国中看到了「 ”国民心理”的重要性,在曾国藩身上看到了「 ”立德、立功、立言”的新民价值;也在普法战争中看到了「 ”民权”于「 ”现代国家”之意义,在意大利的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中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梁启超注意了一个技术、民族主义、全球化驱动的现代世界的到来,称自己置身「 ”新旧两界线之中心的过渡时代”,并带着极强的责任感,把个人命运编织进一幅更加开阔的时代画卷。 ■ 梁启超 18岁,初入世界与大开眼界 光绪十六年(1890年),梁启超18岁。 现在的18岁,意味着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关键词也许是高考、初恋或独自生活。梁启超的18岁关键词,是新婚、赶考、拜师。 此前,梁启超完全是一副传统读书人的模样。他在家乡以「 ”神童”之资闻名,10岁即中童子试秀才;舞勺之年进入广州精英文化的中心学海堂读书,熟稔四书五经,颇善训诂词章,「 ”专科生季课大考,四季皆第一”。然而,梁启超首次来到北京参加「 ”高考”却遗憾落第。尽管他坚持「 ”复读”,但之后连续两次皆未能考中。 ■ 北京顺天府贡院 1890年对梁影响重大,与会试成绩无关。他在返乡途中经过上海,购得徐继畲的《瀛寰志略》,读后方知世界竟有五洲多国,大清不过其中之一。因为财力有限,梁启超无法购置江南制造局翻译的若干西书。不过他对新世界的渴求很快在一个人身上得到满足。 回乡不久,梁启超结识了康有为,并拜其为师。这位狂生的出现无疑让梁启超大开眼界。康用新视角解释中国历史,把支离破碎的知识置于一个脉络中,提供闻所未闻的新图景。知识的 ... 让人沉醉,家国忧患又为年轻人带来使命感。 此时,梁启超独立学者和近代知识分子的气质日益明显。他曾于1893年到东莞开馆教学,把学问分为五类——经、史、子、理、西,并为因新知识和未来而感到彷徨的青年学子列了一份速成书单《读书分月课程》。或许是由于个人天赋,梁启超对重构知识地图信心十足,认为传统知识需学上一年半载,西学也「 ”不出三年”,然后便可以成为一代通儒。 「 ”四库之书,浩如烟海,从何处读起耶?” 先读《万国史记》,「 ”以知其沿革”,其次读《瀛寰志略》,「 ”以审其形势”,随后读《列国岁计政要》,「 ”以知其富强之原”,读《西国近事汇编》「 ”以知其近日之局”。除此之外,还有一本天文学著作《谈天》,一本地质学的《地学浅识》。 任何时代似乎都有应时「 ”书单”,可以让焦虑、迷惘药到病除。 ■《瀛寰志略》 24岁,声名鹊起与加班996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梁启超24岁。 经历了公车上书、强学会,参与了《万国公报》《中外纪要》,此时的他总算是找到了立身之事——写文章。笔杆上的功夫自万木草堂时就已初显,据梁的同学回忆,每次应课,别人都埋头伏案写作,梁却总是悠然自得,直到夜深才动笔,从不打草稿,答毕直接交卷。 这项才华在梁启超24岁时大放异彩。他主笔《时务报》,成为一代舆论巨子,影响之大,连光绪皇帝也成了他的读者。 让梁启超声名鹊起的,是《变法通议》系列文章和《西学书目表》。 前者以浩浩汤汤的笔力和知识征服了读者,在《变法通议自序》的开篇,梁即以一连串天文、地理、生物学的例证表明,「 ”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后者则是三年前速成书单的升级版,他打算将涌入中国的西学书籍进行一次分类,创造一张新的知识地图,教导他人如何阅读西书。 ■《实务报》 伴随成功而来的是「 ”社畜”般的过劳,他要面对身体的疲敝、他人的期待和环境的压力。 《时务报》创办于上海,十日一刊。梁启超在报馆身兼数职,除去写作论说,还要润色译稿,整体编排,甚至充任校对。他曾回忆到,「 ”六月酷暑,洋烛皆变流质,独居一楼上,挥汗执笔,日不遑食,夜不遑息。”梁启超南下省亲时,黄遵宪曾来信问候,「 ”卓如昨昔病势如何?头痛腰痛减否?小便通否?脚手发冷否?”足见其备受病痛折磨。 这种压力还来源于同道的期待,譬如浸淫西学多年的严复。严复身在天津,常在《直报》上发文,是梁的忠实读者,更是监督者。迫于截稿压力,梁启超的很多思考潦草轻率,严复曾寄来二十一页的长信,对他提出批评。 最大的压力来自上海这座城市。这里不仅是知识、自由与希望的象征,也是焦虑的来源。西方的影响无处不在,对商业、金钱的过分推崇让他不适,繁重的编务工作和各色的交际会面也使他无暇安心读书。上海拓展了梁启超的眼界,也给他带来了道德困扰和对中国文化流散的不安。 ■ 报馆林立的上海四马路 之后的故事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梁启超26岁。这一年的故事,国人已耳熟能详。 二月,梁病愈后入京,正遇沙俄强占旅顺大连,众学子联合上书,请求拒俄变法;后保国会成立,众人再次上书,请废八股取士。 四月(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决定变法,授梁启超六品卿衔,令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然维新不过百日即告失败,八月(9月21日),慈禧太后训政,皇帝被幽。康有为先行避难,梁启超逃亡日本,谭嗣同等被 ... 。 纵观《青年变革者》所描绘的1873至1898,梁启超既有如当代人一般压力、疲惫、焦虑交织的日常,又有身在过渡时代紧迫而仓促的学习、思考和行动。 朝气蓬勃的志向、敏锐的社会嗅觉,加上超强的学习能力,梁启超的个体生命与清末民初之时局相呼应,不只在青年时代。萧公权曾评价道,「 ”综其一生,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蒿目忧心,不能自已。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 在未来,他将更加开放、勇敢,从历史和他者中汲取能量,正如我们今天读他一样。 许知远沉淀五年转型力作 《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 5.20全国上市! ▼ 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 许知远 著 许知远转型力作, 五年积淀,回访历史现场, 状摹青年梁启超的希望与挫败, 复活时代的细节与情绪, 展现几代人的焦灼与渴望、勇气与怯懦。 许倬云、李欧梵、葛兆光、马勇联袂推荐。 点击上图抢购当当独家签名本! 记得点击「 ”在看”哦~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梁启超?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党内怪人!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央,请他给予方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3.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4.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5. 毛主席身上的十大神秘「 ”气场”,震古烁今!

    在毛主席的身上,充盈着一种令人极其震撼、并且无法消除、无法躲避的神秘「”气场”。不管你是拥戴者,还是仇视者,都不由自主地受到这股「”气场”的吸引、感染和影响。对拥戴者而言,这「”气场”正如春暖催花开,令其志存高远;对仇视者而言,这「”气场”恰似秋肃扫叶败,令其闻风丧胆!毛主席到底有哪些神秘「”气场”呢?至少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一是令人震撼的「”挥斥方遒”之霸气毛主席少年时,曾豪迈地宣称:「”春来我

  6.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7. 他被父皇写进传位诏书,为何最后却没能当上大清皇帝?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8.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9. 东北「 ”易帜”—北洋军阀终结的标志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以奉军为主,意图统一中国。却在北伐军、晋军、冯玉祥军的联合打击下,屡战屡败。面对...的不利形势,张作霖自认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于6月2日发表「”出关通电”,次日即乘专列离京,前往奉天,以期能够卷土重来。可没想到,专列行进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提前布置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重伤殒命。张作霖为什么日本人想要炸死张作霖呢?要知道当时日本为了

  10. 这位画家,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有骨气的中国女人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在弥留之际,将自己最深爱的妻子宋庆龄,托付给了一位朋友。这不禁令人好奇,究竟这个朋友是谁?何香凝,何许人也?她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敢说敢做又有骨气的传奇女人。她出生于富商之家,却无公主之娇气,天生具有不屈和反抗的意识。当时,中国还处在封建时期,女性必须裹小脚,母亲给她裹,每次她都偷偷解开,被发现后母亲打她...她,她依旧我行我素,最后长成了大脚。

随机推荐

  1. 规天矩地是什么意思?

    【拼音】guītiānjǔdì【解释】①规,为圆,象征天;矩,为方,象征地。②泛指效法天地。【出处】《文选·张衡〈东京赋〉》:“乃营三宫,布教颁常。复庙重屋,八达九房。规天矩地,授时顺乡。”薛综注:“谓宫室之饰,贺者像天,方者则地也。”【例子】规天矩地,匡貌言,防狂僭,通蒙蔽……教人主法天,公卿、师保、大臣之世言也。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相关】百度“规天矩地”

  2. 用措手不及造句

    用措手不及造句   一:往往不抱期望的事情会突然出现转机,这回转得让我有点措手不及。   二:父亲正在和我下象棋,从当前的局势来看,我能简单取胜,眼看最后一步我就赢了,没想到父亲还有一招,飞“象”吃掉了我的“兵”,将我杀了个措手不及!   三:偷袭他一下,他吓得措...

  3. 杂乱无序是什么意思?

    【拼音】záluànwúxù【解释】又多又乱,没有条理。【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例子】汉治最为近古而荒略如此,又何怪乎后世之文章典故,杂乱而无序也哉?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书教上》【相关】百度“杂乱无序”

  4. 照片揭示了亚利桑那州蒙特祖马城堡的历史

    最后在1906年12月8日,罗斯福总统签署并永久宣布蒙特祖马城堡为国家纪念碑。罗斯福在致辞中说,蒙特祖马城堡具有“最大的民族学和科学兴趣”。自然资源位于蒙特祖马城堡以北11英里处,是被称为蒙特祖马井的国家纪念碑的一个分支。蒙特祖马井希望能解开井里的许多秘密。

  5. 袁世凯并未卖国:二十一条是屈辱外交的产物

    袁世凯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传统的观点认为其是名副其实的卖国贼,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的袁世凯正在浮出水面。二十一条的提出和称帝事实让袁世凯备受后世诟病,如今有人开始为其...,认为,他并未卖国,而所谓的“二十一条”是屈辱外交的产物,并不等于卖国。

  6. 孝子钉故事

    当时清廷在笨港置水陆讯兵防止偷渡,母子在外海沙汀下船,涉水登陆,同遭急流卷散,萧孝子幸由渔夫救回。一日萧孝子随渔夫上笨港查寻父母,因闻悉朝天宫天上圣母赫灵验,乃参宫奉香跪拜,虔诚祷告:〔圣母如肯庇佑寻得父母,铁钉则能贯入石中〕。祷毕,即于殿前石阶上钉一铁钉,易弯曲的铁钉,竟轻易没入坚硬青石之中,人人称奇,称为孝子钉。

  7.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好逑”指什么?

    “好逑”一般认为是指好的配偶。

  8. 不吃早餐真的会长胆结石?这6种人最易得胆结石,里面有你吗?

    体检查出胆结石的人不少很多人就纳闷了之前老在新闻里看到长期不吃早餐会得胆结石但是我天天按时吃早餐怎么也中招了呢?要形成胆结石,最主要原因不过这两个:1、胆汁内各成分比例失调,比如胆固醇含量高,结晶析出2、胆囊排空不规律,储存过多胆汁,发生沉积至于胆结石的具体成因非常非常复杂,至今没有定论。

  9. 梦见口鼻流血

    周公解梦梦见口鼻流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口鼻流血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春秋至今多少年 春秋距今多少年

    春秋时期是从中国奴隶制度瓦解成地方诸侯的统治。春秋时期距今有多少年?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春秋战国距今2786年-----2237年。诸侯国划分东周前期又称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以上是敢于春秋历史信息,如你了解更多关于春秋历史的信息,敬请关注历史认知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