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明朝一次10级大地震,超过83万人遇难,究竟是史实,还是谣言?

明嘉靖三十四年,即公元1555年。 这一年的腊月十二,一如既往的寒冷,而陕西省华州(今华县)的百姓们,仍旧一如往常的安稳。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却致使山崩地裂,大地之上,顿时响彻哀嚎,硝烟弥漫过后,原本富饶的华州小城,几乎被夷为平地。 史书有载,地震发生之时,「 ”屋瓦暴响,有万马奔腾之状。” 另有记录,称这场地震共造成「 ”八十三万人遇难。” 《明实录》嘉靖卷:十二月壬寅,是日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鸡犬鸣吠。……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连震数次,河渭泛涨……【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八十三万有奇】。 陕西华县大地震破坏范围示意图 那么这场被记载于《明实录》中的特大地震,究竟是否如史书中所言,有将近83万人丧生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明确一个概念: 地震的评级。 在古代,人们对于地震的认知十分有限,并未建立起完备的系统化评定标准,如我们常说的「 ”里氏x级地震”等,所以在记录地震灾害时,只能通过大段的文字描述,来表达出地震的严重程度,而无法准确的进行评级。 至于地震评级的重要性,所影响的方面可谓非常之深远。 因为震级是一种对于地震大小的宏观表示,根据每一次地震发生后的损害情况为地震评级,能最大程度为灾后救援提供数据参考,以便决策层针对地震等级制定高效的救援方案,同时也可积累地震数据,为创建地震预警模型提供数值,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在发生新的相关灾害时,尽最大可能的降低人员与财产损失。 然而在古代,与地震相关的知识与应对措施极为有限,所以古人并未建立起系统的评级标准,再加上交通与技术等各方面条件的不足,因此一旦古代某地发生地震,对于灾后救援工作来说,将会十分困难。 华县大地震复原泥塑 于此也延伸出一个复杂的问题,即各地的人们对地震发生前后的所见所闻不同,导致人们对于地震发生后所作出的总结也不同,进一步导致最终汇聚的数据存在多种差异,甚至不实。 数据一旦不实,势必就会影响灾后救援的投入,从而影响史书中的记载真实性,这也给后人研究当时的自然灾害历史成因,以及总结历史经验等方面,带来一定困难。 如本文所说的「 ”华州大地震”,在《明实录》中的记载,是达到骇人听闻的「 ”八十三万人”,这显然是当时的朝廷官员,根据下属的汇报进行统计,从而得出的结论,然而考虑到古代的交通状况,信息传递效率等多方面因素,尤其是地震发生之后的交通状况十分堪忧,所以对于灾后的伤亡统计,并不能达到十分理想的精准数值。 而在亲身经理华州大地震的官员秦可大看来,此次地震的遇难人数远非八十三万之巨,因此他在《地震记》中写道: 受祸之大,潼蒲之死者记七,同华之死者记六,渭南之死者计五,临潼之死者计四,省城之死者计三,而其他州县,则以地之所剥削近远分浅深矣。 (注:此段记载中的「 ”潼蒲之死者记七”,「 ”记六”等,结合语境来看,单位应是「 ”万”) 据亲历华州大地震的秦可大统计,主要受灾的地区遇难人数相加在一起,大概在25万左右,其余州县虽同样受到灾害,但很明显造成的损失比主要的受灾地区要小的多,且我们从上文的描述中也能看出,秦可大在记录罹难人数时,采取的是递减的 ... ,潼蒲地区的死难者最多,为七万,再往下以此类推。 所以这就和《明实录》中记载的「 ”八十三万人”存在巨大差距。 华县大地震复原泥塑 史学历来讲究「 ”孤证难立”,因此结合这两则史料,我们就能发现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 当时的地震统计数据存在巨大误差,作为官方正史,《明实录》中的记载与亲身经历地震者所撰写的笔记迥然不同。 那么历史上所谓的「 ”华州大地震导致八十三万人遇难”,究竟是否为真呢? 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地震发生后的破坏程度 我们先来看《地震记》中的记载,即秦可大的亲身见闻: 是夜,予自梦中摇撼惊醒,身反复不能贴褥,闻近榻器具,若人推坠,屋瓦暴响,有万马奔腾之状,初疑妖祟,俄顷间头所触墙划然倒矣,始悟之,此地震也。 其实这一段描写,我个人认为十分生动,秦可大先是在睡梦中被摇撼惊醒,起初身体反复无法紧贴被褥,就好像乘车颠簸在起伏的山路上,而后又听见靠近床边的器具纷纷衰落,就好像有人在用力往下推,与此同时头顶的屋瓦不断发出暴响,继而砸落在地,下一句实属惊心动魄: 有万马奔腾之状。 然后秦可大下意识以为是「 ”妖祟”。 这两个字直接反应出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当第一时间发生地震时,秦可大这类受过教育的读书人,甚至是朝廷要员(山西行太仆寺卿,掌马政),都没能第一时间意识到发生地震,甚至以为是妖怪作祟,足以可见,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灾害的认知并不清晰,甚至还停留在神话传说的层面,即使不是完全的迷信,但也并非完全开化。 直到房屋的砖墙开始倒塌,秦可大这才恍然大悟: 此地震也! 通过这段看似简短的描述,我们已知数个关键点: 第一,人体有明显震感。 根据「 ”里氏地震分级表”来判断,当人体有明显震感时,应为里氏4级地震,即里氏规模 4.0—4.9之间,人体能明显感知到地震释放的能量。 是夜,予自梦中摇撼惊醒,身反复不能贴褥 第二,物体摇晃出声,衰落。 很明显,秦可大在被震感惊醒后,听到靠近窗边的器物摔落,就好像有人推动。 这也直接说明了地震的级数,用现代标准来评定,也应属于里氏4级及以上等级的地震。 第三,房屋倒塌。 最后迫使秦可大恍然大悟的要素,正是「 ”俄顷间头所触墙划然倒矣”,这证明地震的强度已经超出正常范围。 三点总结来看,我们就能得知华县大地震的地震评级,应是在里氏4级及以上等级的地震。 再结合《明实录》中的骇人描述: 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连震数次,河渭泛涨,华岳终南山鸣。 文中多次用到「 ”地裂泉涌”,「 ”房屋陷入地中”,「 ”连震数次”等惊人的词语,显然这场地震已经造成了十分剧烈的次生灾害,如大地开裂,余震不断,河水暴涨等,众所周知地震的发生不仅会导致房屋倒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其发生后导致的次生灾害,也同样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如因为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洪涝决堤等,都是足以造成重大伤亡的延伸灾害。 另外还有《华阴县志》中的描述作为补充: 声如雷,鸡犬鸣吠,河渭涨壅,数日华岳鸣。其初发也,自潼关蒲坂奋暴,突撞如波涛沸腾,四面溃散,随各以方向慢缓,而受祸亦差异焉。 那么再结合「 ”里氏地震分级表”来看,能够对方圆数百公里范围内多个城市造成严重损害,以及改变地貌特征等特点,这场华县地震已经相当于里氏8级及以上等级大地震。 其破坏程度,综上所述,可见一斑。 但即使如此,与有史以来发生的8级及以上特大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相对比,明嘉靖年间发生的这次华县大地震,在《明实录》中记载的伤亡人数,即83万人,仍然存在巨大疑点,甚至可以说是匪夷所思。 不过正因《明实录》中的这一句「 ”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八十三万有奇”,也令「 ”华县大地震”冠绝世界震灾之首,自古到今始终争议不休。 既然我们能大概判定当时的地震等级,那么接下来就要提出另一个关键的论据: 第二,受灾地区的人口增长对比 众所周知历朝历代都会统计人口,这是属于民生经济的基本操作,也是一国之本。 所以我们如果能够找到当年陕西地区的总人口记载,也就能从侧面分析出实际的受灾人数,还原历史以真相。 按照《中国人口史》的统计,明朝年间的陕西地区总人口,自洪武二十六年(1393)到万历六年(1578),这一跨度将近200年的时间内,人口增长的比率存在明显差异。 洪武二十六年,即公元1393年,陕西共有1805661人。 1393年,1805661人。 到了弘治四年,即公元1491年,过了这100年,人口从180余万增长到了3048057人,共增长120余万人,涨幅达70%左右,也就是说弘治四年的陕西地区,比洪武二十六年增加了120万人口。 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1805661人。 1491年(弘治四年),3048057人。 我们通过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1393年——1491年的这100年内,陕西地区共增长了大概120万人左右。 3048057-1805661=1242496 然而自从1491年开始,再到地震发生(1555)二十年后的万历六年,即公元1575年,这一时期内,人口仅增长了50万人,总人口为3505291人。 1491年(弘治四年),3048057人。 1575年(万历六年),3505291人。 3505291-3048057=457234 所以大家看出问题了吗? 按照洪武二十六年(1393)到弘治四年(1491)之间的增长比率,100年内增长120万人,平均下来每年增长1.2万人。 可是从1491年到1575年,也同样是将近100年的时间里,却只增长了50万人口,平均每年仅增长5000人左右。 从原先的每年增长1.2万人,再到后来的每年只增长5000人,中间存在7000人的巨大差距。 这表明人口增长在这将近100年的时间里,遭受到了巨大阻碍,从而出现了增长放缓,乃至停滞不涨的现象。 若按照原本的正常增长速度来算,100年的时间应增长120万人左右,那么就应该是: 304万人+120万人=424万人(左右)。 (1491——1575) 这是人口增长未收到阻碍的正常数值范围。 然而或许是由于大地震的发生,导致从1491年往后100年,即1575年,并未增长到424万人,反而只有350万人,距离1491年时的304万人,只增长了50余万人。 比之洪武二十六年到弘治四年间增长的120万人来看,往后的这100年,少增长了60余万人。 那么即使将整个陕西省内少增的这60余万人,都算作地震中的伤亡人数,距离《明实录》中的83万人,依然存在20多万人的巨大悬殊。 更何况100年内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还包含其他各种因素,如洪涝,干旱,粮食减产,疾病,瘟疫等其他天灾,都会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放缓,肯定不会完全是因为一场地震,所以这少增的60余万人中,保守估计,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口,并未单纯因地震而停止增长。 假设不发生地震,正常情况下的人口增长速度,就还是每100年增长120万人,到了1575年,人口应比100年前多了120万人,可是现在只多了50余万,对比之前的比率,显然少了60余万人。 即,人口少增60万。 这也就意味着,《明实录》中所说的伤亡83万人,与实际的人口少增不符,即使将全省少增人数,即60余万人全部算做在地震中的伤亡人员,那也不足83万人。 另外再根据明朝官修地理百科《大明一统志》中的统计,天顺,嘉靖,隆庆(1457——1567)三个时期内,陕西省内各县人口平均维持在6——9万人,即陕西省内每个县的人口最多不会超过10万。 《陕西省志·地震志》 通过将以上数据进行汇总,再结合《地震记》和各县县志的记载,与《明实录》中的83万伤亡人数来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陕西省在华县大地震中的死亡人数并未超过39万,即使加上周边地区以及次生灾害造成的二次伤亡,也不会超过45万人。 所以据此我们又能进一步推测,华县大地震合理的伤亡人数区间,应在39万人——45万人之间,而非《明实录》中所说的「 ”83万人”,如果真是将近100万人遇难,那么这种层次的灾害,已经远超里氏10级,甚至能够评定为里氏11级特大地震,不说人类历史,我想即使放眼恐龙时代以后的地球历史,也实属罕见。 而且还有一则奇闻,上个世纪末,即1988年,于苏联亚美尼亚境内的斯皮塔克地区,也曾发生一次特大地震,然而有关的伤亡人数却一变再变,从最初的新闻报导遇难人数达10万人,再到第二天改为7万,最终通过多方核实,确定只有2万人丧生。 1988年苏联亚美尼亚大地震 这还是在通讯技术与交通条件相对发达的20世纪末,尚且出现如此之大的误差,那么在通行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古代,不会出现丝毫误差吗? 至于我国上世纪所发生的一次特大地震,也可作为参考依据,大家通过对比明朝时与上世纪的两次地震中的人口密度,便可明白哪一方的数据更为真实,但因涉及话题敏感,便不再展开讨论。 总而言之,震铄古今的华县大地震伤亡巨大,这是不可争辩的史实。 但在此史实之中,却存在大量疑点,且人为统计的误差较大,然而即使如此,如我们上文所分析出的伤亡人数范围,达39万至50万人之间,也实属举世罕见的地震灾害,为古今中外所不能及也,由此也可想见特大地震所带给人们的伤痛与残酷。 —————— 关注作者:钱品聚,了解更多历史与文化趣闻,带您发现更大的世界~! 参考文献: 《明实录》嘉靖卷:十二月壬寅,是日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鸡犬鸣吠。……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连震数次,河渭泛涨……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八十三万有奇。 《地震记》:受祸之大,潼蒲之死者记七,同华之死者记六,渭南之死者计五,临潼之死者计四,省城之死者计三,而其他州县,则以地之所剥削近远分浅深矣。 《地震记》:是夜,予自梦中摇撼惊醒,身反复不能贴褥,闻近榻器具,若人推坠,屋瓦暴响,有万马奔腾之状,初疑妖祟,俄顷间头所触墙划然倒矣,始悟之,此地震也。 《明实录》: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连震数次,河渭泛涨,华岳终南山鸣。 《华阴县志》:声如雷,鸡犬鸣吠,河渭涨壅,数日华岳鸣。其初发也,自潼关蒲坂奋暴,突撞如波涛沸腾,四面溃散,随各以方向慢缓,而受祸亦差异焉。 《大明一统志》

明朝一次10级大地震,超过83万人遇难,究竟是史实,还是谣言?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5.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8.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9. 朱元璋临终前玩了一手心机,让我国头疼了600多年,至今仍然无解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属后面的一类,其为了不想被后人知道他的安葬之处,便在临终前留下了一个计谋,最终让后人头疼了600多年,至今仍然得不到确切的答案。不过,这也跟朱元璋个人生性多疑的性格蛮吻合的。毕竟朱元璋在当皇帝之前,只是一个没读过书的放牛娃,后来为了生存甚至还当了和尚,这些经历自然地在朱元璋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他一路走来也确实受尽了无数的白眼与嘲讽。不过,在这,不得不钦佩朱元璋!

  10. 中国历朝帝王----明朝(下)

    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朱厚熜是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幼时聪敏,兴献王亲授书史,通《孝经》、《大学》及修身齐家治国之道,重礼节,遇事有主见。其母子入宫前与礼部已有两次争议。

随机推荐

  1. 姓沙女孩起名大全

    沙颖芳沙溧媛沙凡媛沙国琼沙汉玉沙雪红沙茜媛沙世英沙致文沙秀抒沙玲菲沙瑞雪沙金琴沙慧洁沙婧童沙桂霞沙灵玉沙瑞瑛沙培英沙红霞沙鑫妍沙兴芬沙宪玲沙莹燕沙嘉悦沙倩柳沙秀芬沙筱玲沙伊美沙媛聿沙伟文沙帛玉沙琦娜沙冰雪沙春花沙秀媛沙婧臻沙信芳沙爱琼沙楚瑶沙冬梅沙洳怡沙洪英沙婷艳沙柳文沙怡维沙颐琼沙妍籁沙玲童沙妍文沙湘琳沙杳倩沙朝红沙秋颖沙晓红沙嫣畅沙润洁沙慧秀沙春妍沙小芳沙佳婷沙玉莹沙仪萍沙于玲沙燕芝沙奂丽沙荷

  2. 梦见“家具”是什么意思

    ·梦见摆设的家具——要交好运。·梦见新家具——会去遥远的国家经商。·梦见拍卖别人的家具——是仇视有钱的人征兆。·梦见杂乱无章的家具——妻子要生病。·梦见变卖家里的家具——夫妇会感情不合。

  3. 最新伤感情话

    蝴蝶飞不过沧海。回忆,沉沉的,满满的,只是,你现在把它丢哪去了将悲伤抛掷于喧闹的尘世,从此面目无情度余生。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现代女生的感情观没有的世界,没有更自由。演着想念,唱着再见,放映的确实另一场绚烂,无暇顾及。Morefrommysite2012伤感爱情个性签名誓死相依的爱情,比得过永远唯美伤感的句子你在做什么?

  4. 衔尾相随造句_衔尾相随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衔尾相随xiánwěixiāngsuí衔尾相随的意思和解释:衔:马嚼子;尾:马尾巴。形容一个紧跟着一个,成单行前进。衔尾相随的出处《汉书·匈奴传》:“如遇险阻,衔尾相随。”衔尾相随的例子衔尾相随造句衔尾相随造句相关成语的感...彩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方面,其中贬词褒用是测试的重点,十年高考中出现了不少。

  5. 32岁男子驾车突发心梗:身边人心梗发作,请你做三件事

    当患者出现心绞痛的时候,并且疼痛时间超过15分钟的时候,这个人很可能会出现心肌梗死,从而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了解心梗的抢救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案例分享:32岁男子驾车途中突发心梗去年八月,长沙32岁的李先生在驾驶公交车期间突然感到胸闷、呼吸不畅,幸亏当时已快到达终点,他硬撑着将车停好。然后,李先生感到胸口如刀绞一般,而且大汗淋漓,被120救护车紧急送医,经市中心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心梗。

  6. 新年祝福语:给亲人的温微信新春祝福短语

    又逢新年,祝福你和家人幸福安康,岁岁年年!祝妈妈新年快乐!

  7. 女人梦见蛇缠身

    女人梦见蛇缠身以下是女人梦见蛇的周公解梦大全:参考周公解梦资料一:女生梦见蛇缠身:女生梦见蛇还有其它一些特性,比如冷血,因此梦见蛇能够象征一个人情感冷漠,再如梦见蛇缠身,蟒蛇会缠人,或者吞食人。参考周公解梦资料二:我是女生,昨日梦见蛇缠身,但并不害怕,也不觉得是恶梦,但那蛇个性短头大,还梦见家里的狗和猫掐架。

  8. 最经典的新年祝福短信

    为你点亮三百六十五只蜡烛,只为永远的祝福你。马年祝福短信-蓝天为纸,清风为笔,祝福为星,点上真诚星星,描上白云,奉上月亮,送给正在看短信的你,新年快乐、生活如诗如画、好事连连、好梦甜甜!年年祝福年年送,今年祝福换短信;短短几句温情话,愿您温馨又快乐;新年贺岁平安到,福运幸运常相伴;祝您事事均顺利,全家幸福更健康,新年快乐!发短信,祝贺新年。

  9. 梦见动迁的房子

    周公解梦梦见动迁的房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动迁的房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照片:33个拍摄《权力的游戏》的惊人地点

    第1页共4页:第1页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关于位置HBO热播剧《权力的游戏》发生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但是几十个场景是在真实的中世纪城堡里拍摄的,在欧洲和冰岛的野生森林和崎岖的山坡上。GoogleEarth拍摄了33张照片《权力的游戏》是一部根据作者乔治R.R.马丁的书改编而成的系列小说。布里恩宣布她对斯塔克一家忠心耿耿,并邀请一直和猎犬一起旅行的雅利娅加入她的行列。与此同时,多兰的儿子,王储幽会,宫廷公主米尔塞拉巴拉森。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