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苏轼与王安石,是政见之争,还是个人恩怨?

苏轼 北宋神宗在位十八年(1068一1085年),年轻的神宗皇帝有感于国家的积贫积弱,锐意改革,大胆起用了曾上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的王安石,王安石先后担任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副宰相和宰相,手中有了大权,大力推行新法,意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新法的推行引起了很大争议,朝中大臣分为改革派和保守派,斗争激烈。神宗皇帝真是做到了「 ”用心不疑,疑人不用”,但凡是王安石不用的人统统贬斥或挂起来,连司马光、文彦博、富弼、范纯仁这些做过宰相的大员都纷纷避居洛阳。苏轼原来在家守孝三年,回到京城,发现天下变了,到处都是附和王安石的人;而认为新法过于激进、引起百姓更加赤贫的苏轼,显然不合时宜了。 不用说,连要求外放的苏轼日子也不好过,他写诗文反映百姓疾苦,被认为是攻击皇上的新政。王安石手下的黑干将自然不会放过他,找他的毛病,连贬几级,「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就是苏轼的遭遇。 肯定有很多人会疑惑,苏轼后半生的坎坷遭遇,究竟是王安石与苏轼的个人恩怨呢,还是仅仅因为政见不同?苏轼与王安石的个人关系到底怎样? 我觉得,二人之间完全是政见不和,而不是因为个人的恩怨。 苏轼身陷乌台诗案 先说苏轼这边。 以苏轼的个性,他是个光明磊落、风光霁月之人,不是个小肚鸡肠的人,他说自己说自己「 ”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走到哪里都有朋友。他所做的一切都处于公心,他曾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给皇帝写了一封万言书,对新政的推广提出异议,石沉大海后,又连上了两份万言书。申请外放后,苏轼又不断撰写诗文,讽刺新政。 比如,苏轼写过一首题为《山村》的诗,其中有「 ”岂是闻诏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的诗句,讽刺王安石的「 ”均输法”里食盐买卖由国家专卖后,村民连盐也吃不上了。给苏轼带来牢狱之灾的诗句是「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这本来是吟咏柏树的诗句,却被他们挖空心思说是对皇帝的大不敬,罪名是攻击皇帝,说皇帝是九泉下的「 ”蜇龙”。王安石的干将吕惠卿、李定、舒亶等人寻章摘句,把苏轼打入死牢,后发配黄州。 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他把人人都当好人,而他的妻子则警告他要提防那些过于坦白直率的泛泛之交,对他讲「 ”速成的友情靠不住”。 其实,了解苏轼的人都知道,他在政治上是以「 ”持平”态度出现的。他曾经在新党王安石下台后,旧党司马光上台,把新政统统推翻时,他却认为新政中可取之处应予以保留,不必一棍子打死。他的这个言论又引发旧党的极大不满,所以旧党上台也不重用他。 这种两头不落好的情况说明,苏轼并不是为讨好什么人,并不是非站在哪一派上,而是有独立思考,谁对国家有利就听谁的。 王安石 再说王安石这边。 王安石确实是一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生活中邋里邋遢的人,如他不爱洗澡,不讲究吃穿等。他总要把一套衣服穿破了才知道换,别人就在他去澡堂子时,给他把旧衣裳换掉,而他却浑然不知;吃饭时,他只吃摆在面前那盘菜,而对其他菜看都不看。一次,别人告诉他夫人,他家先生最喜欢吃鹿肉,因为摆在他面前的那盘鹿肉丝都被他吃完了。他夫人说,下次你换盘菜看看,果然他还是只吃面前的那盘菜。 很少有材料说到是王安石与苏轼过不去。据《宋史》与《宋元学案》记载,王安石有几次确实想治治苏轼,但都较轻,看不出是泄私愤来。王安石任用的官员,不少擅长结党营私、专拍马屁,因为有独立见解的人队新政有保留意见。所以乌台之狱,就是吕惠卿、舒亶这些小人搞的,这些人与锐意改革的王安石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在这些整治苏轼的人物当中,又一个叫章惇,曾经是苏轼要好的朋友。这个章惇,曾跟苏东坡一起去游山,他竟敢跨越危险的独木桥到山涧对面题写「 ”到此一游”的字句。苏东坡曾经拍着他的肩膀说:「 ”终有一天你会去 ... 人的。”章惇问为什么,苏东坡回答说:「 ”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肯定敢取别人的性命。”苏东坡的话应验了。这个章惇,整起老朋友来,丝毫不手软。 王安石骑驴 王安石的政敌司马光这样评价他:「 ”介甫(王安石的字)文章节义过人处基多”,《宋史·王安石传》说:「 ”安石与(司马)光素厚。”但在变法上,司马光却不顾及平素的交往,他是王安石新政最激烈的反对派。 苏轼与王安石在政见激烈冲突的同时,仍保持着私人交往。苏轼被贬在黄州做了四年零二个月的团练副使,之后往汝州,途经金陵,与退职在家的王安石相会,共览江山之胜。朱弁《曲侑旧闻》记载了这件事:「 ”东坡自黄徙汝,过金陵,荆公野服乘驴谒于舟次,东坡不冠而迎揖曰:‘轼今日敢以野服见大丞相!’荆公笑曰:‘礼岂为我辈设哉!’东坡曰:‘轼亦自知,相公门下用轼不着。’荆公无语,乃相招游蒋山。”《宋史》也有类似的记载,苏、王一见,谈笑风生,乐而忘返,以致东坡之后有「 ”从公已觉十年迟”之叹。 这次相会,使他们有所沟通,即使不是把前尘云烟一笔勾销,也没有怨恨之情。王安石谢世后,苏轼替哲宗皇帝撰写了一道《王安石太傅》的「 ”制词”,「 ”此虽褒词,然其言皆有微意”。苏轼又写过《昌惠卿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的「 ”制词”,其中除两句以外,「 ”都是把王安石包括在内加以指斥的”。据这点看,两人的政治对立似乎并未消除。 在文学上,据野史小说记载,苏东坡很有些轻视王安石的地方。王安石《咏菊》诗有「 ”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苏轼说「 ”老夫糊涂”,春花凋谢,菊花怎么会零落呢,便续了两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在《字说》中这样解释:「 ”坡者,土之皮也”,苏轼则以「 ”滑者,水之骨也”来反唇相讥。 但更多的佚闻,更反映二人的惺惺相惜。如在金陵,苏王二人「 ”尽论古昔文字”,王安石叹道:「 ”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而苏东坡说:「 ”王氏之文未必不佳。”王安石读苏东坡的「 ”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抚几而叹:「 ”老夫平生作诗,无此一句。”苏轼读王安石的《金陵怀古》词也极口称扬:「 ”此老乃野精也。” 苏轼的诗文不用说了,那是千古绝唱;而王安石的「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也成为历代百姓耳熟能详的名句。 所以,我觉得,苏轼和王安石都是绝顶聪明的人物,在历史上都留下了不容抹 ... 的一笔。但知人才能论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则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尽可能持平,而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这样才能真实地看到一个立体的人。

苏轼与王安石,是政见之争,还是个人恩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2.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3. 赵匡胤攻打南唐之前,曾给过李煜3次体面投降的机会,都被拒绝

    961年,南唐国主李璟去世,太子李煜即位,史称南唐后主。赵匡胤的下一个目标只能是南唐,这一点南唐后主李煜,即使再无能也看的很明白。于是,他与赵匡胤之间,玩了一次猫捉老鼠的游戏,这段历史细讲起来,颇有意思。其目的很明显,这就是给李煜准备的居所。赵匡胤让李从善给李煜写信,让李煜来汴京做礼贤斋的主人,并许诺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太祖虑其难制,令从善谕旨于煜,使来朝,煜但奉方物为贡。

  4. 南宋.开禧通宝背「 ”利”折十铁母(极罕见)

    直径:40.5mm,美品南宋宁宗赵扩开禧年间所铸。开禧改元后,宁宗任用韩侂胄为平章军国事兼国用使,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权位之高在左右丞相之上。

  5. 杨延平的妻子儿女是谁?如何评价杨延平?他厉害吗?

    但杨延平作为长子,所承担的责任,所担负的家族重任远远比作为六子的杨延昭多的多。在小说演义中,大郎杨延平有两位妻子。杨延平正妻,名为花解语,花家之女。而因为杨延平为杨家长子,所以花解语实际山也是下一代杨门女将的首领。上文所说周氏,是杨延平的次妻,原为北汉降将汾阳铁旗令公周审义之女。关于杨延平的儿子,在《金枪传》有个人物,为杨宗显。杨延平是杨家将中的人物,具备杨家将的典型特征。有人问大郎厉害吗?

  6.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将错就错,误当赤壁又何妨?苏轼转而想到了曹操,想到了周瑜,想到了他们之间发生的那场大战,于是借题发挥,即兴填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好在苏轼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一位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他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 以儒为帅 以文制武 北宋一朝文武地位的转换

    中央集权政归皇宋宋代重文轻武,可谓老生常谈。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马背之上夺天下,取代了后周恭帝柴宗训自称皇帝。宋朝虽然建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却并不放心,他是军人出身,兵变起家,亲眼目睹了军人干政、武将乱权的局面。因此,一上台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保赵宋天下。这里的集权就是改变五代时期武人权重的不正常现象,收回分散于各股势力中的军权、财权、事权于己一身,维护皇权地位不动摇。

  8. 岳家军二号人物,一生只服岳飞,生擒杨再兴,因拒绝陷害岳飞而死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站在武将顶峰的一颗将星,其一生不仅光彩夺目,更令人惋惜的是岳飞悲惨的结局。岳家军的二号人物张宪,虽然无法与岳飞相比,但放在任何一个时代,绝对算得上顶级名将。然而杨再兴却不是张宪的对手,一番对阵杨再兴不仅败给张宪,还被张宪生擒。岳家军北伐之前,张宪由于战功赫赫,已经正式成为岳飞帐下头号武将,岳家军中公认的二号人物。

  9. 从赵普的三策入手,来看看宋太祖是如何在制度上根除藩镇割据隐患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标签,诸如汉朝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因此汉朝有着强汉之称。还有明朝的「”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加之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所以有着刚明之称。而每个朝代也着自己的尴尬的一面,诸如汉之和亲、宋之岁币、唐之藩镇割据、明之太监乱政等等。在这些朝代之中,唐朝应该是最憋屈的一个朝代,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日益严重,中央朝廷对于地方的统治已经开始崩溃,而皇

  10. 她是「 ”狸猫换太子”中恶毒皇后,可多少人知道她的真实故事?

    在民间,不少的地方都流传着「”狸猫换太子”的经典戏剧版本,有小说,有戏曲等不同的形式。不过,这里面的内容却相差不大。但历史的真实记载并非如此,可真是冤枉了刘皇后。狸猫换太子历史还原根据历史记载,一代贤君宋仁宗确实非刘后所生,而是宫人李氏所生。而这位李氏是跟随刘娥入宫,并为刘娥侍女。当时真宗非常宠爱美貌大方又懂得礼数的刘娥,想立她为皇后,可毕竟刘娥出身卑微,也无子嗣,就想出了「”借腹生子”的...,

随机推荐

  1. 人间菩萨(二)中元节的故事

    今天是农历的中元节,在民间家家户户都办“普度”。七月十五日是“佛欢喜日”为何有中元普度的节日呢?从佛教的公案中,我们可以找到其根源;流传至中国就成为“普度节”,也就是民间所谓的“拜好兄弟”、“拜普度公”,这是传入中国后的一些俗称。反观现在民间七月十五日的中元普度方式,是不是也能够超度那些饿鬼呢?佛陀有三十二相,而阿难有三十相,在佛的弟子中,可以说是一位既年轻、形貌又庄严的弟子。

  2. 我不能给你全世界,但是,我的世界,全部给你-感人的情话

    也许生命中会出现你爱的人,但那终归是过客,你还是会牵着你的左手或者右手一直走下。这大概是最好的爱情观。—肆一十九、不要和消耗你的人在一起,也不要做消耗别人的人。

  3. 梦见讲笑话的人_周公解梦梦到讲笑话的人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讲笑话的人好不好

    做梦梦见讲笑话的人好不好?梦见讲笑话的人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讲笑话的人的详细解说吧。梦到有人讲了一则笑话,或说了一句讽刺的话,表示梦者能参与别人的幽默。梦见同事在一起讲笑话,会遭到敌人的阴谋暗算。未成年人梦见同事在一起讲笑话,健康方面要留心肾脏方面的疾病,生殖器官也有发病的可能,注意保持清洁。

  4. 繁文缛节造句_繁文缛节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繁文缛节fánwénrùjié繁文缛节的意思和解释: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繁文缛节的出处宋·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繁文缛节的例子不知道南宋比现今如何,但对外敌,却明明已经称臣,惟独在国内特多~以及唠叨的碎话。繁文缛节造句繁文缛节造句相关互文式成语在表达上具有错落有致、生动活泼的特点。

  5. 鳖的报恩

    鳖的报恩菩萨有一世转生为一个大财主,家中有上亿的财产。大财主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报告给了国王。

  6. 破烂不堪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pòlànbùkān【解释】破破烂烂的不成样子。【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一时风气大变,没有一个不是穿的极破烂不堪的。”【例子】无【相关】百度“破烂不堪”

  7. 夏天养生重在养胃,营养师:远离这几种伤胃习惯,别等生病后悔

    所以,想要养胃的朋友们,在这个夏天养生就要好好养养胃了,务必远离以下这几种伤胃习惯,别等生病后悔。在这里提示大家,不管是烤肉还是烤蔬菜,这种烹饪方式本身就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就不要这么吃了。

  8. 梁高僧传,续梁高僧传

    高僧传卷第一梁会稽嘉祥寺沙门释慧皎撰译经上摄摩腾一竺法兰二安清三支楼迦谶四昙柯迦罗五康僧会六维只难七竺昙摩罗刹八帛远九帛尸梨密十僧伽跋澄十一昙摩难提十二僧伽提婆十三竺佛念十四昙摩耶舍十五摄摩腾。腾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雒邑。但大法初传未有归信。故蕴其深解无所宣述。后少时卒于雒阳。时蔡愔既至彼国。既达雒阳与腾同止。江左唯四十二章经。及七曜五行医方异术。禀持法戒以精勤著称。博诵群经多所通习。

  9. 真正的唐伯虎唐寅是这样的,得知真相后让人心酸不已

    唐伯虎,原名唐寅。可是历史的长河里真正的唐伯虎果真如此吗?但是其实唐伯虎的一生是坎坷的。论才华徐经断然是比不过唐伯虎的,可徐经并非什么等闲之辈善良之人。于是朝廷当即下令把唐伯虎贬为小吏永不录用为官。唐伯虎当场傻了眼,再也说不出狂话。一气之下唐伯虎休了妻子。而这时宁王看中了唐伯虎的才能。唐伯虎虽说狂妄,但也是个正人君子。

  10. 合理摆放招牌可令生意火起来

    在风水学中,招牌的摆放也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的生意。做到以上六方面,招牌的设置就符合风水原理了,同时会为店铺带来生旺之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