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的教学重点。本节在第二节实验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它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即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联系,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此定律是联系力与运动的桥梁,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在整个教材教学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重点、难点

  在确定本节的重点、难点时我认为不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更应注重学生认识到牛顿第二定律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该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故重点是理解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难点是通过简单应用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及数学表达式;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因果关系;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出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

  二定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定律的探索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体验物理方法的魅力;从认识到实验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并加以运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物理学科的信心。

  四、教法与学法

  “教无成法,但教要得法”,高一学生创造力比较欠缺,对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创造出新理论的能力很弱,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数学推理能力较弱,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归纳规律能力不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虽简单完美,记住也不难,但要全面、深入理解该定律中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联系,牢固掌握定律的物理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对于我们偏远地区的城步苗乡学生来说是较为困难的。何况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密切相连的科学,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讲解、讨论、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从学生的认识心理出发,采用设问引入——自主探究——分析讨论——交流合作——得出规律——巩固练习——加强应用的教学程序。让学生观察与提问相结合,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效果适当讲解、引导、纠错、分析,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的物理内涵加以深化。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首先利用多媒体观看火箭升天、运动员刘翔在110米栏比赛的起跑、奥运会上女子100米赛跑的起跑等录像资料,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的速度变化快慢即加速度由哪些因素决定?进而让学生回顾上节实验的结论,共同探讨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外力、质量存在怎样的关系?(目的:通过实际生活现象分析,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探讨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质量的关系来完成牛顿第二定律探究任务的引入)

  (二)新课进行:

  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l、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应该怎样表述?

  2、它的比例式如何表示?

  3、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4、各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如何定义的?

  (要求学生讨论分析相关问题,记忆相关的知识)

  过渡:上面我们研究的是物体受到一个力作用的情况,当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上述规律又将如何表述?

  学生讨论分析后教师总结: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目的:培养学生发现一般规律的能力)

  实例探究与巩固练习

  讨论a和F合的关系,并判断下面哪些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A、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

  B、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C、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

  D、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

  E、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外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F、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一定受恒力作用。

  教师总结: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与物体的加速度具有矢量性、瞬时性

  和独立性,牛顿第二定律是由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形下导出的,但由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可推广到几个力作用的情况,以及应用于变力作用的某一瞬时。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

  2、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有关比例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             B、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的

  C、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  D、在国际单位制中,k的数值一定等于1

  教师总结:定义力的单位“牛顿”使得k=l,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形式F=ma。使用简捷的数学语言表达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特征之一,但应知道它所对应的文字内容和意义。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地面上放一木箱,质量为40kg,用100N的力与水平方向成37°角推木箱,如图所示,恰好使木箱匀速前进。若用此力与水平方向成37°角向斜上方拉木箱,木箱的加速度多大?(取g=10m/s2,sin37°=0。6,cos37°=0。8)

  (三)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略

  六、教学后记

  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方法:

  我是通过定律的辨析和有针对性的练习进行的,当然另外还需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并着实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避免学生将活的规律变成死的公式。

  有待思考的教学问题: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有比较精确的理解和熟练的运用。但是对于我们地处偏僻的城步苗乡来说,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学生素质,我们要想在教学中充分地达到新课标的要求,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在此,我恳请在座的领导与教育专家多关爱我们苗乡教育,同时非常感谢各位对我的鼓励与支持。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胡克:牛顿剽窃他的研究成果,死不承认,在他死后烧毁他的实验室

    如果说17世界最杰出的科学家是谁?那当然是牛顿莫属。

  2. 牛顿犯了一个错误,制造出了大型天文望远镜,我们现在还在用

    牛顿可以说一个天才型的科学家,他的很多研究成果,30岁之前就已经全部奠定了,尤其是在23岁左右他就发现了光学的一个大秘密。这个秘密是如此的惊人以至于牛顿自己都不敢相信,而且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然而又是因为这个错误,让它造出了大型天文望远镜。

  3. 渣男之神薛定谔、牛顿心眼超级小:让人想不到的科学家的黑历史

    拍马高手伽利略溜须拍马的事儿可能大家都干过,拍的最理直气壮当然是李诗仙。

  4. 历史上唯一一个因为「没有任何发现」而获诺贝尔奖的实验

    回看历史,我们关注最多的是那些在科学史上取得成功的人物、实验和理论,这些成功让我们掌握和理解了一些事物的新现象、新规律和对宇宙的新认识,但科学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从无数的失败中一步步走出来的。

  5. 为何这辆马车是「 ”移动博物馆”?牛顿发现重力的果树都是车的配件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文化载体,它承担着传播文化的职责。我们常见的博物馆都有具体地址以及相应的建筑。但各位读者,你们是否知道世界上有一辆马车被称为「”移动的历史博物馆”,牛顿发现重力的苹果树都是它车上的配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揭秘一下:(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这辆马车的名字是「”黄金马车”

  6. 艾萨克·牛顿在英国历史庄园发现的“涂鸦”

    艾萨克·牛顿爵士的一幅画,由戈弗雷·克内勒爵士创作,日期为1689年。戈弗雷克内勒爵士,高耸的思想家艾萨克牛顿爵士雕刻了一个现在几乎看不见的风车涂鸦到他童年的家中的石墙,根据国家信托的新闻稿。这幅画是在伍尔斯特霍普庄园发现的,在英格兰林肯郡,牛顿出生于1642年,说保护英国房屋和其他遗产的国家信托基金会。“YoungNewton”牛顿于1642年圣诞节出生于庄园,并在庄园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初几年。

  7. 惯性&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牛顿扩展了伽利略早期的工作,根据俄勒冈大学物理学教授格雷戈Bothun的说法,伽利略发展了第一个精确的质量运动定律。牛顿还对笛卡尔的著作进行了批判和扩展,笛卡尔在1644年出版了一套自然定律,那是牛顿出生两年后。笛卡尔定律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非常相似。惯性参考系这一大质量物体抵抗其运动状态变化的特性称为惯性,这就导致了惯性参考系的概念。牛顿从未明确地描述过惯性参考系,但它们是他第一运动定律的自然结果。

  8. 力、质量和加速度: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描述了这种情况。笛卡尔定律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非常相似。加速度和速度牛顿第二定律说,当一个恒定的力作用在一个大质量物体上时,它使其以恒定的速率加速,即改变其速度。在这种情况下,重力引起的恒定加速度写成g,牛顿第二定律变成F=mg。牛顿第二定律火箭在太空中飞行包含了牛顿的所有三个运动定律。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描述了这种情况,由瑞秋·罗斯补充报道,现场科学贡献者。

  9. 等反作用: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艾萨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描述了外力作用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大质量物体时所发生的情况。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描述了这种情况。原因是两种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作用。牛顿第三定律的作用火箭在太空中飞行包含了牛顿的所有三个运动定律。这就是为什么牛顿第三定律被认为是火箭科学的基本原理。

  10. 最好的科学书籍

    我们的作家扫描了我们的档案,寻找我们最喜欢的科学书籍,其中讲故事和科学和历史本身一样引人入胜,所以你不必仔细检查亚马逊的精选或库存书架。包装火星玛丽罗奇是一系列一词一书的作者,这些书着眼于科学的陌生面2011年出版的《为火星打包》打破了书名潮流,但没有主题。我们每天都要检查超过1.3亿件产品,以获得最优惠的价格。一半是历史,一半是科学,这本书一点也不枯燥。

随机推荐

  1. 梦见亏损:梦中亏损,可获臝利

    亏损是所有生意人都不愿意看见的,不过出现在梦中的亏损,往往代表的是赢利。如果梦见自己亏损了,那就意味着做梦人内心担心生意上的问题,所以非常小心和努力并且取得了佳绩;如果梦见他人亏损了,那就暗示著做梦人很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大师解梦梦见唱歌:商人唱歌,生意萧条·权威解梦:12年专注解梦服务,值得信赖。·专业解梦:每天服务100万人次,助你趋吉避凶。

  2. 梦见全家人

    周公解梦梦见全家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全家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耆那教磨坊

    游客在游览风景优美的铁路时,会注意到在布雷克斯维尔沃恩路的铁路交叉口周围聚集着一批黄色的小建筑。现在是国家公园的总部,这些建筑曾经包括火车站和Jaite造纸厂的公司村。作为该山谷工业兴衰的一部分,耆那教磨坊在20世纪初影响了许多山谷居民的生活。约瑟芬·戴维斯(josephaneDavis)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在布雷克斯维尔(Brecksville)长大,她记得在耆那教造纸公司工作的大多数直

  4. 众寡悬殊

    有个人,不学无术,可总爱在孩子们面前逞能。一天,他儿子放学回来在家做语文作业,当写到“众寡悬殊”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去问他爸爸。>他爸爸一看,以教训的口吻训斥道:“怎么搞的,都上中学了,这个词还不懂?那是形容旧社会穷人苦,许多寡妇活不下去了,只好悬梁自尽,这就叫‘众寡悬殊’。以后呀,学习要多动脑筋。”

  5. 梦见闻到臭味

    周公解梦梦见闻到臭味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闻到臭味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成吉思汗的后代逃到重庆一山村, 改姓金和余, 两姓村民至今不通婚

    25岁的朱元璋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铁木健的族人们沿长江而下,在四川泸州风锦桥依锦乡,发誓效忠祖先,并在桥边插上柳枝后分散逃亡,一支来到重庆东部172公里处丰都县包鸾镇改名换姓隐居山林。据当地村民介绍,他们虽然不确信自己是不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但在他们的祖训里,金、余两家是不能通婚的。金余两姓不通婚的风俗,保留至今。

  7. 华阳狂生

    华阳有个狂妄的书生。隐隐以诗人自命。主人也朗诵宋诗应对:“自从和靖先生死,见说梅花不要诗。”主人意思很明显:阻止他作诗把梅花咏坏了。>那狂书生痛恨主人嘲讽自己。>第二天,主人到县控告狂书生,县官传唤书生试写诗歌,发现非常拙劣,便笑着对书生说:“暂且赦免你辱...别人的罪,押去百花潭看守杜工部(杜甫)祠堂吧。”。

  8. 看智能线预测你今生婚姻_看相大全

    看智能线预测你今生婚姻智能线又称脑纹是掌相中最重要的一纹,手相中此纹代表自己,又称人纹,起点与生命线同,向小指方向走,至无名指与小指指缝间停最好,太短不够聪明,太长则精时过度,亦不好。从智能线上可以看出你与他(她)的婚姻是否幸福,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从手掌智能线上能透出你婚姻的哪些方面。

  9. 暖衣饱食造句_暖衣饱食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暖衣饱食nuǎnyībǎoshí暖衣饱食的意思和解释: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暖衣饱食的出处《荀子·荣辱》:“是庶人之所以取暖衣饱食,长生久视,以免于刑戮也。”暖衣饱食的例子暖衣饱食造句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Satiationwarmclothing,Yathomewithoutreligion,whilenearananimal.暖衣饱食造句相关由两个主谓结构并列而成,即“主Ⅱ谓·主Ⅱ谓”。每个成语都有两个主语和两个谓语。

  10. 曹叡对郭女王为什么那么好?原因是什么

    >曹丕看上了漂亮的郭女王,于是纳为妾。不久,在曹丕的“逼迫”下,汉献帝将帝位禅让于他,曹丕称帝,郭女王又被他封为贵嫔。>另外,曹叡对待郭女王的态度,似乎也不是野史说的那么仇恨。>曹叡听从父命,对郭女王多有起居问候,关心倍至。>>曹丕得病后,曹叡得郭女王相助,被指定为继承人。而曹叡孝顺郭女王的事迹,一直流传在民间。可见曹叡和郭女王根本没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反而是两人的母子关系非常融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