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古镜有瑕

一般说来,用禅的人、平时绝少说话、甚至默默无语,因为语言不达到实义,如口说“火”字,此“火”并非“真火”,因“火”有燃烧作用,若口中说“火”便是“火”,岂不要把嘴巴烧坏?所以,禅师们用语言来斗“机锋”(唇枪舌战),从中探索对方“禅境”达到了何等阶段。 有一次,雪峰禅师和三圣禅师同去峨嵋山,看到树上一只猴子跳跃不停。雪峰便说: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面古镜,这只猴子心中也有一面古镜。(古镜意味着佛性而言)。” 三圣回答说:“旷劫以来一切都是无名的,又哪里有古镜呢?”(“无名”者也,旨在破除事相,古镜从何而来?) 雪峰回答:“因为产生了瑕疵的缘故啊!”(指有烦恼) 。 三圣便说:“你这老和尚,急个甚么?连‘话头’都不知道呢?”(谓“话头”,是参禅者寻找事物最初之一念是谁?) 雪峰又回答:“这是因为我做了方丈的事太繁忙了啊!” 从他两人的对话来看,显然地,雪峰也和三圣一样的知道“话头”重点,但他之所以说“古镜”,说“瑕疵”,乃是为了初学者。唯有这样表达才清楚:明知说“火”,非“真火”也!。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古镜有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古镜的置放方式

    为避免光洁的镜面被磨损,古人通常用布帛作镜衣把铜镜包裹后放置起来,这是古人置放铜镜的基本方式。将铜镜用布帛包裹后置于专用容器是一种华贵的置镜方式,已发现的盛镜器具有竹笥(音寺)、漆奁(音连)、木匣、金属奁、瓷盒和镜箱等。这种镶于镜殿墙壁上铜镜的惟一的保养方式就是经常用布擦拭,以免生锈。

  2. 机锋无限:玄机访雪峰 好一个寸丝不挂

    玄机访雪峰,好一个寸丝不挂。温州玄机尼师,曾在大日山石窟里修习禅定。于是便去参访雪峰禅师。玄机尼师反戈相击:“如果日出,就会把雪峰融化掉。”雪峰禅师微微一笑:“你叫什么?”雪峰禅师继续勘验她的悟境:“既然是玄妙的机子,每天能织多少布?”玄机尼师自负地说:“寸丝不挂。”才走了几步,雪峰突然叫道:“袈裟角拖地了。”只听雪峰禅师笑道:“好一个寸丝不挂!”

  3. 机锋无限:有道禅师——参古镜话头 悟自性本清净

    有道禅师很快的答道:“黑如漆。”有道禅师回答道:“照天照地。”此古镜喻我们自性,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减,本自朗照,何能分别未磨已磨。自性者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故有道禅师未能认识如古镜之自性,难怪吃不到茶。

  4. 机锋无限:禅师的考题——袈裟拖地与寸丝不挂

    雪峰禅师见到玄机比丘尼,就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玄机比丘尼回答:“寸丝不挂!”才走了三五步,雪峰禅师又说:“喂,你的袈裟拖在地上了!”玄机的话是捷辩,不是禅,雪峰禅师的一句“好一个寸丝不挂”才是禅机!僧回首,师便打云:“大好寸丝不挂!”这里的来访之僧,不再是温州净居玄机比丘尼,而变成了一位比丘。

  5. 几则智慧故事

    见贤勿慢唐朝时候,印宗法师在岭南一带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传法、得法,这是真实的成就。惠能传法给印宗,印宗在惠能会下得法,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榜样,不是真智慧、真德行做不到。在世法里,有管仲与鲍叔牙的例子。鲍叔牙官做得很大,地位很高,管仲是平民百姓。她住在大日山的石窟中,打坐参禅。有了这样的想法,她立刻动身去访问大名鼎鼎的雪峰禅师。玄机比丘尼连忙回头看自己的袈裟。

  6. 福分

    雪峰禅师和同伴三人出外传道。忽然水面上漂来一片青青的菜叶,雪峰禅师一看,心中不悦,向同伴表示不愿意到那户人家投宿,因为他不惜福爱物,这种人大胆粗心,微妙的佛法是流不进他的心田,不值得我们去度化。雪峰禅师感动他对一片菜叶都这么珍爱宝贵,于是欢喜地前往投宿,并且为这户人家讲说禅心妙义。人的“福分”,像银行的存款,即使家财万贯,任意挥霍,终究散尽败落。

  7. 门外参禅 遍界不曾藏

    一个和尚问石霜庆诸:相隔才咫尺,为什么却看不见师傅的脸?和尚不明白,去问雪峰义存,雪峰说:何处不是石霜?禅师听后,说:这老汉着什么死急!雪峰听得石霜这话,连说:老僧罪过。>拈花:>1、遍界不曾藏--众生皆具,执迷不觉。>2、...无罅隙遍界何处藏?

  8. 超越生死

    于是那位各尚又回到雪峰处说:“为什么覆船?因为我已超越了生死。”对于一个尚未彻悟的人,仍需船筏来渡过生死大海;一旦超越生死,则可弃船,甚至覆船。唯我独尊据说,佛陀出生时,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天上天下”,意味着天地万物之间的所有众生;“唯我独尊”,是指自己是至高、尊贵无比的。

  9. 着境见地

    西山禅师举“拂子”(拂尘)表示回答,但是学僧不以为然,就去亲近雪峰禅师。学僧到了此时,没有地方蹲着,但拥有了宇宙;肉眼不识拂子,但有慧眼认识了乾坤。一心所悟,一念忏悔,尽乾坤大地都是佛法,所谓拂子举示,终于解也。

  10. 不是你的话

    “请您帮我带几句话给雪峰禅师,但不要说是我的话。”学僧答不出来,雪峰便推开他,说道:“这不是你的话。”学僧一吓,赶快改口说道:“不是我的话,是庄上从浙江来的一位文偃禅师,教我来说的!”于是,雪峰对大众说道:“你们去庄上迎接五百人的导师吧!”在禅的世界里,真的假不了,假的不会真。悟道的斤两有多少,明眼人怎样也瞒不了的。

随机推荐

  1. 带有性字的成语

    包含有“性”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陶情适性——陶:喜,快乐;适:舒适,畅快。好杀人成了习性。身家性命——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穷理尽性——原指彻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彻了解人类的天性。灭绝人性——完全丧失人所具有的理性。江山好改,秉性难移——旧时俗语。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见性成佛——性:本性。血性男儿——指刚强正直,勇敢热情的男子汉。遗形忘性——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2. 王菲复出新歌《幽兰操》的原词作者是谁?

    孔子钟爱兰花,相传孔子为抒发怀才不遇,自比兰花写成古诗《幽兰操》,唐代诗人韩愈曾写同名诗唱和孔子,电影《孔子》主题曲《幽兰操》的歌词正正改编自韩愈的作品,主要感慨孔子生不逢时及赞美其伟大人格。

  3. 木鱼的传说

    木鱼的传说木鱼作为一种击打乐器,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如在民族音乐特别是广东音乐中,木鱼还是其乐队组成中的一件重要乐器。在佛教的典故中,关于木鱼的传说有很多;在佛教的赞诵活动中,木鱼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据说,这就是中国佛寺中使用木鱼的由来。木鱼的功用佛教中设立木鱼,用途是很多的。最后,木鱼也是比丘们在出外乞食化缘时,不断敲击,以提醒俗众广发慈悲心的工具。

  4. 爲什麼說石秀是一個可怕又可憎的人?

    正所謂“有一千個觀衆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文學作品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因爲讀者身份、閱歷、學識的不同,往往會產生不同的觀感。比如《水滸傳》中的拼命三郎石秀,讀者對他就有截然相反的兩種看法。一部分讀者認爲石秀是一個武藝超羣,義氣深重的英雄好漢;另一部分讀者則認爲石秀是一個可怕又可憎的人物。石秀可怕又可憎?有人會覺得奇怪,似乎石秀從未像李逵那樣掄着板斧亂砍一氣,也沒有穆春穆弘兄弟那樣橫行鄉里的劣跡,何

  5. 旗帜和赤帜和白帜意思 | 历史新知网

    旗帜和赤帜和白帜意思旗帜,也叫“旌旗”。泛指悬挂在杆上、具有特定的颜色、图案的布。旗帜的“旗”指带有等列的水平线条的布条,是古代方国的国家标志物。赤帜,最初指红色的旗子,后比喻太阳或太阳的炎威,领袖人物或领袖地位等等。白帜,拼音是báizhì,注音是ㄅㄞˊㄓㄧˋ,释义是战败者表示投降的白旗。负载是什么意思负载把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做负载。

  6. 他曾是安徽大学校长,是笔石古生物学与生物地层学的重要奠基人。

    1958年当选为苏联古生物学会名誉会员。笔石动物群进化快,迁移广,盛衰期分明,成为古生物学中一个重要门类,是鉴别古生代早、中期,特别是奥陶纪、志留纪及早泥盆世地层的十分重要的标准化石。这些重要论断对研究全球古生代地层及其划分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出版后立即引起国内、外地质、古生物学界的重视。他所建立的笔石带序列,至今仍被广泛作为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准。

  7. 隋末群雄争霸,李渊为什么会甘愿当个小弟?

    还不知道隋末群雄争霸,谁能让唐高祖李渊甘当小弟?信中的言辞非常谦卑,李渊不但主动表态愿意给此人当小弟,还恭维此人应该顺应上天安排,成为天下之主。>此人就是曾经在隋朝末年称霸一时的瓦岗寨之主李密。老夫年余知命,愿不及此。>李渊为何会对同为诸侯的李密卑躬屈膝?不过,李渊在接受李密投降之后,立刻就把瓦岗寨旧部一一分化。没想到今非昔比,李密在投降之后的影响力已经直线下降。

  8. 梦见落汤鸡

    周公解梦梦见落汤鸡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落汤鸡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杨万里写荷花的诗句 水到荷花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想得薰风端午后,荷花世界柳丝乡。水到荷花,风生菰叶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稽山影落水精阙,荷花露滴波中月。荷叶迎风听,荷花过雨看。荷花正闹莲蓬嫩,月下松醪且满斟。荷花笑沐燕支露,将谓无人见晓妆。蜂不禁人采蜜忙,荷花蕊里作蜂房。独行行到荷池上,荷不生风水不香。百里青山十里溪,荷花万顷照红衣。

  10. 菊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菊”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菊老荷枯——菊花凋零,荷花枯萎。比喻女子容颜衰老。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