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鲁迅和林语堂,友谊小船是如何翻的?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结核不治而亡。在鲁迅逝世的第四天后,林语堂写了这样的文字: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疏离者二次,其即其离,皆出自然,非吾与鲁迅有轾轩于其间也。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大凡以所见相左相同,而为离合之迹,绝无私人意气存焉。 但鲁迅曾在《天生蛮性》一文里写道:「 ”辜鸿铭先生赞小脚;郑孝胥先生讲王道;林语堂先生谈性灵。”辜鸿铭是前清遗老,郑孝胥是伪满 ... ,把林语堂和他们相提并论,看来鲁迅对林语堂多少都是有些意见的。 鲁迅和林语堂究竟有着怎样的隔阂呢?鲁迅与林语堂是因为一床蚊帐而绝交的。说两人曾同住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滨桥附近时,一次鲁迅不小心把烟头扔在了林语堂的帐门下,把林语堂的蚊帐烧掉了一角,林语堂心里十分不悦,厉声责怪了鲁迅。鲁迅觉得林语堂小题大做,因为一床蚊帐这么大火气,未免太伤人了,便还回敬说一床蚊帐不过五块钱,烧了又怎么样,两人就这样争吵了起来。 原委真的有这么简单吗?恐怕并非如此吧。两人一位是国内外享有声誉的「 ”幽默大师”,一位是举世公认的「 ”左翼文坛之雄”,应该不会为了一床小蚊帐伤了和气,说出去实在让人难以信服,那么究竟是竟然为了什么以至两人产生隔阂呢? 林语堂和鲁迅近十年的革命友谊出现裂缝,大约是在《论语》(林主编的半月刊)大获成功的时候。 林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当时北大的教授就已形成两派,一派是周氏兄弟为首,另一派以胡适为代表。 1924年11月,《语丝》创刊,鲁迅和周作人做了语丝派的首领。长期撰稿人除鲁迅外,尚有周作人、林语堂、俞平伯、冯文炳、川岛等,钱玄同、胡适、顾颉刚、徐志摩、孙伏园等也在该刊上发表过不少文字。而胡适则在办《现代评论》。《现代评论》是一部分曾经留学欧美的大学教授创办的同人刊物,署「 ”现代评论社”编,实际由陈源、徐志摩等编辑,现代评论社出版发行,主要撰稿人有王世杰、高一涵、胡适、陈源、徐志摩、唐有壬等,出至1928年12月29日终刊,一共出版209期,另外有三期增刊。 1925年12月5日和6日,鲁迅两次主动地给林语堂写了两封信,向林语堂约稿,鲁迅当时参加了语丝社,又领导着莽原社。这便是鲁迅与林语堂「 ”相得”的开始。林语堂,成了《语丝》最得力的撰稿人之一。林语堂比鲁迅小14岁,能与鲁迅同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加上又特别地活跃,不仅大量撰稿,放谈政治,而且亲身参加了「 ”首都革命”的政治斗争,也很是令人注目。林语堂虽与胡适也有着不浅的交情,但他还在站在了鲁迅的一边,可见当时林语堂对鲁迅是敬重且视其为好的盟友的。 后来,两人都避居上海,专门以写作为生,原以为交往会越来越深厚,却没料到彼此之间萌发的不是情谊,却是矛盾。林语堂和鲁迅手中握的虽然都是笔,其走向却不一样了。但真正把喜怒流于脸面的却是一件小事。 1929年8月28日,「 ”南云楼风波”使得鲁迅与林语堂因误会而疏远了。据鲁迅日记:「 ”二十八日……晚霁。小峰来,并送来纸版,由达夫、矛尘作证,计算收回费用五百四十八元五角。同赴南云楼晚餐。席上又有杨骚、语堂及夫人、衣萍、曙天,席将终,林语堂语含讥刺。直斥之,彼亦争持,鄙相悉现。” 四十年后林语堂作《忆鲁迅》一文,回忆此事说:「 ”有一回,我几乎跟他闹翻了。事情是小之又小。是鲁迅神经过敏所至。那时有一位青年作家,……他是大不满于北新书店的老板李小峰,说他对作者欠帐不还等等。他自己要好好的做。我也说了附合的话,不想鲁迅疑心我在说他。……他是多心,我是无猜。两人对视像一对雄鸡一样,对了足足两分钟。幸亏郁达夫作和事佬。几位在座女人都觉得‘无趣’。这样一场小风波,也就安然流过了。” 「 ”和事佬”郁达夫则在《回忆鲁迅》中,对此事很明确地表示是「 ”因误解而起正面的冲突”。并作结论说:「 ”这事当然是两方面的误解,后来鲁迅原也明白了,他和语堂之间是有过一次和解的。” 破了的镜子即使能再重圆,中间也是会有痕迹的。林语堂「 ”幽默大师”的名声越来越响,而且林语堂对自己的文艺观点确信不疑,声称「 ”欲据牛角尖负隅以终身”(林语堂《行素集·序》),而鲁迅却认为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是没有幽默可言的,「 ”只要我活着,就要拿起笔,去回敬他们的 ... 。”对林语堂,鲁迅也认为「 ”以我的微力,是拉他不来的”,开始对林语堂进行批判,先后写了《 ... ... 和捧 ... 》、《读书忌》、《病后杂谈》、《论俗人应避雅人》、《隐士》等,而林语堂则写了《作文与作人》、《我不敢再游杭》、《今文八弊》等文章来回敬。 后来,另有有一次饭局,几个广东籍作家兀自讲粤语,林语堂则故意讲一口流利的洋泾滨英语逗趣。鲁迅听了,却厉声道:「 ”你是什么东西!难道想用英语来压中国的同胞吗?”弄得林语堂很尴尬,甚是无趣。 鲁迅还曾写信劝林语堂别搞小品了,多翻译些英文名著。林语堂回信说「 ”等老了再说”。鲁迅后来给曹聚仁写信,提到此事:「 ”这时我才悟到我的意见,在语堂看来是暮气。但我至今还自信是良言,要他于中国有益,要他在中国存留,并非要他消灭。他能更急进,那当然很好,但我看是决不会的,我决不出难题给别人做,不过另外也无话可说了。”林语堂后来则说:「 ”亦近挑拨呢。我的原意是说,我的翻译工作要在老年才做。因为我中年时有意思把中文作品译成英文。……现在我说四十译中文,五十译英文,这是我工作时期的安排,哪有什么你老了,只能翻译的嘲笑意思呢?” 文学立场的泾渭分明,再加上一次又一次的误会而产生的恩怨,鲁迅和林语堂越斗眼越红,两人的友谊也渐渐再难以回到从前了。

鲁迅和林语堂,友谊小船是如何翻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2. 从曹植的《洛神赋》,看其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程度?

    虽然在储君的争夺中,曹植没有能够胜过曹丕,但在文学领域,他绝对是曹家最为出色的人,后世很多人对于曹植的评价都非常高,其中谢灵运更是直接就表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三国剧照可由于三国以及后来南北朝的乱战,使得曹植的很多文章都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他还是有部分作品能传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这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名篇,对于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曹植《洛神赋》洛神又称

  3.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4.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5. 南朝猛将萧摩诃从13岁猛到73岁,威震敌胆,却晚景凄凉,黯然谢幕

    纵观历代亡国之主,无不有其可恨之处,尤其如商纣,如隋炀,如刘子业,如萧宝卷,暴虐百姓。但另有一些亡国君主,可恨之中,更多的是可怜、可厌,如汉蜀后主刘禅、如陈后主叔宝,如南唐后主李煜,如宋徽宗赵佶,如王衍,如孟昶,这些人都有小聪明,甚至多才多艺,但在治国处政上,多半颟顸昏庸,不知所为。这其中的陈后主叔宝,败亡之后,还恬不知耻,向隋文帝杨坚乞官。

  6. 许广平:鲁迅的伴侣,拒绝原配的合葬要求,而自己遗愿是不留骨灰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鲁迅11898年2月12日,出生于广东广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广州高第许氏,被称作为「”近代广州第一家族”。祖父许应骙,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曾任浙江巡抚,是清末股肱之臣。祖父到父亲时家道中落;母亲是商人的女儿,能作诗词。出生后的第三天,父亲在宴会上玩「”碰杯为婚”,酩酊大醉的父亲糊里糊涂地将许广平指给了一家姓马的劣绅。由于该户人

  7. 神仙都长什么样?为什么我们看到有的俊道骨仙风,有的丑陋吓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古人最初把神仙想象为一位肌肤像冰雪一般洁白,不食人间烟火,还可以乘云驾气、御龙飞天的完美神人形象。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死不但是修炼方士的追求,更是古代帝王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东汉中叶,汉留侯张良的九世孙张道陵于蜀地鹤鸣山修炼,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并授诸品经箓、

  8. 不平则鸣,看看柳宗元的文学创作修炼手册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后人对柳宗元的认识和纪念,主要缘于他的文翰和思致。

  9. 残酷真相:这个社会正在「 ”惩罚”阅读经典的人

    作者:拙棘本号原创编辑:吴伟雷蒙·威廉斯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每个年代都有文人哀叹,自己小时候那个田园诗般的老英格兰已经消失了,工商业的发展使英格兰变成了一个冷漠、粗鄙的国家,而有趣的是,他们童年时代的老英格兰却是上一辈文人眼中污浊败坏的新英格兰,相应地,上一辈文人也在美化自己童年时代的英格兰,认为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10.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胡适母亲的三个教子秘诀

    胡适,现代学者、诗人。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幼年在家塾念书,13岁到上海求学。19岁赴美留学,于康奈尔大学就读农科,后改读文科。24岁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随机推荐

  1. 梦见看书报 梦见看书报什么意思

    做梦梦见看书报好不好?梦见看书报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看书报的详细解说吧。梦中的看书报,是知识积累与学习进步的象征。青少年梦到看书报,意味着梦者十分聪慧,有很上进,学习成绩将会得到较大提高。成年男子梦到看书报,预示著梦者将会获得爱情。但是,政治家梦见读报,却不是什么好事,会身陷囹圄,要小心自己的言行。梦见卖报,暗示着生意会兴旺。

  2. 梦见厨柜

    周公解梦梦见厨柜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厨柜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三英战吕布”是否夸大了吕布的实力?吕布的真实实力怎么样?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吕布的真实实力怎么样?>“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经典的桥段。>“三英战吕布”固然是罗贯中编纂出来的小说家言。在此期间,吕布与郭汜发生了整个中国历史都相当少见的将领单挑,结果毫无疑问,吕布胜出。>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刨去“三英战吕布”等《三国演义》杜撰出的故事不谈,吕布的武艺同样处于哪个时代的顶级。“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可谓是名不虚传。

  4. 梦见两腿泥

    周公解梦梦见两腿泥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两腿泥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带有驽字的成语

    包含有“驽”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驽箭离弦——比喻非常迅速。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驽马铅刀——铅刀:铅质的刀。驽马恋栈豆——劣马惦著的只是马棚里的饲料。负驽前驱——背着弓箭在前面开道。鬻驽窃价——谦词。谓驽马奋力拉车,亦可至远。驽马恋栈——驽马:劣马,跑不快的马;栈:指马棚。驽,低能的马;钝,不锋利的刀。鞭驽策蹇——鞭打跑不快的马、驴。

  6. 枸杞红枣乌鸡汤,滋补美颜,强身健体...记得一定要多喝

    鸡汤自古就是滋补佳品,尤其是乌鸡汤,女人如果是经常喝的话可以起到补血养颜、养肝明目的作用。不过如果是想要让乌鸡汤起到最好的滋补效果的话,就一定要在煲汤的时候放入枸杞和红枣,这样做出来的乌鸡汤才是滋补效果最佳的,那么枸杞红枣乌鸡汤要怎么做呢?做法材料:枸杞40克,红枣20枚,生姜2片,乌鸡1只。红枣去核;刮去姜皮,切2片。

  7. 第十章 漏网的鱼

    但是,就是这个还是襁褓中的婴孩儿,大汉的法律也没有放过他,他被收监,沦为史上最为年少的劳改犯。尽管邴吉也没有胆量为太子蒙冤叫屈,但是,在他的职权范围内,他还是可以照顾一下下这个还是在襁褓中的太子孙子。因为,太子的这一案件,一拖数年不绝,刘病已居然就在监狱里,度过了他幸福的童年。可汉武帝的病却依然不见好转。但这一次,令郭穰大为恼火的是,他居然吃了闭门羹。

  8. 每天写给男朋友的情话_女生写给男朋友的情话_写给男朋友最美的情话

    每天写给男朋友的情话1.静静的夜里,一个人偷偷想你,已成为我最隐秘的快乐。每天写给男朋友的情话1.我们相隔多远,我心与你心始终相牵!

  9. 鉴精诚老父回心 愿修行女奴宣誓

    到次日,妙庄王果然下旨,命在国库拨了款项,派定大臣监督,招工兴修金光明寺。那时三公主执炊灶下,本来不知此事,可是宫女永莲最先听到消息,不由得喜出望外,一路手舞足蹈的跑到妙善公主的寝室,大呼小叫地闯进去,连称三公主喜事来了。妙善公主看她如此虔诚,又添了一个清修的伴侣,心中十分喜悦,正是清修非异事端在有信人欲知后事如何?

  10. 不是被吞並,就是在被吞並的路上,5分鍾了解朝鮮歷史

    今天跟大家講一下朝鮮歷史,朝鮮歷史起源非常早,早在遠古時期,朝鮮半島就有人類居住,朝鮮半島和中原地區比鄰,更與現在的中國疆域相接,那么在歷史上,朝鮮跟中國都有過哪些交集呢?西漢時期被中國統治西漢時期朝鮮四郡在中國歷史進程中,朝代更替非常迅速,同時也出現不少強大的王朝,而最早與朝鮮半島產生關系的是大漢王朝。西漢元封二年,公元109年,漢武帝東征朝鮮,在朝鮮建立四個郡,統治了朝鮮近乎四百多年。第一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