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你放下得了吗?

想来很多人都听过一个关于放下的故事:老和尚和小和尚一起赶路,路上遇到了一条大河,河上只有一座窄窄的独木桥。岸边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因为害怕不敢过河,看到两位大师过来,她连忙求助。老和尚二话不说,抱着女子就过了桥,过桥之后就把女子放下,招呼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对于师父的行为很是不满,过了好久,他终于忍不住,质问师父说:“师父,你可是出家人,不能近女色的,怎么能抱那女子呢!”老和尚笑了笑,说:“我是抱了那个女子,可我把她抱过桥就放下了,你却抱了她走了那么多的路。”今天,就给大家讲讲那些佛门中关于“放下”的那些公案。

故事一

有一个旅人问菩萨,他说:“我啊,走了好多好多的路,实在是太累了,大慈大悲的菩萨啊,你能不能让我不那么累呢?”菩萨看着旅人背上的巨大包袱,笑着问他:“你背上这么大的包袱,都装了些什么啊?”旅人回答:“这包袱里装了我一路的艰难困苦,装了我这一路经历的风风雨雨,装了我这一路的汗水。”菩萨摇了摇头:“你背了这么多东西,怎么能轻松?为什么不放下?”

事故二

佛陀还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来到佛前,还一手拿了一个花瓶,用来敬献佛陀。佛陀对他说:“放下吧!”婆罗门就把左手拿着的花瓶放下了。佛陀又说:“放下吧!”婆罗门又把右手拿着的花瓶放下了。然而,佛陀看着婆罗门,叹了口气,还是说:“放下吧”。婆罗门就说:“我已经两手空空啦!没有什么可以放下的了!佛陀啊,你现在还要我放下什么呢!”佛陀就告诉他:“我其实并没有让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你的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和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意识六识。你只有把这些放下,你才能得到解脱。”

故事三

有一天,雪斋禅师去拜访藏门禅师,临走的时候,藏门禅师送了雪斋禅师一程。出门前,藏门禅师指着院子里的一块石头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华严经语,意思是指欲界、 ... 、无 ... 三界都是只有心是真实的,所有法门所有事物都是我们的意识感受到的)。你说,这石头,是在人心里呢?还是在人心外?”雪斋就回答说:“在心里。”藏门问:“你一个游方之僧,为何要把一块石头放在心里!还不快快放下!”

故事四

严阳尊者问赵州禅师说:“我在修禅这条路上这么多年,已经抛弃了一切,那我下一步应该怎么办?”赵州禅师告诉他:“放下。”严阳尊者问:“我已经两手空空身无长物了,你还要我放下什么!”赵州禅师说:“既然放不下,何不挑起来!”严阳尊者若有所思。

故事五

赵州禅师云游到某地,有一个信徒听说了就前去拜访,因为行程匆忙,忘了带礼品,见到赵州禅师时,就不好意思地说:“我空手前来拜访大师,实在抱歉。”赵州禅师看着这个年轻人,淡淡地说:“既然空手而来,那就放下吧!”年轻人不明白,于是问道: “大师,我空手而来的诶,你要我放下什么呢?”赵州禅师叹了口气:“既是这样,你就带着回去好了。”年轻人更不明白了:“大师啊,我是空手而来,你要我带什么回去啊?”赵州禅师背过身:“你就带一个什么也没有的东西回去吧!”年轻人这才明白,恭敬的行了一礼,慢慢的离开了。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你放下得了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辟谣:冬季输液能疏通血管预防脑梗吗?看看神经内科医生怎么说

    这些药物是上述食物不能替代的,坚持服用可有效预防卒中复发。

  2. 著名的台州战役,戚家军一战扬名,这场战役究竟是怎样的?

    嘉靖四十年,这一年注定要被载入历史史册,因为这一年明朝历史出现了一场以少胜多,九战九捷的大型战役「”台州战役”。明朝初期,日本正直战乱时期,国内的一些浪人和战败的部队,狼狈的逃窜出日本,流浪海上,为了生存不得不对明朝沿海地区进行劫掠。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之患不再是无足轻重,而是能够对明王朝的统治进行了冲击的重要祸患,但是明朝各地镇压却十分不利。而台州战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的。宁海初亮剑嘉靖四

  3. 刘盈是怎么死的?真相是什么

    刘盈为什么会英年早逝?这一切对当事人刘盈而言,他并不上心,他知道吕后的一切努力,都只是为了吕后自己的权力欲,这样强势的母亲,他从小就知之甚详。自己的兄弟枉死,刘盈向吕后表达了自己的愤懑不满,谁知吕后得势不饶人,在害死刘如意后,直接将戚夫人做成人彘,还志得意满的叫刘盈前来参观。经此一事,吕后也知道了刘盈所在意的,至此在刘盈去世之前,吕后在明面上再没有动过刘盈的兄弟。

  4. 英国女巫的命运:从水刑到天罚

    在欧洲历史的近代早期,从文艺复兴到法国大革命,数十万女巫在所谓的“燃烧时期”因信仰而被烧死在火刑柱上,遭受着可怕的命运.现代估计显示,在300年的时间里,修订后的数字在4万到5万之间,然而,根据我自己对英国巫术审判的研究,似乎现实远没有那么戏剧化,尽管不是对被判巫术的个人!

  5. 常遇春简介 明朝开国名将鄂国公开平王常遇春生平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洪武二年病卒军中,追封开平王。>常遇春对朱元璋一直忠心耿耿,敢于直言,效命疆场,尽瘁而终。朱元璋对常遇春很爱重,认为常遇春的功勋「虽古,未有过之」。清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亲笔御提「勇动风云」四字,颁诏常遇春家乡建开平王庙,三层大殿,巍峨壮观。

  6. 田单复国

    齐湣王紧急调动全国军队迎战。城中军民听说田单懂得军事,于是共同推举他做了将军,率众抵抗燕军。田单同时调遣五千精壮士兵,紧跟在火牛的后面奔袭燕军。>趁着大胜的势头,田单率军一路穷追猛打,所经过的城邑都背离燕国,投向田单。田单的部队人数愈来愈多,一鼓作气,把燕军赶到了黄河边上。田单收复失地后,就把齐襄王迎回了都城临淄。为了嘉奖这个复国的最大功臣,齐襄王封田单为相,赐爵号为安平君。

  7. 牛郎织女他们怎么认识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牛郎织女他们怎么认识的?牛郎织女的故事相信牛郎织女的故事众所皆知,不过今天仍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吧。牛郎从小就没有父母,跟着哥哥、嫂子过一同生活。待牛郎长大后,哥哥、嫂子给了他一头老牛,就将他赶出了家门。牛郎与老牛住在树林中。一日,老牛既然突然开口说话了:“现在有一群仙...

  8. 【猫貍】的意思是什么?【猫貍】是什么意思?

    【猫貍】的意思是什么?【猫貍】是什么意思? 【猫貍】的意思是:猫貍māo lí貍的一种。俗称野猫。  ●清黄汉《猫苑•种类》:「俗谓阔口者为猫,尖嘴者为猫貍。」  ●徐珂《清稗类钞•动物·猫貍》:「猫貍,亦省称貍,猫属,头...

  9. 吃素真的长寿吗?

    上篇文章:《猪血的营养价值和好处》:猪血中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如钠,钾,钙,磷,锰等.据测定,每100克堵血含铁高达45毫克,比一般肉类高10多倍,且铁又是能为人体吸收血色型帖,具有良好的补血功能.吃素能够长寿,这几乎是人人皆知的一条“真理”。人们往往认为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寿星大多出自山门。最近,安徽医学院的一项调查报告对上述见解提出了挑战。

  10. 十位才女,十首詩詞,每一首都是經典

    中國古代是一個男權社會,可依然誕生了許多才華橫溢的女子,她們秉絕世才華,在男子的世界裏譜出絕唱。今天,詩詞君要介紹十位才女,她們將才情融入詩詞,流芳千古,令人敬佩。《悲憤詩·其一》(節選)【漢】蔡文姬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強。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祥。卓衆來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馬邊懸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