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向忠发叛变内幕:泄露了党和国家哪些机密?

向忠发(资料图) 向忠发曾任 ... 中央 ... ,他的叛变臭名昭著,但他究竟是如何当上 ... 的、叛变后泄露了哪些机密?这是不少读者的疑问。 潘汉年不禁低声叫了起来 1931年6月22日下午,上海法租界著名律师陈志皋驱车来到霞飞路霞飞坊(现淮海中路淮海坊)黄慕兰的住处,请干妹妹去东华咖啡馆喝咖啡,并建议吃过晚饭后,一起去大光明影院看电影。 两个月前,为营救关向应,陈志皋的父亲向审理关向应一案的人突然宣布黄慕兰是他的干女儿。党组织认为认了这份干亲,有利于掩护黄慕兰的工作,于是批准。 陈志皋只知道黄慕兰曾是大革命时期 ... 武汉市党部妇女 ... ,其夫(曾任《民国日报》主笔的宛希俨)已于1928年4月在江西赣州地区牺牲。但陈并不清楚,黄慕兰乃是潘汉年领导下的中央特科成员。 陈志皋和黄慕兰走进东华咖啡馆刚刚坐定,陈在徐汇公学时的同学好友、法租界卢家湾捕房翻译曹炳生走了进来。三人要了些咖啡点心,便闲谈起来。 当陈志皋随意向曹炳生问起最近捕房有何新闻时,曹炳生悄声说:“今天捕房里出了一桩大事情,早上嵩山路巡捕房捉到了一个 ... 的大头目,被押送到卢家湾来了。这个家伙50多岁的样子,湖北人,一双手九个指头,酒糟鼻子,金牙齿,‘卖相’倒蛮好,但一点骨气都没有,还没有坐电椅子就统统招供了……” 黄慕兰听到这个消息,便装作身体不适,由陈志皋用车送回霞飞坊。 陈志皋前脚刚走,黄慕兰立即给住在徐家汇一家烟纸店(上海人对杂货店的叫法)楼上的潘汉年打 ... ,说有紧急之事要当面相告。不一会儿,潘汉年匆匆赶至。黄慕兰把刚才所闻告知潘汉年后,两人便将在 ... 中央工作的湖北人排查起来…… “会不会是向忠发?”潘汉年不禁低声叫了起来。 “党的 ... 向忠发?”黄慕兰大吃一惊:50多岁,湖北人,9个指头,酒糟鼻子,金牙齿……不错,和向忠发的特征一模一样! 潘汉年吩咐黄慕兰静候在家,自己立即去找康生报告。 潘汉年和黄慕兰的判断是正确的,被捕叛变的人正是 ... ... 向忠发! 领导工人运动的“明星” 向忠发是继陈独秀之后 ... 中央第二任 ... ,并连续担任 ... 这一最高职务长达3年。 向忠发,又名向仲发,化名特生、科发、独用等,祖籍湖北汉川,1880年生于上海。他出身贫寒,小学五年即辍学,随父母迁回原籍。向忠发在日后被捕叛变时写的《履历自述》中披露了他早年的经历:他出身“一破产的农家子弟,14岁入汉阳兵工厂做学徒,共住29个月,因与工头不合,被革除。遇一亲戚廖某,介绍入造币厂,共住四年。因厂倒闭,去江西名人王家全家中做佣人,三年多。后来又由他介绍入他所经办的轮船公司任事(由九江至南昌往返)。我在轮船公司内因为经东家的介绍,故只做了四个月,就升任二副,做二副两年又升任大副。后因轮船公司与矿物局(汉冶萍)的轮船撞坏了盐道所坐的船,与盐道口角,后经通缉,乃逃至湖北住。湖北住一年多,此时正值造币厂已开工,即入厂做工一年。又因武昌起义,造币厂停工,经人介绍入汉冶萍公司180号船上任事……”1912年,向忠发在汉冶萍公司驳船上做轮驳工,任职到大副。他不良习气严重,曾为戒赌,自己把右手食指砍掉半截。 向忠发1921年任汉冶萍总 ... 副 ... ,1922年由许白昊介绍加入 ... 。 向加入 ... 后,更加积极地投身工人运动。由于长期从事和领导工人运动,向忠发在工人群众中有一定声誉。有人认为,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向忠发可与南方的苏兆征齐名。 1928年7月20日,向忠发在 ... 六届中央 ... 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举为 ... 中央 ... 主席兼中央 ... 常务 ... 会主席(习惯上称“ ... ”)。这样,向忠发就由一名普通工人,在当了一年多的 ... 中央 ... 和 ... 临时中央 ... ... 之后,一跃成为 ... 中央的主要领导人。 向忠发为人爽直,做事决断,工作作风泼辣,有相当程度的政治观察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其理论文化素养较低,思想水平和统筹全局的能力也有很大局限。他之所以被推举为 ... 主要负责人,基本原因有三: 一是当时 ... 和共产国际片面强调领导干部的工人成分。 ... 和共产国际都认为,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和瞿秋白的左倾错误,说明知识分子具有“动摇性”,因此必须加强 ... 领导层的工人成分,做到“领导干部工人化”。 ... 和共产国际的这种“唯成分论”,是向忠发上台的直接原因。 二是共产国际扶植的结果。1927年10月中旬,向忠发率领中国工农代表团和学生团前往莫斯科,参加苏联十月革命十周年庆典活动,之后留苏数月。共产国际高层对这位工人出身的 ... 高级干部格外青睐,着意培养。共产国际的推崇,极大地提高了向忠发的声望,从而在 ... 六大上顺利地当选为 ... 的领袖。 三是向忠发当时对 ... 的认识同共产国际一致。向忠发不管在共产国际和赤色职工国际所作的关于中国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状况的报告中,还是在给共产国际和苏共领导人的信中,都反复强调: ... 大革命的失败,主要是其领导者小资产阶级的特性所致。当时,斯大林等共产国际领导人对 ... 最关心的问题,恰是该党能否摆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影响,使其领导权真正保持在无产阶级手中。显然,向忠发在该问题上与共产国际领导人的认识是一致的,这是他能够成为 ... 最高领导人的内因。 1928年8月底,向忠发从苏联回国。他虽身为 ... ,但缺乏总揽全局、胜任主持 ... 中央工作的能力,在党内并没有起到应有的领导作用。开始一个时期,实际主持 ... 中央工作的是周恩来。1930年初周恩来去苏联后,实际主持 ... 中央工作的是李立三。在中央会议讨论问题时,向忠发往往拿不出系统意见,于是,“立三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成了他的口头禅。他自己也承认:“我的 ... ,只不过虚位而已。” 1930年6月至9月,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在 ... 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向忠发是这一错误的积极支持者和推行者。 ... 六届三中全会结束了李立三的错误,向忠发作了深刻检讨并依仗工人出身的金字招牌保住了 ... 的职位。 ... 六届四中全会后,根据共产国际的意见,全党工作的重点开始转到苏区、红军和苏维埃政权建设问题上,大批干部被送往各地苏区,向忠发所熟悉的城市工作,特别是工人运动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削弱。另外,王明等人通过 ... 六届四中全会控制了中央的实权,他们公开蔑视向忠发,经常不通知他参加 ... 会议。向忠发也不满王明不可一世的样子,动辄就与其大吵一番,使得共产国际远东局一度为两人的关系大伤脑筋。 ... 六届四中全会以后,向忠发再也没有大革命时期的 ... 和上任 ... 时那种欲成就一番大事业的雄心了。他的革命意志逐渐消沉下来,周恩来的评价是,向忠发这时“堕落”了。中央特科的陈养山也回忆说:“向忠发在六届四中全会以后,名义上虽然还是 ... ,实际上已没有什么工作做了,经常待在家里。他这时已腐化,整天吃喝玩乐,与姘妇鬼混。”(陈养山《关于中央特科》,《党史资料丛刊》1981年第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 历史上最高级别的 ... 分子 向忠发年轻时曾娶湖南省湘潭县的农妇刘秀英为妻。1928年向忠发从苏联返回上海后,党组织也把他的妻子和唯一的儿子接到上海,一家人实现了团聚。但向忠发只同妻儿生活了一年有余便与其分居,他以古董商人的身份为掩护住进法租界善钟路(今常熟路)附近一栋成衣铺的二楼里,同他姘居一起的是厦门路妓院的风尘女子杨秀贞。据时任 ... 中央机要主任的张纪恩回忆,杨秀贞是宁波女子,身材窈窕,颇有几分姿色。 ... 特务首领徐恩曾也回忆,杨秀贞很漂亮,是向忠发给杨八千大洋成交的。向忠发死后,周恩来曾对王明谈及杨秀贞,他说:“他(向忠发)的这个小老婆是李立三和关向应同意他花钱买的,因向常到妓院去,怕他出问题。我(周恩来)当时不在上海,在莫斯科。回来后才知道这个已成的事实。” 如果说顾顺章是 ... 历史上第一个高级别的 ... 分子,向忠发则是 ... 历史上最高级别的 ... 分子。 顾顺章叛变后,供出了向忠发的住址和向忠发的两大特征:一是讲一口湖北话;二是右手食指短半截。向忠发自然也成为 ... 特务四处追缉的重要人物。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他先是搬到中央特科为其租借的一栋楼房里。向忠发和杨秀贞以及杨秀贞收养的一个名叫“小鸽子”的女孩(即李立三的女儿李竞)住在楼下,楼上住户是任弼时的妻子陈琮英。杨秀贞是一个烟花女子,只知道向忠发是位古董商人,并不清楚其真实身份。陈琮英的任务是监视杨秀贞的活动,保护向忠发的安全。 顾顺章被捕前曾介绍过一个娘姨作向忠发和杨秀贞的女佣,向忠发转移住处前已把该女佣解雇。顾顺章和小娘姨接上头,试图利用她找到向忠发的踪迹。恰巧杨秀贞在善钟路苏广成衣铺缝制的一件衣服尚未做好,该小娘姨知道过几日杨秀贞要去取衣服,于是每天在该裁缝店附近“守株待兔”。果真,6月中旬,杨秀贞前来取衣!当杨秀贞回家时,这个小娘姨便暗中尾随,一直跟踪到向忠发与杨秀贞的新住处。向忠发发现了盯梢的小娘姨后,立即同杨秀贞从后门逃走,使顾顺章扑了个空。 考虑到向忠发的安全,周恩来立即把向忠发安排在自己在沪西区小沙渡路(今西康路)附近的秘密寓所居住,同时派黄文容(黄玠然)把杨秀贞和陈琮英转移到公共租界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附近一家外国人新开的德华旅馆住下。 鉴于上海严重的敌情, ... 中央决定向忠发尽快转移到江西中央苏区。周恩来迅速安排好了向忠发去往中央苏区的交通路线和护送人员,沿途各个交通站也都做好了迎送准备。 向忠发却提出一个条件:走前必须同杨秀贞再见一面!周恩来为向忠发的安全计没有同意他这一要求,他严厉地对向忠发说:“杨秀贞已被敌人盯梢,你还要见她,这不是太危险了吗?”但向忠发色令智昏,一再坚持要见,并表示不见到杨秀贞决不离开上海!邓颖超实在看不下去了,她生气地对向忠发说:“我和恩来不知分离过多少次,他从来说走就走。没有见过像你这样一位负责同志,组织决定你离开上海,还这样婆婆妈妈的。”(金凤《邓颖超传》上,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但向忠发依然固执己见。 向忠发在周恩来家里住了三四天后,再也忍受不了“苦行僧”的生活。6月21日,周恩来和邓颖超有事外出,行前再三叮嘱向忠发“千万不能出去”。周恩来夫妇一走,向忠发便置其叮嘱于不顾,擅自外出去见杨秀贞。没出周恩来夫妇所料,果然出了大事!(关于向忠发被捕的经过,王明的说法不尽一致,详见本刊2012年第8期郭德宏《关于顾顺章和向忠发——王明的回忆》——编者注) =============分页符============= 周恩来组织营救 向忠发一夜未归,周恩来焦急万分。 22日中午,即在向忠发被捕后几个小时,正在主持 ... 中央 ... 工作会议的周恩来得到了内部确切的消息:向忠发在静安寺路底被捕! 周恩来得知这一消息后大为震惊,立即停止中央 ... 工作会议,指令中央特科全力营救。邓颖超则迅速通知向忠发所知道的几处秘密机关的人马上转移。 中央特科在行动! 王明的夫人孟庆树根据王明谈话整理的《陈绍禹——王明传记与回忆》说:为了营救向忠发,中央特科专门“在东方饭店开了三间相连的房子,中间住恩来、绍禹和陈庚(赓)、老大(欧阳新)……周陈和特科负责同志商量如何营救老头。”当时打算先用重金收买法租界捕房人员,以阻止 ... 方面引渡向忠发。王明回忆:周恩来等“决定立即送五万元银行存折给杨度去找杜月笙设法营救……但是,经过两小时后,杨度把五万元存折退回来了。他说:‘杜月笙说没办法,因为捕向的人是南京直接派来的,向被捕后经过法租界巡捕房引渡,不过是法律手续’。”(郭德宏编《王明年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当日下午,潘汉年从黄慕兰家出来,迅速找到康生,报告了向忠发被捕与叛变的消息。康生马上赶到小沙渡路,向周恩来报告了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情况。 紧接着,中央特科的营救人员也返了回来,他们向周恩来进一步证实,向忠发确已叛变!他们向周恩来报告了所了解到的关于向忠发出卖了周恩来住处等党的机密情报。 周恩来不得不又一次搬家。周在1966年的一次讲话中说过,向忠发被捕后,下午就出卖了我,我知道后就跑了。 确如卢家湾捕房翻译曹炳生所言,向忠发被押到巡捕房后未等受刑即自首叛变。他向敌人求饶说:“你们不要问,我什么都说。”他首先供出了陈琮英和杨秀贞的住所,告诉对方“到旅馆先抓那个矮子”,致使陈琮英和杨秀贞当天下午一起被捕。 向忠发向敌人写了供状。在《前共党中委兼 ... 向忠发的自供》中写及:“向初尚抵赖,后经说服,遂自供周恩来之住址,及一切重要机关。” 向忠发供词包括“自述”和“供白”两大部分。其“供白”共10项内容,涉及 ... 大量机密。此10项内容摘录如下: 一、国际——国际共党驻沪东方部负责人,前为俄人米夫,现已回国,刻由一波兰人负责,但自称是比国人,闻已被捕,押在英租界巡捕房中。 二、中国——中国共 ... ... ... :向忠发、周恩来、陈绍禹、陈郁(已去莫斯科)、卢福坦(即老山东)、徐锡根(去鄂西赤区)、项英(去赣赤区) 候补 ... :王克全、罗敦贤、张国焘(在赤区)、关向应、顾顺章 职务: ... ——向忠发 宣传——张闻天 组织——朱森 ... ——李福春 三、特务 ... 会 从前是我和周恩来、顾顺章。但自顾顺章被捕后,经人报告,业已自首,遂施行改组。前由顾顺章负专责,现改为廖成云负责。其组织如下: 1.廖成云总负责(前江苏省委) 2.赵云 (第三科——红队) 3.潘汉年 (第二科——侦探) 4.杨森 (第一科——社会及各种技术) 5.陈寿昌 (第四科——交通) 四、苏区负责者: 1.苏区中央政治分局 项英 2.鄂西分局 夏曦 3.鄂豫皖分局 张国焘 4.闽粤分局 邓发 五、李立三已经送到莫斯科去了。 六、各地上层负责者: 我因为近来同周恩来不合作,下层的组织及负责人的情况多不知道,现在所能说出的仅限于各地上层负责者…… 七、各地实际情形: 1.以江苏省委较有力量,上海为最,但亦极为薄弱。 人数(党员)除赤区外,约有20000党员,内中大部分挂名和不起作用的,自然亦都算在内。 2.成分:工人占10%,农民占60%,智识分子占30%。 3.上海方面:党员580人,青年团员276人, ... 党员470人,月缴会费共计270余枚铜元,由此亦可见力量之薄弱了。 八、军事——从前经中央局决定共7军: 第一军 ... 朱德 第三军 彭德怀 黄公略,总称一、三集团军 第二军 贺龙 第四军 邝继勋(鄂豫皖) 第五军 ... (一部分,力量很小) 第六军 周郡 第七军 李明瑞 总计赤军人数12万余人,枪枝70000余。 九、共党经济来源: (甲)国际供给者:国际帮助中国共党每月15000元美金……最近经济的支配权操在周恩来手里,我不知其详。但是从前中央总行动 ... 会时,由我来支配经济,所以我知道得很详细…… 在赤区中所没收或抢掠的财物,统统都换成现金,再由在芜湖开发金铺子的同志张人亚兑换成现洋及钞票,交来上海给中央……有时因国际的关系一时中断,款子不能来,亦有的因赤区的接济没有到,因此就时常采用绑票和抢掠的 ... ,这种工作主要是由特务第三科红队负实干的。 =============分页符============= 十、附记: 1.喻泽时——交通主任,住戈登路戈登里。 2.李金生——是我的工作负责人,于前星期内被公安局捕获,共有7人,闻现解司令部,他知道我的机关很多,经过此次破坏,各处机关均迁移,因此我也受了国际的严重警告。 3.妇女部——周秀珠住闸北邓托路口同春里72号。 4.青年团 ... 秦邦宪,住古拔路横路3号,开会地点在西摩路。 5.国际接头处及领款机关在忆定盘路。 6.共党现有干部全国不过200人,在莫斯科者亦不过200人,人才极感缺乏。(《前伪共 ... ... 向忠发的自供》,《转变》1933年10 ... 内部版。王健民《中国 ... 史稿》,台北汉京文化1988年版) 向忠发还供出了公共租界戈登路恒吉里1141号 ... 中央机要处。驻守该机关的是张纪恩(黄寄慈)、张越霞夫妇。因向忠发的出卖,23日晨1时该机关被搜查破坏。张纪恩听到敲门声,知道事情不妙,忙发出警号——把灶间窗台上的淘米箩取下。开门之后,涌入大批身穿藏青色制服的中西巡警。张纪恩用事先编好的口供应付着。但巡警在楼上查出了一份王明的手稿和一份共产国际文件,张纪恩夫妇遂被铐在一起,押往江宁路巡捕房。在狱中,张纪恩和张越霞未暴露政治身份,半年后张越霞与陈琮英同时出狱。张纪恩以“窝藏赤匪,隐而不报”获刑5年,转押漕河泾江苏第二监狱。后经堂兄、浦江籍知名画家张书努力保释提前出狱。张纪恩夫妇入狱期间,他们唯一的女儿失踪,一直下落不明。 邓颖超也因恒吉里机关被破坏而遭遇危险。邓颖超晚年回忆说:“我(22日)上午曾到该处,约定晚上到那里吃晚饭。在我没有去以前,虽已得到向忠发叛变的确信,但还不知他去过这个机关。因此下午4点多,我仍按约定去吃晚饭,到该屋的后门附近,看到在亭子间窗户放的花盆不见了(这是我们规定的警报信号),我没有再前进,立刻转移到另一同志家。这时,秘书长余泽鸿正在焦急地找我和恩来,通知这个消息。”(邓颖超《关于向忠发叛变的问题》,《 ... 党史研究》1989年第3期) 破坏了 ... 中央机要处后,向忠发又带人对周恩来在小沙渡路的住处进行搜查。向忠发虽刚刚在此住过,但说不出具体地方,他只有一把开门的钥匙。23日晨1时向忠发终于带人找到这个住处。万幸周恩来夫妇已转移到都城饭店而免遭毒手。 向忠发之死 1931年6月23日,向忠发被从租界捕房引渡到 ... 淞沪警备司令部。警备司令熊式辉立即致电南京,向蒋介石请示对向忠发的处理办法。当时蒋介石已去南昌组织对中央红军的第三次“围剿”,于是这封电报又转到南昌。蒋介石认为 ... ... 绝无叛变的可能,故即刻电令熊式辉将向忠发“就地枪决”。6月24日凌晨,向忠发被拉到刑场。临刑之际,他竟然作揖下跪,乞求饶命。但蒋介石的命令谁敢违抗,几声枪响,向忠发还是被处决了。此前,蒋介石又收到熊式辉发来的“向忠发已招供”的电报,火速发来第二封电报,电令“暂缓处决”。但这个电报发到上海时,向忠发早已成为枪下之鬼。这个情况中央特科很快就知道了。6月25日,《申报》在“本埠新闻”栏里刊登了一则短讯,说“共党首领向忠发已于昨日(24日)处决”。 周恩来一生不仅爱惜自己的政治生命,也非常尊重同志的政治生命。每当听到谁人被捕叛变的消息,在没有掌握确凿的证据之前,他从不把被捕者视为叛徒。出于同样的原因,他不相信向忠发被捕后会叛变。 为了查证向忠发叛变的消息是否属实,23日晚上,周恩来冒着风险亲自返回到小沙渡路住处附近观察动静。他站在隐蔽的小沙渡后的高堤上,从这里能看到他的住房的后窗户,只见窗帘已拉开,透出昏黄的灯光——这是里面发出的报警暗号。周恩来在小沙渡路的住所,只有向忠发和中央要害机关的人才知道,这个地点的被破坏,证实了向忠发的叛变。 24日向忠发被处决的消息,又使 ... 中央对向忠发是否叛变产生疑惑。上海党组织曾准备举行追悼纪念活动和飞行 ... ... ,以 ... ... 暴行。26日还发表了《 ... 中央为反抗帝国主义 ... 共同捕 ... 中国革命领袖向忠发同志告民众书》。 周恩来指示潘汉年等中央特科的人员,要不惜一切代价和手段,尽快搞到敌人对向忠发的全部审讯记录。潘汉年终于通过警备司令部内线关系,辅之以重金收买等手段,取得了向忠发全部口供的抄件。陈养山回忆说:“为了弄清向忠发问题……我们曾想了很多办法,把向被捕后的全部审讯记录弄出来看过,其中还有蒋介石发给上海的那两份电报。从这些材料看,向忠发叛变是确实无疑的。”于是,通知各地,停止悼念活动。 向忠发叛变事件教训是多方面的,但领导干部对党的信念的认识和坚持至关重要。 ... 人的信念是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的描述,一直把自由放在显著的地位,他们在《 ... 宣言》中明确强调: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的这一本质,决定 ...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提供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保障,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奋斗。 向忠发叛变事件说明, ... 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如果丢掉了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而奋斗的信念,放弃了 ... 早在二大就确立的把中国建成“真正民主共和国”的奋斗目标,其党性和良知就容易迷失。如此,在革命年代则极易投敌叛卖,在和平时期则极易专权 ...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向忠发叛变内幕:泄露了党和国家哪些机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毛主席在瑞金的真实处境:「 ”主席”一职并非有名无实?

    ...请病假到后方休养4个月后,于1933年2月回到瑞金主持临时中央...工作,这算是名至实归了。到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撤出中央苏区止,...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主持临时中央...工作,是有职有权的。

  2. 周恩来曾参加「 ”南开新剧团”:因容貌俊秀排剧时多扮演女角

    图片说明:南开新剧团资料图伉乃如(1890—1947)是南开学校元老、功勋卓著的「”四大金刚”之一。他早年就读于直隶高等工艺学堂化学科,1911年毕业时成绩名列前茅,被南开校长张伯苓聘为化学教员,后任校长秘书兼大学注册课主任。1913年周恩来从沈阳考来,这名15岁的少年气宇轩昂,神采奕奕,不仅品学兼优,而且有出众的工作才干,立即引起授课老师伉乃如的注意。伉乃如多次对校董严范孙以及张伯苓说:这是个天

  3. 中日建交谈判中,周恩来 ... 亲自写下哪六个字打动田中角荣?

    讲信义,讲道理,日本人佩服周...笔者在上期「”自由谈”(《南方周末》10月14日文章,《给日本来点软实力》)中话道:「”其实中国和日本有着文化渊源的共通性,对日外交,中国人应该有一些美国人不具备的优势。”这一点,在1972年9月的中日建交谈判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到最后一场谈判,联合声明文字已经敲定,双方主要谈文字之外的默契。联合声明并未明言日本与台湾省断交,中方担心日本...拖延,或以某种形式让

  4. 读史 | 毛主席为何在1971年给乔冠华壮胆!

    当基辛格第二次访问中国时,远在美国的联合国总部却发生了一件对于美国...来说意想不到的事。1971年10月26日上午9时,周恩来把即将离京返美的基辛格送至...的楼门口,然后由乔冠华送基辛格前往机场。

  5. 陈赓大将去世,此上将把酒杯往地上一摔:「 ”喝酒都没味道了!”

    陈赓马上报告周恩来,众人马上转移,才避免了一场大灾难。1961年3月16日,陈赓在上海病世,终年58岁。获悉陈赓的噩耗,他无限悲哀,一定要去向陈赓遗体告别。陈赓的去世对李克农的影响很大。李克农端起酒杯,喝了一点点酒,突然把酒杯往地上一摔,大怒地说:「”陈赓死了,酒也没有味了!”不到一年,1962年2月9日,李克农也去世,终年63岁。在共和国将军中,陈赓和李克农是过世最早的几个人之一。来源:陶小艳说三农

  6. 居心叵测!老蒋约见毛主席,林彪代表前往,见完老蒋大 ... 手下饭桶

    蒋介石包藏祸心,林彪代表主席前往周恩来马上发电报给延安。于是多次发电建议毛主席称病,并建议派林彪代表主席去会见蒋介石。林彪三会蒋介石,老蒋痛...部下饭桶9月14日林彪动身赴西安会面,中途遇山洪,没能如期抵达。10月7日,林彪飞抵重庆,与蒋介石会面。12月16日,林彪再次会见蒋介石,提出"三停三发两编"的具体建议。

  7. 周恩来坦承不能像 ... 「 ”举重若轻”:做不了帅

    ...和周恩来(资料图)在一次涉及人事分工的会议上,...望着周恩来:「”恩来同志,你来怎么样?”周恩来摆手:「”不行不行,主席,你是了解我的,我不是帅才。我理理家可以,做不了帅……”董必武点头,慢条斯理地说:「”...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很好的大管家。”我们如何理解领袖群中这样一致的看法?或许...的回忆可以对我们有所启发。1950年6月6日,...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因为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8. 超级牛人,孙中山誉为「 ”才气纵横之士”,袁世凯称为「 ”旷代逸才”

    他反对清朝专制,又主张君主立宪,既加入过...,又加入了...,才思敏捷,写文章一流,写诗填词一流,书法一流,绘画也不错,甚至精通佛学,被称为民国第一奇人。

  9. 毛主席的防弹车连同司机不知所踪,周 ... 紧张万分,大发雷霆

    ...在西苑机场检阅完毕后,要返回颐和园。给他开防弹车的司机叫孙长金。

  10. 重温经典丨 ... ·周恩来·朱德·陈毅· ...

    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春日偶成周恩来一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看七星岩洞朱德七星降人间,仙姿不可攀。久居高要地,仍是发冲冠。冬夜杂咏(选二)陈毅1960年冬夜大雪,长夜不寐。迄今事满一年,不复诠次。送登诗刊,以博读者一粲。含羞草有草名含羞,人岂能...。鲁连不帝秦,田横刎颈死。八十书怀...八十毋劳论废兴,...接力有来人。亿万愚公齐破立,五洲权霸共沉沦。

随机推荐

  1. 30万年前,巨大的海底滑坡袭击了大堡礁

    研究人员发现,30多万年前,一次巨大的海底滑坡导致大量碎片沿着大堡礁滑下,引发了一场90英尺高(27米)的海啸,研究人员说,海啸波会被周围的珊瑚礁所抑制,滑坡会使约7.6立方英里的碎石从澳大利亚珊瑚礁的斜坡上倾泻而下。这意味着在史前滑坡事件中,约12000座大金字塔的体积坠入海底。研究人员指出,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与昆士兰海岸这些类型的水下滑坡有关的海啸风险。

  2. 万爱花白天遭酷刑晚上充当慰安妇,她是怎么逃出来的?

    万爱花很幸运,一个老乡经过此地,把可怜万爱花拉回家,交给了她的父母,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幸运的活了下来。整整修养了三年,万爱花才能勉强走路。>1992年12月,这个事情过去整整50年后,万爱花勇敢地站出来,代表我国慰安妇,前往日本东京,参见了二战受害国女性听证会。

  3. 宋神宗与王安石 当锐意进取的皇帝遇到拗相公

    焉能再进行兴兵讨伐,恢复疆土的战争。所以,王安石一出,让这位皇帝一下子找到了知音。>宋神宗是要打仗的。王安石和宋神宗的合拍,就是那近乎神话的光明前景。若干年后,神宗对他宠信有加,他也以圣人自居,要用他的新法,对大宋王朝作起死回生的挽救。>神宗死后次年,元佑元年四月,王安石也离开人世。变法终归于止,王安石的改革以失败而告终,拥王派也作鸟兽散。

  4. 梦见脸上长满痘痘

    周公解梦梦见脸上长满痘痘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脸上长满痘痘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鉴真东渡的原因 揭秘鉴真因何要六次东渡日本

    742年,两名日本僧人来到扬州大明寺,邀请鉴真到日本传教。鉴真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但是,先后四次渡海都失败了。到第五次出海,又遇到了风暴,船被刮到了海南岛,日本僧人荣睿和鉴真的几个弟子均丧命于海上,鉴真自己也双目失明。公元754年,鉴真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影响重大而深远,日本人民称鉴真为「日本文化的恩人」;日本在汉字传来前没有自己的固有文字等等,说明了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渊源。

  6. 李聚奎的军衔是什么?他为何成为最后一位开国上将

    >他也就成为最后一位开国上将。就是李聚奎上将。只要稍微熟悉中国革命史的都会为李聚奎抱屈,他早就应该被授予开国上将了。>>而他们的领导李聚奎当时却没有任何军衔,直到1958年李聚奎的上将军衔才姗姗来迟。1958年,李聚奎告别石油工作,回归部队,担任中国人民...总后勤部政委,并被补授为最后一任开国上将。1995年,李聚奎去世,享年91岁。

  7. 雇秋蝉好

    有个富翁,对待仆人很刻薄,从不让他们吃饱穿暖。一天,他在花园里饮酒吟诗,知了在树上鸣叫。>主人不耐烦地答道:“这也不懂?秋蝉!”

  8. 梦见额头生花

    周公解梦梦见额头生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额头生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梦见滑冰的心理学解梦

    DAz周公解梦_周公解梦大全_周公解梦大全查询_在线解梦大全网DAz周公解梦_周公解梦大全_周公解梦大全查询_在线解梦大全网心理分析:商人梦见溜冰,意味着顾客离自己而去,生意可能会萧条。未婚男子梦见溜冰,则意味着恋人朝三暮四,可能会抛弃自己。领导梦见溜冰,会得到别人的支持。姑娘梦见溜冰,会找到一位称心如意的对象。学生梦见溜冰,考试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10. 地上天宫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dìshàngtiāngōng。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