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张三丰和宝鸡金台观的故事

《宝鸡县志》有这么一段话:“飞阁玲珑,朱栏璀璨,每旭日东升,夕阳晚照,则光流天际,彩彻云衢,古今艳称赤城流霞,金阁在望,而天台不得专美。”这赞誉之词,形容的是位于宝鸡市区北坡陵塬山腰上的金台观。金台观始建于宋朝末年,在元末明初形成规模,是一处既具有黄土高原气息,又具有民族特色的窑洞式道观古建筑群。元末明初,一代高道张三丰在金台观修道 22年,金台观是张三丰的第一道场。 张三丰,名全一,字君宝,号三丰,是元、明之际集道学、武学等于一身的传奇人物。对于张三丰的籍贯,很多人认为他是辽东懿州(今辽宁省彰武西南)人,也有人认为他是宝鸡本地人,张三丰还曾自称是张天师的后人。 张三丰生来便与众不同,《明外史》本传形容他“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他身材高大魁梧,双目又黑又圆,还长了一双很大的招风耳,满嘴的胡须很长而且坚硬如戟,道风仙骨,气宇不凡,令见过他的人都十分敬畏。 18岁那年,张三丰走出家门,四方游历。曾做过两年的中山博陵(今河北定县)县令,因难以忍受官场约束,便挂印辞职。20多岁时,他把家中财物分给乡人,然后束装,携带两名家童飘然远游。 元朝末年,游历了三十年的张三丰路过陕西宝鸡,看到这里山清水秀,苍松翠柏间小径蜿蜒,深邃清幽,心中十分惬意,便决定在山中的金台观居住下来。据传,金台观的三孔炼功洞,还有石碑,都是张三丰习武练功时用过的。有一天,他站在金台观旁,凭栏向南眺望,看见鸡峰山巍峻挺拔,三座高峰直插云霄,秀丽苍润,十分可人。这时,有人问他尊姓大名,他就随手指着渭河对岸的鸡峰山三峰,说自己号“三峰”,于是,人们便称他为“三峰居士”(特指对面三个山峰)。后来,他又更名全一,字三丰,名号乃定。 张三丰定居金台观后,结庐构殿,吟诗作赋,挥毫写书,练功种地,修行传道,行医救生,广布善事,深得当地居民的喜爱和拥戴,也扩大了金台观的影响。为此,在宝鸡民间,至今流传着许多他的传奇故事。大家口中的张三丰,就像一位仙人,时隐时现,飘忽不定,行踪莫测。金台观因张三丰而出名,成为张三丰的祖庙,张三丰也因此成为金台观的正神。在张三丰云游过的其他各地(如武当、龙门等)的道观遗址中,他都处于偏位,只有金台观主奉张三丰,这种现象在全国仅此一处。这是宝鸡金台观最大的地方特色。 相传在宝鸡西 35里坊塘铺北,有一座险峰,人称“西武当”,又叫“佛岩”,张三丰曾在这里宣讲道经,传授武功。又据《陕西通志》载:“永乐间,三丰遇青少年时期的生员张恪于周公庙(岐山县)朝阳洞。”张恪是 1414年的明朝解元,可见此时张三丰在宝鸡。 传说在一个严寒的冬日,天上飘着鹅毛大雪,户外罕有人迹。有个樵夫因家中没有柴火烧炕,就硬着头皮出了门,去山上砍柴。走到半路上,他听见断断续续的轰响,循着声音找去,发现一个衣着破烂、邋里邋遢的老道士正躺在雪地上呼呼大睡,鼾声响如雷鸣。樵夫十分惊讶,连忙跑到跟前,又推又摇,却叫不醒他。仔细一看,只见老道士面色红润,呼吸均匀,浑身热气蒸腾,睡在雪地上就像常人睡在自己家炕上一样自在,不由得惊叹道:“天下竟然有如此高人!”仔细一瞧,原来是在金台观修道的张三丰。 张三丰遍游大江南北,往来于名山古刹,结交各类江湖人物,研习拳术,讲究丹法,被人称作“活神仙”。他的几度“死而复生”,更是给他的传奇人生增添了神秘色彩。张三丰的名望越传越高,他的那些“特异功能”被明朝皇帝所艳羡。明太祖朱元璋听说张三丰居住在宝鸡金台观,就马上派人赴宝鸡山中寻觅,张三丰避而不见。即使是朱元璋为清理和整顿道教而想请张三丰任道司之职时,他仍然避而不仕。明成祖朱棣也派宝鸡医官苏钦等人遍访名山,十年而不遇。据说张三丰以诗词托孙碧云转奏皇帝,表明自己隐逸修道不喜热闹的心迹。明代数位皇帝先后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韬光尚志真仙”、“清虚元妙真君”、“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等名号。 张三丰的确有一些世人所不及的异能,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特异功能。按照《明史》和《大岳太和山志》等书所载,他大约有过目不忘(超常记忆)、数月不食(辟谷绝粒)、穿山走石、日行千里等特异功能。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也不管是阴晴还是雨雪,他都头戴斗笠,穿一件破旧的短布衣,手持竹杖,“浩浩自如”地行走着,一副悠然闲适的样子。由于他不修边幅,又疯又癫,人们便送了他一个绰号叫“张邋遢”,又叫“邋遢仙人”。 据传,张三丰得道后曾在宝鸡多次显道,当地百姓有求必应,流传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神异传说。至今逢每年三月初三、十月初十金台观庙会,前来敬神求福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烟缭绕,香火旺盛。客观而言,张三丰在金台观修炼长达 22年之久,所以,宝鸡也应该是太极拳的发祥地之一。 张三丰究竟是人还是神?谷培生先生总结说:张三丰是人,他是著名道学家,《明史》中有他的传记;张三丰又是神,他生前英名远播,死后被当作神一样来祭祀。他之所以能够从人升为神,自有他超人之处,即品德超凡脱俗,才能绝世绝伦。他德高,既性素恬淡、无仕宦情,又乐善好施,普度众生;他才高,既敏而好学、学贯于专,又学识渊博、开拓创新。 (内容选自2015年01月09日《宝鸡日报》)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张三丰和宝鸡金台观的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他是大明王朝的幽灵,明成祖终生都在寻他,结果催生两大奇迹

    文:寇研(读史专栏作者)大明王朝开国之初,朱元璋便将嫡长子继承原则写进了祖训,但在他死后一年不到,燕王朱棣便发动「”靖难之役”,讨伐朱元璋钦定的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四年后,朱棣成功取代侄子的帝君之位,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作为一位伟大的君主,朱棣一生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将帝国领域不断扩大,实现了万邦来朝的盛世。但在为自己伟业孜孜不倦奋斗的那些岁月里,终其一生,朱棣都马不停蹄干着另一件事:寻找朱允炆

  2. 为什么都说中国武术出少林?那么,武当派跟峨眉派怎么算?

    随着《一代宗师》的上映,中国功夫再次成为热潮。其实,中国的功夫一直以来都是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创作源泉,也是中国向全世界介绍自己的一张文化名片。

  3. 中国史上盛大传奇人物,三国时期就有两个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几千年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诞生了许许多多家喻户晓的人物,它们就是大家经常说到的传奇人物。那么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都有哪些呢?中国十大传奇人物No.1姜太公姜太公即姜子牙。

  4. 当亡国奴当上瘾了?为什幺元朝灭亡后,文人们对元朝还念念不忘?

    「”崖山之后无华夏,明亡之后无中国”,这句话咱们肯定都不陌生,至于到底正确与否咱们今天不做讨论(因为这句话出自日本人之口,那就得颇为思量一番了)。我们一般把元灭宋视为野蛮取代文明的悲惨事件,这传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出现了断层,汉民族百姓们承受了深重灾难。元朝在中国统治也极为残暴,比如说把全国百姓封为四等人(...为最低级一等,直接体现就是蒙古人打...,...不得还手)、九儒十丐(就是说元朝的文人地

  5. 贵州有一副天然的「 ”太极图”,吸引张三丰在此修炼长达八年

    贵州福泉历史悠久,早在殷商时期便有民栖居于此,战国时期的古夜郎国、东都竹王城遗址、被誉为「”中国古代...防御的绝妙...”的福泉古城垣都在此处。古城因福泉山得名,而福泉山因道教扬名。对于80后来说,张三丰就是电视剧里的英雄人物,他是著名的道家人物,素有太极宗师之称,关于他的故事可真是多如牛毛,但应该都没有福泉这里的渊源深。由于张三丰的到来,让福泉山名扬天下,被誉为十大道场之一。中国名山众多,福泉

  6. 精选|张三丰祖师,羽化后留下了几件神奇的遗物!

    张三丰真人作为明初以来影响深远的道教人物,其众多仙迹的产生和仙话的流传,是朝廷政治运动和民间传闻有意无意制造的结果,共同塑造了一位仙质清洁而外形邋遢的隐仙形象。三丰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湖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仙迹最多,永乐时代对张三丰十余年不懈的明查暗访,足以显示出朱棣内心深处在靖难之后的莫大政治隐忧。传说三丰真人曾于甘州张指挥园中羽化而复生,这与在宝鸡的羽化复生如出一辙。

  7. 快速了解张三丰,一个话了两百年的 武学奇才

    看历史真相品精彩人生我是小三张三丰原名张通是跨越宋元明三朝道士被誉为武当一派的开天辟地之人据称此人生性不修边幅因曾由于宝积山中建有三山之风固取三丰之后后因起英雄盖世明英宗曾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曾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另有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可见张三丰与武当以真字闻名天下。据记载,张三丰生于一二四七年,死于1一四五八年,也就是说张三丰的寿命长达212年之久这在人类寿命史上实属罕

  8. 她年方二八,抗战前线传功授拳,中年承传武当秘宗,演绎巾帼传奇

    第五战区政工队。参加抗日救亡的年轻人正在接受军训。人群外,战区司令李宗仁的副官、上校参谋覃辉也被小姑娘的功夫吸引,目不转睛。军训结束,投笔从戎的均州人赵剑英成了第五战区武术教官。第二年,又奔赴抗战前线,为浴血奋战的将士悉心传授徒手格斗、擒拿之术。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人间纷纭,金子弢、赵剑英,可能从没有想过,因为武当,40年后,他们会成就师徒之谊。

  9. 我国这么多武当山,哪一个才是武当教派的发源地呢?

    武当山作为我国道教文化发源地,它是我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也是我国武当武术发源地,但是你知道我国有许多个个武当山吗?就我了解至少有六个,那么问题来了,这6个武当山,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哪个才是我们通常说的武当教正宗的发源地呢?

  10. 云游贵州49天徐霞客慕名访张三丰,37000字日记为何却只字未提?

    藜峨道院冠黔南高贞闻名始张仙缘起:徐霞客的贵州梦明大旅行家徐霞客一生纵情山水,云游四方,足迹遍及今大半华夏热土,所到之处,探幽寻秘,「”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细微末节,风物地理,均穷尽文字,可堪旅行百科全书。贵州,偏隅西南,人们相信这是一块有神秘气场的土地。史上,不少志士置身这里,闭关潜修,终成大道。明正德年间,王阳明贬谪龙场,三年苦学,终成一代巨擘。在他之前,太极宗师

随机推荐

  1. 误区:胖子比瘦子吃得多

    甚至可以说,大多数胖子比他们瘦弱的伙伴吃得还要少。他们认为,胖子们事实上吃得更多,只不过他们好面子,故意隐瞒不报,或是低报数字;瘦子们则毫无顾忌,因此能认真地配合调查,详细说出他们都吃了什么以及吃了多少,所以依此推算出来的卡路里值相对准确些。该解释强调,这种现象涉及“食物吸收利用”基本原理。

  2. 【健康】你是高危人群吗?哪些慢性病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哪些慢性疾病更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由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必须同时从饮食中面对糖尿病的治疗,才能获得完全解决。若肝脏机能不好,无法正常排毒素,血液会变得混浊,使心脏负担变大而诱发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失调食用过敏原食物会造成免疫系统攻打血管壁、心脏而引发心血管疾病。而生活态度轻松、乐观的人较不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先天性遗传基因家族性遗传的高胆固醇、高血脂基因,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潜在因子。

  3. 关于海的成语

    海北天南唐·刘禹锡《送别四十六首·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昔年意气结群海不扬波比喻太平无事。海底捞月唐·释元觉《永嘉证道歌》: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海枯见底唐·杜荀鹤《感遇》: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海立云垂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海内存知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 姥姥的故事

    姥姥从70岁开始专修净土,从此她每天坚持念诵阿弥陀佛圣号一万句。姥姥已经完成了38愿,第39愿完成了一小部分,一共念诵阿弥陀佛3822万遍。当我给姥姥头上的阿弥陀佛像磕头祈求的时候,只要闭上眼睛就看到阿弥陀佛从像中走出来整个身体都凸出来。到目前为止,将近有一百人在看到姥姥的舍利后都开始信佛,她在最后还度化了如此多的众生,真实不可思议。

  5. 梦见“数字”是什么意思

    梦见数字,表示因为做错了事心理上感到压力和懊悔,做梦者如果不在言行上小心,损失可能更大。梦见数字一,往往象征起点,预示会有新的开始,可能是在工作上,也可能是在感情上,也可能表示家庭或团队的团结一致性。梦见数字二,通常表示沟通。梦见数字五,暗示生活安定太平。梦见数字六,预示会得到异性的青睐。梦见数字七,具有神秘气息。梦见数字九,预示所处环境,或生活状态会出现极大变化。

  6. 宋代龙泉鉴识

    宋代龙泉鉴识青瓷之美,当推龙泉窑。这里首先谈一谈宋代龙泉青瓷鉴定与辨伪的手段。北宋龙泉瓷的特征及鉴定北宋以前的龙泉窑产品,无论烧造工艺、器型、釉色都是越窑瓷的翻版,因此,只能归类到越窑范畴,是龙泉生产的越窑器。南宋龙泉瓷的特征及鉴定南宋龙泉窑可分为前期和中晚期两个阶段。此时的龙泉窑因釉色优美造型别致,多数光素无纹。南宋的龙泉瓷有早期和中晚期的区别,在鉴定时要加以注意。

  7. 2017年美国大日食今天发生

    2017年8月21日,从俄勒冈州到南卡罗来纳州,日全食横扫美国70英里宽,预计将有数百万人观看。北美的每个人都将能够看到至少一次日偏食,所以一定要到外面去看看这个不可思议的事件。2017年8月20日,在日全食发生的前一天,南伊利诺伊大学校园内的观众通过望远镜观察太阳。但是这次日食也吸引了许多人,他们对天文和天文没有兴趣。“2015年超级月亮月食期间,我们在皇后区的人行道上安装了望远镜。”

  8. 梦见种田

    周公解梦梦见种田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种田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看看矿石大佬们收藏些什么

    看看矿石大佬们收藏些什么矿物收藏是一个既有科学又有艺术的收藏门类。本文旨在从每个顶级矿物收藏家的角度,来指导读者通过他们的眼光来观察什么品种的矿物才是顶级的,什么样标本性才是好的。一个著名的宝石矿物专家,Larson不但有绝妙的矿物收藏品还有不少珍贵稀少的矿物相关之书籍。这也是Jeanne的丈夫庞大收藏中她最喜爱一块矿物。到了十岁的时候,Larson帮助一个著名的矿物收藏家JosieScripps收集当地的宝石标本,被冠以“怪物”的称号。

  10. 佛图澄:百年传法一生清净

    佛图澄也常常治疗顽症,施舍饥馑。佛图澄知道他已有悔意,一早便去访他。佛图澄听他说完,立刻答道:“现在应当命令龙了。”众人争着上前去看,佛图澄喝道:“龙有毒,离开,走近了会死的!”佛图澄一次坐着喟叹:“两天后当有小人在这里闹乱子。”石勒悄悄问佛图澄怎么办,佛图澄对他密语一番。石勒后悔行事鲁莽,心下害怕了,只得又向佛图澄来讨主意。又派人去问佛图澄。佛图澄劝石勒饶恕段波,石勒听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