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袁世凯对蔡锷本来就不放心,一直把他视为潜在对手。蔡锷与滇黔之间频繁的电报往来,自然引起了袁世凯的警觉。10月30日,他以“近患喉痛,日久未愈”为由,恳请袁世凯“给假五日,俾资调养事”。既然他真的有病,袁世凯也不能不批准他的请求。五天后,蔡锷“销假趋公,照常办事”。袁世凯批了他两个月的假。袁世凯于同日批准了他的请求,他便于12月2日离开天津,到日本去了。

袁世凯对蔡锷本来就不放心,一直把他视为潜在对手。蔡锷与滇黔之间频繁的电报往来,自然引起了袁世凯的警觉。1915年10月14日,蔡锷棉花胡同私宅突然来了几个带着 ... 的军人,要强行搜查。奇怪的是,他们翻箱倒柜,只是查找书籍、纸片之类,结果,什么也没搜出,空手走了。后来才知道是袁世凯派来要搜查蔡锷的电报密码本子,“可惜他脑筋发动得迟慢,蔡公早已防备到这一着,在一个礼拜前已经把几十部密码带到天津放在我的卧房里头了”,这是梁启超记得的情形。据说,蔡锷私宅被搜检时,他正逗留于小凤仙的家里,品茶奏曲为乐。此后“风声日紧,乃私匿凤仙家中数日不出”。他知道袁世凯不会放过他,一定要想个法子逃脱。于是,他就拿自己的喉疾做文章。10月30日,他以“近患喉痛,日久未愈”为由,恳请袁世凯“给假五日,俾资调养事”。既然他真的有病,袁世凯也不能不批准他的请求。五天后, 蔡锷“销假趋公,照常办事”。但他的病情却“日益加剧,精力实有难支”,所以,11 月18日,他再上一呈,要求“续假一星期,赴津就医”,并请袁世凯派人代理经界局帮办。这样,蔡锷就到了天津,在一家医院住了下来。袁世凯几次派人前来问病,来人拿了医生的诊断书回去,知道不是托病。11月22日,蔡锷以“病根蕴积已久,纯恃药力,难责全效,宜择空气新鲜,天气温暖之处,静息数月”为由,三呈袁世凯,请求“续假三月”,迁地调养,为其离开天津制造舆论。袁世凯批了他两个月的假。11月30日,他第四次呈文袁世凯,提出了赴日治病的请求:“查日本天气温和,山水清旷,且医治肺胃,设有专科,于养病甚属相宜。”袁世凯于同日批准了他的请求,他便于12月2日离开天津,到日本去了。 袁世凯 >蔡锷 >梁启超自从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之后,一直处在袁世凯的严密监视中,“侦探是常常二三十个跟着我们”,但他一直守在天津家中不动,一来他家本是这次发难的联络机关,动不得;二来担心这里一动,袁世凯更加防范蔡锷,影响他脱身赴滇。所以,直到蔡锷走了十余天后,即12月16日,梁启超才启程由天津乘中国新济轮赶赴上海。他在《护国之役回顾谈》中讲到临行时的情形:“我临走的前一点钟,去和我的夫人作别,把事情大概告诉他。我夫人说,‘我早已看出来了,因为你不讲,我当然也不问你。’他拿许多壮烈的话鼓励我勇气,但我向来出门,我夫人没有送过我,这回是晚上三点钟,他送我到大门口,很像有后会无期的感想。” >( 解玺璋:《梁启超传》,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 ) 作者简介:解玺璋,知名评论家、学者、近代史研究者。季我努学社顾问、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从事报刊编辑、图书编辑二十余年,曾获多种全国及北京市文艺评论奖,著有《梁启超传》、《一个人的阅读史》、《喧嚣与寂寞》、《雅俗》等。 ( 编辑: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硕士研究生 谢敏 )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蔡锷袁世凯中国近代史历史胡同天津清朝历史辛亥革命北洋军阀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