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当地老百姓对于我们似乎非常欢迎,乡村里的妇女用木盘子装着牛奶、面包和鸡蛋,送给我们吃。并且拦着我的车子,一定要吃完了才准我们走。
  希特勒的军事会议,是在罗弗伊鲍里索夫(Novy Borissov),中央集团军总司令部里面举行的。出席的人有希特勒和他的副官长希孟德、博克元帅、霍斯和我,还有OKH的代表陆总作战处长豪辛格上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单独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且谁也不知道旁人说些什么。不过,博克元帅、霍斯和我三个人,都是一致主张应立即向莫斯科进攻的。霍斯说他的兵团要到8月20日才能够继续前进;我对于我的兵团所定的日期是8月15日。大家都说完了以后,希特勒才召集全体会议,开始发表他一个人的高论。他认为列宁格勒附近的工业区是他的最主要目标。至于莫斯科与乌克兰二者之间,孰先孰后,他却还没有决定,有好几个原因使他倾向于后者:第一、因为南方集团军似乎已经在该地区建立了一个胜利的基础;第二、他相信乌克兰的原料和农产品,对于德国尔后的作战有很大的重要性;第三、他认为克里米亚(Crimea)是苏联用来轰炸罗马尼亚油田的空军基地,所以必须予以铲除。他希望能在冬季刚刚开始的时候,再来占领莫斯科和哈尔科夫(Kharkov)。而对于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战略问题,在那一天的会议中并没有得出一个具体的决定。
  接着会议转而讨论一些更琐碎的小问题。与我这个兵团最有关系的决定,就是不撤出艾尔雅突出地带,因为是否需要它作为攻击莫斯科的跳板,现在还不能确定。我特别提出由于尘土过多的原因,我们的战车引擎都已经磨坏了,所以要想再做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那么必须赶紧予以更换。在几经讨价还价之后,希特勒答应拨300具新战车引擎补充整个东线。这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至于说到新的战车,我们一辆也看不见,希特勒完全把它们控制了起来,以建立新军。在辩论中,我说为了克制苏军在战车方面的数量优势,我们的战车损失必须迅速地加以补充。于是希特勒说:“假使我早知道你那本书里面所列举的苏联战车数字是真的,那么也许我就不会发动这个战争了。”他所指的就是我那本在1937年新出版的《注意!装甲车!》,在那本书里我估计苏军在当时的战车实力是1万辆。当时的陆军参谋长贝克将军和书籍审查当局都不同意我这个数字。我花了不少的工夫,才勉强地把它印了出来,实际上当时情报机构方面的估计认为苏联已经有了17000辆战车,所以我的数字实在是很谨慎的。在政治方面,学鸵鸟缩头的办法,根本不能够避免危险;可是希特勒和他的重要高级顾问们,却都喜欢采取这个办法。他们对于显而易见的危险,都有意装瞎子,而倒霉的却是我们在前线作战的部队。
  当我飞回自己的司令部的时候,我还是决心做攻击莫斯科的准备。
  回到司令部之后,我才知道第九步兵军因为看到苏军在包围圈东南角上的叶尔莫利诺(Yermolino)地区实行突破,就不免慌张,于是撤离了莫斯科公路,结果遂使8月3日已经被围困住了的苏军,现在都有脱逃的可能。8月5日一早我就赶到第七步兵军方面,并且沿着莫斯科公路视察,希望把我们包围圈南面的所有漏洞都塞好。在途中我经过第十五步兵师的部队,找到了他们的师长,把当前的情况与他讨论了一番。于是再到第一九七步兵师的师部,该师师长麦尔拉丙根将军(Rabingen)向我报告说,包围圈已经不完整,至少苏军可以用火力来控制莫斯科公路。到了第四装甲师,知道了第三十五战车团的战车已经换了班。我立即用无线电通知第二十四装甲军的军部,命令他们负责保障莫斯科公路的安全,于是就再转回第七军的军部。该军已经命令第二十三步兵师的搜索营去防止苏军突围。很明显的这个措施还不够,于是我就同该军的参谋长,克利布斯上校()一同到罗斯拉夫尔去。(克利布斯也是我的一位老朋友,后来在1945年春天,他接替我做了陆军参谋总长。)在那里,我碰到了克劳瑟中尉所率领的第三十五战车团的第二连。他们刚刚退下来休息,连长却还在前线上与敌人周旋。一直到那天上午为止,这个连已经击退了敌人好几次突围企图,并且击毁了敌人的一些炮位,俘虏了好几百个敌兵,现在才奉命撤回休息。我马上就命令这支可靠的部队立即再上前线,占领他们原有的阵地。接着我又命令第三三二步兵团的第二营去防守阿斯提克的桥梁。最后也把留在罗斯拉夫尔的一些高射炮兵单位 *** 起来,在我个人率领之下开往前线去。当我到达阿斯提克的时候,正看见几百名苏军由北面向它移动,他们立刻被驱散。在过去两天内,这座桥梁已经修复了,我们的战车立即驶过桥去,把敌军的突破企图完全打消。在战车部队与第一三七步兵师取得了联络之后,我又回到第七军的军部。在那里我命令该军的军炮兵指挥官马提内克将军()——他是一位诚实可靠的奥地利人,负责监视沿着莫斯科公路一线的各个危险地点。然后我就飞回我的兵团司令部,用命令通知第九步兵军与马提内克战斗团取得联络。
  我告诉我的幕僚准备一个向莫斯科进攻的计划,大致如下:装甲军放在右翼,沿着莫斯科公路前进;而步兵军则担任中央和左翼攻势。我表示攻击的重点应放在右翼方面:在莫斯科公路的两侧,攻击苏军比较脆弱的防线,然后再由斯帕斯—地曼斯克至怀斯马(Via *** a)之线,席卷苏军的防线。我希望能与霍斯兵团互相呼应,一直在开阔地带进展到莫斯科。由于这个观念,所以我拒绝了陆军总部在8月6日要调回我的一部分装甲师的要求,OKH想将他们用于去协助远在后方的攻击。
  到了8月8日,罗斯拉夫尔的战役多少可以说是已经结束了。我们一共俘获了38000人、200辆战车和200门火炮。这要算是一场相当令人满意的大胜利。
  不过在向莫斯科发动总攻,或是其他重要的作战之前,还有一个先决的条件必须达到:我们在克里切夫地区的深入的右翼,必须要有安全的保障。同样的,在第二军团向罗加乔夫发动攻势以前,这也是一些必要的措施。集团军总司令博克元帅也和我的意见相同,反对把我的装甲部队抽调一部分去支援第二军团,因为中间的距离实在是太远(罗斯拉夫尔到罗加乔夫距离为125英里,来回就是250英里),装甲车辆的损毁实在是得不偿失。我们都认为向莫斯科挺进是目前当务之急。虽然如此,但是在OKH的严令之下,集团军总司令部还是一再命令我抽调少数战车开到普罗普斯克去。最后第二十四装甲军军长盖尔将军想到了一个应付的办法,为了一劳永逸地解除右翼的威胁,他主张攻击在克里切夫以南米罗斯拉维特齐地区的敌军,这样也同时可以策应第二军团。我批准了这个计划,并且设法说服集团军总部也表示同意,这样就应付过去了。
  8月8日,我去视察罗斯拉夫尔内外和它南面地区的各军师部。9日,第二十四装甲军发动攻击,我同第四装甲师一同前进。第三十五战车团和第十二步兵团配合得非常好,和演习差不多,而施耐德上校()的炮兵也出了不少的力量。
  当地老百姓对于我们似乎非常欢迎,乡村里的妇女用木盘子装着牛奶、面包和鸡蛋,送给我们吃。并且拦着我的车子,一定要吃完了才准我们走。可是不幸得很,这种可爱的景象却不能够维持得太长久,当我们部队把军事管理的权限交出了以后,所谓“帝国委员”(Reich Commissars)们就开始对苏联人民作威作福。于是一切同情德国人的思想都给他们赶跑了,苏联人民开始组织游击战,弄得四处都不安静。
  第二装甲师本是陆军总部所控制的总预备队,现在因为我们所不知道的理由,已经在8月10日开始调往法国。
  第二军团在戈梅利地区的前进,在过去几天之内并不顺利,因为道路都没有路基,所以更可以证明我们的看法是对的,幸亏没有把装甲师调到那个地区去。
  到了8月10日,我所属各部到了下列的位置:
  第七步兵师在恰托维特齐(Chotovitchi)的南面地区;第三、第四两个装甲师正在攻击米罗斯拉维特齐的西南面;第十摩托化步兵师在米罗斯拉维特齐;第七十八步兵师在斯洛博达,其前卫到达了布强(Buchan);第一九七步兵师在阿斯托费亚(Ostrovaia),其前卫在阿廖什尼亚(Aleshnia)。
  第二十九摩托化步兵师在罗斯拉夫尔;第二十三步兵师在罗斯拉夫尔以北休息;第一三七和第二六三两个步兵师沿着杰斯纳河布防。
  第十装甲师在艾尔雅以西;第十七装甲师在艾尔雅的西北;第十八装甲师在普鲁德基以东;党卫军帝国师和大德意志步兵团在艾尔雅的西北方休息。
  一直到这个阶段为止,我这个兵团所采取的一切步骤,都是以下列的信念为基础:认为集团军总司令部和陆军总司令部都会一致主张向莫斯科进攻,并以此为最后的决战。虽然8月4日的会议没有能够得着结论,但是我还是没有放弃希望,相信希特勒一定会同意我们这个观点,至少就我个人的看法,这似乎是一条惟一合乎现实的路线。8月11日,我的幻想破灭了。我的攻击计划是把主力经由罗斯拉夫尔以达怀斯马,但是OKH却以“不合适”为理由加以批驳,可是OKH自己也并没有能够拟出一个更好的计划。在以后几天里,它专门发出一些矛盾的命令,更使下级无所适从。集团军总司令部在8月4日本已明确地批准了我这个计划,现在却也附和陆军总部,不敢反对。所不幸的是我在当时并不知道,在几天之后希特勒又改变了他的心思,同意我的向莫斯科攻击的主张——不过他却坚持在尚未发动攻势之前,应先达到某些预备条件。无论如何,陆军总部对于希特勒所已批准的几点,都没有好好利用。再过几天之后,一切的情形又完全改变了。
  8月13日我去视察杰斯纳河的前线,位置是在罗斯拉夫尔的东面、莫斯科公路的两侧。当我看到我的士兵们,都自信他们不久就要攻入苏联的首都,并且做了许多“向莫斯科!”的指路牌的时候,我内心里感到十分难受。我又在前线和第一三七步兵师的士兵们谈话,他们也都众口一声地希望赶紧继续向东前进。
  8月14日,第二十四装甲军在克里切夫地区的战斗已经顺利结束。一共击毁了三个师的苏军,俘获了13000人和很多的火炮。科斯秋科维奇(Kostiukovitchi)也已被占领。
  当我的攻击计划被批驳之后,我就建议撤出艾尔雅突出地带,因为现在继续据守该地已无意义,只是徒增死伤而已。可是集团军总司令部和陆军总部都不肯接受我这个建议。他们说对于我们固然无益,但对于敌人却更有害,至于我的建议的重点是为减少人员耗损,他们却似乎漠不关心。
  8月15日,我忙于说服我的上级,不要因为第二十四装甲军已经获得的战绩而满足,应更进一步要他们再向戈梅利推进。照我的看法,这种向西南方的发展实际上无异于倒退。于是集团军总司令部就想从我的所部中,抽出一个装甲师去担负这个作战任务,但是他们却不明了一个装甲师事实上却没有力量突破敌人的防线。惟一的办法还是使用第二十四装甲军全军,而改用其他的新加入的兵力来掩护它的左翼。可是自从6月22日开战以来,第二十四装甲军可以说是没有停过一天,所以为了整补它的战车,实在需要休息一下。最后我算是把集团军总司令部说服了,可是半个钟头之后,OKH的命令又来了,还是命令我抽出一个装甲师派往戈梅利去。所以我现在只好再命令第二十四装甲军全军前进,第三、第四两个装甲师在前面领头,第十摩托化步兵师跟在后面,向南对新济布科夫(Novosybkov)和斯塔罗杜布(Starodub)进攻,在右翼方面突破之后,再转向戈梅利进发。
  本文摘自《闪击英雄》,[德]海因茨·古德里安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苏德开战后苏联百姓曾拿着牛奶面包夹道欢迎德军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日军发动最大规模「 ”万岁冲锋”试图刺刀战,美军:我不怕人多

    二战初期日军的...素养完全挑不出毛病,有八路军战士回忆,日本老兵两枪就可以判定射击的位置,第三枪还没打出去,日军的...就已经打过来了。

  2. 不是所有骑马的都叫骑兵,当心挂骑卖炮,揭秘收藏界那些奸商套路

    在近代陆军中,不但骑兵需要佩刀,其他骑马的兵种和军官也需要佩刀,那么专业骑兵刀和非骑兵军刀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看一组图:日本明治三十二年式军刀:看到了吧?最大的区别是长度,甲型骑兵全长过米,刀刃长要比同款的乙型辎重兵刀长6.2厘米。抗战时期手持三二甲的日军骑兵(左)和手持32乙的日本宪兵(右):可别小看这6.5厘米,骑坐在肩高在1.55米以上的马上,没这长出的6.2厘米,就算伸臂探身也够不到匍匐在地的步兵。

  3. 大帝居然当起了旗手、中士、上尉、少将:试析彼得一世的 ... 改革

    在俄国历史上,彼得一世是个划时代的巨人。

  4. 二战前期同盟国联军实力更强,为什么在法国战役中反被德军碾压?

    1940年5月10日,德国进攻法国,二战中著名的「”法国战役”拉开序幕。此战德国共动用了132个师(包括10个装甲师、6个机械化师),其中93个师分成三个集团军参与前线进攻,39个师作为后备力量被部署于西线。在武器装备方面,德国共部署了约27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约7500门火炮,约5100架作战飞机。作为当时德国的对手,法国与英国、比利时、荷兰组成了同盟国联军,共出动了134个师(包括6个装甲师

  5. 二战德军「 ”空降猎兵”专用,精密而昂贵的「 ”FG42”式自动 ...

    纳粹帝国的世界很难懂,冲突与竞争无处不在,德国陆军和空军之间的争斗甚至更为激烈,有时甚至为了一点小事就发生争吵。当德国陆军计划列装自动...时,德国空军也想装备同类武器。

  6. 苏联的270号命令,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苏联前线的官兵接到第270号命令后,开始顽强抵抗德国的攻击,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士兵的抵抗让德军感觉到恐惧。斯大林的第270号命令对苏联士兵的战斗意志影响很大,它让苏军前线官兵没有退路,他们只能选择完全战斗,否则他们和家人都要以叛国罪被处决。

  7. 他三次打败曼施坦因,却意外陨落,被自己的游击队打死了

    二战时,「”闪击战”曾是德军进攻的代名词,将装甲战术和闪击战术发挥到了极致。其实,苏军同样有一位被誉为「”闪电将军”的名将,以指挥大规模坦克作战而闻名,就是尼古拉·费奥多罗维奇·瓦图京。卫国战争之初,苏联由于缺乏战争准备,而且大批优秀将领在此前的内乱中被清洗,结果被德国人打了个措手不及。作为苏联红军重要主力部队的西北方面军,更是溃不成军,几乎患上了「”恐德症”。死气沉沉的苏军迫切需要一批优秀将领来

  8. 苏联最失败的大将,没有死在德国人的手上,而是死于军法之下

    苏德战争初期,苏联一败涂地,许多后人津津乐道的苏联名将,在战争初期都是战五渣,被德国人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顿。但是斯大林对于这些败军之将,通常是很宽容的。这个人,就是倒霉的巴甫洛夫大将。同时他还担任了苏联最初的两个坦克团的团长。某个意义上,巴甫洛夫和朱可夫都是图哈切夫斯基的徒弟,是苏联最早接受了机械化作战理念的人。

  9. 为什么二战德国闪击战那么厉害?有三点原因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似乎战无不胜。那么,德国为什么要采取闪击战这种作战方式?进行闪击战需要什么条件呢?

  10. 乌拉格河战役:莫斯科公国胜利与蒙古统治俄罗斯被终结

    1480年,莫斯科公国的实力日益提升,有了足以挑战蒙古宗主的底气。结果,蒙古人的必然退缩,终结了他们对俄罗斯地区的统治。此外,少量军队开始奉命南下,准备在具有边界性质的乌拉格河沿线进行监视。11月8日,也就是在乌拉格河战役打开的1个月后,权衡再三的金帐大汗正式下令撤军。乌拉格河战役的失败预示着金帐汗国灭亡然而,这个决策不仅使蒙古势力丧失了对俄罗斯的200多年宗...,也让阿哈马自己的权威受到无可挽回的质疑。

随机推荐

  1. 生日祝福语_送给长辈生日的祝福语_生日语录

    小编整理了“送给长辈生日祝福语”一起来看看送给长辈的祝福语有哪些吧!篇一:送给长辈生日祝福语1、每个生日都有礼物,都有祝福,无论你有多少个愿望,多少个梦想,我的礼物是我的心,永远陪着你!送长辈生日祝福语短信。篇二:送给长辈生日祝福语1、真高兴今天是您的生日,老师说我是上帝赐给您的礼物,但愿这礼物不是太糟糕,祝您快乐!

  2.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

  3. 战场上抖花枪?对手教你做人!古战场上的长枪枪杆为何越硬越好

    但历史资料却给出了相反的答案,古代的长枪顶级使用高手们可一点都没有抖花枪的战例,普通士兵们的需要也是枪杆越硬越好。明军使用的长枪分为三种,分别是长枪、钉枪和线枪。明军中使用最广泛的长枪,又叫称长竹枪,长度在一丈二尺到一丈八尺之间,长枪的枪杆是木制或竹制,枪头较小,枪头套在枪杆顶端。明军使用的第三种枪是线枪,它全长9尺(约3米),比两个同行要短,是明朝骑兵的常备武器,又叫破甲枪。

  4. 成功的道路有多远

    一只老式的大肚煤炉被用做乡村校舍取暖之用。他们把失去知觉的小男孩从火中救出来,他已是奄奄一息了。他的下半身被严重烧伤,他们把他送往附近的一个乡村医院。被严重烧伤、神志不清的小男孩躺在床上,模糊地听到医生在对他母亲说话。他不想做一个瘸子,他要走路。但不幸的是,他腰部以下无法活动。细瘦的双腿在那里摇摇晃晃,一点儿也没有知觉。然而他再次站起来的决心依然是那么坚定。他一心想着自己能再次走路。

  5. 爱就说出口 2015父亲节祝福语好运版

    父亲节送父亲一件外套,前面是平安,后面是幸福,吉祥是领子,如意是袖子,快乐是扣子,让它伴父亲每一天,祝父亲节日快乐。为了这个家您的鬓间添白发,为了孩儿您把心操碎,爸爸您辛苦了,孩儿不能陪在您的身边,给您尽孝陪您聊天,今天是父亲节,孩儿在远方祝您快乐!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祝福您,父亲节快乐!在父亲节即将到来之际真心的祝愿您身体健康,快乐每一天!

  6. 【率心】的意思是什么?【率心】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率心lǜxīn1.任其心意。《魏书张衮传》:「衮遇创业之始,以有才谟见任,率心奉上,不顾嫌疑。」率心的拼音lǜxīn率心是什么意思率心lǜxīn1.任其心意。《宋书彭城王义康传》:「义康素无术学,闇于大体,自谓兄弟至亲,不复存君臣形迹,率心迳行,曾无猜防。」2.犹本性。《南齐书谢超宗传》:「根性昏动,率心险放,悖议爽真,嚣辞犯实。」3.尽心。

  7. 和硕怀恪公主:雍正唯一的公主,孤身活到23岁

    >不仅如此,婚后才5年,1717年,和硕怀恪公主就离世了,孤身活到23岁,胤禛得知消息后十分悲痛,但此时胤禛与兄弟们的关系紧张,八阿哥胤禩在朝廷中势力不小,即使受到康熙帝的谴责,却转而支持十四皇子胤禵继承皇位。

  8. 新年祝福语_给老师的新年祝福短信_新年祝福

    新年祝福语|元旦祝福语|元旦新年祝福语|除夕祝福语|春节祝福语|拜年祝福语给老师的新年祝福短信1、轻轻一声问候,不想惊扰您,只想真切知道您一切是否安好。祝老师鸡年快乐!为您送上新年最美好的祝福!祝老师新年快乐!

  9. 秦朝统一的内驱力与第一帝国

     秦朝统一的内驱力与第一帝国  以今天的眼光看,秦始皇固然有残酷无情的一面,也有超前的眼光与惊人的想象力。他建立的中央集权帝国出现在距离纸张发明尚有300多年的时代,正如美国汉学家顾立雅赞叹,在基督诞生之前, *** 就显示了与20世纪超级国家的相似之处。  ...

  10. 孙维世感恩周恩来夫妇:爸爸妈妈是种光明磊落的爱

    孙维世与周恩来夫妇资料图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佚名,周恩来要求革命后代不要成潦倒没落的“八旗子弟”周恩来侄儿周尔均撰文《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以怀念伯父。文章称,周恩来对亲属要求十分严格,他要求所有革命后代,切不要像因为有“吃不倒的铁杆庄稼”而最终潦倒没落的“八旗子弟”。她从小因战乱被寄养在上海乡下,爸爸妈妈非常想念她。经过辗转跋涉,她终于到达张家口与爸爸妈妈一家团聚。周...是我敬爱的伯父。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