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康乾盛世被称为「 ”番薯盛世”?并没有那么夸张

所谓康乾盛世,即康雍乾盛世,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持续时间长达134年,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 康乾盛世又被称为「 ”番薯盛世”,这是怎么回事呢? 许多人认为,康乾盛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人口剧烈增长。明朝时期,全国人口在1.3亿人至1.5亿人之间。到了康乾盛世的1790年,全国人口数量前所未有地突破了3亿大关,几乎是全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要养活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单单依靠小麦、大米、小米等传统农作物,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幸好,中国从南美洲引进了番薯、马铃薯和玉米,并积极推广,最终,使得全国粮食产量达到了2040亿斤,能够养活3亿人口。 番薯、马铃薯和玉米真的在康乾盛世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吗?真实情况,可能并没有那么夸张。 的确,番薯、马铃薯和玉米的原产地是南美洲。15世纪初,随着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开启了「 ”地理大发现”,番薯、马铃薯和玉米从南美洲传到了欧洲。明朝后期,番薯、马铃薯和玉米从欧洲传到中国。由于这三种农作物产量高、对环境适应性较强,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成为北方旱地与南方山区重点依赖的粮食作物,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就算从明朝后期算起,到康乾盛世时,番薯、马铃薯和玉米在中国推广的时间也只有100多年,并没有在农作物中占据统治地位,甚至只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 根据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中心教授韩茂莉向澎湃新闻记者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到20世纪30年代,玉米在安徽、察哈尔、福建、广东、贵州、河南、江苏、江西、宁夏、热河、山东、绥远、云南、浙江14省份占地比例很低,几乎视作零,甘肃占地6.5%、广西17.2%、河北15%、黑龙江5.3%、湖北10.7%、湖南3.9%、吉林5.4%、辽宁12.6%、山西5.4%、陕西11.3%、四川13.2%、新疆19.2%,全国仅7个省玉米占地面积在农田总量中超过10%,但也没超过20%。 番薯的情况大同小异,察哈尔、宁夏、青海、甘肃、山西5省份占地面积近于零,其他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贵州、云南7省份占地为1%,江苏、湖北、浙江3省份占地2%,江西、广东2省份占地3%,湖南占地5%,福建、广西2省份占地6%。 马铃薯也是一样,在黑龙江、热河、宁夏、陕西、山东、湖南、浙江、四川、云南10个省份,马铃薯占地不足1%,吉林、绥远、甘肃、广东4个省份占地1%,山西、广西2省份占地2%,察哈尔占地6%,其余未提及的省份,马铃薯占地比例几乎为零。 由此说明,番薯、马铃薯和玉米进入中国后,对促进农业发展,提高人口数量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并没有达到绝对优势。我们不能将康乾盛世归功于番薯、马铃薯和玉米等来自南美洲的农作物,甚至夸张地说成「 ”番薯盛世”。 事实上,康乾盛世的出现,还得归功于小麦、大米、小米等传统农作物产量的增加,以及在荒地的大量开垦、耕地面积的扩大。 【参考资料:《番薯造就盛世,盛世开发番薯》《美洲来的玉米番薯创造了康乾盛世?》等】

康乾盛世被称为「 ”番薯盛世”?并没有那么夸张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朝没有雍正会怎么样 大清王朝至少要早灭亡一百年

    也正是这样,才会有历史学家站出来说,如果不是雍正皇帝,那么大清王朝至少要早灭亡一百年,更有学者提出,所谓的康乾盛世,乾隆皇帝根本是名不符实,只不过是盛世中一位皇帝而已,与康熙,雍正相比,还差的很远。

  2. 康乾盛世算不算一个盛世?这个时代不仅拥有1300万平方公里土地

    然而作为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却遭到许多人的质疑。有人认为清朝时期,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因此不能叫做盛世。如,西汉初期,由于战争,使得人口减少到1000万左右。在文景之治时期,由于国家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天下太平,人口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到武帝上台之初达到了3000多万人口。盛世时间的长短往往会影响人口的增长程度。其中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时间就有130多年,无可争议成为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盛世。

  3. 这个盛世持续115年,疆域史上最大,却存在水分,被历史书删除

    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后一次盛世,如同封建时代的余晖,闪耀着最后的光芒。

  4. 蝗虫肆虐印度:扒一扒中国历史上的蝗灾防治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病虫害会对其产量和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降低经济效益。掌握病虫害的征兆和发生特点,尽早发现并采取...进行治理,在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因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方面尤为重要。

  5. 从吃肉来推测古代中国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

    人均耕地面积,农业劳动的生产效率,畜牧业的发展水平,这三项是决定古代农民能不能吃上肉和吃多少肉的关键因素。此外,畜牧业作为肉类的主要来源,需要消耗更多的粮食和耕地,在...的大部分地区都早早的被放弃了。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古代中国的农民,想吃上肉,肯定是相当困难的。

  6.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与治世:盛世有阴影,衰世也有希望

    「”盛世”,意即兴旺繁盛的时代,主要用来形容中国历史上王朝的兴旺时期。规模小的盛世又称为「”治世”。与盛世相关的还有「”中兴”(有时中兴也算作盛世的延续),指王朝在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存在后,克服了当时所处环境的巨大压力,使国家和社会从衰退中得以恢复。与盛世相反的则是「”乱世”。后者往往与战争、民变和政变密切相关——但正像戴逸所说:「”衰世也有希望”,乱世之中往往会有英雄出现,把国家带入新的盛世。中国

  7. 为什么有人说「 ”康乾盛世”是个笑话?康乾统治时期真的是盛世吗?

    康熙、雍正、乾隆一直是影视剧常用的题材,一般来讲,影视剧中会把皇帝演绎得极为英明神武、仁慈爱民,然而事实是这样的吗?

  8. 意大利美食如此之多,只有这两样成为墨索里尼最后的早餐

    1945年4月28日,前法西斯党党魁、意大利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与其情人克拉拉·贝塔西被游击队处决。两人未受到公开的审判,尤其是克拉拉,也一并被枪决、曝尸。正因如此,这一事件受到国际人士的指责。战后,关于墨索里尼遭到处决的详细情况也是众说纷纭。4月28日,墨索里尼和克拉拉迎来了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早晨,大概11时,农户主人玛利亚为他们端来了早餐,这是昔日独裁者及其情妇在人间享用的最后食物。

  9. AI+农业:智能农业系统让中国农业不再靠天吃饭

    同时,农业也是人与自然不断斗争进步的产物,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谁能率先采用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克服自然条件,谁就能在政权竞争中取得先一步的优势,中国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几乎都是在围绕着农业在演化变迁。

  10. 比黄金还珍贵的三样东西,异国特产,中国大规模引入后,国力暴涨

    中国在秦汉完成大一统后,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千万左右。别小看玉米、番薯、马铃薯,这三样东西对于中国来说,比黄金还要珍贵。玉米是美洲的代表物种,早在3500年前就已经开始大规模种植。因此,爱尔兰始终对英国抱有深深的敌意,北爱尔兰的独立问题困扰英国数十年,未来仍有再次爆发的可能。这些美洲的粮食物种比中国本土粮食更具优势,虽然口感不能满足中国的要求,但胜在产量大,同样的土地面积,可以养活数倍的人口。

随机推荐

  1. 金刚般若蜜多经白话述义

    金刚般若蜜多经白话述义  王骧陆居士讲述  我今天为什么要讲金刚经,用白话来述义呢?为要把金刚经上的妙用,移用在社会上。因离了世间上一切人事,佛法就没用处了。佛法处处是解除人生的痛苦,不论贵贱贤愚、老幼中外,是个人,就免不了自身的烦恼痛苦。其原因,总是执取名相,认虚妄的...

  2. 【履薄】的意思是什么?【履薄】是什么意思?

    ★「履薄」在《汉语大词典》第5126页第4卷58★「履薄」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履薄lǚbáo行走于薄冰上。履薄的拼音lǚbáo履薄是什么意思履薄lǚbáo行走于薄冰上。用履薄造句1.明·张居正《帝鉴图说》上篇:“抚兹庶事,如履薄临深,战战栗栗。”

  3. 风水上何为“十贵”?_风水知识

    风水上的十贵,为九歌十诀之一,指有关龙、穴、砂,水的10种吉形。风水家认为,有之可结贵地。风水与医学的关系_风水知识

  4. 楼兰是什么意思?诗词典故楼兰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是否善于用典,是诗词高手与诗词爱好者的本质区别。以下就是常见的典故。作为诗词写作者,不可不知。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

  5. 横死亡姐入梦,念经得度生天

    我的姐姐十年前因车祸身亡,学佛后才懂得这属于横死,会堕入恶道受极大苦。学佛后才知,能托梦的逝者,经推测多半是堕入了鬼道。10年间,偶尔的机缘,我参加了弘法寺的水陆法会,并在法会期间为姐姐立了超度牌位,之后,就淡忘了这些事情。从惠州回来以后,就发愿在最短的时间内读诵200部《地藏经》,发愿读经时我仍然没想过要学佛,只是想超度亡姐。现在,我已皈依三宝,诚心学佛,并坚持读诵《地藏经》。

  6. 古时候各朝代的官方语言是什么?普通话为何成为现代标准汉语?

    1909年,北京话被定为“国语”,1955年国家正式规定普通话为全国通用语言。其实普通话是一种以北方官话为基础的语言,发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也是现代标准汉语。古时候各朝代其实也有指定的官方语言,但普及率并没有现代这么高,毕竟古代各城市之间人群流动性并不大。想必大家也比较好奇,各朝代的官方语言是什么,下面就为大家揭晓这个答案。元朝法定蒙古语为国语,而明朝及清朝中叶之前中国的官方标准语一直是南京音。

  7.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是什么意思?

    【拼音】liúshuǐbùfǔ,hùshūbùlóu【解释】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8. 二战后苏联的获利有多大?——匹敌美国,新增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版图拓展方面苏联二战后在欧洲的西扩几乎是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苏联所建立的「”东方战线”的翻版。下面以罗马尼亚和芬兰为例,战后两者疆界都被限定在1941年1月1日时的状态。如此苏联继续据有1940年向罗马尼亚强索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地区(两地共5.1万平方公里)。北布科维纳是乌克兰人聚居区,苏联强索该地的理由是将之作为罗方「”占领”比萨拉比亚22年的「”赔偿”;芬兰就比较倒霉啦,不仅1

  9. 梦见买衣服了

    周公解梦梦见买衣服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买衣服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旁观者清成语故事_成语“旁观者清”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旁观者清 【拼音】pángguānzhěqīng 【解释】当事人被碰到的问题搞糊涂了,旁边观看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成语故事】 “旁观者清”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对同一事物,旁观者比当事人看得更清楚更全面。 这个成语来源于《旧唐书.元行冲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