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但是,但我们仔细研究地图时却发现只有江西而没有江东,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吗?答案是肯定的,其实在古代还真存在过江东的这一地理概念。而江东地域则归属于江南道管辖。调整后的江南东路只包括今天的安徽省、江苏省南部以及江西省东北部地区,而江南西路则只包含江西省剩下的大部分地区。江西行省被改成了江西布政使司,管辖范围已经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西全省管辖范围。在江东省彻底消失后,江南省也随之消失了。

我国很多省份的名称都具有紧密的地域联系,单从名称上就能看出他们是挨在一起的,比如:广东和广西、湖北和湖南、山西和山东、河北和河南。但是,但我们仔细研究地图时却发现只有江西而没有江东,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吗?答案是肯定的,其实在古代还真存在过江东的这一地理概念。那为什么江东这一区域划分到了今天就销声匿迹了呢?今天,本文将和大家一起来探索江东地理概念变迁的过程。 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以长江的走向来划分区域,将长江下游即江南一带称为为江东,但那时候还没有江西这一概念。秦末楚汉争霸中的西楚霸王项羽就是出生在江东地域内的泗水下相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宿迁。后来,项羽兵败垓下,逃亡到乌江边自刎而死,这是最早的关于江东的记载。后世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就曾为项羽不愿过江东的悲壮事迹而发出感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汉承秦制,江东这一区划也随之保留了下来。东汉末年,孙策平定江东六郡,为东吴基业打下了基础,这六郡分别为吴郡、会稽郡、丹阳郡、豫章郡、庐陵郡、庐江郡。孙策遇刺之后,孙权在此基础上建立吴国。到了三国时期,由于吴国的地盘主要在江东,所以江东这一概念也为人所熟知。 唐朝建立之后,唐太宗 ... 将全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10个道,分别为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而江东地域则归属于江南道管辖。 到了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认为江南道的面积过大,不利于地方 ... 的对这一区域的有效管理,于是他下令把江南道一分为三,拆分成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和黔中道三道。原先传统的江东地域划分第一次被拆散重组。江南东道的范围相当于今天江苏省的苏南地区、安徽的徽州地区、上海、浙江和福建全境。黔中道则相当于今天贵州的大部分地区、重庆、湖北和湖南的一小部分地区。说到江南西道,就不得不提江西省的演变过程。江南西道的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江西全省以及湖南、安徽、湖北的一部分,后来江西省也正是从江南西道分化出来的。 宋朝时,江南东道又被调整成了江南东路,而江南西道则改称江南西路。虽然从字面上看只是一字之差,但前后两者的实际管辖范围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后者管辖范围极大地"缩水"了。调整后的江南东路只包括今天的安徽省、江苏省南部以及江西省东北部地区,而江南西路则只包含江西省剩下的大部分地区。此时的江南东路还能代表江东这一地理概念,但越往后发展之后这一概念也也越来越淡了。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忽必烈把全国土地划分为10个行省:岭北行省、辽阳行省、河南行省、陕西行省、甘肃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湖广行省、江西行省、江浙行省。按照行省制度的区划,江南西路摇身一变成了江西行省,其辖区包括今天江西和广东两省的大部分地区。至于江南东路,虽然一开始时被划为江东宣慰司,但后来又被撤销,最终与两浙东路、两浙西路、福建路等区域一起并入新成立的江浙行省。江浙行省的辖区范围包括今天的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安徽省南部地区和江西省东北部地区。自此江南东路或者也可以说是江东这一概念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之外。 后来,明朝又改行省制度为承宣政、布政使司制。从1427年起,明朝就在在全国设置了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两京指的是北直隶和南直隶,十三布政使司分别为: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东、福建、广西、贵州、云南。江西行省被改成了江西布政使司,管辖范围已经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西全省管辖范围。由于明朝的南京位于应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市,此后江东省就不再单独设省。清朝取代明朝后,清廷将北直隶改为直隶,同时将南直隶改为江南省。没过多久,又把江南省一分为二,分别改为江苏省和安徽省。在江东省彻底消失后,江南省也随之消失了。 参考资料: 《汉书》、《旧唐书》、《宋史》、《元史》、《明史》、《清史》 如需了解更多有趣历史知识,欢迎大家订阅关注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抄袭,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持文章完整性
本文标签:中国古代史历史行省制元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