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马一浮:「 ”千年国粹,一代儒宗”

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素有「 ”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但一生傲骨且独行的梁漱溟却对比他年长十岁的马一浮推崇备至,盛赞马一浮是「 ”千年国粹,一代儒宗”,那么马一浮究竟是这样一个人呢? 马一浮 马一浮(1883—1967)是浙江会稽人,但他却于1883年4月2日出生于四川成都,其时其父亲马廷培正在仁寿县知县任上,其母何定珠出身于名门望族,对其早期启蒙教育影响至深。 1888年夏,结束仁寿知县任期的马廷培携全家从四川返回浙江原籍,在马一浮9岁那年,其父聘举人出身的郑墨田为私塾先生,专门教授其儿子读书,并为马一浮取学名「 ”福田”,马一浮在4岁时就曾师从何虚舟学读唐诗,并且过目能诵,常常被人称为「 ”神童”。 1893年,马一浮遭遇幼年丧母之人生不幸,母亲生前曾命其作菊花诗,马一浮应声出口成诗,曾让母亲大吃一惊,如今没有了母亲的呵护,马一浮更是把全部的精力用于读书,而「 ”学而优则仕”是当时读书人的最大动力。 1894年是甲午年,大清帝国遭遇了屈辱的中日甲午战争,而教了马一浮两年的先生郑墨田辞教,他认为马一浮才智过人,不敢误人子弟而耽误其学业,父亲马廷培只得亲自教授儿子,他也发现儿子禀赋异常,学习能力飞凡,遂让其自学,而他所能做的就是为儿子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 1898年是戊戌变法之年,马一浮赴绍兴县参加县试,一同参加考试的还有自己的老师郑墨田及周树人、周作人等考生,周作人在其《知堂问想录》中记载:「 ”会稽凡十一图(每图五十名):案首为马福田,予在十图三十四,豫才兄三图三十七……。”而老师郑墨田列第23名,由此可见马一浮水平之厉害,真乃学霸也,所取名次竟然甩了老师好几条街。 青年时期马一浮 马一浮之名很快就在绍兴流传开来,光绪十八年中进士的社会贤达汤寿潜读了马一浮的文章后大加赞赏,竟将大女儿汤孝愍许配给他,马一浮与汤孝愍于1899年拜了天地,上演了一幕才子配佳人的佳话。 马一浮于婚后上演了一段「 ”新婚别”,赴上海学习英文、法文和拉丁文,将其目光转向西学,这样的视野绝对是超前的,因为历史的车轮还尚未跨进二十世纪呢。 马一浮在上海学习还不足一年,就不得不返回家乡服侍病重的父亲,尽管马一浮与汤孝愍精心照顾父亲,但马廷培的病还是日趋加重,去世时尚不及花甲之年。 马一浮携妻重回上海,与马君武、谢无量等人创办了《二十世纪翻译世界》杂志,以此传播西方文化,当时就有「 ”天下文章在马氏”之誉,而这里的马氏就是指马一浮和马君武。 马一浮在为父亲守孝的日子里,妻子汤孝愍竟意外怀孕,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夫妻俩决定堕胎,然而就是这个错误的决定,导致汤孝愍于1902年7月15日意外身亡,马一浮曾泣泪写下了《哀亡妻汤孝愍辞》,并从此立志终生不娶。 1903年6月,马一浮因懂外文而被清 ... 派驻美国圣路易斯,参加将于1904年举办的「 ”圣路易斯百周年纪念博览会”中国展馆的筹建工作,同时在驻美领事馆留学生监督公署任中文文牍,其任职期间还曾赴欧洲游历。 在美国工作的马一浮 极富语言天才的马一浮,其英文水平在实际语言环境运用中大有长进,有机会购买了一部马克思的《资本论》,并将其带回中国进行推介,由此成为中国翻译《资本论》第一人。 1904年5月,马一浮从美国转赴日本游学,曾师从日本友人乌泻隆三学习日文和德文,并于当年11月返回中国,并在江苏镇江焦山海西庵潜心治学,研究西学并开始译著《欧洲文学四史》等著作。 1906年,马一浮回到浙江,寄居在杭州西湖广化寺,通读文渊阁珍藏的《四库全书》,文渊阁是清乾隆年间所建,是专门收藏《四库全书》的皇家藏书楼,马一浮在此研读一年,方把《四库全书》通读完毕,随即居于杭州陋巷精心研读传统中华传统典籍,可谓是痴心于自学。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遴选章太炎出任教育总长,被章太炎婉拒,由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范源濂出任教育次长,蔡元培聘请马一浮为秘书长,但马一浮到任不足月余,就挂冠而去,前往南洋考察,并作《新加坡道南学堂记》,回国后继续潜心于国学。 马一浮书法 1916年冬,著名诗人苏曼殊慕名到杭州拜会马一浮,苏曼殊比马一浮年轻一岁,能诗擅画,并且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二人可谓是惺惺相惜,但非常遗憾的是,苏曼殊于1918年就在上海病逝。 1917年初,蔡元培正式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再次向马一浮伸出橄榄枝,邀请马一浮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被马一浮婉拒,蔡元培只得另行聘请陈独秀出任。 1918年夏,李叔同正式出家,取发号弘一,李叔同在出家之前,曾与马一浮研讨佛学,李叔同年长马一浮三岁,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可谓在众多文化领域,开中华文化艺术之先河,马一浮与李叔相互引为知己,曾亲自陪同李叔同到灵隐寺受戒。 马一浮(右一)与李叔同(右二)等人合影 1924年9月,直系军阀孙传芳主持浙江之时,曾慕名拜访马一浮,但却被马一浮拒见,实际上孙传芳无论是在出任闽浙联军总司令,还是出任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都是重用地方社会贤达和知识分子,而其麾下也聚集了许多知识分子,这其中包括丁文江、蒋百里、陈仪、刘厚生等人。 1930年,熊十力在杭州广化寺疗养期间,经浙江省图书馆馆长单不庵介绍,熊十力与马一浮相识,曾是北京大学教授的熊十力向马一浮求教,并恳请马一浮为其《唯识论》撰写序言,但此书经浙江省图书馆出版后,遭到佛教界反对和攻击,但马一浮与蔡元培等人却对《唯识论》推崇备至。 马一浮(前排左四)与熊十力(前排右三)等人合影 1933年夏,熊十力、梁漱溟曾专程到杭州西湖拜访马一浮,中国三位儒学大师难得聚在一起,彼此相谈甚欢,为文坛留下一段佳话。 抗日战争爆发后,浙江大学被迫西迁,先后更换了建德、吉安、泰和、宜山等校址,历时两年有余,最终在贵州遵义、湄潭落脚生根,并坚持办学七年,马一浮在竺可桢的再三邀请之下,于1938年夏出山任教于浙大,在江西泰和广西宜山开设「 ”特约讲座”,讲稿分别合辑为《泰和会语》和《宜山会语》。 马一浮与浙大教师合影 1938年底,竺可桢以「 ”求是”作为浙江大学校训,并力邀马一浮为浙大撰写校歌歌词,马一浮以《大不自多》为题交稿,马一浮撰写的歌词以文言文写成,用典较多且意境深邃,确能体现浙大所追求的求是精神,但就是有些拗口且不通俗,由著名声乐家和作曲家应尚能教授谱曲后,被定为浙江大学校歌。 浙江大学毕业的学生,了解老校长竺可桢的人都不多,能够知道这首校歌的人更少,而能读懂并理解校歌歌词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据说浙大师生中不知马一浮的人不在少数,而读不懂校歌歌词的更是一种普遍现象。 马一浮在著述 1939年,马一浮无意久留浙大,而是流露出想创办一所古典式书院,他的这一想法被陈布雷和陈立夫得知,并最终得到官方资助,马一浮在时隔半个世纪之后,又重新回到四川,在乐山乌尤寺创办了「 ”复性书院”并担任院长兼主讲,其办学宗旨就是为了保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马一浮亲自讲学一年零八个月,其讲稿辑为《复性书院讲录》卷一至卷六。 「 ”复性书院”停止讲学之后,转而以刻书为主,先后有《蠲戏斋诗前集》、《避寇集》、《蠲戏斋诗编年集》、《芳杜词賸》等问世,马一浮希望以自己的所为,为中华民族保存一点文化血脉。 会稽马浮之印 1946年5月20日,马一浮与「 ”复性书院”一并迁到杭州,借西湖葛荫山庄为临时书院院舍,继续以书院主讲兼总纂名义从事刻书。 1947年,马一浮提出废止「 ”复性书院”,并于1948年初离开葛荫山庄,居住在亲戚家里,及至当年秋天,随着国民 ... 全面溃退,「 ”复性书院”正式宣告结束,从筹划建立到终结,期间刚好经历了十年。 1950年4月,马一浮应其弟子蒋国榜之请,移居西湖花港蒋庄,重新隐居林下,继续以选刻古书为业,蒋庄为无锡人廉惠卿所建,宣统年间转售给了蒋国榜,被俗称为蒋庄,马一浮此后一直居住于此。 马一浮(右)与蒋国榜合影 1952年4月,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到西湖蒋庄拜访马一浮,正值马一浮午睡,陈毅不让打扰,事后马一浮深为感动,其后与陈毅也多有往来,马一浮还受聘出任上海市文物管理 ... 会 ... ,并于1953年春出任浙江省文史馆馆长,这也是马一浮第一次以七十高龄出任官职。 1957年4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访华,中国 ... 以最高规格接待了这位苏联国 ... 首,周恩来 ... 在陪同伏罗希洛夫访问杭州时,建议客人去蒋庄会晤马一浮,并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历史合影。 马一浮与周恩来(左二)、伏罗希洛夫(右二)等人合影 1963年是马一浮80寿辰,周恩来特意批复10000元人民币作为马一浮颐养天年的资金,当年冬天马一浮赴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了《马一浮书法展览会》,并将其历年的书法精品357件(册)捐献给了国家,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曾专门摄制了纪录片。 1964年,马一浮又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当年冬天以老迈之躯赴京出席全国政协会议, ... 、周恩来、陈毅接见和宴请了政协 ... 中的耆宿,马一浮被安排坐在 ... 身旁,此前马一浮与 ... 已经多次相见,也与三位伟人互有唱和。 马一浮回杭州后书写了两副对联赠予 ... 和周恩来,书赠 ... 的是「 ”旋干转坤,与民更始;开物成务,示我周行”,落款则为「 ”集《易》、《诗》《汉书》、《宋史》句,赠 ... 。马蠲叟赠言”;书赠周恩来的是:「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体国经野,辅世长民”。落款为:「 ”集《周礼》、《孟子》、《礼记》句,周 ... 鉴正,马蠲叟赠言。” 马一浮在西湖边上小憩 文化大革命时,马一浮也未能幸免,其罪名为「 ”反动学术权威”,他被红卫兵数次抄家,浙江省图书馆古籍部闻讯马一浮被抄家时,立即派人从尚未投入火堆中的箱囊中抢救出一批珍贵的书画,又从杭州七中接收了从马一浮家中抄来的3000余册图书。 一生耿介的马一浮面对如此劫难,不得不底下高贵的头颅,恳切请求红卫兵,能否「 ”留一方砚台给我写字好不好?”换来的却是一记耳光,并将耄耋之年的马一浮撵出了蒋庄。 1967年春,马一浮胃部大出血并引发诸病,延至当年6月2日,在杭州驾鹤西去,但他并没有归葬马氏家族坟茔,而是被安葬在杭州南山公墓。 马一浮之墓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上,马一浮可谓是一座令人仰止的高山,其一生潜心治学,几乎到了不入世俗烟火的地步,让人十分惊奇于他的另类,但不知何故,在论及众多国学大师时,马一浮名字却很少出现其中,他是被岁月尘封,还是世人难懂其人,但他确实是被岁月和历史遗忘之人,但愿有更多的人去了解和认识他。

马一浮:「 ”千年国粹,一代儒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历史上的纪昀与和珅,不是敌对关系,辟谣

    近年来,由于《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导致纪晓岚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便私以为纪晓岚是个为官清廉的大臣,而和珅是个贪赃枉法的贪官,二人一生都是死对头,纪晓岚还每次都能制住和珅,以灵巧计谋每每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而和珅却总是吃瘪。但其实,这部电视剧,是根据民间传说《纪晓岚智斗和珅》来编排的,就连野史都算不上。

  3. 党内怪人!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央,请他给予方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4.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5.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6. 毛主席身上的十大神秘「 ”气场”,震古烁今!

    在毛主席的身上,充盈着一种令人极其震撼、并且无法消除、无法躲避的神秘「”气场”。不管你是拥戴者,还是仇视者,都不由自主地受到这股「”气场”的吸引、感染和影响。对拥戴者而言,这「”气场”正如春暖催花开,令其志存高远;对仇视者而言,这「”气场”恰似秋肃扫叶败,令其闻风丧胆!毛主席到底有哪些神秘「”气场”呢?至少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一是令人震撼的「”挥斥方遒”之霸气毛主席少年时,曾豪迈地宣称:「”春来我

  7.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8. 他被父皇写进传位诏书,为何最后却没能当上大清皇帝?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9.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10. 东北「 ”易帜”—北洋军阀终结的标志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以奉军为主,意图统一中国。却在北伐军、晋军、冯玉祥军的联合打击下,屡战屡败。面对...的不利形势,张作霖自认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于6月2日发表「”出关通电”,次日即乘专列离京,前往奉天,以期能够卷土重来。可没想到,专列行进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提前布置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重伤殒命。张作霖为什么日本人想要炸死张作霖呢?要知道当时日本为了

随机推荐

  1. 用留恋造句

    五:她赶紧擦著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对小女孩来说,这世界上没有光明,没有温暖奶奶的出现使她无比留恋。

  2. 怎样删除思维导图中的概要?

    使用WPSOffice打开思维导图.选中思维导图中已有的概要,将鼠标右键选择“删除”即可.或在选中概要后,直接点击“Delete”键删除即可.

  3. 让人心痛的话 眼泪曾无数次落在手上可是又无数次原谅-感人的情话

    六、她是你的真心话,我是你的大冒险。一切皆有定数,求之不得,弃之不舍。.而爱的表现只有一个:就想和你在一起!十六、你根本不知道我是多害怕,多害怕你会被别人喜欢,更怕你喜欢上别人而离开我。

  4. 梦里没有颜色预示什么? -周公解梦

    接下来我们说正常体制人士做的没颜色的梦。童年遭受过侵害,无论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他们以黑白或者灰白为美,梦里也就出现这种无颜色的梦成为一种生活的习惯。梦境分析你的事业为何年年不顺-周公解梦

  5. 阎崇年说:不要总是揪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不放

    这是阎崇年第七次来扬。站上讲坛,极为简短的开场白瞬间令听众动容:“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的朋友,都首先向您鞠躬,表示感谢与敬意。”去年底,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特展》,其间召开了大型学术研讨会,阎崇年出席活动。“我把扬州看作第二故乡,所以,今天不...

  6. 10元左右一瓶的白酒能喝吗?常喝对身体有哪些影响?这才是事实

    饮酒一事,已经成为了我国人民特有的习惯。今天要和大家聊到的是您看到的各种10元左右的白酒,常喝这样的酒对身体有何危害?10元左右的白酒能不能喝?喝白酒对于身体有哪些伤害?女性经常饮酒,特别对于孕妇来说,容易导致出现胎儿酒精综合征,甚至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导致流产、早产以及胎儿畸形等问题的出现。酒精对于身体百害而无一利。喝酒时多喝水,增强身体的排泄。为了身体,拒绝饮酒才是王道。

  7. 封建人血馒头竟出自于唐朝时期,真的可以用来治痨病(肺结核)?

    历史认知网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封建人血馒头竟出自于唐朝时期,真的可以用来治痨病(肺结核)?”现实中也有迷信的认为人血馒头可以治痨病(肺结核)的案例。人血馒头的出处人血馒头的由来最早是出自于唐朝时期陈藏器所编写的本草拾遗中,他在书中明确的讲到,在斩首处决犯人时,便有人向刽子手买蘸过人血的馒头来治病。

  8. 西周朝官员俸禄 西周朝武官俸禄

    西周朝武官俸禄?西周朝官员的俸禄周时期,奴隶制国家已发展到成熟阶段,国家机器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家的职能在不断扩大,事物更加繁忙,财政活动也越来越多,靠奴隶主等少数人是很难治理好国家的,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国家官吏来保证政权的正常运转。春秋时,官制还沿用着公、侯、伯、子、男、诸侯、卿、大夫、士的体系,俸禄也沿用着西周分田制禄的办法。

  9. 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iělíngháixūjìlíngrén【解释】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出处】明·瞿汝稷《指月录》:“金陵清凉泰钦禅师,性豪逸,众易之,法眼独契重。一日眼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对曰:‘系者解得。'”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故事【例子】“解铃还需系铃人”,所以这回伏园回来,我仍要他将事情弄清楚。(鲁迅《两地书·六十九》)【相关】百度“解铃还需系铃人

  10. 饴含抱孙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íhánbàosūn【解释】含着饴糖逗小孙子。形容老人自娱晚年,不问他事的乐趣。同“含饴弄孙”。【出处】清·龚玉晨《紫姬小传》:“饴含抱孙,亦止孝先一人。”【例子】无【相关】百度“饴含抱孙”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