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郑和下西洋资料

  明成祖用武力从他侄儿手里夺得了皇位,有一件事总使他心里不大踏实。皇宫大火扑灭之后,并没有找到建文帝的尸体。那末建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京城里传说纷纷,有的说建文帝并没有自杀,趁宫里起火混乱的时候,带着几个侍从太监从地道里逃出城外去了;别的地方传来的消息更离奇,说建文帝到了什么什么地方,后来还做了和尚,说得有鼻子有眼睛,使明成祖不得不怀疑。他想,如果建文帝真的没死,万一他在别的地方重新召集人马,用朝廷的名义讨伐他,岂不可怕。为了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他派了心腹大臣,到各地去秘密查问建文帝的下落,但是又不好公开宣布,就借口说是求神仙。这一找,就找了二三十年。

  明成祖又想,建文帝会不会跑到海外去呢?那时候,我国的航海事业已经开始发展起来。明成祖心想,派人到海外去宣扬国威,跟外国人做点生意,采购一些珠宝,顺便探听一下建文帝的下落,岂不是一举两得。

  这样,他就决定派一支队伍,出使国外。让谁来带这支队伍呢?当然非得是自己的心腹不可。他想到跟随他多年的宦官郑和,倒是个挺合适的人选。

  公元1405年六月,明成祖正式派郑和为使者,带一支船队出使“西洋”。那时候,人们叫的“西洋”,并不是指欧洲大陆,而是指我国南海以西的海和沿海各地。郑和带的船队,一共有二万七千八百多人,除了兵士和水手外,还有技术人员、翻译、医生等。他们乘坐六十二艘大船,这种船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在当时是少见的。船队从苏州刘家河(今江苏太仓浏河)出发,经过福建沿海,浩浩荡荡,扬帆南下。

  郑和第一次出海,先到了占城(在今越南南方)接着又到爪哇、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岸)、苏门答腊、满剌加、古里、锡兰等国家。他带着大批金银财物,每到一个国家,先把明成祖的信递交国王,并且把带去的礼物送给他们,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许多国家见郑和带了那么大的船队,态度友好,并不是来威吓他们,都热情地接待他。

  郑和这一次出使,一直到第三年九月才回国。西洋各国国王趁郑和回国,也都派了使者带着礼物跟着他一起回访。在出使的路上,虽然遇到几次惊涛骇浪,但是船上有的是经验丰富的老水手,船队从没出过事。只是在船队回国、经过旧港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件麻烦事。

  旧港地方有个海盗头日,名叫陈祖义。他占据了一个海岛,纠集了一支海盗队伍,专门抢劫过往客商的财物。这回听到郑和船队带着大批宝物经过,分外眼红,就和同伙计议,表面上准备迎接,趁郑和不防备,就动手抢劫。

  这个计谋被当地人施进卿得知,他偷偷地派人到船队告诉了郑和。

  郑和心想,我手下有二万兵士,还怕你小小海盗?既然你要来偷袭,就非得给你点教训不可。他命令把大船散开,在旧海港口停泊下来。命令船上的兵士准备好火药、刀枪,严阵以待。

  夜深的时候,海面上风平浪静,陈祖义带领一群海盗乘着几十艘小船直驶港口,准备偷袭。只听到郑和坐船上一声火炮响,周围的大船都驶拢来,把陈祖义的海盗船围住。明军人多势大,早有准备,把陈祖义杀得大败。大船上的兵士丢下火把,把海盗船烧着了。陈祖义想逃也逃不了,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郑和把陈祖义捆绑了起来,押回中国。到了京城,向明成祖献上了俘虏。各国的使者也会见了明成祖,送上大批珍贵的礼物。明成祖见郑和把出使的任务完成得很出色,高兴得眉开眼笑。

  后来,明成祖相信建文帝确实是死了,没有必要再去寻找。但是出使海外的事,既能提高国家的威望,又能促进跟西洋各国的贸易往来,好处很多。所以打那以后,一次又一次派郑和带领船队下西洋。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的将近三十年里,郑和出海七次,前前后后一共到过印度洋沿海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的木骨都束国(在今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一带)。

  到郑和第六次出使回国的那年,明成祖得病死了。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不到一年也死了。继承皇位的明宣宗朱瞻基,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由祖母徐太后和三个老臣掌权。大臣们认为郑和出使七次,国家花费太大,到国外航行的事业就停了下来。

  郑和的七次航行,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说明当时我国航海技术已经有很高的水平。通过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那些国家里还流传着三保太监的事迹。

  郑和大事年表

  1371年(洪武四年辛亥)马三保出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

  1382年(洪武十五年壬戌) 11岁 明军征云南。马和父亲马哈只去世。马和被掳入明营,遭宫刑迫害!

  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庚午) 19岁马三保被燕王朱棣看中,选入燕王府服役。

  1404年(永乐二年 甲申) 33岁 马三保因战功显赫,获成祖赐姓"郑"的殊荣,从此改称郑和,并擢拔为内官监太监。

  1405年7月11日(永乐三年六月十五 乙酉) 34岁 奉成祖命,郑和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1407年10月13(永乐五年九月十三 丁亥) 36岁 回国后,立即与王景弘、侯显等率船队第二次下西洋,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

  1409年(永乐七年 己丑) 38岁 九月又偕王景弘、费信等第三次下西洋。

  1413年(永乐十一年 癸己) 42岁 偕马欢等人率船队第四次下西洋。

  1417年(永乐十五年 丁酉) 46岁 郑和率船队第五次下西洋。

  1421年(永乐十九年 辛丑) 50岁 偕王景弘、马欢等人率船队第六次下西洋。

  1431年(宣德六年 辛亥) 60岁 郑和偕王景弘、马欢、费信、巩珍等率船队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

 

  1433年(宣德八年 癸丑) 62岁 郑和于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队回国,宣宗赐葬南京牛首山南麓。

郑和下西洋资料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5.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6.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7.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8.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9.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10.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随机推荐

  1. 古代间谍史上的“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除了有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在古代间谍史上也有四大发明,这四大发明就是古人在重重谍影中所使用的间谍工具。  西方学者认为,间谍鼻祖是公元前十世纪名叫娣莱拉得菲利斯女人。事实上,中国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夏末,就出现了间谍,她...

  2. 为什么中秋节变得越来越乏味了?传统和文化告诉你原因

    文/小肥虾老天桥在什么地方?明朝嘉靖年间北京筑外城,此地成为外城的中心。此桥只为天子所走,因此得名天桥。童年天桥的演出,种下了他与文艺表演结缘的种子,现在故乡远在千里之外,再也不会去,乡愁便成了尘封于童年的记忆。我来南京已经数年。友人说,你对南京没有归属感。老杜按下发送键,后来想想,又撤回了。可惜李白早已不在了。今天下午南京还是愁云笼罩,青奥会结束,雾霾又照常出现在古都的天空里。

  3. 关注儿童食品安全

    目前治疗食物过敏症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完全避免接触过敏食物。因此,医学专家提醒人们,凡是那些已被明确诊断患有食物过敏症孩子的家庭,除了要随时备有肾上腺素等药品外,必须确保家中不存放任何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4. 女皇叶卡特琳娜一世逝世

    1727年5月17日,俄罗斯帝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一世逝世。命运使叶卡捷琳娜这个他人往日的姘妇,一跃成为居万人之上的君王的宠姬。网络配图此外,叶卡捷琳娜的臂力也很惊人。1711年,彼得一世被土耳其人包围,甚至想投降,但叶卡捷琳娜阻止了他,并且和其他妇女筹集了珠宝贿赂了敌军主帅,使得彼得一世得以全身而退。丈夫死后,得到近卫军的支持,于1725年加冕成为俄罗斯帝国女皇。

  5. 造反成功后,为什么西方的国王不用死,中国的皇帝必须死?

    剩下的虽然权利被剥夺,但是生命大多数没有受到威胁。同样是造反成功,为什么东西方对前朝皇室,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呢?在欧洲历史上,在政治斗争中...,被剥夺权力的皇帝还有很多了,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同样是生活在一战时期,德国的威廉二世可以安享晚年,我们如今的好邻居,曾经战斗民族的俄国皇帝,尼古拉斯二世就没那么好运了。

  6. 梦见眼睛进灰尘 梦见眼睛进灰尘什么意思

    梦见眼睛进灰尘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眼睛进灰尘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自己的眼睛进了灰尘,表示你们两个人的恋情会遭到父母、长辈的反对,并且不久后会有情敌出现,你们的感情路将会受到很多波折。梦见眼睛进灰尘的案例分析萧萧梦见自己的眼睛有异物,他用手猛搓,想把异物清除。萧萧吓得醒了过来。再者,梦是提醒做梦者会发生什么事,这类事几率不大,但一定要注意。

  7. 颖悟绝伦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ǐngwùjuélún【解释】颖悟:聪颖。绝伦:超过同辈。聪明过人。亦作“颖悟绝人”。【出处】元·脱脱《宋史·张方平传》:“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曰:‘吾已得其详矣。’”【例子】无【相关】百度“颖悟绝伦”

  8. 刘邦未娶的一女人 为什么吕后会将她生的儿子带大?

    汉高祖刘邦的妻子是吕雉,这是妇孺皆知的,然而在刘邦娶了吕雉之后,在娶的女人下场很惨,但是有一个人她在吕雉嫁给刘邦之前就和刘邦在一起,并且还给刘邦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之后还被吕雉带在身边,她是刘邦未娶吕雉之前的女人,生一儿子,自小被吕雉带在身边。不过到了之后刘盈继位之后吕雉的心理就发生了变化,她怀疑大多数刘邦的儿子,甚至连她养大的刘肥也十分的怀疑。

  9. 18岁纯情男孩写得满分情书

    我今年18岁,再过几天就19岁,也就是我还未满20岁,今年大概会二一呗,所以得交22万的学费,其实我的智商是阿甘的23倍,只是,我24小时都在睡。永远记得41天前,写下42句爱她的誓言,还有43种我想的永远,却只换来44CC真情的眼泪,加上45夜辗转难眠,老实说我打了46句废言,其实你该从47句开始看,但是你都看到了第48句,只写49又觉得怪怪的,那就哈啦到50,凑个整数吧!或者是这个100分的那位。

  10.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代价:22次战役斩首181万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代价:22次战役斩首181万  秦国自孝公时,在法家思想指导下,从农战两个方面革新内政,争霸中国,经过几代君主的努力,终于以武力统一中国。在兼并过程中,普遍存在斩首现象,秦汉之际一致认为秦国是崇尚诈力的虎狼之国,鲁仲连更明确提出秦是弃礼义尚首...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