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泛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白话翻译

  晋侯、秦伯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经对晋侯无礼,而且和楚亲近对晋有二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泛南。

  佚之狐告诉郑伯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军一定会撤走。」郑伯听从他的话。烛之武推辞说:「臣壮年时还不如他人,现在年老了,更是不中用了。」郑伯说:「我不能早任用你,现在危急而来求你,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对你也是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夜里,烛之武用绳子吊下城去。见了秦伯说:「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亡国了。如果灭掉郑国对君王有利,那敢请烦劳左右。越过他国以远方的土地为边邑,君王知道它的困难吧。哪里用得着灭郑来增加邻国的土地?邻国扩大,君王削弱啊!如果舍弃郑国作为东方道上的主人,使者的往来,郑国可以供应所缺,对君王也没有害处。而且君王曾经对晋君有恩,晋君许诺以焦、瑕二地作为报答。结果早上才渡河,晚上就筑墙设防了,这是君王所知道的。晋,哪里会满足呢?既在东边的郑国开拓疆域,又想在西边扩展领土,如不侵蚀秦国,将到哪里取得土地呢?侵损秦以利于晋,唯请君王考虑。」

  秦伯十分高兴,和郑国缔结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在郑国戍卫,就回去了。

  子犯请晋侯截击秦军,晋侯说:「不可以,如果不是他,我没有今天。受人帮助而回过头来害他,这是不仁;失去秦国的亲善,这是不智;以纷乱取代整齐,这是不武。我们回去吧。」晋侯也撤军了。

古文观止卷一‧烛之武退秦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东周地位有多低?周天子率军攻打郑庄公,却被一箭射碎尊严

    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周桓王自然非常生气,认为自己作为周天子的尊严受到了冒犯,于是亲自率领卫国、蔡国、陈国等诸侯国的联军征讨郑庄公。很快,周天子的诸侯联军一败涂地,郑国的大将祝聃一箭射过去,命中了周桓王的肩膀。可以说,这一箭彻底粉碎了周桓王击败郑国的梦想,让周天子的尊严一败涂地,从此各国诸侯更加骄横,根本不听周天子的调度,可见东周时期周天子的地位有多低。

  2. 一个母亲的偏心程度——支持小儿子夺大儿子的职位、甚至性命

    郑国国君郑庄公和颍谷封人颍考叔吃了顿饭,颍考叔特意把肉食留下没吃。

  3. 知耻而后勇的秦国三帅,最终如何一雪「 ”崤之战”的前耻

    所谓大国邦交,从来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4. 周天子被这个诸侯暴打,失去了最后的威信,成为名义上的象征

    郑庄公跟周桓王的第一场交锋,发生在公元前717年。其实在这之前,郑庄公就跟周王室打过交道,平王还在世的时候,对庄公采取了一种半是打压,半是笼络的态度。既不愿意让郑国过于强大,如武公时代的威胁,又不愿意让对周王室有过恩德的郑国衰落,因此失去一个同姓的助力,就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周郑交质事件便出现了。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当人质,而庄公的长子忽,也就是后来的郑昭公去了天子那里,两者间暂时维持了表面的和平。

  5. 周桓王: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

    引言康熙皇帝继位之后,雷厉风行的做了擒鳌拜、平三藩等三件事,由此成为千古一帝,名垂千古。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初期,东周第二位天子继位之后,也做了三件事。不同于康熙,这位天子做了这三件事之后不但没有名垂千古,反倒是身败名裂,同时也致使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这位有心无力的天子便是周桓王。

  6. 乐问五千年:为什么说春秋第一名将建立的丰功伟业,全被子孙毁了

    春秋时代,赵盾称得上是晋国的一位风云人物,他的父亲就是晋文公称霸时期非常倚重的名臣赵衰,甚至可以说,赵盾是他那个时代,极具铁腕手段的一个人,当时有人将他跟父亲赵衰作比较,说他们父子都像是太阳,但是,父亲是冬天里的太阳,能给人以温暖;但儿子则是夏天的太阳,这就没法让人亲近了,炎炎夏日,烈日骄阳,足以证明赵盾的「”毒”,在晋文公死后,强势的赵盾掌握大权,说一不二的风格,得罪了当时很多贵族,毕竟他们的父

  7. 春秋最惨的国家,郑国夹在晋楚两国之间,受尽了屈辱毫无办法

    因为春秋时期风光的只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人都是默默无闻,甚至过的苟延残喘。就算你登上了执政者的舞台,如果处在一个弱国,那更是悲惨万分。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郑国那些国君的遭遇,出自《史记郑世家》。郑国是一个中等国家,处在晋、楚两大强国之间,本来跟他们也是相安无事,可自从晋文公当上霸主以后,楚国要跟晋国争夺霸主地位,郑国的处境就变了。

  8. 一国君忍了十年,弟弟造反后,他说:动手吧,立即成千古明君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东周的这一年,周王室势力衰弱,大权旁落,春秋时期开始了,自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身死后,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攻城掠地,战争频发,曾经强盛的周王朝只剩下了一小块地盘。而后发展起来的春秋五霸名留史册,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却很少有人记得第一个强势起来称霸诸侯的人,使得"天下诸侯,莫非郑党",此人就是郑庄公。郑庄公是郑国的第三位国君,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9. 悲剧英雄vs奸佞小人,郑庄公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郑庄公是春秋初期最有影响力的国君,也是《左传》刻画的第一个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的政治家。

  10. 大趋势下的历史变革——三点原因揭示为什么周朝由盛转衰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王朝,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享国共计791年。在将近800年的历史长河中,周朝经历了从强盛到衰落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渐进的也是触目惊心的。从号令四方的天下共主到名存实亡的象征符号,周朝是怎样由盛转衰的?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随机推荐

  1. 薛宝钗一家为何赖在贾家不走 薛家到底图什么

    薛家举家进京后住在贾家一住就是六七年,为何明明家里在京城有房产,却任凭贾家和贾母多次暗示撵人也不走。薛家不走,不能不令人诧异,薛家到底图什么!?为薛蟠找一个靠山是薛家当务之急,而贾家是最合适选择。薛家赖在贾家几年不走,攀附贾家,努力促成金玉良姻,意图薛宝钗嫁给贾宝玉,都是为了薛家,为了薛蟠。薛宝钗为人聪明,如何不知母亲心思?

  2. 世间福禄天皆注定:范仲淹亲历异事

    世间福禄天皆注定——范仲淹亲历异事王拱辰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大臣,字君贶,年仅十八岁就高中状元,曾先后担任吏、户、礼、兵、刑五部尚书以及其它一些职位显赫的官职。据宋代古籍《括异志》记载:北宋文豪范仲淹在仁宗天圣年间曾任陈州通判,陈州地处今河南周口淮阳县一带。郡守和范仲淹关系不错,便请他参观。而郡守却很相信道士,还对道士说:那么请你也查一查范仲淹将来的仕途如何?至此范仲淹才相信这位道士真的有神通。

  3. 经常用蒲公英泡脚好处多,但营养师却提醒:泡脚时要注意这2件事

    蒲公英在民间也叫婆婆丁、黄花郎等称号,是小时候人们喜欢玩耍的野菜。

  4. 推荐一些赞美九寨沟山水的句子、成语、词语 | 历史新知网

    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描写九寨沟的诗句:《岷江源》高原灌木草丛生,鲜有群山蕴森林。仲夏烈日寒衣裹,缓步漫水岷江源。《雪山泪》嘉陵岷江水湍流,晓知原上禾干渴。

  5. 教授:“近500年,全世界838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来自中国”

    但是并不是没有科学发明,而且不止30项,所以在今天的中国,在科学的时代,中国的科学更会大步向前走。让我们来说说中国在近几十年里发明的重大历史成就。在国际上把这项发明看成了是在中国四项创造后又一项发明。在60年代的动乱后,吴文俊对于数学产生了很大的感觉,在计算机发展的背景下,他利用现有的技术,进一步的发展了古代的古数。

  6. 喊鹊桥

    喊鹊桥鹊桥传说张升家境贫寒,靠采药为生。阿尤被困在孤峰上,和织妹相向而泣,两人正要跳下裂谷殉情,幸好在峰上修行的鹊仙姑看到,她喊出了一座鹊桥,让阿尤过桥团聚……张升点头答应,心里却有点不相信,这鹊仙姑看着就像一个普通山民,难道她真有喊出鹊桥的本事?一喊成桥三天后的酉时,张升来到了裂谷边。张升掉下鹊桥,可是没有死,他被一张大网托住了,就这样悬吊在半空中。

  7. 梦见家人出国

    周公解梦梦见家人出国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家人出国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放烟花 梦见放烟花什么意思

    梦见放烟花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放烟花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放烟火,在历史新知原意中通常预示将会有好事发生,可能前段时间经历了一段艰苦的日子,但是很快好运就好降临,好事接二连三的发生。小孩子梦到放烟花,表示天资聪颖,成绩提高很快。梦见买饭梦见买饭什么意思病人梦到放烟花,预示著病情加重。《历史新知》梦看放烟,主百事无忧,病去大吉。

  9. 借尸还魂记

    借尸还魂的事态表现,是某人死后复活,人格、记忆完全转换为另一已亡故的人,有证据可验。如《子不语》卷二《灵璧女借尸还魂》。方悟借尸还魂,成了这家人的公子。原来系一崔姓...人借尸还魂。藏密和道教等所说“夺舍”,则是一种自主的借尸还魂法。

  10. 【刘灵】的意思是什么?【刘灵】是什么意思?

    ●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刘参军》诗:「刘灵善闭关,怀情灭闻见。」●唐李商隐《假日》诗:「谁向刘灵天幕内,更当陶令北窗风。」冯浩笺注:「《文选》五臣注引臧荣绪《晋书》:‘刘灵字伯伦。’颜延之《五君咏》、《文中子》、《语林》并作‘灵’,而《晋书》本传作‘伶’,故他书通用。」★「刘灵」在《汉语大词典》第2499页第2卷755参见:刘灵刘灵是什么意思刘灵liúlíng即晋代的刘伶。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