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日本遭受原 ... 袭击其实另有原因……

“ 事实上,随着广岛被毁灭而向全世界宣告原子时代到来之前以及俄国人参战之前,日本人早已在求和了。 ” >1945 年日本宣布投降后好几个月,人们还在琢磨究竟是原 ... 还是苏联参战导致了日本的投降、太平洋战争的结束。但是,慢慢地大家明白过来,人们把这两件事对于促使日本投降的重要性都估计得过高了。原来,日本早在1945年8月以前就已经在求和了。 >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切斯特·W·尼米兹后来对国会这样回忆道:“事实上,随着广岛被毁灭而向全世界宣告原子时代到来之前以及俄国人参战之前,日本人早已在求和了。”当时参战的其他美国军事将领也证实了这个说法。 >那么,为什么日本不在1945年7月下旬波茨坦公告发布之日接受这一公告,宣布投降,而非要等到广岛和长崎被炸为一片废墟和苏联出兵满洲之后呢? 这个问题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 >1981年美国史学家威廉·J·库夫林揭秘,当年日本拒绝波茨坦公告以致后来遭到毁灭性打击的真相只有一个:原来竟是一个日本人用错了一个日本字而铸成的大错。 >1945 年春季,日本当局已十分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国家已经是一败涂地了。国家的困境已达到令人绝望的地步,真实的数字对某些内阁成员已不再是秘密了。日本工业体系在空袭下已经崩溃。由于缺乏铝,到这年9月飞机制造即将完全停顿。 >盟军对铁路、公路和桥梁的频频空袭,修复的程度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数以十万计的尸体埋葬于大小城市烟雾弥漫的废墟中。千百万人无家可归。仅在东京一地,几乎半数家园被夷为平地,人们纷纷逃离城市。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进攻,切断了日本赖以生存的来自占领地区的货运,日本本土的粮食即将告罄。 >就在1945年4月铃木宣誓就任日本首相的当天,在距离九州不远的海面上的一场战役中,美国飞机击毁了日本的最后一支舰队。 >▲  1945年7月26日,德国柏林西南波茨坦,一份为构建战后国际秩序、确立亚洲和平稳定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文件——《波茨坦公告》诞生 >“我们必须尽早停止这场战争。”当铃木了解到他的国家战斗力的真实情况时这样说。其实早在1945年2月,就有一位政界元老向天皇力陈投降之必要,不论代价多大,都应在所不惜。 >波茨坦公告是在 1945年7月26日发布的。公告由美国、英国和中国签署。对此,日本领导人的反应是喜出望外,因为那些条件要比他们原来想象的宽大得多。日本人很快就注意到,公告的最后一条是要求日本 ... 宣布军队无条件投降而不是要求 ... 投降。 >这个公告还答应日本仍将作为一个国家保持完整,日本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政体,日本本土各岛 ... 在盟军占领后仍将归还日本,他们可以获得工业原料,并允许日本军队回国。 >最重要的是,公告的措词还有力地暗示了可以保留天皇的皇位,而这是日本内阁在讨论投降问题时一直关注的焦点。 >因此,天皇一收听到公告全文,就明确地训示东乡外相,他认为条件可以接受。随即,全体内阁成员开会讨论盟军的最后通牒。 >尽管实际上内阁阁员已在考虑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条件,但起初他们还不能决定是否把盟军公告的消息向日本人民公布。东乡外相为了让百姓对投降有所准备,强烈要求及时向新闻界发表这项消息。经过4个小时的激烈辩论,晚上6点钟,他终于说服了强烈反对的军方。当天后半夜,公告内容被分发给各报社刊登。 >但是还有一个因素内阁不得不考虑。截至那个时候,日本人还只是通过无线电收听站听到有关盟国在波茨坦发表声明的消息。这项声明不是发给他们的 ... 的,而且最后通牒也没有通过正式途径送达他们手里。内阁岂能根据这样的非官方消息草率从事。于是,内阁仓促召开会议,经过周密考虑,决定对波茨坦公告暂时保持缄默,以观今后发展。 >然而铃木首相第二天就要接见报界。日本的新闻记者肯定要问他公告的事,他究竟怎样答复才好呢? >会议最后决定,铃木首相只需说内阁对盟军的要求尚未作出决定,讨论正在进行中就行了。尽管采取的是缄默政策,但是内阁没有立即拒绝最后通牒这一事实,足以使日本人民看出苗头。 >▲  《波茨坦公告》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共13条,中国、美国和英国(苏联随后加入)在公告中对日本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日本 ... 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指出“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铃木首相在7月28日接见新闻界人士时,说内阁在执行一种“默 ... ”(Mokusatsu)政策。“默 ... ”这个日文词不但在英语里没有一个准确的对等词,而且在日语里的意义也是不明确的。铃木的意思是内阁决定对波茨坦公告不加评论,暗示某项重大事件即将发生。可是日本人民被他们自己的语言所戏弄了。因为“默 ... ”除作“暂不评论”解释外,还可以解释为“不予理睬”。 >很不幸,同盟新闻社的译员们无法知道铃木内心所想的是什么。他们仓促地把首相的声明译成英语,却选择了错误的释义。消息通过东京广播电台的高塔发送到同盟各国,报道说铃木内阁对波茨坦最后通牒决定“不予理睬”。 >内阁对铃木的措词以及同盟社随后造成的错误极为恼火。为争取和平而做了长期艰苦努力的日本天皇代表团主要负责人加獭俊一感到十分灰心丧气:“这实在是太莽撞了!” >他一听到这个消息,便立即向内阁官房长官提出了强烈 ...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东京广播电台已经把消息很快传了出去,传到了美国,惩罚迅速来临了。美国人在听到铃木那令人不能容忍的声明之后,认为日本 ... 已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6日盟军在广岛上空丢下了第一颗原 ... 。 >就因为这个灾难性的错译,导致了后来美国的原 ... 袭击以及苏联的对日宣战。 >- END - >责任编辑:齐风 >转载请注明: “文史博览”(w ... l1960)微信公众号 ◆ 想要投稿 >发文至邮箱2004w ... l@163;dyy1013@126 >或者直接给我们微信后台留言交流 ◆ 订阅杂志 ❶通过全国各个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42-185 ❷直接与我刊发行部联系 联系 ... :0731-84307941(王老师)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日本遭受原 ... 袭击其实另有原因……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哈萨克斯坦为什么要迁都? | 地球知识局

    南部历史名城阿拉木图至今仍是该国,乃至整个中亚最繁华富庶的城市,不仅是哈萨克斯坦的经济中心,还承担着中亚金融中心的重任。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当时地广人稀,少量的游牧民基本无法阻挡如日中天的俄国人,很快被纳入了沙俄广袤的领土中。

  2. 柏林墙的倒塌既是冷战的客观结果,也是明确反应了人心所向

    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30周年,全世界的媒体几乎都对此隆重报道。柏林墙的建造,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产物。冷战导致了世界的分裂,也导致欧洲的分裂,尤其是德国的分裂。二战之中,德国战败。对德占领前,这些分歧未能解决。有鉴于此,美国人决定停止从占领区起运一切物资赔偿。英美利用空投向西柏林250万居民供应生活物资,苏占区反而受害更大。

  3. 在现代,两个国家可以合并成一个国家吗?这国就是合并出来的

    在现代,两个国家通过和平的方式合二为一成为一个国家也是有的,比如坦桑尼亚,由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组成,两国自愿合并成一国,这样的操作往往会使得两个国家都获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带来凭借一个国家所不能够得到的收益,可以说,两个国家合并为一个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益的。

  4. 卡累利阿与芬兰、俄罗斯之间的恩怨情仇

    就是这个卡累利阿却一直是芬兰与俄罗斯争夺的焦点,承载着芬兰与俄罗斯之间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始终是两个国家关系中的一个敏感话题。芬兰和俄罗斯之间的恩怨情仇,可追溯到中世纪时期。而且苏联表示愿意给三倍于卡累利阿地峡的领土作为芬兰的补偿。这个承载着芬兰与俄罗斯之间恩怨情仇的卡累利,或许永远留在了俄罗斯体内。

  5. 这才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一直互怼的原因

    而俄罗斯属于斯拉夫人。但东斯拉夫不仅仅是俄罗斯,还包括了乌克兰人跟白俄罗斯人。基辅现在是乌克兰首都,所以东斯拉夫人的根其实是在乌克兰。俄罗斯这个词可以说是从基辅罗斯发展而来的,所以占据基辅的乌克兰虽然被称为小俄罗斯,但他们不想做小了,他们认为自己占有基辅,就更有资格继承这个词。这跟中国的中原人宣称他们才是正宗是一样一样的。

  6. 关于世纪灾难「 ”切尔诺贝利”,这20个事实你却未必知道

    为了掩盖事故,苏联将此地变成了保护区。

  7. 同属斯拉夫人,波兰与俄罗斯为什么却成了世仇?

    波兰和俄罗斯作者:晚曙编辑:Thomas当说起波兰的历史,一个不得不提的国家就是他的邻居—俄罗斯。本同属斯拉夫人种的两国,在今日却成了著名的一对世仇。自2010年开始,先后有波兰总统专机在卡廷森林坠毁;后有波兰高调宣布北约军队进驻波兰,并在波兰部署针对俄国的反导系统;又有波兰...拆除境内的苏联时期的纪念碑,和今年拒绝俄罗斯参与二战胜利纪念日的活动,两国间的关系又降到了冰点。

  8. 史上最惨烈核灾难:9万人受辐射死亡,为何离最近的3人反而幸免?

    据统计,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20年来,陆续有9万人受辐射死亡,数十万人患癌,大多数辐射致死者都来自普里皮亚季和清理废墟人员。图:切尔诺贝利三勇士那些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很远的人,很多都受到辐射死亡,最早一批靠近辐射中心的消防员,也大都牺牲,为何离最近的巴拉诺夫3人,反而幸存下来了呢?

  9. 亡羊补牢终是晚:清王朝灭亡前夕错失的最后四个机会与反思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古代中国的封建集权体制经过2000年的演变完善,最终在清朝臻于巅峰。

  10. 苏联为什么会塌台?超级大国甚至无法制造耐穿的鞋子

    在两上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冲突中,核战争似乎迫在眉睫。1983年,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宣布苏联是一个邪恶的帝国。但是在1985年,苏联选择戈尔巴乔夫作为他们的新领导人。他愿意批评苏联的经济,并充分意识到它的缺陷。改革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是苏联经济转型所必需的改革。戈尔巴乔夫在苏联的经济政策为他赢得了西方的信任。

随机推荐

  1. 业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业”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业业兢兢——犹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认真负责貌。业业矜矜——小心谨慎的样子。业峻鸿绩——功业高,成绩大。业精于勤——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2. 梦见开业庆典

    周公解梦梦见开业庆典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开业庆典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有因皆有报 轮回苦难言

    今特在此介绍,并根据佛教的因果轮回观念进行分析。二人在一个晚上下班驾车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他为公司业绩下滑不满,不愿增加成本改进刹车系统。同时也联想到在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国家,众生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也遭遇过不少较为明显体现出因果报应及六道轮回事实的个案。现在西方国家有很多个人和机构都对东方文明中的因果轮回学说发生兴趣,并着力进行研究,取得不少成果。我们人类总以为动物没有灵性,没有语言。

  4. 衣锦还乡造句

    衣锦还乡造句1:他离乡奋斗数年,如今最后衣锦还乡。

  5. 汉武帝晚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晚年做了哪些蠢事?

    >雄才大略的,咱就不说了,只说说晚年的汉武帝,到底都干了哪些蠢事儿,或能对当下的延迟退休大讨论有所帮助。>关键是,这一年汉武帝才多老?没听说过不要紧,汉武帝脑袋一拍,你就会看到听到这方面的故事。汉武帝64岁,不老不少的,为嘛也跟三岁孩子似的?于是一股脑的杀死了公孙贺父子,连亲生女儿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及内侄卫伉诸人,一概没有幸免。

  6. 数黑论黄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ǔhēilùnhuáng【解释】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出处】元·杨文奎《儿女团圆》之一折:“你入门来便闹起,有甚的论黄数黑。”【例子】【相关】百度“数黑论黄”

  7. “设计师宝贝”技术让更聪明,更高的孩子还不管用

    相关:关于生育治疗的5个神话;试管婴儿和试管婴儿更重要的是,身高和智商的多基因得分对于预测一个人的实际身高可能不是很有用还有智慧,卡米说。在另一些研究中,排名第一的孩子的身高远低于平均身高。除了数量很少外,35岁的胚胎中约40%可能含有异常数量的染色体。染色体将DNA包裹成X形束,而人类通常每个细胞携带23对这样的结构。

  8. 邓广铭

    邓广铭,中国历史学家,字恭三。先后发表《辛稼轩年谱》、《稼轩词编年笺注》、《宋史职官志考正》、《宋史刑法志考正》等,陈寅恪为《宋史职官志考正》作序。在此期间,修订出版了《辛稼轩年谱》、《稼轩词编年笺注》,先后两次重写了《岳飞传》,并写成《辛弃疾(稼轩)传》、《王安石》等书。1980年当选为中国史学会主席团成员和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

  9. 妨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妨”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妨功害能——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10. 杨一清计除刘瑾

    明武宗贪图玩乐,觉得刘瑾等称他的心意,十分宠信他们。刘瑾等得到消息,就在武宗面前哭诉。明武宗派杨一清总督宁夏、延绥一带军事,起兵讨伐朱寘鐇,派宦官张永监军。>杨一清到了宁夏,叛乱已经被杨一清原来的部将平定,杨一清、张永俘虏了朱寘鐇,押解到北京献俘。>杨一清早就有心除掉刘瑾,他打听到张永原是“八虎”之一,刘瑾得势以后,张永跟刘瑾也有矛盾,就决心拉拢张永。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