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牛李党争是中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掌控禁军的背景下官僚士大夫争权的政治现象。中唐以降,宦官专权,反对宦官的朝廷官员大都遭到排挤打击,而依附宦官的又分为两派——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

牛李党争始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的进士考试,此后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历经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到唐宣宗时期以李德裕被贬谪到崖州而宣告结束,前后持续近四十年。就连唐文宗对此都不得不发出“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感慨。牛李党争使本已腐朽衰落的唐王朝走向灭亡。

牛李党争深刻地影响了一批才智之士的命运,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有悲剧意义的当数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合称“小李杜”(大李杜指李白与杜甫)的李商隐。李商隐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解析李商隐个案,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唐代科举制度与人身依附关系,在士人身上打上的深深烙印,使他们在精神与仕途上都缠上牛李党争给其带来的无穷磨难与痛苦。

牛党提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唐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曾祖父李叔恒,19岁登科进士,位终安阳令,祖父李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李商隐出生时,其父李嗣正任获嘉县令。3岁左右,李商隐随李嗣赴浙。不到10岁,李嗣去世,李商隐只得随母还乡,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背负了撑持门户的责任。李商隐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李商隐“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回乡后曾从一位精通五经和小学的堂叔受经习文,至16岁,便因擅长古文而得名。此外,写得一手秀丽的工楷与一手好文章。

大和三年(829)底,李商隐以“十六岁能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的才名,得到了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牛党骨干)的赏识,“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令狐楚对李商隐的才能十分欣赏,对他的照顾也颇为周到。并让他和其子令狐绪、令狐绹,侄儿令狐缄等交游,建立了两代人和李商隐的密切关系。令狐楚还将李商隐招进幕府,亲授其骈体章奏之学。当时官私文书皆用骈体,擅长骈体章奏也是致身通显的一条捷径。李商隐《谢书》云:“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西晋王祥所得佩刀,只有官至三公的人才能佩戴。此句意谓自从恩师令狐楚亲授章奏之学后,自己再也不羡慕得到佩刀的王祥了。

大和年间(827—835),与李商隐关系最密切的人令狐楚,由封疆大吏而内调至朝廷吏部尚书,这期间李商隐大部分时间都是他的幕僚。大和四年(830),令狐楚命李商隐以“乡贡”的资格陪同令狐绹由郓州赴京师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学问一般的令狐绹高中,李商隐却名落孙山。原因很简单,晚唐科举考试很不公平,朝中无背景的寒士很难脱颖而出。李商隐当时就给令狐绹写信,其中有“尔来足下仕益达,仆固不动”,心情相当失落。三年之后,李商隐再次赴考,又未中榜。为了寻找出路,李商隐到处“行卷”,即拿着自己的诗文去晋谒一些有名望有地位的人物,请他们提携自己。正在此时,令狐绹帮助了他。开成二年(837),令狐绹之友高锴在夏口任主考官,高锴“素重令狐贤明,一日见之于朝,揖曰:‘八郎(令狐绹排行第八名)之友谁最善?绹直进曰:‘李商隐者。故夏口与及第。”由于令狐绹的极力推荐,高锴心领神会,遂录取了李商隐。这一科共录取进士40名,名额不算很多。李商隐能够中榜,没有令狐父子的大力鼎助是不可能成功的。

令狐绹虽然不是李商隐的直接座主,但李商隐却是在他的帮助下考中进士的,与其说李商隐是高锴的门生,莫如说他是令狐氏的门生。因此,在令狐氏看来,李商隐出自令狐氏,同时也出自牛党,是无可争辩的事实。然而,缺少政治历练的李商隐书生气十足,他没有充分认识到,在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中,忠于“门户”,恪守朋党戒律,是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种党派的人身依附关系是封建家族宗法关系的放大,是政治分野的具体表现。然而,具有书呆子习气和清高意识的李商隐并没有把这种人身依附关系放在心上,这就为他后来跌宕坎坷的人生之路埋下了伏笔。

联姻李党

唐代科举考试由礼部主持,及第者算是有了做官的资格,但委派官职由吏部负责,因此各科及第者还要接受吏部铨试,俗称“关试”。吏部铨试完毕,各科及第者就都隶属吏部,候派官职,等待时间不光取决于铨试成绩,更要看官员缺额多少,往往新进士可能候补官缺达数年之久;急于求成者,可再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辞”“书判拔萃”科的两种考试,每试仅取数人,立即授官,但由于难度极大,故通过者寥寥无几。“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进士及第后,三次参加吏部“博学宏辞”试失败,足足当了十年白衣进士,只好应藩镇张建封之召去当了一名幕僚。

李商隐的情形与韩愈十分相似,他虽中了进士,但没有通过吏部考试,故也没有官职。令狐楚死后,他失去了依靠。恰在此时,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聘他去作节度使府中的掌书记。王茂元与李德裕关系极好,是李党中的骨干成员。然而,纯属诗人气质的李商隐并未觉察到这一点,他不仅接受了帅府掌书记的职务,而且很快被王茂元看中,将女儿许配给他,做了节度使王茂元的乘龙快婿。

李商隐娶王茂元女儿之事在当时颇为人诟病,一个牛党的学生,居然背叛恩师的提携,忘恩负义成了李党分子。中晚唐时期,牛李党争已闹到水火不相容的程度,李商隐不可能不知道娶李党之女的严重后果,然而,李商隐为何要同王氏联姻呢?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李商隐具有典型的诗人气质,有独立的人格意识,并不把娶王氏之女这件事看成是背叛牛党,投靠李党。其二,李商隐丧妻已久,急需有个家室,他考中进士后,这种愿望愈益迫切。

李商隐起初是想置身于牛李党争之外,他的交往对象有牛党也有李党,诗文中对两方都有所肯定,也都有所批评。然而,在政治斗争中想要保持中立,显然只能是一厢情愿,结果是李商隐两边都不讨好。《新唐书·文艺·李商隐传》云:“茂元善李德裕,而牛、李党人蚩谪商隐,以为诡薄无行,共排笮之。”令狐绹尤其厌恶他,认为李商隐忘恩负义。李商隐娶王茂元之女后,令狐绹大怒,咒骂李商隐“忘家恩,放利偷合”。李商隐在婚后向令狐绹苦苦诉说,极力剖白心迹。

然而,这一切的辩解都已无济于事。开成三年,李商隐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本已录取,但上报中书省时,却被除了名,理由是:“此人大不堪!”李商隐很快便从中领悟到不被录取的缘由,怀着悲愤凄凉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吟成千古传诵的名诗《安定城楼》。

事实上,无论是令狐楚,还是王茂元,都是因赏识李商隐的才干才请他入幕的。李商隐为了寻求个人的政治前途和生活出路才先从令狐后从王,并非是钻营于牛李两党间的小人,也不是搞政治投机。他与两党都有社会联系,都有朋友,没有必要将他划入李党或牛党。按照儒家的原则,可称之为“君子群而不党”。他曾在一首《无题》诗中怀着厌恶而又无奈的心情说:“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弹棋局”是指朋党之间的斗争,“莫近”是指自己要远离党争,“不平”是指自己不参与党争,却招致不公正的对待,故为之感到不平。李商隐渴望远离朋党,但事与愿违,朋党这根无形的绳索却死死地缠绕在他身上,这是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普通士人在牛李党争十分激烈的政治环境中必然遭受的厄运。

去牛就李

开成四年(839),李商隐再应吏部考试,总算通过,并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虽只有九品,但只要有人提携,不难升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然而不久,他就被调任弘农县尉,这是比县令、县丞、主簿还低的职务。调任详情虽不知,但可以肯定与朋党倾轧有关。李商隐在弘农任职期间很不顺利,他因为替死囚减刑而受到上司孙简的责难,感到非常屈辱,难以忍受,最终以请长假的方式辞职(《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凑巧的是,在此前后孙简正好被调走,接任的姚合设法缓和了紧张的局面,在他的劝慰下,李商隐勉强留了下来。但他此刻显然没有心情继续工作,开成五年(840)就再次辞职并得到了获准。

唐武宗时期,李德裕为相,李党遂受重用,牛党遭到打击,自顾不暇,故对李商隐的报复亦暂时停止,李商隐再入秘书省,被提拔的好运眼看就要来了,但事不凑巧,李商隐之母突然去世,按官员须丁忧三年的规定,李商隐只得返乡守制,不久,其岳父王茂元亦病逝。李商隐本以为过了三年就可重新入朝为官,但支持李党的唐武宗去世了。唐宣宗登基后,不遗余力打击李党,武宗会昌年间李德裕的一切措施均被否定。牛党的白敏中、令狐绹先后为相,李德裕及其党羽皆被斥逐。

令狐绹是在湖州刺史任上被召进京的,先任翰林学士,再任宰相。一朝大权在握,牛党便进行报复,不仅将李党首领赶下台,而且李党成员也纷纷被贬谪。与李德裕关系较深的给事中郑亚,被远贬至桂州任桂管观察使。郑亚请李商隐当他的幕僚,李商隐欣然接受。如果说李商隐投靠王茂元是由于倾心于他的女儿以及处于谋求职位的考虑,那么追随郑亚,则把他真正地推向了李党。此时的李商隐,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至少他去牛就李的政治倾向已非常明朗,从而为包括令狐绹在内的整个牛党新贵所震怒,为以后进一步打击报复李商隐提供了有力的借口。

李商隐去牛就李的具体人物是郑亚,而郑亚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德裕当政时最得力的助手。李德裕当政时期,郑亚先后擢升为监察御史、刑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会昌末年发生了牵涉两党人物命运的重大事件吴湘之狱。唐宣宗时,宰相白敏中指使前永宁县尉吴汝纳进京诉冤,称李绅诬奏其弟吴湘贪赃罪,李德裕枉法附会李绅,致使吴湘冤死。唐宣宗命复审此案,李德裕因此被贬为潮州司马。也是郑亚首唱,所以牛党对郑亚恨之入骨。但李商隐与郑亚之间更多的是知己关系。因此,在牛李党争非常激烈、李党明显面临厄运的政治形势下,郑亚一奏请李商隐作掌书记,他就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较为满意的秘书省校书郎,不顾牛党旧好之忌,跟随郑亚前往桂州。虽然这其中不乏“为贫而仕”之缘由,但他同郑亚素为知己的因素也不容低估。至此,李商隐在党争中明确地站到了李党一边。在李党纷纷失势之时,李商隐依附郑亚,是没有任何功利性质的,只能说明他具有独立的人格,不趋炎附势,不屈服于任何权贵。

后来郑亚被贬为循州(今广西龙川)刺史,李商隐失去依靠,只得北归。

大中二年(848),他回到京城长安。在潦倒之际,写信给故友令狐绹,请求帮助,遭到拒绝,结果只能通过自己考试得到一个盩厔县尉的小职位,正九品。因为他长于写公文章奏,次年又改京兆尹掾曹的执笔小吏。自考中进士至今已整整十二年,几经折腾,调来调去,所任仍不过是尉曹之流的小官。

大中三年,新任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正邀请李商隐入幕,李商隐得以离开困守的京师,到徐州任判官,卢弘正是一位有能力的官员,对李商隐也非常欣赏。如果他的仕途顺利,李商隐可能还有最后一次机会。然而不巧的是,李商隐追随卢弘正仅仅一年多后,大中五年春天,卢弘正病故。这样,李商隐不得不再一次另谋生路。同年,李商隐经历另一次重大打击,妻子王氏病逝。从李商隐的诗文上看,他和王氏的感情非常好。这位出身贵族的女性,多年来一直尽心照料家庭,支持丈夫。由于李商隐多年在外游历,夫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聚少离多。可以想象,李商隐对于妻子是怀有歉疚的,而他仕途上的坎坷,无疑增强了这份歉疚之情。家庭的巨大变故并没有给李商隐很长的时间去体验痛苦,这年秋天,被任命为剑南东川节度使的柳仲郢向李商隐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随自己去西南边境的四川任职。李商隐接受了参军的职位,于十一月入川赴职。他在四川的梓州幕府生活了四年,大部分时间郁郁寡欢。他与当地的僧人交往,曾一度对佛教发生很大的兴趣,并捐钱刊印佛经,甚至想出家为僧。大中九年(855),柳仲郢被调回京师任职。出于照顾,他给李商隐安排了一个盐铁推官的职位,虽然品阶低,待遇却比较丰厚。李商隐在任上工作了两年多,罢职后回到故乡闲居,这是他仕途生涯的终点。

其实,李商隐并没有通过王茂元、郑亚等人同李德裕拉过任何关系,他最终弃牛投李,是诗人自己做出的政治选择,且不论他的选择正确与否,是否背弃旧友,总之,正是由于令狐楚、令狐绹、王茂元和郑亚等人分属于不同的党派,才将李商隐一步步引入牛李党争的怪圈,并使他最终深深地卷入其中,使其处于两党的夹缝之中,举步维艰、一生漂泊、不得其志,只得到处投靠藩镇、疆吏当僚属幕宾。

由于官场中的失意,精神上的折磨,858年,这位才华横溢的晚唐大诗人李商隐寿不永年,竟于45岁壮年时溘然长逝。李商隐虽然命运坎坷,一生颠沛流离,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但在唐代诗人中享有很高的地位。

李商隐与牛李党争之谜 李商隐:牛李党争的牺牲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李商隐这首诗充满眼泪,是恩人打击,还是岳父无情

    关注梅鹤读书,点击右上角「”关注”!李商隐是晚唐诗人里的翘楚。今天我们解析他的一首七言律诗《泪》。泪,就是眼泪。顾名思义,这首诗咏的是眼泪。全诗如下:永巷长年怨罗绮,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永巷长年怨罗绮「”永巷”是汉代皇宫中幽禁嫔妃和宫女的场所,出自《史记·吕后本纪》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长年”,指年年、

  2. 「 ”誉满天下”与「 ”谤满天下”,谈谈大唐六朝名臣李德裕

    引言「”幼有壮志,苦心力学”,门荫入仕,历经宪、穆、敬、文、武、宣宗六朝。一生仕途跌宕起伏,与「”牛李党争”纠缠不清,集清名与污名于一身的大唐名相李德裕。李商隐称他为「”万古良相”,叶梦得赞他是「”唐中世第一等人物”,梁启超誉他为我国古代六大政治家之一,可谓清名标史。唐宪宗时,李德裕补任校书郎,后因父亲李吉甫担任宰相,为避嫌而到藩镇任职。父亲去世五年后,他才回朝任监察御史。唐穆宗时,李德裕任翰林学

  3. 唐宣宗李忱——当明君行走在王朝的末路

    唐武宗李忱在武宗在位时期发生过多起意外事故。37岁的李忱也是唐朝唯一的一个以皇太叔继位的皇帝。名不正则言不顺,唐宣宗李忱绝不允许这种事发生,历经坎坷的他立志要作为一位明君,所以,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权力。上台后,宣宗开始追查,凡是和当年宪宗之死有关的,全都受到应有的惩罚。

  4. 大唐宰相:一篇文章平息一场兵营哗变,一手扶掖成就一代情诗圣手

    成也令狐,败也令狐——情诗圣手李商隐的宿命认识令狐楚,并不是因为他的诗歌,也不是因为他的官声,而是因为李商隐。

  5. 唐朝,著名的「 ”甘露寺黄金大案”

    李德裕,唐朝名相,历朝历代评价甚高。

  6. 大中之治:大唐最后的治世 帝国最后一抹辉煌

    大中二年宣宗一朝,原本甚嚣尘上的朋党之争终于渐次消歇,偃旗息鼓了,其原因除了两党的党魁相继离世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宣宗李忱拥有高超的驭臣之术。此次贬谪事前毫无征兆,令满朝文武都大惑不解。这条腰带是御用物品,天子在不久前把它赏赐给了左军中尉马元贽。天子立刻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和警觉。他当场质问马植,这条腰带是不是马元贽送的。马植已经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不敢隐瞒,只好道出真相。

  7. 唐诗闲读:「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今天接着读李商隐的诗。李商隐是晚唐重要的大诗人,叫我看,他能称得上大诗人,这很不容易,因为如果他仅停留在写写跟女道士、小姑娘的恋情,跟妻子的伉俪之情,跟朋友们的来往交际,他是得不到这样的诗坛地位的,幸好,他不仅因连续几次应试未中而饱受心理挫伤,还遇上了晚唐最重要的一次国家级的事变——甘露之变。两位野心家唐文宗大和九年,这一年春天,李商隐二十五岁,他再一次入京参加进士试,再一次落榜,第四次了……

  8. 白居易原本给自己写好了墓志铭,却对一晚辈苦求:请你重写

    白居易是我国伟大的诗人,也是当时的文坛领袖。然而,白居易却实实在在得到了唐宣宗这个皇帝拥趸。如果不是因为白居易在唐宣宗即位的当年就去世了,他还真被皇帝作为宰相人选考虑。在这里,唐宣宗称其为诗仙,可见白居易的地位是何等之高。然而,白居易如此的才华,如此的地位,交朋结友时却并不拘泥。然而,元稹虽然年轻,却比白居易早去世15年。白居易晚年,没有元稹这样的好友,但意外又认识一位忘年之交。

  9. 细数大唐的文人墨客,读诗如读历史,这就是唐诗的魅力

    ...登基到安史之乱这段时期便是盛唐,如果要用几个词来形容盛唐的话,那便是一个包容万千、纸醉金迷的时代。安史之乱后便进入了中唐,这时的唐朝日渐衰微,人民的生活状态不复从前。直到黄巢之乱爆发,唐朝正式进入晚唐的阶段,一个蓬勃闪耀的时代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初唐时期,许多文人开始进行革新,反对这种迂腐的写作方式。

  10. 唐朝这个微操手一顿操作猛如虎,大唐差点起死回生

    大部分中国人提到唐朝前期的牛逼史不说如数家珍,至少也能说个大概,这也难怪,唐朝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跟西方人心中的罗马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但是相应的,唐朝中后期,尤其是到了晚唐的苟延残喘在某种程度上也就被选择性无视了,毕竟大家都欺负别人,而不喜欢被别人欺负。

随机推荐

  1. 史上最经典浪漫的甜蜜爱情表白语句

    你是我繁华人生中唯一让我如此心动的男人,你便是我漫长生命里的所有。时光流去,生活辗转,斑驳树影,点滴爱情。我对你的感情是无论多大的风,多狂暴的雨,多吓人的雷电,都无法阻止的。婚姻是看得的见的,爱情是看不见的;问候是看的见的,关心是看不见的。思念你我夜不成寐,惦记你我身心憔悴,爱上你我不论错对,忘记你我真的不会。

  2. 恩信于民,以德服人

    傅岐就叫属下把凶手的脚镣手铐都解除了,很和气地询问他,凶手马上承认了...人的事实。恰巧冬至的节气到了,傅岐就放凶手暂时回家去过节。后来,傅岐去别地方任官时,老老少少的县民都拜送他出离县境,哭号的声音传了数十里,非常感动人。

  3. 梦见忠实的男朋友出轨_周公解梦梦到忠实的男朋友出轨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忠实的男朋友出轨好不好

    出去游玩意味着恋爱期间的轻松愉快的过程。而女孩的形象,意味着青春、健康、动力与时尚。水边意味着男女之间的感情。

  4. 尼泊尔尼姑将坐禅和功夫相结合

    尼姑在练习少林功夫一个天气炎热、晴朗无云的清晨,在尼泊尔加德满都郊外的一座山坡上,几十名尼姑围着一座金色佛教圣地排成数队。这座尼姑庵中的姐妹——年龄在9岁到52岁不等——来自尼泊尔、印度、中国...和不丹。这座尼姑庵将坐禅和武术相结合,以此让妇女变得更强大。他对此印象深刻,随后带了四名20多岁的越南尼姑来到尼泊尔,并加了功夫课。她们会向尼泊尔境内的香客展示武功,还出访过印度和英国。

  5. 着急送钱

    一个交通警察站在公路旁,手拿一叠罚款收据,专门罚超速行驶的司机。一辆小型旅行车被叫住了。司机下车,明智地掏出一张10元钱票递给警察。“我急着给你送钱呀!”

  6. 钝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钝”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钝学累功——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钝口拙腮——指口才笨拙,说话不流利。

  7. 清朝两次被攻破都城 为什么坚决不肯迁移都城

    清朝立国296年,两次被外敌攻破都城。第一次是在1860年,第二次...战争时期,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攻克了天津,在八里桥击败清朝最后一支精锐骑兵后,长驱直入攻陷了北京。咸丰皇帝被迫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第二次是在1900年,慈禧太后向11国宣战,引发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2万余人仍然从天津进犯北京,在轻轻松松击败清军和义和团后,在广渠门打开缺口,攻入北京,慈禧太后被迫带着光绪皇帝逃往陕西西安。

  8. 谦谦君子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qiānqiānjūnzǐ【解释】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出处】《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例子】俺这等谦谦君子,须不比泛泛庸徒。(元·无名氏《渔樵记》之一折)【相关】百度“谦谦君子”

  9. 当立之年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ānglìzhīnián【解释】指三十岁。【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例子】【相关】百度“当立之年”

  10. 酗酒的人可能不能像他们认为的那样处理好酒精

    研究人员发现,多年来酗酒的人在饮用高剂量酒精后,在执行类似于驾驶汽车的复杂任务时,他们的表现并不比轻度饮酒的人好。大约70名参与者是轻度饮酒者,在过去两年中,他们平均每周喝6杯或更少的酒。在研究过程中,参与者在开始任务之前以及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频繁间隔时间测量他们的呼吸酒精浓度。与轻度饮酒者相比,酒精的危害更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