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微笑的“东方维纳斯”青州石佛窖藏艳惊世界

一枚微笑,穿越了千年的光阴,绽放在今人的面前,痴迷了世人,沉醉了时光。神秘的微笑,被埋藏的佛像,以及消失的古寺,岁月流转之间,镇馆之宝诉说着永恒的美丽。

1996年10月,山东青州,一所学校正在修建操场时工人们发现了一些佛像。抢救性的青州佛像考古挖掘工作迅速展开,考古人员采用局部发掘的方式,整整工作了七天七夜,覆盖着泥土的佛像逐渐显露出本来面貌。

出土现场

窖藏坑南北长 8.7米、东西宽6.8米,坑内有规律地埋藏有北魏、东魏、北齐至隋、唐、北宋时期的石灰石、汉白玉、花岗岩、陶、铁、木及泥塑等各类佛教造像400余尊。其中最大的高320厘米,最小的仅高20厘米。造像雕刻技巧高超,包括浮雕、镂雕、线刻、贴金、彩绘等多种技法。

面容祥和,眉眼含笑的佛像

青州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的发掘是近年来中国境内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代表了自北魏至宋元时期中国佛教艺术的杰出成就,为研究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及雕塑、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这些佛像如今是山东青州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千年古刹龙兴寺 

关于佛像窖藏和龙兴寺的谜团,从考古发掘一开始便一直笼罩在世人面前。

作为南朝和北朝之间联系的纽带和山东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青州曾经是高僧云集之地,今天在青州市南的云门山和驼山上还保留着几处六到七世纪始凿的佛教石窟,与这些石窟同时建造的,还有大量的寺院庙宇以及庙宇中供奉着的佛像和菩萨像,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龙兴寺。工艺精美的飞天托塔在窖藏坑被发现之前,当地人只知道这里曾存在着一个古老的寺庙,县史书上记载叫龙兴寺,龙兴寺在公元500年前后就已是远近闻名的大寺院,此后香火繁盛长达800多年。但公元1300年前后,龙兴寺却奇怪地消失了。根据龙兴寺遗址出土石碑的记载,龙兴寺最早称南阳寺,是青州的主持寺院,管理北到广饶,南至临朐的广大地区上所有的寺院。龙兴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一处延续千余年的著名佛教寺院。

益都县图志

清光绪《益都县图志》龙兴寺条:“龙兴寺,在(青州)府城西北隅。宋代以来,代为名刹。明洪武拓地建齐藩,而寺址遂淹。”由此可见,龙兴寺从始建到荒废,应有近千年的历史。龙兴寺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结构和布局都还保留着唐代以前寺院的原始风貌,整个遗址呈南北三条轴线,东、中的两条轴线由三进大殿组成,已探出的大殿基础东西长30米,南北宽25米;西轴线由僧舍及藏经楼组成,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可以想见当年的宏大规模,也是我国目前惟一的一座唐以前的大型寺院遗址。那么,龙兴寺的窖藏坑内,为什么会埋藏着数量如此之多的佛像呢?

遭遇历史动荡精美佛像被迫深埋

青州出土的佛教造像质地有石灰石、汉白玉、花岗岩、铁、木、陶和泥塑等7种。造像中最大的高达336厘米,最小的仅50厘米左右,分为造像碑佛像、菩萨像、罗汉像、供养人像等,总数达到500尊左右,目前复原粘接的约200尊。出土的部分造像带有纪年,从北魏的永安二年(529年)到北宋的天圣四年(1026年)。

东魏贴金彩绘石雕三尊立像

佛像中时代最晚的为北宋天圣年间,这为考古学家们确定这处窖藏的埋藏年代提供了线索,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时的悲剧、今天的幸运呢?考古学家们从题材和雕刻技法上判定,这批佛教造像绝大多数完成于公元五到六世纪,也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南北朝时期。

菩萨立像

作为古时的战略要地,青州曾经宋金多次争夺,南宋建炎年间几经战火洗掠,龙兴寺及其佛像在战争中自然难逃厄运,或许就被虔诚的信徒们秘密埋藏起来。也有学者认为是“灭佛”运动的影响: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佛教称为“法难”,即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五代后周世宗灭佛,佛教史上称为“三武一宗”。北宋宋徽宗笃信道教,史载:“宋政和元年(1111年)正月,毁东京祠庙”,这或许就是龙兴寺毁佛藏经的直接原因。

背屏式造像碑

从发掘现场看,窖藏的造像排列有序,整齐地分上下三层,坐像都立式摆放,较完整的身躯摆在中间,头像则沿壁边缘排放,最上层的造像上还有席纹,并有祭烧过的痕迹。在窖坑的东侧,还有运送佛像到掩埋现场的坡道。这些迹象表明,龙兴寺窖藏是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行动。或许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担心已被破坏的佛像再遭厄运,于是在夜深人静之时,悄悄掩埋了这些残碎的佛像,将它们留给后人。直到数百年后,窖藏重见天日,埋像人的心愿也得以偿还。

中国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东方维纳斯”震惊世界

青州佛教造像出土后引起海内外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学术、宗教、艺术与社会各界的高度兴趣,被评为199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佛像出土以后,专家们开始着手整理、拼接这些曾遭毁坏的艺术珍品,尤其是如何保护佛像上的历千年而焕然如新的彩绘和贴金。经过专家的努力,这些沉埋地下千年的佛像重新焕发了光彩,尤其是其中一尊北魏至东魏年间的“彩绘石雕菩萨造像”,高187厘米,虽然双臂残缺,但造型端庄秀美,周身散发出东方的含蓄沉静之美,面带耐人寻味的微笑,被专家们誉为“东方维纳斯”。

“东方维纳斯”

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的出土,弥补了中国佛教艺术研究中对北魏和隋唐之间,特别是东魏和北齐佛教艺术研究实物资料的不足,为研究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及古代雕塑绘画艺术的发展等提供了珍贵资料。尤其是这批佛教造像绝大多数保留着鲜艳的彩绘和贴金,改变了过去几十年对于佛教造像都是素面无色的认识,为中国美术史和佛教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青州佛造像出世以后,其中的80余件代表作被请到北京世纪坛,第一次公开向世人展示其万代风姿,结果引起了巨大轰动,随后,这些佛、菩萨中的一部分就从此踏上了海外“普渡众生”的巡回之路,这一走就是7年,直到2003年美国之行结束后,这些佛、菩萨才再次回到家乡青州。

有关青州造像的种种猜测与疑惑至今仍无法寻找到最终的答案。或许,答案已不再重要。伟大的艺术品穿越千年岁月,闪现奇异光彩,这本身就是奇迹。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微笑的“东方维纳斯”青州石佛窖藏艳惊世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3.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4.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5.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6.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7.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8.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9.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10. 郭沫若本是文化名人,为何热衷于挖坟掘墓,梦想是破解秦始皇陵

    早年的郭沫若确实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称「”孔夫子挂腰刀”,写过很多不错的文集,然而解放后,身为中国科学院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却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开棺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刚开始就遭到了大多考古学家的反对,主要当时国家文物保护技术很不成熟,就是挖掘成功,也难以对陵墓出土的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可是当时反对者人微言轻,加上郭沫若的一意孤行,

随机推荐

  1. 韩国要中国割让领土,理由竟是我们曾用那块土地收留过韩国难民

    清末,由于清...的...,中国的领土不断地被割让给列强,即使是受到中国恩惠的小国也希望分享一块蛋糕。有一个国家声称中国2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他们的,并要求中国归还他们的领土,理由是中国当时把这块土地给他们的难民居住过。然而,韩国却把这个地方视为韩国的土地,要求中国归还这个岛屿并提...讼。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韩国的说法,韩国曾经是中国的附属国,那么韩国也是中国的领土吗?

  2. 孕妇梦见被牛攻击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被牛攻击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被牛攻击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大病得救

    王生福山,系槟城菩提学院主任林贵玉居士之幼子,甚贤德,知孝事慈母,近患热病,灼热达高度,医药无效。力劝其子皈依地藏大士,以求慈护而解宿愆。并代申报精通医学之会泉老法师,法师处有善治热病之猴枣,赠用见特效,凡三进而灼热全除,王生家亲旧闻之,莫不欢声动地。一感地藏大士之非常灵应,一感老法师与智海居士方便慈护之德也。

  4. 辽朝灭亡后,百万契丹人都去哪了?

    然则,辽国消亡后,我们就找不到契丹族的影子了。那么,百万契丹人去哪了?大贺氏联盟崩溃后,契丹人又竖立了遥辇氏部落联盟。那么,这些契丹民族去哪了呢?1303年,起儿漫王朝被伊尔汗国消亡,这是契丹人竖立的最后一个王朝。契丹人3、流散全国各地金蒙战争爆发后,部门“誓不食金粟”的契丹人投靠了蒙古,并随蒙古戎行东征西讨,扩散到了全国各地。契丹军人在云南,也发现了契丹人的后裔。

  5. 东汉灵帝美人王荣:像鲑鱼一样的母亲,为了孩子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王荣从小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下长大,成长为一个窈窕淑女。随着王氏年龄的增长,与其不断增长的还有她的美丽与才学。又过了几年,王荣在灵帝一次广选民间美女时,以良家子的身份入了宫。灵帝被她的美色和才气所吸引。何后此时已经生下了灵帝唯一的皇子刘辩,但灵帝仍希望宠妃王荣的能够生下孩子。在光和三年有了身孕,然而殊不知本该有初为人母喜悦的王荣却因此丧生了生命。在辗转反侧中,王荣还是决定放弃这个孩子,来保全自己性命。

  6. 高清!颜真卿《大唐中兴颂》

    书于大历六年六月。凡21行,行25字。刻于湖南祁阳浯溪崖壁,竖写左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本。此刻又称《中兴颂》,碑文系元结于上元二年秋八月所撰,文辞古雅遒劲。

  7. 独有千古是什么意思?

    【拼音】dúyǒuqiāngǔ【解释】具有流传久远的价值;具有独特的专长或优点。同“独有千秋”。【出处】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七:“唐之李义山(李商隐)、宋之黄涪翁(黄庭坚),皆杜法也。先生撮在此一首中,真得其精微矣。方翁(陆游)、道园(虞集)皆未尝有此等议论,即使不读遗山诗集,已自可以独有千古矣。”【例子】无【相关】百度“独有千古”

  8. 他保持着中科院院士的长寿纪录,107岁却吸烟了60年为何长寿

    世纪老人贝时璋养生长寿秘诀有哪些呢?吸烟60年说戒就戒贝时璋在德国留学时,学生中盛行吸烟,他也学会了吸烟。烟一直吸了60年,到20世纪80年代初,说戒烟,贝时璋便从此再不抽烟。这也很好地反映了贝老善于戒绝不良有害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全世界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的人数高达300万,相当于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亡。专家预计这一数字在2020年会上升到1000万人。

  9. 黄发鲐背是什么意思?

    【拼音】huángfātáibèi【解释】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指老年人。鲐背;鲐鱼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指长寿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黄发台背”、“黄发骀背”。【出处】南朝·宋·宗炳《明佛论》:“虽复黄发鲐背,犹自觉所经俄顷,况其短者乎?”【例子】百馀年间,圣祖神孙三举盛典,使黄发鲐背者欢饮殿庭。清·昭槤《啸亭续录·千叟宴》【相关】百度“黄发鲐背”

  10. 刘解忧公主历史_刘细君与刘解忧_刘解忧是谁_常惠将军与解忧公主

    中文名:刘解忧别名:解忧公主国籍:西汉民族:汉族出生地:楚都彭城出生日期:前120年逝世日期:前49年职业:公主,乌孙国母主要成就:中国历史上贡献最大的和亲公主之一相关人物:冯嫽——我国第一位女外交家刘解忧——贡献最大的和亲公主解忧公主(?景帝三年春,刘戊起兵参与同姓诸王的“七国之乱”,兵败身亡,家族成为罪人。从此,解忧公主和她家人长期受猜忌和排斥,落入无法扭转的苦难之中。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