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燎祭】的意思是什么?【燎祭】是什么意思?

【燎祭】的意思是:燎祭liào jì古代祭祀仪式之一。把玉帛、牺牲放在柴堆上,焚烧祭天。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南郊即皇帝位」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谨择元日,登坛燎祭,即皇帝位。」★「燎祭」在《汉语大词典》第9858页 第7卷 256燎祭liào jì古代祭祀仪式之一。把玉帛、牺牲放在柴堆上,焚烧祭天。   ▶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南郊即皇帝位」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谨择元日,登坛燎祭,即皇帝位。」

燎祭的拼音liào jì

燎祭是什么意思

燎祭

liào jì古代祭祀仪式之一。把玉帛、牺牲放在柴堆上,焚烧祭天。●《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南郊即皇帝位」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谨择元日,登坛燎祭,即皇帝位。」

★「燎祭」在《汉语大词典》第9858页 第7卷 256 燎祭

liào jì古代祭祀仪式之一。把玉帛、牺牲放在柴堆上,焚烧祭天。 ▶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南郊即皇帝位」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谨择元日,登坛燎祭,即皇帝位。」

燎祭的英语单词1.liao sacrifice

用燎祭造句

    1.但在庙祭中,燎祭一直延续到商末。 2.燎祭之典后被周族人所承袭并有所增益。>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燎祭】的意思是什么?【燎祭】是什么意思?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在曹操的众多谋士中,裴松之最看不上贾诩,说得还真有道理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天下。在连年不断的纷战之中,曹操能由弱到强,最后称王,这与身边的谋士是分不开的。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鼎足三雄之中,曹操身边的谋士最多,著名的有荀彧、荀攸、贾诩、戏志才、郭嘉、程昱、刘晔、蒋济、钟繇、华歆、王朗、董昭等。戏志才死得比较早,献过什么计不知道,《三国演义》里没出现,只在《三国志》中有一句记载。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对三国人物偶有品评。

  2. 孙策怎么死的?孙策之死是孙权一手策划的吗

    孙策与孙权性格各异,在战略观点上矛盾很大,孙权要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必须夺取孙策的权位。加之外界的影响,很可能谋...孙策。

  3. 魏蜀吴三国谁是正统?看两晋南北朝史家观念

    台湾省学者王文进说:「”三国史的错综复杂,也在魏蜀吴各地史家争相追忆故国家邦之人物神采山河风情的...中悄悄展开来”。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结束三国乱局,随即陈寿的《三国志》问世,曹魏承有正朔。而后习凿齿认为魏蜀吴「”三家不能相一”,并且对蜀汉给予同情。南宋的朱熹直接将正统归于蜀汉,而后小说《三国演义》更是「”尊刘贬曹,孙吴靠边站”。历史是叙事,小说是抒情。三国时期随后就是两晋南北朝,两晋南北

  4. 《历史哲学》: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什么是批评的历史观?一般来说,历史学家分为两种,一种是历史著作者,另一种是历史考证者。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指出,那些写作史书的人,他们写作历史的目的在于如实的记录下真实发生的事情,以供后人知晓及借鉴。不过由于史料不足、个人水平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历史著作者可能未能够全面如实的记载历史,会留下不少矛盾和疑案。

  5.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孙坚篇(中)

    汉末群雄系列之孙坚(中)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孙坚重大事件之五——征讨凉州叛军,结怨董卓中平二年三月,边章、韩遂起兵叛乱。八月,汉灵帝以车骑将军张温率领破虏将军董卓、荡寇将军周慎再次前往征讨,与凉州叛军在美阳对峙。这场战役汉军与叛军兵力各十万,可谓规模巨大。紧接着张温便兵分两路,董卓负责讨伐参与叛军的先零羌,周慎负责追击边章、韩遂,孙坚则跟随周慎出征。

  6. 南北朝时期裴氏一族出现了三位史学大家,被后世称为史学三裴

    《三国演义》参考的历史文献主要有《三国志》和《三国志注》等。裴松之收集了三国时期的多种原始材料,引用各家著作原文,对《三国志》补缺纠谬,完成了《三国志注》。裴松之、裴骃、裴子野他们用各自的史学著作丰富了中国的史学宝库,人们将这祖孙三人称为史学三裴。小哥侃史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史学三裴,顺带的把《三国演义》、《三国志》和《三国志注》做了个简介和区分,都是简单的历史知识,供大家一览。

  7. 三国故事的最佳营销,不是陈寿和罗贯中,居然是一个宋朝人?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六十五)裴松之中国人对三国这一段历史的了解程度,几乎远超其之前的秦汉以及之后的两晋南北朝。其最主要的原因,当然就要属名列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的脍炙人口了。

  8. 空城计真实发生过吗?《三国志》为什么不敢写?

    摘要:司马懿是三国时期一位智高谋深的才俊,唯独在阳平关受到诸葛亮「”空城计”的疑惑,聪明反被聪明误,贻笑千古。试设身处地为陈寿着想,在司马氏当权的西晋,写这样一件事,不是找死吗?引言「”诸葛亮空城退仲达”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布,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根据裴松之《三国志》记载:「”195年,吕布和陈宫率一万多人从山东金乡出发,前来攻打曹操,当时曹操「”兵皆取麦”,城中留守兵力不足千人,曹操便让随军

  9. 三国志

    《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只有传,没有纪。《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三国志》是记载这六十年历史的比较完整的史书。《三国志》继承《史记》、《汉书》而作,成书远在后汉书以前。裴松之作注所根据的史料,可考者多达二百四十余种,较《三国志》原书多出三倍。

  10. 裴松之

    裴松之,中国南朝宋史学家。少年好学,博览群籍,立身简素。20岁时任殿中将军,直卫皇帝左右。裴松之为官清廉,体恤百姓疾苦,肃明风化,陈寿黜陟有序,深得下属官吏和人民的爱戴。元嘉十四年致仕归里。元嘉六年宋文帝命注《三国志》,他对陈寿的《三国志》进行了详细的补缺、备异、矫正、论辨,使注文多出原书几倍,所引魏、晋人著作多至210种,保存了大量史料,开创了史书作注的先例。

随机推荐

  1. 沩山灵佑

    它的开山祖是沩山灵佑禅师。沩山灵佑为寻求开悟,来到百丈禅师门下习禅。灵佑顿觉醍醐灌顶,得以开悟,忙叩首谢师。第二天,灵佑随百丈禅师上山劳动。灵佑随即拾起一根柴吹了两下,递给师父。赢得沩山百丈禅师的座下有位司马头陀,学识渊博,天文、地理、阴阳卜卦无一不精。灵佑在沩山大阐宗风,开创了禅宗五家七宗中的沩仰宗。

  2. 形容心情不好的句子-感人的情话

    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gexings十九、旧情复燃的结果就是重蹈覆辙,自作多情的下场就是自取其辱。

  3. 梦见我杀人逃跑

    周公解梦梦见我杀人逃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我杀人逃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历史上的今天5月27号 山海关战役爆发

    1644年5月27日山海关战役爆发在372年前的今天,1644年5月27日,山海关战役爆发。5月15日,吴三桂据山海关袭击大顺军消息传至北京城。5月18日,李自成、刘宗敏率领大顺军出兵京城,兵锋直指山海关。5月26日,大顺军到达山海关,并形成了对吴三桂的包围,开始进攻山海关。5月27日,清兵赶至,于中午出击,大顺军溃败。山海关大战的结局,对中华民族而言是深重的灾难,反思这场大战,从这场大战中得到启示,无疑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5. 坠下高楼观音显灵

    突然失足从十六米高的四层楼上坠下来。医生详查鉴定,外体内腹悉正常无伤。家里设有佛堂、供奉着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十多尊观音圣像,俨然是一个「观音堂」。然后央求外祖母给她讲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的故事。现在她已能向周围的女友转述十多个观音菩萨的故事了。观音菩萨更会大生欢喜心的。难怪当她灾星降临之际,观音菩萨立即大显神通,变作白衣慈妪,轻轻扶抱,冉冉坠楼,平卧地面,安然无恙。

  6. 花儿过节

    春天里,花儿通过春风传送信息。兰花把幽香飘送到远处,寄托了自己对其他花儿的深切情意:“姐妹们,我想念你们,多么希望咱们能团聚一堂过个节啊!”其他花儿也都感动地说:“是啊,咱们得约定一个相会的时间才行。”

  7. 最伤心的爱情句子 雨会一直下,泪会一直流…-感人的情话

    .4.有一种感觉比失恋还要痛苦,叫做自作多情。学会放手,你的幸福需要自己的成全。

  8. Babak Khorramdin——波斯自由战士

    公元795年7月10日,...人的倭玛亚和阿巴斯哈里发入侵并占领了萨珊王朝波斯帝国144年,一个孩子出生在伊朗西北部一个名叫巴拉阿巴德的村庄,这个村庄位于现代的阿尔达比附近.这个孩子长大后将成为波斯人最杰出的叛军领袖,他将创造...人在...哈里发国任何地方所面对的最大的叛军力量.为了解放波斯人民和恢复波斯文化,他与入侵的...人作战,争取重新控制波斯领土.他被称为BabakKhorramdin,

  9. 梦见报考中

    周公解梦梦见报考中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报考中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澧州高沙弥

    恁么则佛戒何用。这沙弥犹挂唇齿在。适来有个跛脚沙弥。早来沙弥在什么处。汝从看经得请益得。大有人不看经不请益。山顾道吾云岩曰。师曰某甲在众有妨。且往路边卓个草庵。接待往来茶汤去。时复要与子相见。今日大好一场曲调。师捧钵作舞入堂。山便掷下鼓槌曰。师就桶舀一杓饭便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