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河南发现6000年前古墓,内藏「 ”中华第一龙”,原来古代真有「 ”龙”

公元1987年,为了配合引黄调节池工程,工程队在河南濮阳西南隅西水坡发掘出了一座古墓,施工队马上上报,很快考古专家赶到了。不过当时专家初步估计,这只是一般性的古墓,出土的文物应该不会过于惊人。然而,真正打开之后,却震惊了世界。 随后专家对古墓进行碳14测验,确定该古墓年代距今约6000年,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经考古工作者的科学挖掘,在仰韶文化第四层发现了四组用蚌壳摆彻的龙虎等动物图案,其中最为亮眼的便是第一组45号墓。 让人眼前一亮的倒不是45号墓里面有什么稀世珍宝,而是里面发现了一条「 ”龙”。墓主人为一壮年男性,骨骼粗壮,身长1.84米,仰卧,头南足北。这具高大的躯干,整整高出北京山顶洞人10厘米、山东大汶口人12厘米,河姆渡和半坡人14厘米。差距如此之大,这是为何?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墓主人左右两侧,有用蚌壳精心摆放的龙虎图案。龙头北面东,昂首弓背,前爪扒,后腿蹬,尾作摆动状,似遨游苍海。这是目前发掘最早的「 ”龙”,所以被考古学者验定为「 ”中华第一龙”。而 ... 北面西,二目圆睁,张口龇牙,如猛虎下山,这一图案与古代天文学中的东宫苍龙、西宫白虎相符。 用蚌壳摆塑图案,在历次的考古发掘中,并不常见。蚌是一种生活在江、河、湖、沼中的软体动物,属于贝类。蚌的种类有很多,一类喜欢生活在流动的河水里,一类生活在沼泽地中。蚌富含蛋白质,很容易煮熟,所以,深得古人喜欢。我们在很多出土文物中能看到古人将贝壳作为装饰物。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龙是我国上古神兽,也是古代帝王专享的图腾。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龙仅仅存在于神话传说中,其来源是上古时期以不同神兽为图腾的氏族部落之间互相攻伐兼并,最终形成了鹿角、蛇身、鱼鳞、鹰爪这一虚幻形象。 在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便记载了黄帝乘龙升天的故事:「 ”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龙乃上去。”中华人文始祖的黄帝一生历经大小战事五十余次,降服了炎帝,干掉了蚩尤,统一了华夏部落。作为不世奇才黄帝在118岁的时候乘龙飞天了。但濮阳西水坡古墓的考古发现,却颠覆了这一传统认知。 西水坡遗址45号墓主人东侧的蚌壳摆塑龙,显得与众不同,形象更接近秦汉以后的龙。使用的蚌壳也是精心挑选的,为了摆塑龙更是采用不同的造型和表现手法,造型准确把握住了龙的形态特征、神态和动势,熟练运用蚌壳的长短、大小、侧正等表现其肢体结构和空间布局。以上种种足以说明,当时人们对龙的认识已经达到成熟的阶段。 所以,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古代真的有「 ”龙”吗?如果不是真的有龙,那么,6000年前的人为何对龙的形象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呢? 其实,在传世的甲骨文中,我们也发现了「 ”龙”这个字。从字的结构上看,龙为兽首蛇身状,头顶着一个表示刀状器的「 ”辛”字符号。「 ”辛”在甲骨文中就是「 ”被驱使”的意思。所以说「 ”龙”表示一种被驱使的力量。 那么,能驱使「 ”龙”的是谁呢?天和神。相传,当年大禹治水就曾驱使应龙。那么,45号墓中的「 ”龙”又有什么含义呢? 专家认为,45号墓是个完整的图像,在形象上,看起来很像北斗。如果将蚌塑三角形代表斗魁,东侧横置的胫骨代表斗杓。那么,它的斗魁指向龙首、斗柄指向虎首的这种方位,就与真实的北斗星象位置完全吻合。 在古代,北斗七星一直被作为时间的指示之星。以帝星和北斗星为基础,古人把浩瀚的星空划为五个宫,就是中宫和东、南、西、北四宫。中宫的主要星象是北斗七星,东西南北四个宫则管辖着二十八宿,又称「 ”二十八星座”。 为了便于识别和记忆,古人将四宫分别想像为一种动物,即东宫像苍龙,南宫像朱雀,西宫像白虎,北宫像玄武,这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 ”四象”。 公元1977年,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墓中出土了天文图。画面中央是篆书的「 ”斗”字,四周写着二十八宿的名称,画中的「 ”斗”字代表了北斗星,它的地位如此突出正是古人崇拜北斗的一种表现。而二十八宿之外的左右两侧分别绘有象征四象的龙虎二象。这种北斗与龙虎共存作为星象图的核心内容与西水坡45号墓蚌塑遗迹所表现的星象内容完全相同。 所以,专家认为45号墓蚌塑遗迹所呈现的内容可以认定为远古时代的星象作品,它是目前中国所见最早的星象图,也是目前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天文星图。 那么,墓主人究竟是谁? 首先是颛顼。45号墓的发掘地正是颛顼的建都之地。《左传》上面记载:濮阳,即古帝丘,曾经是颛顼的都城,城内还有颛顼的墓。这在其他史书中也有记载相佐证。45号属于仰韶文化早期略晚,相当于传说的黄帝时代。颛顼与黄帝所处的时代相同,加之古文献中国颛顼活动范围就是今天的濮阳。所以,颛顼的可能性极大。但颛顼是乘龙,但墓中虎形图案有作何解释呢? 说不清楚。所以,有人说是伏羲。 伏羲本来活动在甘肃一带,但在6000年前来到濮阳一带。伏羲部族的图腾就是虎。后来伏羲部落又吸收了龙的成分。在汉代画像中伏羲被形容成「 ”龙首蛇身”。这跟墓中的龙虎相伴很符合。但专家认为45号墓主人可能是非正常死亡,所以,又有疑惑。因此还有人认为是蚩尤。 因为墓主骸骨脊柱断裂,胸腔处上下有利器砍断痕迹,断臂残肢,肩髀分离,在上古传说和史书记载当中,唯一的一位有此遭遇的上古大帝就是蚩尤。如《皇览·冢墓记》记载:蚩尤战败,被黄帝 ... 死并被肢解。而且蚩尤被安葬的地方就是西水坡。 而且蚩尤号称古代战神,也很符合人高马大的形象。所以说,专家认为是蚩尤的可能性最大。但缺乏实质证据。 不管墓主人是谁,反正死后能享受龙虎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而这个「 ”中华第一龙”也改写了历史,「 ”龙”可能真的存在。 朋友,欢迎关注!

河南发现6000年前古墓,内藏「 ”中华第一龙”,原来古代真有「 ”龙”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3.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4.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5.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6.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7.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8.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9.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10.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随机推荐

  1. 上聯:鵲上枝頭迎遠客 求下聯

    上聯:鵲上枝頭迎遠客。求下聯。

  2. 骨头汤补钙,每天至少喝400碗!这份真正的补钙食物排行榜收好

    生活中,关于补钙,我们听的最多的恐怕就是,「”喝骨头汤补钙”了。这也难怪,大骨头熬制的汤,呈乳白色好像营养很丰富的样子。但真的是这个样子吗?相信你已知道这并不靠谱,可究竟骨头汤里有没有钙,有多少,你未必知道。喝骨头汤补钙?你至少要喝400碗!有实验测定,骨头中的钙成分很难被析出,如果用1公斤的猪骨头,煮汤两个小时,最终测得汤中的钙含量仅有1.9毫克,是不是很意外?也就是说,如果说单纯的用喝骨头汤来

  3. 汗出浃背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hànchūjiābèi【解释】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同“汗流浃背”。【出处】汉·刘向《续列女传·杨夫人》:“敞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浃背。”【例子】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明·袁宏道《满井游记》【相关】百度“汗出浃背”

  4. 拔丁抽楔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ádīngchōuxiē【解释】拔出钉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难。【出处】元·无名氏《度柳翠》第四折:“大众恐有不能了达,心生疑惑者,请垂下问,我与他拔丁抽楔。”【例子】【近义词】抽丁拔楔【相关】百度“拔丁抽楔”

  5. 吃蔬菜能降尿酸吗?

    对于高尿酸血症的朋友来说,保证自己的血尿酸平稳是避免痛风的关键,如果血液中的血尿酸总是处于较高水平,随着血液流经的时候在关节处就很容易沉积下来,久而久之堆积为尿酸结晶,挤压关节,让关节变性肿大,产生剧烈疼痛,诱发痛风,而「”嘌呤”是决定尿酸的关键,嘌呤的最终代谢产物是尿酸,体内的嘌呤含量也直接决定了尿酸的生成量,所以对于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患者,日常应当多注意选择低嘌呤食物的摄入。不过虽然水果、蔬菜

  6. 曹叡对郭女王为什么那么好?原因是什么

    >曹丕看上了漂亮的郭女王,于是纳为妾。不久,在曹丕的“逼迫”下,汉献帝将帝位禅让于他,曹丕称帝,郭女王又被他封为贵嫔。>另外,曹叡对待郭女王的态度,似乎也不是野史说的那么仇恨。>曹叡听从父命,对郭女王多有起居问候,关心倍至。>>曹丕得病后,曹叡得郭女王相助,被指定为继承人。而曹叡孝顺郭女王的事迹,一直流传在民间。可见曹叡和郭女王根本没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反而是两人的母子关系非常融洽。

  7. 萧皇后:6位皇帝为之争抢,年近50还能迷倒 ...

    6位皇帝为之争抢,年近50还能迷倒...接下来历史新知小编为您讲解>隋唐时期有一位绝色美人,在她小时候,算命先生就说她命犯桃花母仪天下,她就是倾国倾城的萧皇后。后来杨广当上了皇帝,册封萧氏为皇后,整日沉迷于酒色歌舞,引起朝堂强烈不满。>萧皇后的一生印证了算命先生的八字预言“命带桃花,母仪天下”,被6个皇帝抢来抢去,年近50还能迷倒...,这个女人实在不简单啊。

  8. 佛法在恭敬

    古代有一位名叫萨遮尼犍的婆罗门长老,号称全国最有智慧的人,门下有五百名弟子。他嘲笑天下人,所以,经常腹部挂一块金属板,在街上昂首阔步。浩浩蕩蕩来到祇园精舍的门前。高傲之心,消除殆尽,即刻成为真正的出家人。后来,萨遮尼犍更热心修佛道。在一群菩萨行列里,颇有地位,他的门徒也都证得阿罗汉。

  9. 梦见买烧饼

    周公解梦梦见买烧饼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买烧饼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氯化汞】的意思是什么?【氯化汞】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即「升汞」(41页)。★「氯化汞」在《汉语辞海》的解释用氯化汞造句1.二氯化汞,升汞2.氯化汞,升汞3.氯化汞,升汞4.氯化亚汞|一氯化汞5.升汞,氯化汞>词条推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