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 “永远的先生”:缅怀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同志!

   50年前的今天,1968年11月28日,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徐特立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1937年1月30日,延安各界紧锣密鼓地为徐特立60大寿庆祝大会做准备。当时,正在商量抗日救国大计的 ... ,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老师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祝寿信,并当晚派人送到了时在保安主持中华苏维埃中央 ... 西北办事处教育部工作的徐特立。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

data-filtered="filtered" 徐特立与 ... 在延安合影

  祝寿信充分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更表达了中国 ... 领袖对这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的最高褒奖。

  “永远的先生”徐特立

  1909年,长沙修业学校的课堂上,一位年轻教师慷慨陈词,历数洋人欺侮中国人而满清 ... 则对外屈从、对内残酷镇压的事例。悲愤至极,他忽然从讲台上走到厨房拿来一把菜刀,当着学生将左手的一个手指砍断一节,用 ... 写“驱除挞虏,恢复中华,”以表达反抗帝国主义的决心,激发青年学生挑起救国救民的重担。他就是后来投身革命,被 ... 称为“永远的先生”的徐特立。

  从私塾、小学、中学、师范教育到高等教育,不断地改革旧教育,创造新教育,徐特立从事教育和革命长达七十多年,培育了大量优秀人才。 ... 称赞他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

  教书不能把人教“死”

  中国教育最为典型的“填鸭式”教学一直备受诟病,而徐特立早在几十年前就倡导“教书切记要把书教‘活’,不能把人教‘死’”、“要把钥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开门,不要把学生教成书呆子。”这些思想如今看起来依旧鲜活,对当前的课堂改革有着莫大的借鉴意义。

data-filtered="filtered" 徐特立

  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师范任教时也避免讲那些干巴巴的教条和空洞抽象的大道理,而是用古往今来模范人物的嘉言懿行来启发学生,并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指点学生。他提出“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主张,这种学习 ... 对 ... 影响很大,几年中就写了几网篮的读书札记,文学和思想修养水平提高很快。 ... 在后来曾深情地说:“我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最敬佩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杨怀中先生(后成为其岳父),一位是徐老。”

  除了“不动笔墨不看书”徐特立又创造了“诗教”法,在学生教室与饭厅走廊处,专设黑板一块,发现学生优点,长处就写诗赞扬;发现缺点、错误就写诗批评。有学生打烂了一篮碗,他就写诗说:“我愿诸生青出蓝,人财物力莫摧残。昨宵到底缘何事,打破厨房碗一篮。”这就是用诗进行批评。结果学生在“诗教”下,很快纠正缺点。

  外号“徐大叫花” 免费教贫困农家子弟

  若要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第一要义就看他是不是真正的爱学生。徐特立在湖南任教二十年,爱学生如子。他任师范校长时,将自己的月薪与校内主任、庶务等同样定为20元,还经常接济穷学生。田汉(我国国歌作词者)入学时买不起蚊帐,徐特立便买了一顶相送。一次查夜时,他发现有新生烂脚 ... ,便亲自打水给他洗脚上药。此事传出后,一些教师认为太失校长“身份”,学生却对他更为敬仰。

data-filtered="filtered" 徐特立老校长与湖南幼儿师范学校的同学们联欢

  虽贵为教育界知名人士,但徐特立从不讲排场,身穿粗布衣、脚下穿草鞋,坐不起轿子,吃学生食堂,就连一把油纸伞都舍不得买,下雨天就穿一件蓑衣,以至于不少同学背后叫他“徐大叫花”。原来他把节约的钱都用来办长沙县五美小学,免费招收贫困农家子弟。他还把自己的家人全都留在了乡下务农——因为在长沙城生活费太高,只要能省下一块钱,就能让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多读一个月的书。

  高龄入党 ... 队伍里的一名老兵兼教育家

  在以往几十年的时间里,徐特立的名字曾令亿万人尊敬。这不仅仅因为她是 ... 的老师,而是其本身就有非凡的传奇经历。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徐特立是毅然加入中国 ... ,辗转到了武汉。在武汉徐特立遇到教育界一位熟人,那人说革命已经失败,要他尽快离开,另谋出路,并拿出一笔钱给他作旅费。听后,他十分气愤,当场把钱甩了一地,义正词严地对那人说:“革命成功的时候,多一人少一人无所谓,正是因为革命失败了,我们才得干,逃跑算什么?“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1934年,他更是超出常人的意料,以50多岁的高龄随军 ... ,成为队伍中最老的一员。除了给红军官兵鼓励,打气之外,徐特立常常利用战士们行走的时候,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文字。有一个顺口溜,就是战士们自己编的:“人民教育家徐老, ... 路上事文化,天当教室地当纸,树枝石头当笔用,每天学习二三字,一年学会八九百,学好文化好当家。”在徐特立的鼓励和帮助下,许多红军战士通过学习,初步掌握了一些文化知识。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到,红军在三四年中扫除文盲所取得的成绩比中国农村任何地方几个世纪中所取得的成绩还要大。

  徐特立年轻时本想皈依佛门,后转为寻求教育救国,这一生的70余年就献给了教育事业和革命事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文学家屈原的这句名言,正是对其一生的注解。


 顾颉刚与冯友兰:尊重是发自心底的善意

 林徽因:母亲把我赶进了人间地狱

 文学大家胡适的轶闻趣事:不怕老婆的国家不民主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 “永远的先生”:缅怀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同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他是毛主席最敬佩的老师,辛亥革命前就砍断手指明志,后为 ...

    1937年,毛主席在给徐特立60岁寿辰的祝贺信中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员都离开了...,有的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1927年秋天加入了...……”而此时,徐特立作为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代表,已经奔赴湖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奋战在革命的第一线。徐特立是湖南长沙人,生于1877年,比毛主席大16岁

  2. 从不居功自傲的徐特立

    著作大都收集在《徐特立教育文集》和《徐特立文集》中。从不居功自傲的徐特立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徐特立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公民,从不因为年纪大、地位高、贡献大而居功自傲,搞特殊。那时正值隆冬,长沙的天气又阴冷,徐老患了感冒。1949年进城后,组织上为徐特立配备了专车,可他却很少乘坐,经常是步行外出,有时还乘坐公共汽车。1968年11月,徐老在弥留之际,把自己多年的积蓄交给了组织。

  3. ... 出发时徐特立57岁 年龄最大却很少骑马

    ...途中,他们处处以身作则,与官兵同甘共苦,给年轻的红军战士以极大的鼓舞。徐特立:年龄最大的“怪老头”徐特立,1877年出生,湖南长沙人,1927年加入中国...,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出发时,徐特立已经57岁,是参加...的“四老”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虽然徐老年龄最大,但他很少骑马,总把马让给体弱生病的战士和女同志。新中国成立后,徐特立任中央人民......、中宣部副...等职,1968年11月28日逝世。

  4. 给刘萃英的信——徐特立

    徐特立>徐特立,又名立华,字师陶,湖南善化人。早年在湖南任教。1927年加入中国...,并参加南昌起义。建国后,历任...中央宣传部副...、全国人大...等职。>>>>>>>给刘萃英的信>>>>>>>萃英吾媳:>我快离湖南,你的问题望你最后决定,决定后我好准备怎样帮助你。你应该下一个最后的决心,或者结婚,或者不再结婚,及找什么对象结婚,需要一刀两断。并且你比陌青更为可怜,夫死再婚比陌青的婚姻问题更不易满意,因此我更关心你的问题。

  5. 破产读书

    >徐特立得到老师的指点,豁然开朗,决心面壁十年,博览群书。他想来想去,想起伯祖母留给他的一份微薄的遗产——几亩农田。要想有钱买书,就必须变卖土地。徐特立终于下定决心:破产读书!>消息传开,有人笑他太傻,说自古以来田产才是好东西,哪有卖了田产买书的?他从小爱动脑筋,在家乡教馆读书的时候,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

  6. 徐特立的读书故事

    徐特立出生在1877年。>徐特立读书时很讲究...,积累了一套自学经验。陈举人耐心地告诉徐特立: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八股文形式死板,是束缚人们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后来回忆往事时,徐特立很有感触地说:“我一生知道读书的...,就得益于那位举人先生。”gs5000>徐特立读《联共党史》的时候,开始书店只出了上册,他就买了一本阅读。许多人表示惊讶,但是徐特立是慎重考虑后才决定的。

  7. 徐特立学习法文的故事

    一九一九年下半年的一天,又一批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踏上了法国的土地。原来,那位年长的就是徐特立同志,年幼的名叫熊信吾,是徐老的学生的儿子。>徐老登上了赴法的征程,途中,他抓紧学法文,积极为勤工俭学做好准备。>徐老学习外文比其他人要困难得多,因为他缺了两颗门牙,发音特别吃力。>徐老刻苦顽强的学习精神,博得了法国教师的好评:“我教了二、三十年的书,还没有见过这样发愤学...学生。”

  8. ... 故居题匾的四次变迁:伟大两字不是封的

    自1949年10月...韶山旧居对外开放以来,到这里来追寻伟人足迹、瞻仰伟人家居的人不计其数,但人们是否注意到...故居题匾曾有四次变更?没有多久,韶山...旧居第一块门匾“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挂了起来。所以,...故居第一块门匾的写法在当时并不为奇,而是恰当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领袖的朴素感情。第二块:...说“‘伟大’两字不是封的”1950年1月12日,...旧居接待了第一批国际友人———苏联电影代表团。

  9. ... “永远的先生”:缅怀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同志!

    50年前的今天,1968年11月28日,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徐特立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data-filtered="filtered"徐特立与...在延安合影祝寿信充分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更表达了中国...领袖对这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的最高褒奖。他就是后来投身革命,被...称为“永远的先生”的徐特立。...称赞他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高龄入党...队伍里的一名老兵兼教育家在以往几十年的时间里,徐特立的名字曾令亿万人尊敬。

  10. 他是延安五老之一,五十岁加入 ... ,教出来的学生堪称震古烁今

    另外徐特立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延安五大元老之一,而且他是其中最年长的一位。但徐特立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在旁人不理解,自己也可能会陷入险境的情况下主动申请加入...。当时他已经50岁了,古人说五十知天命,徐特立预见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命运,还有中国的命运。

随机推荐

  1. 感恩老师的名人名言 教师是火种

    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老师,您就是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老师,祝您教育的学生,人才济济,精英辈出。老师是母亲,是除地球之外的最伟大的母亲老师是我们的在生父母!您是园丁,为祖国山川添秀色;您如春雨,润育桃李,神州大地尽芳菲。

  2. 两头三面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liǎngtóusānmiàn【解释】形容作事情表里不一,两面糊弄,两头讨好。同“两头白面”。【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两头三面”

  3. 早安问候短信

    早安问候短信1、我要拽你的耳朵,挠你的腮,再把你的...拍;我要拉你的手,晃你的脚,再把你的大头敲;清晨来到问个好:还睡呀!祝你今天有个好心情,早安。愿我小小的问候带给你快乐,早安,我的朋友!希望美丽的清晨,看见开心的你,早安!早安,我的朋友!

  4. 美翻了茶马古道上的千年奇观

       *** 昌都市芒康县,未通公路前,曾是茶马古道的一部分。在这里,坐落着古老的盐井纳西民族乡。  制盐,是这个地方人们的生存之本,不知从哪一代祖祖辈辈开始发现了盐,这里的人们代代相传,将古老的制盐技艺传承至今。  关于古盐井的传说,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而有史料...

  5. 成见不空

    有位学者,特至南隐禅师处请示什么叫做“禅”?禅师以茶水招待,并在茶倒满杯子时,并未停止,仍又继续的注入。眼看茶水不停的一直往外溢,学者实在忍不住,就说道:“禅师!茶已经满出来了,请不要再倒了。”自满、傲慢,一直怀着成见的人,就算天降甘露,也无法流入他的心中。

  6. 美食鉴赏家与有口福的人面相体相特点_看相大全

    美食鉴赏家与有口福的人面相特点一人有一个梦想,相信除成为大富翁外,一世唔使忧忧米最大愿望。想知自己是什么食神,就要自己身体有有以下特征。美食鉴赏家的面相手相特点(一)上唇饱满这类人代表对食物有鉴赏能力,对食物要求和品味较高,但非表示经常有好食物品尝。有口福的人体相特点:(一)脚部肥胖这种人极为食,而且对食冇乜要求,只求能够饱肚就已经满足。一生艳遇都不断的面相_看相大全

  7. 梦见爷爷的尸体

    周公解梦梦见爷爷的尸体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爷爷的尸体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描写感情的句子 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

    感谢欣赏本文,更多经典情话请关注:抒发感情的句子关于感情的句子12、太耀眼的城市不适合看星星,就如同你的心不适合谈安定。

  9. 梦见别人一丝不挂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一丝不挂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一丝不挂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梦见去世婆婆

    周公解梦梦见去世婆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去世婆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