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中国古代文明构成中,海洋文明与农业文明、游牧文明一样,亦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外来文明的交往中,海上通道与陆上交通都是主渠道。与沙漠和草原丝绸之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一样,海上丝绸之路因政治形势的变化也时兴时衰。在古代中国,明初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明朝特指中国南海以西的南洋群岛、印度洋、波斯湾、北非红海一带)无疑是中国海洋文明发展的巅峰,郑和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

  郑和(约1371—1433年),明代云南昆阳州(今昆明市晋宁县)人, *** ,本姓马,小名三宝(保)。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二月开始,傅友德奉命征讨割据云南的残元势力,少年三宝被俘,惨遭阉刑。后随军至北平,入燕王藩邸为宦官。三宝聪慧过人,忠于燕王,在「靖难之役」中屡建战功,深得朱棣信赖。朱棣称帝后,任命其为内官监太监,并赐其「郑」姓,从此,便称郑和,人称「三宝太监」。明成祖死后,第六次下西洋归来的郑和被仁宗任命为南京守备太监。他去世的时间尚无定论,一说是卒于第七次下西洋归途之中,即1433年;一说是回来后卒于南京,即1435年。

  郑和下西洋不是简单、孤立的事件,而是永乐时期文治武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永乐时期,成祖初设内阁、决定迁都北京、编纂《永乐大典》、屡伐元朝残余、遣使通西域和派遣郑和下西洋等一系列举措,都是影响明代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明朝是当时亚洲乃至世界强国,为了彰显其大国地位和稳定周边局势,成祖在继承洪武时期外交政策的基础上,遣使四出,「宣德化而柔远人」,以和平方式竭力构建明朝视野中的世界新秩序。正如《明史·郑和传》所言:「当成祖时,锐意通四夷,奉使多用中贵。西洋则(郑)和、(王)景弘,西域则李达,迤北则海童,而西番则率使侯显。」郑和出使时所捧成祖对西洋各国国王和头目的敕书中言:「尔等只顺天道,恪遵朕言,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若有摅诚来朝,咸锡皆赏。」(《郑和家世资料》)宣德六年(1431年),面对暹罗欺凌满喇加一事,宣宗遵循永乐时期的做法,责令暹罗国王改正,言:「朕主宰天下,一视同仁,尔能恭事朝廷,屡遣使朝贡,朕用尔嘉。比闻满喇加国王欲躬来朝,而阻于王国,朕度之必非王意,皆王左右之人不能深思远虑,阻绝道路,与邻邦启衅,斯岂长保富贵之道!王宜恪遵朕命,睦邻通好,省谕下人,勿肆侵侮,则见王能敬天事大,保国安民,和睦邻境,以副朕同仁之心。」(《明宣宗实录》卷76)以上诏令明确反映了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和明朝对自身的国际定位。

  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的28年间,郑和从苏州刘家港出发,七下西洋,其中前六次都在永乐时期。由于宝船靠风力行驶,故每次出航都在冬季东北信风期,返航在夏秋东南信风期。前三次主要在南海、南洋群岛和南印度洋一带。在此基础上,郑和在第四、五次下西洋时开辟了新的航线,首次到达波斯湾、 *** 半岛、红海东岸、非洲东海岸等地,将下西洋推向高峰。2002年,英国退役海军军官加文·孟席斯发表其研究成果,认为郑和的分遣船队于1421—1423年间到达美洲,引起世界震惊。当然此论还需进一步严密论证。

  郑和率领的船队是一支混合船队,最多的一次为208艘。除最大的「帅船」即宝船外,还有用于护航的战座船、装载食物的粮船、载运淡水的水船、运载军需和装备的马船等。每次远航的人数在27000人左右,有明确的分工和严格的管理。主要领导为宦官,有正使太监、副使监丞、少监、内监,其下有掌管文书和负责外国朝贡的舍人;有掌管远航粮草和各国贡品的户部郎中;有负责外交礼仪的鸿胪寺序班;有传播中国文化的教谕和从事翻译的通事;有通晓天文和海洋气候的阴阳官生;有精通医术和营养保健的医官医士;有充当礼仪队和负责防御的旗校、勇士、力士等武官和军士;有负责航行、船舶维修的火长、带管、舵工、水手、班碇手、铁锚、木艌、搭材等。从中可以看出,郑和的远航船队是一个流动的复杂的特殊组织。

  当然,远航并非一帆风顺。当时东南亚局势不稳,弱肉强食,有些国家与明朝为敌;各种反明的海盗势力横行海上,所以远航必须要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除了自卫以外,还可用以歼灭海寇,制止内乱。在七次远航中,郑和船队一共动用了三次武力。首下西洋时,苏门答腊岛东南部的旧港(也叫三佛齐国)的海盗头目、广东人陈祖义企图劫掠宝船,郑和得到密报后用计铲除了海盗势力,生擒了陈祖义,带回国处死。第三次返航时,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阴谋用重兵劫夺宝船,郑和发觉后,带兵攻打空虚的王城,以少胜多,生擒了国王,保护了船队。第四次下西洋时,郑和帮助苏门答腊的合法国王平定了与其争夺王位的叛乱者,结束了苏门答腊的多年内战。郑和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化险为夷,不辱使命,秋毫无犯,深得西洋各国的欢迎,确保了远航的顺利进行,把大明王朝的声威最大限度地传播于海外。

  尽管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十分明显,但政治目的主要通过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来实现。由于西洋诸国远离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于中国,且大多与中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并不密切,有的甚至毫无联系,加之海上交通不畅,他们无力与中国交往。明朝要维持万国来朝的局面,必须承担巨大的外交成本。除了厚往薄来、不计成本的贡赐贸易之外,郑和船队携带大量的中国货物在远航途中进行着广泛的贸易活动。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金银器皿、铜钱、雨伞、烧珠、樟脑、麝香、水银等深受西洋各国的喜爱。西洋的香料、药材、宝石、琥珀及长颈鹿等珍稀动物、海棠等稀奇植物也被引入中国。在尊重各国固有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的基础上,郑和船队将中国的历法、礼仪、度量衡、建筑、生产技术等传到西洋。西洋各国的绘画、雕刻艺术等也传入中国。中外相互交流扩大了人们的世界视野,极大地丰富了各自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影响是深远的。

  七下西洋是郑和毕生献身的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它是中国古代天文航海技术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的体现,也是十五世纪前半叶中国繁荣强盛的缩影。郑和远航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险阻、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和以邻为善、和谐共处的和平精神,开辟了中国海洋文明的新时代。郑和是伟大的航海家、杰出的外交活动家和军事家、卓越的管理者和文化使者,是「和平之旅第一人」,是「海上巨人」,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郑和为中国的海洋事业、世界和平、国际贸易和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解密:郑和七下西洋的时候曾征服过哪些国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6.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7.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8.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9.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10.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随机推荐

  1. 三棵树的故事

    “我要承载财宝,”它说,“要被黄金遮盖,载满宝石。我要成为世上最美丽的藏宝箱!”“我要成为一只美丽的藏宝箱,”第一棵树想,“我将承载财富。”利斧一挥,第三棵树倒下来。当伐木者把第一棵树带到木匠房里,它很高兴,但木匠准备做的不是藏宝箱。星期五早上,第三棵树惊讶地发现它竟从被遗忘的木材堆中拉出来。但在星期天早晨,当太阳升起,大地在它之下欢喜震动时,第三棵树知道神的爱改变了一切。

  2. 黄金珍宝,不可传家

    江彬身材魁梧,孔武有力,善于骑射。当他们又要南游时,一百多位大臣伏跪在宫门谏止,江彬激起皇上的怒气,多数的人都被活活用木杖打死。江彬耸恿皇上亲自带兵出征,到了扬州,又四处搜刮貌美的处女和寡妇。而后江彬又带皇上去捕渔打猎。世宗即位后,下令在街上将江彬五车分尸,他的四个儿子,也同时被斩。江彬被抄家时,起出了七十柜黄金、二千二百柜白金,其它的珠宝珍玩不计其数。

  3. 周公解梦梦见玉镯断了的寓意有什么 – 周公解梦

    梦,是窥探内心的一面隐秘之镜是另一种虚幻却真实的人生体验。正如庄周梦蝶,我们常常会被奇异怪诞的梦境所震惊,并感到迷惑。那么梦见玉镯断了意味着什么?梦是窃听自己潜意识和意识相互交流的机会,它为人们打开了通往自我整合的大门钥匙。梦见玉镯子断了,会大难临头。梦见自己的玉镯断了容易遭受不正当打击的一天!尤其是与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会被流言渲染得失去本来面目。周公解梦梦见翻车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4. 送领导祝福语

    送领导祝福语1、人做好事好运来,人逢喜事精神爽,芝麻开花节节高,好友升职步步高,祝福你:一帆风顺、一步登天、一‘升’幸福、快乐永远!感谢上帝让我遇上你,我以感恩的心给你送去感恩节的祝福。

  5.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一:闻鸡起舞二:洛阳纸贵三:凿壁偷光四:十面埋伏五:程门立雪六:卧薪尝胆(勾践)七:铁杵成针八:纸上谈兵(赵括)九:精忠报国十:杞人忧天十一:悬梁刺股(早上好)十二:完璧归赵(蔺相如)十三:七步成章(曹植)十四:南柯一梦十五:三顾茅庐(刘备项羽张飞)十六:草木兼兵(苻坚)十七:指鹿为马十八:四面楚歌(项羽)十九:望梅止渴二十:负荆请罪(蔺相如廉颇)二十一:围魏救赵(孙膑)(容易的

  6. 【橑子】的意思是什么?【橑子】是什么意思?

    《周礼考工记轮人》「弓凿广四牧」唐·贾公彦疏:「汉世名盖弓为橑子也。」橑子的拼音lǎozǐ橑子是什么意思橑子lǎozǐ盖弓。

  7. 佛陀故事会:心受与身受就像接连中了两支毒箭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郊的迦兰陀竹园,告诉比丘们说:“比丘们!一般人有乐的感受、苦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有修有证的圣弟子,也有乐的感受、苦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他们之间,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呢?”“世尊!您的教说,是我们学习正法的根源,也是我们学习正法的向导与依靠,请世尊为我们解说,让我们遵循您的教导来实践吧!”

  8. 梦见杂货梦到杂货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杂货好不好

    做梦梦见杂货好不好?梦见杂货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杂货的详细解说吧。如果梦见新鲜干净的日用杂货,预示安逸和舒适的生活。

  9. 梦见航海_周公解梦梦到航海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航海好不好

    做梦梦见航海好不好?梦见航海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航海的详细解说吧。已婚男女梦见和妻子或丈夫一起航海,表示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生活幸福愉快。囚犯梦见航海,很快要转到别的监狱。士兵梦见自己航海,预示可能会调换驻地,并得到嘉奖。心理学解梦梦境解说:航海主福。梦见和妻子一起航海,意味着夫妻恩爱,白头偕老。未婚男女梦见航海,这是暗示很快就要喜结良缘的征兆。

  10. 古史相传禹是夏后氏的先祖,姒姓,鲧之子、夏后启之父,继舜为部落联盟首领,后东巡狩至会稽而卒,后世称之为夏禹。近年来的考古研究表明,禹的故乡为郑州市登封县告成镇。夏王朝是以启从益手中夺取了首领的职位并确立传子制而开始的,禹不是夏王朝的君后。传说禹同样依禅让的原则选择了继任者,禅位于益,但禹子启僭取了首领职位,建立了夏王朝。禹因有功于民,死后被神化,配飨于帝。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