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随着宇宙的膨胀和冷却,引力开始发挥作用,然后,幼年宇宙进入一个称为“暴涨”的短暂阶段。原始能量分布中的微小涨落随着宇宙的暴涨也从微观尺度急剧放大,从而形成了一些“沟”,星系团就沿着这些“沟”形成。旋涡星系旋涡星系内既有年轻的也有古老的恒星,它们呈旋臂式圆盘形。不规则星系不规则星系是尚未形成特定形状的星系,这是宇宙中最罕见的一类星系。
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第一代星系大概形成于大爆炸发生后10亿年。在宇宙诞生的最初瞬间,有一次原始能量的爆发。随着宇宙的膨胀和冷却,引力开始发挥作用,然后,幼年宇宙进入一个称为 “暴涨” 的短暂阶段。 原始能量分布中的微小涨落随着宇宙的暴涨也从微观尺度急剧放大, 从而形成了一些“沟” ,星系团就沿着这些“沟”形成。
星系的分类
有记录的星系形状虽有几千个,但几乎都可以归纳入E (椭圆形)、S(旋涡形)与SB(棒旋涡形)的分类之中。 此外, E再依椭圆的扁平程度,S与SB再依涡的散开情形,详加分类(以小写的英文字母与数字表示)。 把经过分类的星系, 照一定顺序排列时,则成为如图所示的系列。
旋涡星系
旋涡星系内既有年轻的也有古老的恒星, 它们呈旋臂式圆盘形。 在棒旋星系中,其旋臂从穿过星系中心的棒的两端伸出。
椭圆星系
椭圆星系呈扁平球状,是老年恒星(接近生命终点的恒星)的 ... 体。这是宇宙中最常见的一类星系。
棒旋星系
棒旋星系在外形上与旋涡星系非常相似,但棒旋星系的旋臂是笔直的,呈棒状,并从星系核心部分向两个方向延伸出去的。
不规则星系
不规则星系是尚未形成特定形状的星系,这是宇宙中最罕见的一类星系。
类星体
类星体是人类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遥远的天体,大都距地球100亿光年以上。20世纪80年代初期,澳大利亚的天文学家观测到的一个类星体距离地球竟达200亿光年。也就是说, 我们现在观测到的形成这个类星体图像的光是在200亿年以前发出的!这一下子把人类对宇宙认识范围扩大到200亿光年之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它们自身的能量比一般星系能量还大上千倍。
银河系
银河系是一个集聚成圆板状的星球集团。 目前由于电波天文学观测技术的进步,我们对于银河系的构造,已经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从侧面看银河系像一面薄的凸镜,从上面看却是旋涡状;其次,银河的直径约10万光年,中心部分的厚度为1.5万光年,是一个星球或气体的集团。太阳则是在距离银河中心约3万光年处,以约2亿年的周期绕着银河系中心公转。
银河系与电波
用电波观测到的银河系
弥漫在整个银河系里的氢气, 一直放射著波长为21厘米的电波。这些电波可以穿透星际物质, 到达光线所不能到达的地方。因此,电波对于探究银河系的结构有很大的帮助。 关于银河系的旋涡,也是必须靠电波的观测,才能了解它的情形。而至于银河的中心部分——银核, 则连电波也无法观测到,所以图中留下空白。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