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汉语拼音:Yitiaobianfa),中国明代后期赋役制度。初名条编,又名类编法、明编法、总编法等。后“编”又作“鞭”。主要是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通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

  明代徭役原有里甲正役、均徭和杂泛差役。其中以里甲为主干,以户为基本单位,户按丁粮多寡分为三等九则,作为编征差徭的依据。丁指16~60岁的男丁,粮指田赋。粮之多寡取决于地亩,因而徭役之中也包含有一部分地亩税。明中叶后,土地兼并剧烈,地权高度集中,加以官绅包揽、大户诡寄、徭役日重、农民逃徙,里甲户丁和田额已多不实, ... 财政收入减少。针对这种现象,不少人提出改革措施,国家从保证赋役出发,逐渐把编征徭役的重心由户丁转向田亩。

  早在宣宗宣德年间(1426~1435)江南出现的征一法,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江西出现的鼠尾册,英宗天顺(1457~1464)以后东南出现的十段锦法,至成化年间(1465~1487)浙江、广东出现的均平银,弘治年间(1488~1505)福建出现的纲银法,都具有徭役折银向田亩转移的内容。但这些措施均只在少数地区实行。推行全国的一条鞭法是从嘉靖九年(1530)开始的。实行较早的首推赋役繁重的南直隶(约今江苏、安徽)和浙江省,其次为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但这时也只限于某些府、州、县,并未普遍实行。由于赋役改革触及官绅地主的经济利益,阻力较大,开始进展较慢,由嘉靖四十年至穆宗隆庆(1567~1572)的十多年间始逐渐推广。万历初首辅张居正执政时期,经过全国大规模清丈地亩,才在全国范围推行,进展比较迅速。万历十年(1582)后,西南云、贵和西北陕、甘等偏远地区也相继实行。但即便在中原地区,有些州县一直到崇祯年间(1628~1644)才开始实行。这一改革由嘉靖至崇祯,前后历经百年。

鱼鳞图册

  一条鞭法在役银编征方面打破了过去的里甲界限,改以州县为基本单位,将役银均派于该州县之丁粮。编征时并考虑民户的土地财产及劳动力状况,即所谓“量地计丁”。“量地计丁”成为编征役银的基本原则。在执行过程中,各地区具体做法有很大差异。有的固定丁粮编征的比例,如按“丁一粮三”、“丁六粮四”等比例编征;有的固定民每丁、粮每石或地每亩摊征;也有将役银全部摊派于地亩者,则每粮一石带征丁银若干。役银由户丁摊入地亩的比例,除明代晚期少数地区将役银全部摊入地亩,户丁不再负担役银者外,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①以丁为主,以田为辅,以州县为单位,将役银中的小部分摊入地亩,户丁仍承担大部分役银。②按丁田平均分摊役银,即将州县役银的一半摊入地亩,另一半由户丁承担。③以田为主,以丁为辅,即将州县役银中大部分摊入地亩,小部分由户丁承担。

  未行一条鞭法前,差徭中虽有部分摊派于田亩,但所占比重很小。实行一条鞭法后,役银由户丁负担的部分缩小,摊派于田亩的部分增大,国家增派的差徭主要落在土地所有者身上,已初步具有摊丁入地的性质。它不只减少了税目,简化了赋役征收 ... ,更重要的是赋役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具体反映了两个过渡,一是现物税和现役制向货币税过渡,一是户丁税向土地税过渡。但除少数府州县外,大多数地区的人丁还须承担多寡不等的役银,清代实行摊丁入地后,这一过渡才最终完成。

  一条鞭法的实行具有一定历史意义,对民户负担畸轻畸重的现象有一定调节作用,使由赋役问题产生的阶级矛盾暂时缓解,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使长期以来因徭役制对农民所形成的人身奴役关系有所削弱,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另外,相对明初赋役制而言,一条鞭法较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商品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赋役的货币化,使较多的农村产品投入市场,为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有明一代,一条鞭法的执行情况差异甚大。有的区早已行一条鞭法,但地方官府仍逼使农民从事各种徭役;有的额外加赋,条鞭之外更立小条鞭,火耗之外复加秤头;更有借一条鞭法实行加赋者,有的地区条鞭原额每亩税银五分,崇祯年间加至一钱以上。

参见条目

“一条鞭法282747” 3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条鞭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见证「 ”一条鞭法”从横空出世到走下神坛:它到底抽痛了谁的脸?

    导读任何王朝的更迭以及时代的变迁都少不了变革,而所谓的变革不仅仅局限于政治上的变革,它还包括经济、文化、赋税等社会方方面面的革新。明朝中后期,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财政收入愈来愈少,而此时国势日微,各地豪强以及北方少数民族趁势侵扰,军费花销剧增,可谓入不敷出,导致大明...的财政出现很大危机。再加上统治阶级内部腐化和统治者的荒诞无能,明朝就这样被一双无形的手一步步拖向死亡的边缘。

  2. 明朝万历时期 ... 实力如何?万历三大征,靠什么支撑的?

    「”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明神宗万历皇帝自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历经十余位帝王近200年的建设发展,明朝已然成为东亚地区最为强大的帝国。而万历年间发生的万历三大征(宁夏平叛、...抗倭和播州平叛)则再一次确立了明朝作为东亚政治秩序建立者的统治地位。纵观中国历史,中原王朝建立大国统治地位,不仅与国力相关,更离不开良政国策的辅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明朝万历年间支撑

  3. 明朝那些事儿,千古唯此一人,张居正

    明朝那是一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兴亡,从而在总体上大转型的时代。在整篇文章开始之前简单介绍一下张居正,张居正,字叔大,嘉靖四年生,湖广江陵人。嘉靖二十六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编修,徐阶辈皆器重之。嘉靖四十一年,徐阶代嵩首辅,倾心委于张居正,信任有加,草拟遗诏,引与共谋。万历十年六月,张居正年五十八岁,去世,死后抄家。长子自尽,次子充军。

  4. 里甲

    城市中的里又称坊,近城者则称厢。一里之中多推丁粮较多的10户为里长,其余100户分为10甲,甲设甲首。里长对上级官府负责,管束所属人户,统计本里人户丁产的消长变化,监督人户生产事宜,调理里内民刑...,并以丁粮和财产多寡为序,景泰蓝按赋役黄册排年应役。以里甲为单位编派的徭投称里役或甲役,有正役和杂泛差役两种。每年由里长一名偕同甲首督率一甲10户应役,其余9里长及9甲人户在此后9年内轮流应役。

  5. 一条鞭法

    推行全国的一条鞭法是从嘉靖九年开始的。鱼鳞图册一条鞭法在役银编征方面打破了过去的里甲界限,改以州县为基本单位,将役银均派于该州县之丁粮。未行一条鞭法前,差徭中虽有部分摊派于田亩,但所占比重很小。实行一条鞭法后,役银由户丁负担的部分缩小,摊派于田亩的部分增大,国家增派的差徭主要落在土地所有者身上,已初步具有摊丁入地的性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有明一代,一条鞭法的执行情况差异甚大。

  6. 十段锦法

    十段锦法,中国明代赋役制度。全名为十段锦册法,又名十段册法、十段田法、十段丁田、十段粮米、十段均徭、均徭提编、均平提编或提编,名称因地而异。地方官府因此而推行十段锦法。各府、州、县在具体执行上也有区别,福建按原额丁粮分作十段,江苏常州府将一县田地分作十段,浙江衢州将各县粮米均作十段,云南各州县按丁田分作十段。

  7. 粮长制

    粮长制,中国明代在各州县设置的由粮长负责征解税粮的制度。行粮长制的目的,在于杜绝官吏之侵渔,便于民户就地交纳,以保证税收。明初,还具有基层政治首领的职能,职权为率同里长丈量土地、编造鱼鳞图册及黄册制度、劝导农民耕种生产、检举逃避税粮人户、呈报灾荒和蠲免事宜、揭发不法官吏和地方顽民等。后粮长职权仅限于税粮的征解。④粮长职能和性质发生变化。一条鞭法推行后,粮长制已名存实亡。

  8. 梁方仲

    梁方仲,中国经济史学家。1950年后,梁方仲重新分析所掌握的史料,进一步深入研究一条鞭法。这本76万字的巨著,是中国自前汉迄清末2100多年历代人口、田地、田赋的大型历史统计专书。他从中国的正史、政书、方志、文集、笔记和档案等200多部文献史料中,搜剔出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的大量数据,加以科学的考核测算,综合编辑制成242个统计表格和6个统计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获得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9. 庞尚鹏

    庞尚鹏,中国明代大臣。后升监察御史,奉命到南京、浙江稽核军饷,赢得正直声誉。四十年调任浙江巡按,在任7年中,继续打击地方上压迫平民的缙绅豪强。隆庆时,庞尚鹏调回北京,高拱任右佥都御史,主持办理九边屯盐事务。但其他督理盐政的御史却不满于事权被剥夺,向穆宗弹劾庞尚鹏,他因此被免职。后因得罪张居正而被免职。在广东家乡闲住4年之后去世。

  10. 明朝万历时期的军事实力如何?万历三大征靠的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明朝万历年间支撑万历三大征胜利的基础是什么。根据史料记载,张居正去世的万历十年,明朝财政已大大好转,国库盈余已达一千两百五十万两,太仓储备粮食可供国家正常消耗十年之久,为万历三大征奠定了稳固的物质基础。可以说三大征的胜利,不仅仅是三场简单的局部战争军事胜利,它更多的是明朝在东亚地区再次确立的政治与军事优势地位的胜利,由此可见三大征发动的意义深远。

随机推荐

  1. 爱情一个人心情句子 在乎够深的东西 别人碰一下都觉得是抢-感人的情话

    想见你的人,24小时都有空。人世间的许多悲剧,正是因为一些人热衷于追求虚无缥缈的最完美的境界,而忽视平淡的生活。

  2. 焚鱼成灰

    >母亲焚烧日记的那一年,也正好是我开始写日记的年头。>生命是河流,在未经世事的年轻岁月里,需要鱼的喧哗来酿造无声的热闹;一旦进入了哀乐中年,独爱无鱼的澄清明净。当有那么一天你发现清静是人间最悦耳的声音时,过去曾有过的喧哗,便变成了刺耳的絮聒。当一部又一部的日记逐页逐页地在狂乱飞舞的火势下化成轻忽飘逸的灰烬时,>我终于明白了母亲当年的心情。

  3. 写在观音菩萨生日的前夜

    >我与观音菩萨缘分很深。就这样,观音菩萨帮我躲过一劫。感激不尽,假设的后果不堪设想。一切菩萨冥冥当中护佑,感激不尽。反正胃里还是不舒服,就在这时,感觉有个人过来了,不知怎么把我的胃摸了一下就好了,我顿时一阵清凉,如撒甘露,从头到脚一阵舒坦,走了,很匆忙,走的时候脚步声很重,能听见地板木的声音,这次观音菩萨现的是男身。这是观音菩萨救我的真实故事。写在九月十九观音菩萨过生日的前夜。

  4. 「豌豆历史」为什么中国叫荷兰豆,荷兰叫中国豆?

    豌豆在中国种植的历史,至少可追述到2000多年前。古代称之为戎菽,主要种植在我国中部和东北地区。春秋时期管仲《管子·戒》中记载:「”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谷部·豌豆】释名:胡豆、戎菽、回鹘豆、毕豆、青小豆、青斑豆、麻累。荷兰豆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我国南部沿海一带不种植豌豆,是荷兰经商船队带过来的种子,才开始种植,所以就叫荷兰豆。乾隆年间《台湾省府志

  5. “十恶不赦”所说的究竟是那“十恶”?

    我们今天形容一件不可饶恕的罪过,或是一个恶贯满盈的坏人,都会使用“十恶不赦”这个词,其实在古代,十恶不赦指的是十种不会被特赦、饶恕的大罪,当然不是指“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而是指会动摇封建皇权统治根基的行为。这种情况就是标准的谋叛,但绝不能算是卖国。第五条是不道,俗话说“大逆不道”,指的就是这个不道,并不是不道德,而是不道义。

  6. 柠檬水有哪些美容和保健功效

    喝柠檬水有助于人体毒素更快排出,进而净化机体,保持健康。柠檬水还有助于改变尿道pH值,防止有害菌滋生。普及10.益肝排毒柠檬水有助于肝脏排毒,通过促进胆汁生成而净化肝脏。柠檬水还有助于控制胆汁过量,减少体内黏液质生成,帮助溶解胆结石。

  7. 适合糖尿患者的16种降糖食物

    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常常被人们简称“血糖”,这些葡萄糖是由我们在食用谷类、砂糖、水果、薯类等食品时摄入的糖分转化而成的,它是肌肉运动的能量来源。因此,对糖尿病伴有血脂异常者最为适宜。具有理中行气、散血解毒之功效,适用于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患者。银耳热能较低,又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糖尿病患者食之有延缓血糖上升的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宜常食银耳。

  8. 苦丁茶能去口臭、降三高,中医上讲高血压菜谱,学着做健康又美味

    苦丁茶功效降三高苦丁茶当药用时,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有非常好的疗效。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的疾病患者来说,通过饮用苦丁茶和琼珍灵芝配方将血压、血脂、血糖降下来之后,可适当降低饮用浓度,但不要完全停止,以免病情反复。苦丁茶对上述各种疾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聪明的消费者应是平时把苦丁茶当作茶来饮用,从而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达到保健的效果。

  9. 梦见针断了

    周公解梦梦见针断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针断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梦见身体变黑_周公解梦梦到身体变黑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身体变黑好不好

    做梦梦见身体变黑好不好?梦见身体变黑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身体变黑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朋友皮肤黝黑,表示你或他们将可能患上不寻常的疾病,要多留意身体健康。梦见身体消瘦、变黑,交友运友下降倾向。若是女生做此梦,表示可能会受到他人的诱惑而受骗。梦见皮肤变黑意味着这两天整体看来健康运稍差,即使外表没有什么症状但抵抗力、免疫力是有滑落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