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李仁孝

(西夏仁宗李仁孝)

  西夏仁宗李仁孝(1124-1193年),西夏第五位皇帝。夏崇宗之子。母曹贤妃。大德五年(1139年)夏崇宗李乾顺去世,李仁孝即位,时年十六岁。仁宗继位之后,尊其母曹氏为“ ... ”,并指定罔氏为皇后。在位期间结好金国,以稳定外部环境;重用文化程度较高的党项和汉族大臣主持国政;设立各级学校,以推广教育;实行科举,以选拔人才;尊崇儒学,大修孔庙及尊奉孔子为文宣帝;建立翰林学士院,编纂历朝实录;重视礼乐,修乐书《新律》;天盛年间,颁行法典《天盛年改新定律令》;尊尚佛教,供奉藏传佛教僧人为国师,并刻印佛经多种。乾祐元年(1170年),得金国之助,处死权相任得敬,粉碎任得敬分国的阴谋。可能因为任得敬的专权跋扈,令李仁孝对武官不太信任,政策多数重文轻武,导致军备开始废弛,战斗力减弱,西夏晚期的战争屡战屡败,国家于仁宗末年开始走下坡。但总的来说,他统治期间为西夏的盛世,也是金国、南宋的盛世,三国之间战争甚少,因此李仁孝能专心料理国家内政。各汗国羡慕西夏之强盛,纷纷朝贡。文化臻于鼎盛,为党项文化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乾祐二十四年(1193年),李仁孝驾崩,享年七十岁,谥号圣德皇帝,庙号仁宗,葬于寿陵。

生平

  元德六年(1124年)九月,李仁孝出生,生母为 ... 曹氏。出世时“异光满室”,李乾顺的妃子辽成安公主见后非常喜爱,请求命名为“仁孝”,经常令保姆抱至自己的宫中。大德五年(1139年)六月,李乾顺驾崩,李仁孝时年16岁,继立为帝,尊生母曹氏和庶母任氏并立为太后。次年改元大庆,二月,立党项大族之女罔氏为皇后。

  李仁孝初立,夏国发生了萧合达叛乱事件。萧合达本是辽朝将领,扈从成安公主来到夏国,因武勇善骑射,李乾顺留之,从征多有战功,赐国姓,提升为夏州都统。李乾顺背辽附金后,成安公主及世子李仁爱相继卒,萧合达遣人赴西域寻访耶律大石未成,遂愤而据夏州城叛。他联络阴山和河东的契丹部族,图谋拥立辽朝的皇室后裔,恢复辽朝。大庆元年(1140年)六、七月间,萧合达叛军进围西平府,攻克盐州(今宁夏盐池境),直逼贺兰山,兴州大震。八月,李仁孝命静州都统任得敬平叛,任得敬出师顺利,于十月间迅速平定夏州,进攻盐州,萧合达叛军败逃,北奔至黄河口不得渡,被任得敬军捕 ... 。因平叛有功,任得敬又提升为翔庆军都统军,晋封西平公。大庆二年(1141年)六月,李仁孝又诛 ... 了图谋叛投金朝的慕洧、慕溶兄弟。同年八月,群臣为李仁孝上尊号“制义去邪”。

  大庆三年(1142年)九月,夏国发生严重的饥荒,粮价飞涨,一升米竟卖到百钱。大庆四年(1143年)三月,都城兴庆府又发生强烈地震,余震“逾月不止,坏官私庐舍,城壁,人畜死者万数”。四月,夏州发生地裂,黑沙涌出,高达数丈。树木,民居被陷没。由于地震、饥荒造成的灾难,使党项部民难以生存,只有铤而走险,举行武装起义,反抗朝廷。在这一年的七月间,韦州的大斌,静州的埋庆,定州的竾浪、富儿等部族人民纷纷起义,多者万人,少者也有五六千人,他们攻劫州城,州县连连告急。李仁孝对面临的灾难和危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他采纳御史大夫苏执义的建议,对遭受地震、地裂灾害严重的兴庆府、夏州地区人民,凡因灾而死亡二人者免租税三年;死一人免租税二年;受伤者免租税一年。房舍塌毁者令官府帮助修复。同年八月,李仁孝采纳枢密承旨苏执礼的建议,实行赈法,对饥荒严重的地区,下令诸州官吏视察,按灾荒轻重程度,使赈济抚恤达于井里。对起义的蕃部,李仁孝依靠西平都统军任得敬,采取武装镇压和收买瓦解相结合的办法,逐渐平息了韦州、静州等地起义,唯定州竾浪、富儿二族部民,据险扼守,顽强抵抗达两个月之久。任得敬对蕃部寨民乘夜偷袭,终因寡不敌众,蕃部起义失败,首领哆讹被擒后惨遭 ... 害。

  李仁孝仰慕汉文化,他继位之后,除着意维持与金朝的友好关系外,仍不忘怀与宋朝的交往。

  人庆元年(1144年)五月,李仁孝遣使赴宋朝贺天申节,向宋朝贡献珠玉、金带、绫罗、纱布、马匹等物,恢复了同宋朝中断了近二十年的聘使往来。同年十二月,又遣使到宋朝贺正旦,贡献金酒器、绫罗、纱縠等物,意在进一步密切同南宋的交往。宋朝的儒家文化对李仁孝具有吸引力。早在这一年的六月,李仁孝下令在各州县设立学校,进学的子弟增至3000人,比崇宗朝的“国学”人数增加了十倍。李仁孝又于皇宫中设立“小学”,置教授,凡夏宗室子孙自7岁至15岁皆得入学。李仁孝与皇后罔氏也经常亲临训导。

  人庆二年(1145年)六月,李仁孝“下诏求直言”。天盛十年(1158年)五月,设立铸钱机构,名“通济监”,李仁孝命监察御史梁惟忠掌监务,所铸有“天盛永宝”钱等。天盛十四(1158年)年十月,李仁孝为便于议事和顾问,将朝廷行政和 ... 的首脑机关,移置于宫廷中。次年五月,又颁发禁止奢侈的诏令。李仁孝重视吏治建设,前朝重臣晋王察哥,常倚战功,作威作福,其年七十,犹妻妾成群,任意抢夺民间宅园。生前李仁孝奈何不得,察哥死,李仁孝立即下令将其宅园归还原主。当时担任国相的任得敬之弟殿前太尉任得聪,兴庆府尹任得恭二人,倚仗其兄之势弄权、受贿。李仁孝得到举报即罢其官。李仁孝对鲠直廉介的官吏多重用、保护,翰林学士焦景颜,刚直不阿,他在朝中当面怒斥和揭露权相之弟副都承旨任纯忠的奸行,得到李仁孝的支持,并提升焦景颜官兼枢密都承旨。御史中丞热辣公济,见任得敬自恃国丈的身份擅权日甚,上疏请仁孝罢斥其官。任得敬知此欲借故 ... 害热辣公济,李仁孝恐其遭害,即令热辣公济致仕归乡。

  人庆二年(1145年)七月,李仁孝更模仿宋朝制度,建立“太学”,他亲自主持“释奠”大礼,又给予师生赏赐。同年,李仁孝下令乐官李元儒,参照汉族乐书,结合西夏现行制度,重新修订国家乐律,至人庆五年(1148年)五月,历时三年始成,赐名《新律》。

  人庆三年(1146年)三月,李仁孝尊孔子为文宣帝,下令州郡建立孔庙,祭祖孔子。

  人庆四年(1147年)八月,仿宋朝制度,实行科举,正式策试举人,立唱名法。又设立“童子科”,逐步完善了通过科举选拔官吏的制度。次年三月,又建“内学”,李仁孝亲自选派名儒主持讲学。

  天盛三年(1151年)十二月,李仁孝委任家学深厚,汉文和西夏文字著作丰富的学者斡道冲担任蕃汉学教授。

李乾顺

  天盛六年(1154年)九月,借与金朝聘使之便,遣使向金朝购置儒、佛经典。

  天盛十三年(1161年)正月,李仁孝于中央机构中设立翰林学士院,以王佥、焦景颜等人为学士。五月,命王佥等掌管国史,纂修李氏实录。

  天盛十六年(1164年)八月,李仁孝追封西夏文字的创制人野利仁荣为广惠王,以表彰他对西夏文化的功绩。李仁孝时期是西夏文化的鼎盛时期,大量的文化与学术著作问世,印刷与出版事业十分发达。已发现的李仁孝时期的雕版印刷书籍,有诗歌集《月月娱诗》、谚语集《新集锦合辞》、《圣立义海》,西夏文和汉文对照双解辞典《蕃汉合时掌中珠》,韵书《文海宝韵》等。

  李仁孝崇信佛教。天盛十一年(1159年),派遣使者到 ... ,奉迎迦玛迦举教派的始祖都松钦巴。都松钦巴派大弟子格 ... 琐布赍经像到凉州,李仁孝奉其为上师,并组织人力大规模翻译他带来的佛经。李仁孝还向 ... 粗布寺敬献金缨络、金幢盖等佛塔饰物。李仁孝时期佛教发展到大规模的校经时期,现存的西夏时期佛经中属仁孝时期校经的有《悲华经》、《佛说宝雨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宝积经》、《金光明最胜王经》等数十部。

  天盛年间(1149年—1169年)李仁孝专门组织人员编纂法典,在修订旧有法律的基础上,新修法典定名《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共20卷,用西夏文刻印颁布通行。这是一部参照唐、宋律令,结合西夏实情,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经济法、 ... 法等内容的综合性法典。李仁孝在位时期,为适应经济和文化飞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朝廷和地方的官制机构和吏治建设。

  李仁孝提倡以儒治国的同时,十分注意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

  任得敬原为宋西安州通判,夏兵破西安州时降夏。他把女儿进献给李仁孝的父亲崇宗李乾顺为妃,又以财货贿赂朝廷显贵及宗室掌权者,设法把他的女儿立为皇后。第二年崇宗死,李仁孝继位,任氏被封为太后。任得敬 ... 才能突出,在李仁孝即位不久,他先后平叛了夏州统军萧合达的叛变和定州(今宁夏平罗)两部人民起义。但任得敬在政治上是个野心家,他企图以 ... 上的胜利捞取政治上的资本,妄图入朝参与国政。李仁孝对任得敬还是有所警惕的,曾打算解除他的兵权,但考虑到任得敬兵权在握,现天下刚刚太平,解除他的兵权恐怕他嫉恨造反。于是,李仁孝为了维护国家内部的稳定,没有让他入朝,对任得敬采取了加官晋爵的办法,封他为都统军、西平公,以安其心。   但是,野心家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其后任得敬政治资本越捞越大,终于跃居相位,控制了朝廷。任得敬任人唯亲, ... ,引起群臣不满。李仁孝还是忍耐着,为了笼络他,又于天盛十二年(1160年)封他为楚王。楚王出入仪从,几乎和李仁孝一样,任得敬还不满足。这年十月,任得敬请李仁孝废学校企图废弃科举取士,以便任意擢用亲信。李仁孝此时对任得敬的企图看的很清楚,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任得敬阴谋进一步篡国,企图让李仁孝居住瓜州(今甘肃安西县)、沙州(今甘肃敦煌县),自己霸据灵州、夏州等中心地带。

  天盛十九年(1167年),任得敬生病,李仁孝得知后,不念前嫌,十二月还派遣使臣到金朝,请求金主派名医赴夏,给任得敬治病。任得敬病愈后,不但不谢恩图报,反而变本加厉,以兵权要胁历主李仁孝在乾祐元年(1170年)五月将西夏国的西南路及灵州给任得敬自为一国。同时还胁迫李仁孝派使臣到金国请求册封。金世宗拒绝了册封的要求。八月,任得敬遭到金国的反对,便与南宋秘密联络,谋约合攻金朝,推翻李仁孝。宋四川宣抚使虞允文派人密书回报,被夏兵俘获。李仁孝得知密报后,认为对任得敬仁至义尽,再姑息养奸,必为大患,于是断然决定诛 ... 任得敬 。在金朝的支持和帮助下,消灭了任得敬及其族党,一举粉碎了任得敬篡权分国的阴谋,把西夏政权从分裂的危机中挽救了过来。

  李仁孝在位时期,正是辽亡金兴,宋室南渡,夏国处于金朝的包围之中,李仁孝采取附金和宋之策。这个时期夏国与金朝聘使往来十分频繁,李仁孝既要依附于金朝,又要显示自己乃一国之主的身份。如大庆二年(1141年)六月,夏国枢密使慕濬与慕洧兄弟谋叛,欲附金国,被李仁孝得知后捕 ... 。事后仁孝上表金熙宗告知此事,金熙宗责同李仁孝专擅之罪,李仁孝作例行的告谢。又如天盛元年(1149年),金海陵王弑熙宗自立,金遣告哀使到夏国,李仁孝不予接见,并责问金使:“圣德皇帝何为见废?”金世宗时,金朝先后关闭了同夏国的保安、兰州、绥德等榷场,李仁孝为恢复夏金边市贸易,千方百计讨好金朝,选派工匠织造“百头帐”献给金世宗。夏国继崇宗之后,李仁孝也向金朝请求割地。人庆三年(1146年)正月,李仁孝又从金朝割让得到德威城(今甘肃靖远西)、定边军等沿边土地。夏国的疆域包括了今宁夏 ... 自治区的全部,甘肃省的大部,陕西省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部,青海省的东北部及新疆 ... 尔自治区的一部分地区。李仁孝时期是夏国疆域最为广阔的时期。

  乾祐二十年(1189年),李仁孝派人请来宗律、净戒、玄密国师等,在大度民寺举行盛大法会,一次施散西夏文和汉文佛经达15万卷。

  乾祐二十四年(1193年)九月二十日,李仁孝去世。在位五十五年,享年七十岁,他在西夏皇帝中在位最久,寿命最长。谥圣德皇帝,庙号仁宗。

评价

  李仁孝一代,由于他在内政外交诸方面的不懈努力,促进了西夏国的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连西域各国都很羡慕。天盛五年(1153年)五月,西域回鹘第一次派遣使臣到夏国贡献方物。而且西夏这时的疆域包括了今宁夏、甘肃的大部、陕西的北部、内蒙古的西南部、青海的东北部、新疆的一部分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地区。疆土的辽阔为其建国以后所未有。仁孝作为中兴之王是当之无愧的。

参见条目

“李仁孝414091” 11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李仁孝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2. 嗜酒、狂躁、随意 ... 人……金朝这个皇帝,是怎么变「 ”疯”的?

    文丨经济之声《那些年》悦悦(微信公号:jjzsnxn)时下,人们经常调侃:「”没点心理疾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现代人”。自嘲归自嘲,这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压力过大导致的心理问题比比皆是。普通人如此,对于把商场当做战场的企业家更是如此。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企业家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而放在古代,皇帝也绝对是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金朝的第三任皇帝金熙宗就是这样一位备受「”心理问题”折磨的「”企业”掌舵

  3. 成吉思汗死因被揭开,难怪史书不好意思记载,臣子们闭口不提

    通过参考一些资料可以得出:成吉思汗的死因大致有三种。第一种说法是被刺...野史记载: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时,西夏国王觉得自己国力孱弱、不能对抗,为了求和,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娶了西夏公主后,西夏公主将其刺...。

  4. 李元昊觉得自己能青史留名?大宋:辽国能算强邻,你只配个贼名

    《敦煌》电影中的李元昊有句著名台词,那就是下图:不过要是范仲淹老爷子要是听到了这句话,一定会当场吐槽他:「”你个叛徒逆子神气啥”。这话可不是本人瞎编的,范仲淹老爷子在和李元昊正式文书上就有类似的内容,文书上范仲淹劝李元昊主动停手,这样才是大宋的忠臣孝子,「”仲淹与大王同事朝廷,于天子则父母,于大王则兄弟也,岂有孝于父母而不在兄弟哉”,问题是李元浩不停手,那么在范大人眼中那就是叛徒加逆子。不光范大人

  5. 3万宋军好水川下折戟沉沙!北宋诸将尽殁无一投降,彰显大宋风骨

    1041年,北宋与西夏的战争已经持续到了第三个年头。

  6. 日落鸣沙——沙州归义军政权的灭亡

    张议潮与他的归义军——日落鸣沙,曹氏归义军的败亡!后梁乾化四年,张议潮的后裔张承奉去世,历经67年的沙州张氏政权终结。

  7. 堡垒推进!北宋终究找到了灭亡西夏途径,40万西夏精锐难撼平夏城

    北宋与西夏是一对多年的冤家,双方常年在西北地区互有攻伐。

  8. 「 ”市无钱,以物博易”:金朝建立以前,女真人到底有没有货币?

    近年来,学术界对金代货币制度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9. 西夏被三大强国围在中间,为何却成了打不死的灭不掉的小强?

    西夏是一个传奇国度,也是一个传奇民族。一开始党项族只是一个依附周围强国的小族,在辽国,北宋,吐蕃之间,艰难周旋,常常朝秦暮楚,当然,这也没办法,弱族的求生之道。西夏为了生存空间,以兴庆府为中心,不断餐食周围土地居然让他建立了一个横跨河西走廊的千里江山。这就是西夏,在乱世强敌之间,以狭小的四战之地,支撑了二百年的国家。

  10. 西夏揭密,羌人所建为何与拓跋氏关系密切?党项人又到哪去了?

    因此党项人的首领拓跋氏可能就是出自西北地区的鲜卑人。西夏立国到灭亡而在唐朝灭亡之后,党项人首领的李氏家族自称定难节度使,开始逐渐扩张自己的领地。而在围困中兴府期间,铁木真因为不明原因去世,后世许多人认为他是在与西夏战争期间受伤,最终伤重不治的。而在元朝时,唐兀人被视为色目人的一支。

随机推荐

  1. 微博唯美句子 不一定每天都很好,但每天都会有些小美好在等你-感人的情话

    在爱情中,每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软筋。人最应该拥有的是社会责任心,最应该失去的是个人自私心。思想是行为的方向盘,品德是人生的掌舵者。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受到很多伤,会哭泣,会悲伤,会觉得疼痛。一切皆有定数,求之不得,弃之不舍。回眸,浅浅一笑,是清欢,亦是美好。

  2. 郑和下西洋 三宝太监郑和为什么要七次下西洋

    >有人说明成祖派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他应该进行七次全国性的普查。更重要的是,下西洋总共有七次,第七次的时候是他儿子发起的。今天我特别派遣郑和上天下,告诉大家我的想法,我的这番意图。所以郑和的军队所到之处并没有侵略别人的土地,并没有掠夺别人的人口,并没有抢夺别人的财物。

  3. 治愈系小清新经典说说大全-感人的情话

    世界上最贵的,不是金钱,而是时间;人生中最美的,不是风景,而是感情。认识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彼此的懂得。六、生命是一场遇见,人来人往,最稀罕的就是遇见另一个自己。十六、对的人与对的公车一样难等,但他们的共同点是,始终会来。张小娴二十八、该走的时候别逗留,该还手的时候别温柔。

  4. 乾隆帝妃子晋妃简介 ,晋妃和孝贤纯皇后是什么关系?

    晋妃是乾隆皇帝妃嫔,是孝贤纯皇后的娘家亲人,终乾隆一朝最高只封为贵人,道光帝即位后被封为晋妃,晋妃70多岁去世,是最后一位葬入裕陵妃园寝的妃子。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三日,道光帝册尊为皇祖晋妃;道光二年十二月初八薨,享年应当在70岁以上。>>晋妃和孝贤纯皇后是什么关系>孝贤纯皇后是米思翰的孙女,而晋妃则是米思翰的玄孙女,两个都出自富察家族,应该是亲戚关系。而她是乾隆所有女人里最晚一位逝世的。

  5. 薛仁贵与薛平贵是什么关系? 薛平贵是薛仁贵吗

    近日,随着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热播,剧中的薛平贵也备受关注,很多网友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薛仁贵与薛平贵究竟是什么关系?小编带着大家的疑问,搜集了一些关于薛仁贵和薛平贵的人物简介,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相关的联系,一起来看下吧!据一些资料介绍,薛仁贵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他是唐朝名将,是著名的...家和政治家。在爱情方面薛仁贵和妻子柳氏非常恩爱,在他三十岁时妻子告诉他:“要善于抓住机会,你有一

  6. 梦见自己在河里捡到钱_周公解梦梦到自己在河里捡到钱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自己在河里捡到钱好不好

    梦境描述:在梦里,我梦到在一条河里看到100元钱,但我知道那钱是我同学的,于是我捡出来给了我同学。然后我又看到河里有很多钱,有10元的,5元的。。。我站在岸边一个一个的都把钱捡了出来。请教高人,这梦预示著什么?梦见手臂被别人划了很多伤口,留下了伤疤_周公解梦梦到手臂被别人划了很多伤口,留下了伤疤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手臂被别人划了很多伤口,留下了伤疤好不好100元的钞票是红色的,红色的主心,说明你有心事。

  7. 梦见丢钱包

    周公解梦梦见丢钱包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丢钱包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豇豆的功效与作用-豇豆的营养价值

    豇豆的功效主治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调养颜身,生精髓,止消渴,治呕吐,痢疾,止尿频,可解鼠蛇之毒。豇豆的食疗作用充饥,豇豆性平、味甘咸,归脾、胃经。

  9. 每况愈下成语故事_成语“每况愈下”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每况愈下成语故事_成语“每况愈下”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东郭子是战国时人,他知道庄子很有学间,对“道”颇有研究,便去向他请教。一见到庄子,他就问:“您所说的'道'到底存在于哪些地方呢?”  庄子答道:“我所说的'道'到处都有,无所不...

  10. 伯歌季舞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ógējìwǔ【解释】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三:“伯歌季舞,宴乐以喜。”【例子】【相关】百度“伯歌季舞”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