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很显然,艾滋病病毒是在1959年前不久由中部非洲的黑猩猩传染给人类的,它在成为世界性的瘟疫前已经在热带非洲内部传播了20年。截止到2002年,艾滋病已经导致近2000万人口死亡,其中2/3是非洲人。然而,艾滋病并没有改变人类日益增强的大规模开发生物圈的模式。在20世纪,整个世界由于城市空气污染而造成的死亡人数总计可达2500万到4000万之多。

20 世纪人口数量4倍的增长和能源消费13—15倍的增长导致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对环境的破坏。这曾是——现在仍然是——生物圈中惊人的无法控制的试验。森林和草原转变成农场和牧场的过程依然在继续,尽管在19世纪速度略显缓慢。专门用于种植庄稼的土地面积在1900—2000年间大体增加了一倍,从大致相当于澳大利亚的国土面积增至相当于整个南美洲的面积。土地利用转移最迅速的地区从温带地区转移到了热带地区:最近一次对温带草原进行的大规模垦殖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晚期的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此后耕地的扩张过程在中美洲、西部非洲、东南亚进行得更为迅速,尤其是在1950年以后,更是以雨林面积的减少为代价。在热带雨林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安置大量人口导致了无法预见的凶险。很显然,艾滋病病毒是在1959年前不久由中部非洲的黑猩猩传染给人类的,它在成为世界性的瘟疫前已经在热带非洲内部传播了20年。截止到2002年,艾滋病已经导致近2000万人口死亡,其中2/3是非洲人。然而,艾滋病并没有改变人类日益增强的大规模开发生物圈的模式。 所有这一切使得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许多野生动物——具体数量尚无确切的评估——在其栖息地转换成农场或牧场,或者一些新的肉食动物和疾病被引进之后,开始走向灭绝;还有一些动物,即使没有灭绝,也几乎处于灭绝的边缘,比如蓝鲸就是如此。历史上,地球曾经发生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有迹象表明,第6次也是唯一一次由人类所造成的物种灭绝始于20世纪。与此同时,其他直接为人所用的物种,如牛和鸡,因地球发生的各种改变的缘故,数量增长更为庞大。还有一些物种,例如对于人类而言无甚用途的老鼠和蒲公英,也发现世界由于人为原因而变得非常适合于它们自身。到2000年,地球上直接或间接被人类所享用的生物中有近40%来源于陆地,10%来源于海洋,这大概是1900年的5—8倍之多。如此,在设法养活并保护自己免受同类侵害的过程中,我们人类的活动剧烈地改变了生物圈,成为促成生物圈演变的一个主要力量。从短期来看,这个不自觉的过程带来了更多的人口、较少的饥馑、更多的财富以及人类历史上未曾出现过的寿命期限。然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 这种转变过程所发挥的作用究竟如何,尚不能遽下结论。 >垃圾污染 >除了重新塑造生物圈之外,人类的行为也在不经意间改变了生物地球化学的基本循环。这虽不是整体上全新的循环,但在1890年以后其影响已经达到了更大的范围。举例来说,燃烧煤炭和石油在上千座城市的上空造成了厚厚的空气污染层。在最坏的时候,如1952年12月的伦敦,一周内便造成4000人死亡。令人欣慰的是,在公民能够表达其忧虑的社会之中,可以通过使用石油或天然气来代替煤炭,或者在制造业和发电厂中使用更为清洁的工艺以缓解城市空气的污染状况。28720世纪70年代环境保护运动在北美、日本、西欧和其他地区兴起之初,曾将控制城市空气污染作为其纲领的一项主要条款。然而,一旦工厂主或者国家的经济目标超越了他们对公民健康的关切程度时,致命的污染就将持续,特别是在像中国、印度、泰国,或墨西哥这些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国家,以及东欧的共产主义国家,这种情形尤为突出。在墨西哥城,400万辆汽车在当地制造并排放大量烟雾,市政当局在2002 年估计,空气污染每年会造成3.5万人死亡。到20世纪80年代,在波兰南部的克拉科夫,污染导致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明显降低,从而(据推测)致使该地的癌症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倍,而按世界标准来看,波兰全国癌症发病率的平均水平就已经相当高了。在20 世纪,整个世界由于城市空气污染而造成的死亡人数总计可达2500万到4000万之多。 >大气污染 >大气中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含量所具有的危害性并非是迅速显现出来的,但却造成了大气环境根本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很难加以逆转。二氧化碳是所谓温室气体中的一种,虽然在空气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它对调节地球表层的气温却起着主要作用。1750年以来,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和燃烧森林已经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几乎增加了1/3,而且几乎所有的增加都发生在1900年以后,其中3/5是在1950年以后。与之相伴的后果就是地球变暖,这一过程的速度,起初是缓慢的,但自1980年以后就越来越迅速。结果,海平面自1900年以来上升了大约1英尺。到目前为止,这些变化尚未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显著影响,但是,与城市空气污染不同,由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已经存在了大约一个世纪之久,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已成为一种不可迅速控制的趋势,即使人们愿意为此付出努力。似乎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后果包括种种可怕的危害,比如墨西哥暖流被阻断,这在过去遥远的一些温暖期的确曾发生过。如果它再次发生,对于欧洲而言,将是一次巨大的灾难。在其一系列后果中,可以肯定将包括海平面进一步升高,这或许会淹没一些岛国,以及沿海河流三角洲地带的那些世界上最为肥沃的农田。 >几千年演变而来的那些我们用于应付其他挑战的各种政治机制, 已被证明并不适合解决这些大规模产生但却缓慢发展的环境问题。竞争性的国际体制推动着各个国家在短期内迅速使本国的财富和权力最大化,而对其他方面事务的关注却远远不够。各种经济体系,288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共产主义,都鼓励类似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而对于由环境恶化所引发的灾难做出有效回应的呼声主要来自于民众的焦虑与不满。这种焦虑与不满尤其集中在那些解决起来既不需要全体民众做出任何物质牺牲,也不需要更多超越国界的信任与合作的问题之上。如20世纪80年代,一些富裕国家已经证实,通过转换或改变燃料的方式来减少发电厂二氧化硫的污染或汽车尾气中铅的排放量是十分简单易行的。但是,很少有人要求必须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或者减少化肥的使用。20世纪,人类行为的一般取向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最大程度地驾驭自然,甚至在必要时不惜以牺牲生态的自我缓冲和自我恢复功能为代价。 雾霾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空气污染环境污染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