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97岁杨振宁:和爱因斯坦交谈1.5小时,我却没有得到智慧,很遗憾

我国历史上杨振宁的出现,应该称得上是一个传奇,他23岁留美,在35岁的时候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其成就可想而知。 那么他和爱因斯坦是怎样扯上关系的呢? 大半个世纪前,杨振宁还是一名年轻的博士后。1949年,他加入了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当时,他多次出席过爱因斯坦的讲座,并和爱因斯坦及其家人有过好几次接触。 五十年代初,杨振宁跟李政道合写了一篇关于统计力学的文章。爱因斯坦对此非常感兴趣,邀请这两位年轻的物理学家一同聊聊。两人在爱因斯坦的办公室里,与他谈了一个半小时。 但是后来说起这1个半小时的时候,杨振宁却曾遗憾地说:「 ”回想起来,我并没有得到什么智慧,从那次演讲中。” 为什么杨振宁会说出这种外人看来近乎狂妄的话呢? 其实这了解原因之后,我才发现这不是狂妄,而是「 ”非常耿直”了。 为什么没有学到呢?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爱因斯坦,语言功能曾出现过一些小的问题,说话的时候经常会不经意地飙出几句德语,这使得根本不懂德语的杨振宁一脸懵逼,完全搞不懂眼前的这位大师在讲什么。 第二就是因为太紧张了!毕竟当时的杨振宁也不是现在的「 ”中国物理学泰斗”,而是一个初露头角的研究员而已,而且交流地点又是在爱因斯坦办公室里,所以自己的内心非常紧张,脑瓜子嗡嗡的,根本记不住爱因斯坦讲的话。 所以,说杨振宁说的「 ”没有学到智慧”,还真的是大实话,只不过很是直白了,他也就是这样一个耿直的人。 但正是这样的一个德才兼备的科学巨人,在国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在各大媒体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许多戏子小丑沐猴而冠,长期霸占舆论头条,而杨振宁这样的天才科学巨匠却鲜有正面报道,许多媒体人甚至还热衷于利用先生的私生活来吸引大众眼球,引导舆论来指责杨振宁的私生活,令人不齿。 他对中国做出的贡献,为什么没有人说? 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在那个艰难的年代中为华人争了一口气,这不值得说? 卖掉自己的房子,捐了100万美元给清华大学,这不值得说? 凭借自己的资源,直接或间接帮助中国建立60多所物理实验室,缩短了与国外物理基础设施的差距,这不值得说? 这哪一样不值得说!? 还有很多人认为,杨振宁年轻时在美国留学,没有帮助中国建设,等自己老了,中国建设好了,又赶紧回来享福,还经常被拿来和邓稼先作比较。 这种观点完全不对,杨振宁是做理论物理研究的,属于基础科学;而邓稼先研究的核弹属于应用科学。 中国当时的环境下,急需应用科学人才,而不需要搞理论研究的。所以很多人常说,杨振宁在中国最需要他的时候没有回来,这句话本身就是大错特错,因为中国当时根本不需要杨振宁这类型的人才。 在2004年秋天,82岁高龄的杨振宁作为一位物理学界顶尖学者,本该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但他却亲自跑到清华物理系去教一群大一学生的物理课。 而在各种公开场合的演讲中,杨振宁也是极尽自己的能力和所见所闻,用各种大家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之人们如何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 很多人都想知道,怎样才能将孩子培养成「 ”天才” 杨振宁教授他回答说: 父母或者老师如果发现小孩在某一个地方有一些特别的才干的话,一定要注意帮他培养这方面的兴趣。坚持下去,将来就可以让他发展成为一个有用的职业。如果发现得早的话呢,就可以有大成就。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 他说:「 ”有一位刘薰宇先生,他是位数学家,写过许多通俗易懂和极其有趣的数学方面的文章。我记得,我读了他写的关于一个智力测验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这些极为重要的数学概念。” 可见,一本好的数学书能够让孩子爱上数学。而刘薰宇的数学三书,正是这样一本优秀的数学科普书籍。 这套书一共有三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 刘熏宇化身马先生,讲解了一百多道题,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 ... 很妙,我家小孩六年级,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刘薰宇简直就是科学家里的段子手,里面的函数知识全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段子。我儿子看的就哈哈大笑。 我为什么推荐给大家这本书呢?因为他的书籍不是枯燥的讲数学知识,而是让孩子们先找到数学的乐趣,然后引导孩子由浅入深学习,数学这东西,不能死脑筋学! 这本书的定位是小学-初中,基本上8-16岁的孩子都适合看这套书,内容生动有趣,而且充分与生活结合,真正把数学知识融入到了故事当中。 目前因为头条读书节的缘故,价格也比较低,三册只要69元,包邮到家。建议家长们给孩子看看这套书,点击下面的图片就能购买了! 刘薰宇数学【一套三本 】 ¥69 购买 杨振宁看了都会有收获的趣味数学书,换一种方式教学,相信您的孩子读完会有新的收获!

97岁杨振宁:和爱因斯坦交谈1.5小时,我却没有得到智慧,很遗憾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一位民国数学家,他身边人全是大师,杨振宁:当年读他文章受教了

    民国时期的大师,多如繁星,每一位都是名满天下的人物,在皓月之光的照耀下,还有一些知名度不那么高的教育家,他们的实力非常强,只是知名度不高罢了,今天野哥的这篇文章,就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声传播不那么广泛,但是却一直未我国教育作出贡献的数学家,他的名字叫刘薰宇。杂志面世以来,得到了广大的师生好评,除了刘薰宇等人外,还吸引不少各个领域的大咖来为《中学生》杂志撰稿。

  2. 1500年前的数学家如何计算球体积?中国古代这三位真是数学神仙

    《易·系辞》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明古人结绳和契刻的方式记数和记事。西安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有直线、三角、方、菱形及一些复杂的几何图形,同时期人们创造了画圆和画方的工具规和工具矩,中国的数学可以追溯到5000到6000年前。半坡陶符光影图然而,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古代数学其实不是数学,最多被称为算术或者算学,不同于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基于逻辑推理下的数学。比如:勾股定理,无论是

  3. 从「 ”轻重缓急”看古代数理文化中的数的维度思考

    轻重缓急这个成语出自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之人有至于张空弮、罗雀鼠而民无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通常被解释为: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这种解释实际并不是很确切。轻重、缓急两个思考的侧面被分隔开来,但是古代的数理文化并非这种理解。轻重缓解的二维思考按照轻重缓急的方式进行的四种分类基于线性逻辑思考,事情可以被这样

  4. 1+1为什么等于2?你真的了解哥德巴赫猜想吗

    陈景润证明的不是1+1=2,也不是1+2=3,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要理解1+1的意思,首先要回到哥德巴赫本身。1742年,哥德巴赫给欧拉的信中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然而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5. 160年前德国一文科生提出的数学理论,至今无人能够证明

    费马的这一断定,直到他去世300多年后,人们才第做出了一次证明。和上述两位数学家一样神奇的是,德国的一位文科生,像费马一样提出了一个数学猜想,而这个猜想至今还没有人能够证明。根据现有的数据,截止2017年,从哥廷根大学走出的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为45人,数量为德国第2位、世界第15位。

  6. 97岁杨振宁:和爱因斯坦交谈1.5小时,我却没有得到智慧,很遗憾

    我国历史上杨振宁的出现,应该称得上是一个传奇,他23岁留美,在35岁的时候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其成就可想而知。那么他和爱因斯坦是怎样扯上关系的呢?两人在爱因斯坦的办公室里,与他谈了一个半小时。

  7. 他的文史、英语双满分,数学只有0分,被北大拒绝却被清华录取

    提及到我国近代的「”偏科学霸”们,大家心中肯定有很多人选。臧克家先生、钱钟书先生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今天要说的这位「”偏科学霸”却有点儿不一样,让咱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吧。这位「”偏科学霸”叫做吴晗。吴晗,浙江省义乌市人。他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尤其是在研究明史上,吴晗是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和其他「”偏科学霸”不一样的是,吴晗在小的时候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吴晗的父亲是秀才出身

  8. 韩信的数学天赋究竟有多厉害?他留下两道题,到现在都是经典

    韩信的数学天赋究竟有多厉害?他留下两道题,到现在都是经典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天赋毋庸置疑,在跟随刘邦之后,韩信也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赢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韩信也因为超高的...天赋被人们誉为「”兵仙”,不过韩信除了超高的...天赋外,在数学方面也有很高的天赋,韩信的一生曾留下两道著名的数学题,至今都被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第一道数学题就是韩信点兵的故事,一次,韩信率军碰上了龙且的军队,双方

  9. 高斯不敢发表的数学原理,他发表后被权威打压,死后十二年被承认

    1823年一位三十岁出头的数学家发表了一篇论文《几何学原理》,当这篇论文被送到俄罗斯科学院进行审读时,在场的专家给出了一致的评价——狗屁不通。托西蒙诺夫、古普费尔和博拉斯曼纷纷对此表示惊讶,随后就给予了全盘否定。他的名字,他学校的名字,他研究的课题,被全天下的人知道了,罗巴切夫斯基、喀山大学、非欧几何。

  10. 渣男之神薛定谔、牛顿心眼超级小:让人想不到的科学家的黑历史

    拍马高手伽利略溜须拍马的事儿可能大家都干过,拍的最理直气壮当然是李诗仙。

随机推荐

  1. 中世纪的人真的不洗澡吗?

    马克R问:为什么中世纪的人从不洗澡?”从卫生学的角度来看,欧洲中世纪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从人们把室内壶里的东西扔出窗户扔到街上的观点来看,人们有很多共同的看法,即使有,也很少去洗澡。但这些都是真的吗?”关于前一个问题,一定要看看我们的文章,中世纪的人真的把粪便扔出窗外了吗?接着讲洗澡的习惯,首先,在处理跨越大面积和时间框架的不同文化时,比如“中世纪”(通常被认为是从5世纪到15世纪),不会有一个确定

  2. 随感

    人狗同食殊不知犬喜何物仙凡兩界卻原來共事一主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3. 善知识让我重拾信心

    善知识让我重拾信心我从小接受父母正统的教育,一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直至参加工作,都比较顺利。恰在这期间,遇到了一位修养与外形都好的幻哥(已婚),对我关心帮助不少,我内心充满了感激。两年多后发生了大地震,就在住帐篷时,心里都在牵挂幻哥的安危。让我知错悔错认错改错,让我矫正方向重拾信心,可以堂堂正正做人,可以光明正大做事。

  4. 梦见自己占卜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占卜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占卜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为明朝续命的张居正,死后却遭到清算

    >不过,张居正本人却没有得到什么好的下场。四天后,一场矛头直指张居正的政治风暴形成了——明朝的御史言官们先是盯上了张居正曾经大力举荐过的大臣们,随后又牵扯到张居正的身上,张居正的种种罪名如同纸片一样飞到了万历帝的御案之上。要不是不少正直的大臣仗义执言,死去的张居正恐怕都要遭到开棺鞭尸。不到十岁即位的万历帝,又是从下生活在张居正的阴影之中,为了走出阴影,张居正的被清算,只是早晚的事。

  6. 唇不离腮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húnbùlísāi【解释】比喻关系亲近,经常待在一起。【出处】【例子】你不去却怎样儿的,少不的唇不离腮,还在一处儿。(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六回)【相关】百度“唇不离腮”

  7. 浪漫的英文婚礼歌曲推荐

    婚礼歌曲是看不见摸不著的魔术师,是调节婚礼氛围,推进婚礼...的最佳催化剂。浪漫的英文婚礼歌曲推荐TheLookofLove原因:由新一代Jazz女王DianaKrall用她磁性的声音唱出这首歌曲,令气氛倍觉Sexy。JusttheWayYouAre原因:同样由DianaKrall重新以Jazz音乐演奏这首经典名曲,又是另一番味道。浪漫的英文婚礼歌曲推荐EverydayIlovedyou大男孩的歌声,还带着一点腼腆,可以用作表白时的背景。LoveWillKeepUsAlive老鹰乐队的经典抒情歌曲。由乐队

  8. 【另眼看承】的意思是什么?【另眼看承】是什么意思?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小僧原是羽林卫军人,名叫曾虎二,去年出征,拨在老爷部下。因见我勇力过人,留我帐前亲随,另眼看承。」

  9. 夏姓男孩名字

    夏-Xia-最好不用声母是j.q的字为名,双字名应避免全用x声母.ia韵母或去声字。注意名的意义与"夏"字的"夏天"的含义相连不要产生不佳的歧义。据1998年最新统计,您的姓氏是第55大姓。您的姓氏笔画为10画。

  10. 志愿军国庆硬核献礼:一个连毙伤900美军,连长刺刀捅死7人

    作者:喵哆哩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美军骑兵第一师在朝战中遭遇的打击不可谓不多,但是真正让其痛彻心扉的是1951年的天德山之战。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