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97岁杨振宁:和爱因斯坦交谈1.5小时,我却没有得到智慧,很遗憾

我国历史上杨振宁的出现,应该称得上是一个传奇,他23岁留美,在35岁的时候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其成就可想而知。 那么他和爱因斯坦是怎样扯上关系的呢? 大半个世纪前,杨振宁还是一名年轻的博士后。1949年,他加入了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当时,他多次出席过爱因斯坦的讲座,并和爱因斯坦及其家人有过好几次接触。 五十年代初,杨振宁跟李政道合写了一篇关于统计力学的文章。爱因斯坦对此非常感兴趣,邀请这两位年轻的物理学家一同聊聊。两人在爱因斯坦的办公室里,与他谈了一个半小时。 但是后来说起这1个半小时的时候,杨振宁却曾遗憾地说:「 ”回想起来,我并没有得到什么智慧,从那次演讲中。” 为什么杨振宁会说出这种外人看来近乎狂妄的话呢? 其实这了解原因之后,我才发现这不是狂妄,而是「 ”非常耿直”了。 为什么没有学到呢?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爱因斯坦,语言功能曾出现过一些小的问题,说话的时候经常会不经意地飙出几句德语,这使得根本不懂德语的杨振宁一脸懵逼,完全搞不懂眼前的这位大师在讲什么。 第二就是因为太紧张了!毕竟当时的杨振宁也不是现在的「 ”中国物理学泰斗”,而是一个初露头角的研究员而已,而且交流地点又是在爱因斯坦办公室里,所以自己的内心非常紧张,脑瓜子嗡嗡的,根本记不住爱因斯坦讲的话。 所以,说杨振宁说的「 ”没有学到智慧”,还真的是大实话,只不过很是直白了,他也就是这样一个耿直的人。 但正是这样的一个德才兼备的科学巨人,在国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在各大媒体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许多戏子小丑沐猴而冠,长期霸占舆论头条,而杨振宁这样的天才科学巨匠却鲜有正面报道,许多媒体人甚至还热衷于利用先生的私生活来吸引大众眼球,引导舆论来指责杨振宁的私生活,令人不齿。 他对中国做出的贡献,为什么没有人说? 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在那个艰难的年代中为华人争了一口气,这不值得说? 卖掉自己的房子,捐了100万美元给清华大学,这不值得说? 凭借自己的资源,直接或间接帮助中国建立60多所物理实验室,缩短了与国外物理基础设施的差距,这不值得说? 这哪一样不值得说!? 还有很多人认为,杨振宁年轻时在美国留学,没有帮助中国建设,等自己老了,中国建设好了,又赶紧回来享福,还经常被拿来和邓稼先作比较。 这种观点完全不对,杨振宁是做理论物理研究的,属于基础科学;而邓稼先研究的核弹属于应用科学。 中国当时的环境下,急需应用科学人才,而不需要搞理论研究的。所以很多人常说,杨振宁在中国最需要他的时候没有回来,这句话本身就是大错特错,因为中国当时根本不需要杨振宁这类型的人才。 在2004年秋天,82岁高龄的杨振宁作为一位物理学界顶尖学者,本该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但他却亲自跑到清华物理系去教一群大一学生的物理课。 而在各种公开场合的演讲中,杨振宁也是极尽自己的能力和所见所闻,用各种大家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之人们如何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 很多人都想知道,怎样才能将孩子培养成「 ”天才” 杨振宁教授他回答说: 父母或者老师如果发现小孩在某一个地方有一些特别的才干的话,一定要注意帮他培养这方面的兴趣。坚持下去,将来就可以让他发展成为一个有用的职业。如果发现得早的话呢,就可以有大成就。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 他说:「 ”有一位刘薰宇先生,他是位数学家,写过许多通俗易懂和极其有趣的数学方面的文章。我记得,我读了他写的关于一个智力测验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这些极为重要的数学概念。” 可见,一本好的数学书能够让孩子爱上数学。而刘薰宇的数学三书,正是这样一本优秀的数学科普书籍。 这套书一共有三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 刘熏宇化身马先生,讲解了一百多道题,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 ... 很妙,我家小孩六年级,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刘薰宇简直就是科学家里的段子手,里面的函数知识全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段子。我儿子看的就哈哈大笑。 我为什么推荐给大家这本书呢?因为他的书籍不是枯燥的讲数学知识,而是让孩子们先找到数学的乐趣,然后引导孩子由浅入深学习,数学这东西,不能死脑筋学! 这本书的定位是小学-初中,基本上8-16岁的孩子都适合看这套书,内容生动有趣,而且充分与生活结合,真正把数学知识融入到了故事当中。 目前因为头条读书节的缘故,价格也比较低,三册只要69元,包邮到家。建议家长们给孩子看看这套书,点击下面的图片就能购买了! 刘薰宇数学【一套三本 】 ¥69 购买 杨振宁看了都会有收获的趣味数学书,换一种方式教学,相信您的孩子读完会有新的收获!

97岁杨振宁:和爱因斯坦交谈1.5小时,我却没有得到智慧,很遗憾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一位民国数学家,他身边人全是大师,杨振宁:当年读他文章受教了

    民国时期的大师,多如繁星,每一位都是名满天下的人物,在皓月之光的照耀下,还有一些知名度不那么高的教育家,他们的实力非常强,只是知名度不高罢了,今天野哥的这篇文章,就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声传播不那么广泛,但是却一直未我国教育作出贡献的数学家,他的名字叫刘薰宇。杂志面世以来,得到了广大的师生好评,除了刘薰宇等人外,还吸引不少各个领域的大咖来为《中学生》杂志撰稿。

  2. 1500年前的数学家如何计算球体积?中国古代这三位真是数学神仙

    《易·系辞》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明古人结绳和契刻的方式记数和记事。西安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有直线、三角、方、菱形及一些复杂的几何图形,同时期人们创造了画圆和画方的工具规和工具矩,中国的数学可以追溯到5000到6000年前。半坡陶符光影图然而,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古代数学其实不是数学,最多被称为算术或者算学,不同于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基于逻辑推理下的数学。比如:勾股定理,无论是

  3. 从「 ”轻重缓急”看古代数理文化中的数的维度思考

    轻重缓急这个成语出自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之人有至于张空弮、罗雀鼠而民无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通常被解释为: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这种解释实际并不是很确切。轻重、缓急两个思考的侧面被分隔开来,但是古代的数理文化并非这种理解。轻重缓解的二维思考按照轻重缓急的方式进行的四种分类基于线性逻辑思考,事情可以被这样

  4. 1+1为什么等于2?你真的了解哥德巴赫猜想吗

    陈景润证明的不是1+1=2,也不是1+2=3,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要理解1+1的意思,首先要回到哥德巴赫本身。1742年,哥德巴赫给欧拉的信中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然而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5. 160年前德国一文科生提出的数学理论,至今无人能够证明

    费马的这一断定,直到他去世300多年后,人们才第做出了一次证明。和上述两位数学家一样神奇的是,德国的一位文科生,像费马一样提出了一个数学猜想,而这个猜想至今还没有人能够证明。根据现有的数据,截止2017年,从哥廷根大学走出的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为45人,数量为德国第2位、世界第15位。

  6. 97岁杨振宁:和爱因斯坦交谈1.5小时,我却没有得到智慧,很遗憾

    我国历史上杨振宁的出现,应该称得上是一个传奇,他23岁留美,在35岁的时候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其成就可想而知。那么他和爱因斯坦是怎样扯上关系的呢?两人在爱因斯坦的办公室里,与他谈了一个半小时。

  7. 他的文史、英语双满分,数学只有0分,被北大拒绝却被清华录取

    提及到我国近代的「”偏科学霸”们,大家心中肯定有很多人选。臧克家先生、钱钟书先生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今天要说的这位「”偏科学霸”却有点儿不一样,让咱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吧。这位「”偏科学霸”叫做吴晗。吴晗,浙江省义乌市人。他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尤其是在研究明史上,吴晗是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和其他「”偏科学霸”不一样的是,吴晗在小的时候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吴晗的父亲是秀才出身

  8. 韩信的数学天赋究竟有多厉害?他留下两道题,到现在都是经典

    韩信的数学天赋究竟有多厉害?他留下两道题,到现在都是经典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天赋毋庸置疑,在跟随刘邦之后,韩信也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赢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韩信也因为超高的...天赋被人们誉为「”兵仙”,不过韩信除了超高的...天赋外,在数学方面也有很高的天赋,韩信的一生曾留下两道著名的数学题,至今都被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第一道数学题就是韩信点兵的故事,一次,韩信率军碰上了龙且的军队,双方

  9. 高斯不敢发表的数学原理,他发表后被权威打压,死后十二年被承认

    1823年一位三十岁出头的数学家发表了一篇论文《几何学原理》,当这篇论文被送到俄罗斯科学院进行审读时,在场的专家给出了一致的评价——狗屁不通。托西蒙诺夫、古普费尔和博拉斯曼纷纷对此表示惊讶,随后就给予了全盘否定。他的名字,他学校的名字,他研究的课题,被全天下的人知道了,罗巴切夫斯基、喀山大学、非欧几何。

  10. 渣男之神薛定谔、牛顿心眼超级小:让人想不到的科学家的黑历史

    拍马高手伽利略溜须拍马的事儿可能大家都干过,拍的最理直气壮当然是李诗仙。

随机推荐

  1. 梦见自己的胸部变小 梦见胸部变小的含义 – 周公解梦

    梦见自己的胸部变小好吗?梦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有人说,梦是潜意识给意识的一封信。如果能够破解梦的含义,就会得到很多很有意义的信息。深刻了解梦的主体,感知梦者在梦中的情绪,循序渐进,洞悉梦透露之真相。梦见自己的胸部变小,表示你在爱情的经历中,可能会发生令人沮丧的结果,你只能耐心的去等候了。梦见自己全身麻痹梦见全身麻痹代表什么–周公解梦

  2. 脸上的星星

    上学的第一天,索菲亚发现自己的衣服与别人不一样,胸前印着一个黄色的星星。见索菲亚进出校门换衣服实在麻烦,诺维斯基绞尽脑汁,想出一个好办法,他做了一个补丁,上面有一个黄色的星星。>千钧一发之际,诺维斯基从兜里掏出一支黄色油彩,在自己嘴上抹了抹,当着警察的面,在索菲亚脸上吻了六下,只见她脸上被吻出一个鲜艳的黄色星星……政策只规定犹太人身上必须有星星的标记,但并没规定是在哪里。

  3. 关于教导的名言警句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人类创造者,因为儿子的智慧在他还未降生到人间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

  4. 为什么拜菩萨?

    为什么拜菩萨  一、弥勒菩萨:包容、欢喜  我们一进天王殿,第一个见到的,就是正当中供奉的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塑造的是布袋和尚的形象;他代表什么意思呢?布袋和尚肚皮很大,满面笑容,他所代表的意义就是什么资格才可以入佛门:第一要有肚量,要能包容;第二要慈悲,要以欢喜心接待一...

  5. 肝胆欲碎造句_肝胆欲碎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肝胆欲碎gāndǎnyùsuì肝胆欲碎的意思和解释: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肝胆欲碎的出处肝胆欲碎的例子肝胆欲碎造句肝胆欲碎造句相关辨析成语的数量色彩:成语中能表示数量的很多,其中有的只能用于单数,有的则只能用于复数,不分辨清楚也容易误用。

  6. 梦见蹲监狱_周公解梦梦到蹲监狱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蹲监狱好不好

    梦见蹲监狱是什么意思梦见蹲监狱:会困难重重。梦见蹲监狱意味着,看场表演、参观画展,让自己放轻松。孕妇梦见在蹲监狱,出门在外似乎碰壁情况较多的一天。老叟梦见监牢是不祥之兆,健康会每况愈下。商人见牢狱,生意会受损。周公解梦关于"蹲监狱"的数理吉凶宜忌分析:梦见蹲监狱是什么意思梦见了蹲监狱的吉凶:可获得意外之大成功,名利双收,且得大发展,诸事顺利隆昌,大吉大利。但数理若凶则恐好景不长。

  7. 愿一生安闲度日,烧清香,吃苦茶

    愿一生安闲度日,烧清香,吃苦茶《笑林广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鬼托生时,冥王判作富人。哪料,冥王兜头一瓢凉水:要银子,可多多给你;这样的清福,实在难以成全。只有“一生衣食不缺,无是无非,烧清香,吃苦茶,安闲过日子”的生活,看起来很清淡,但都是心头的日子,潜着香,藏着甜,是自己真正活过的每一天。

  8. 收藏家法伯:中国画情节

    收藏家法伯:中国画情节国际著名美术作品收藏家霍华德-法伯直到90年代中期收集了美国近代美术作品,后来以收集中国和古巴的现代美术作品而闻名于世。他所藏的44幅中国当代画作品10月将交付伦敦菲利浦斯拍卖公司举办的“法伯藏品拍卖会”进行拍卖。法伯作为收藏家对时下名扬四海的中国当代美术有什么看法,他疯狂地买画是为了什么,怎样才能成为优秀收藏家,对这些问题请教了法伯先生。

  9. 青鸟使迎大司农 西王母性喜樗蒱

    且说大司农自老将身死,遣人申奏之后,一路仍向西行,由巴山直到岷山。一日,忽然遇着一个人,觉得面貌很善,姓名却一时记不起。那人却认识大司农,拱拱手道:“久违久违,王子现在到何处去?”大司农听他的声音,方悟到他就是崇伯鲧。从前在亳都时候常常见到的,现在有二十余年了。一面慌忙...

  10. 【卤汁】的意思是什么?【卤汁】是什么意思?

    ●阿英《盐乡杂信》六:「但手续,仍旧不这样就够,再下一步,就是要测这卤汁的厚薄浓淡,看看它的质量。」2.煮卤菜的汁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