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金刚经持验录:最胜第一功德经即是《金刚经》

一、最胜第一功德经--《金刚经》 李丘一,唐朝人,平日喜欢打猎,万岁通天元年,官任扬州高邮丞。有一天暴死,被鬼使引入冥府,冥王忿怒的责备他说:「你专门打猎 ... 生,藉以取乐,一点都不知惭愧!」 >须臾,看到很多禽兽用人语禀告冥王说:「李丘一是 ... 害我们的冤家,现在既然追来,请快点处分他。」 >这时,拘捕丘一的鬼吏名叫焦策,他趋前禀告冥王说:「李丘一尚未该死,只因被他 ... 害的冤魂急欲托生,所以追来对证。」 >冥王问李丘一说:「你生平有没有做过甚么善业?」 >丘一忆起生前不作功德,只知带着猎狗去打猎,他苦苦思索,忽然想起生前曾经写过一卷《金刚经》,因此据实回禀。 >冥王闻言,面色稍见缓和,然后起立合掌,称叹说:「冥府称《金刚经》为最胜第一功德经,你能书写,功德不可思议。」冥王命鬼吏焦策领着丘一到存放经藏之处去查证。 >焦策带着李丘一来到厅侧的一座宫殿,那里的佛经都以七宝装饰,非常庄严。焦策叫丘一自行抽出,丘一取出一看,果然是他所写的《金刚经》。焦策领他回到殿上,禀告冥王勘验属实。冥王叫这些禽兽向丘一致谢,丘一说:「我愿再写《金刚经》百卷回向给你们。」这些禽兽闻言,欢喜散去。 >冥王命焦策送丘一还阳,走出城门后,焦策向丘一说:「我为你如此尽力,你何以回报?」 >李丘一说:「给你三百贯钱如何?我的能力只仅于此!」 >鬼吏焦策说:「纵然你给我万贯,也是无益,我只想恳求你为我写《金刚经》二十部。我们身为冥吏,极其辛苦,若无福相助,难以托生,故请您为我写经。」丘一满口答应。 >他们续向前行,看到前面有一座深坑,十分幽暗,深不见底,焦策将丘一推落坑中,丘一惊醒过来,已经身在棺内,听到外面传来低低的哭泣声,丘一大叫:「不要哭,我复活了。」 >坟旁的家人起初不信,当他们七手八脚把坟墓挖开,发现李丘一确实已经复活了,丘一具说入冥的经过,家人惊叹之余,立刻变卖衣物,延请僧众写《金刚经》,将一百卷的功德回向给丘一 ... 害的众生,另二十卷則回向给焦策。 >经过不久,有一天晚上,焦策又来转告说:「蒙您为我写经,已经要托生善处,特来向您致谢。」说罢告别而去。 >扬州长吏学怀远闻知李丘一死而复活,特别召唤他去询问冥府之事,具录详情奏闻皇上。后来,李丘一蒙圣赐晋官五品,并派任嘉州招讨使,他赴任途中经过梓州时,曾在姚待的亭中乘凉,亲自向姚待述说此事。 >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亦名《金刚经》,经文全文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法不说断灭相。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终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金刚经持验录:最胜第一功德经即是《金刚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2. 国宝之殇:盘点流失英国的中国国宝级文物

    英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约130万件,大多数是在近代殖民主义时期被侵略者从中国非法劫掠流落海外。其中,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书画、古籍、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雕刻品等珍稀国宝有3万余件,流失海外的中国古代绘画精品几乎都在馆中。大英博物馆这些文物珍品涵盖了近7000年的中国历史,其中许多都是从未面世的孤品。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流入英国的国宝级文物。

  3. 论商业头脑,还得推武田信玄,打仗同时还不忘抢佛像搞商业中心

    由此可知,善光寺不仅是信浓的信仰中心地,礼佛者熙熙攘攘的门前町作为经济中心也是重要的。为此,善光寺全境基本被置于武田的控制下。此时可以推定栗田永寿奉戴着如来据守城中。但是,这依然难以对抗把善光寺如来收在手里的武田氏,善光寺问题以武田氏占得先机而告终。但是相对于奉戴着善光寺如来本尊的武田氏,战国大名上杉谦信守护善光寺信仰的宣传效果,不能否定是略输一筹的。

  4. 一千年前的雕版印刷《金刚经》,背后藏着一段丝绸之路科技交流史

    「”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就是这18个字,第一次明确记载了世界上第一份雕版印刷物的确切日期,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这一行字刻在敦煌《金刚经》的卷尾。研究者认为,这部雕版《金刚经》应该是在四川...。而在这部雕版《金刚经》的背后,反映的是当时四川发达的雕版印刷活动。作为中国雕版印刷业的起源地(或者说起源地之一),四川的雕版印刷术和印刷作品,通过蜀道走出四川,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了西域

  5. 一帝国太子,丢掉王位在中国生活三十多年,现有一百万后人在中国

    中国历史上的安姓人士,最有名的自然是粟特人安禄山。不过,自从有了这个安禄山,安姓粟特人纷纷改姓改民族,生怕让别人误以为他们和安禄山有什么关联。

  6. 译史||高山杉:欧洲人佛书翻译丛谈

    法王路易十四在一六八七年到一六八八年间曾派拉·洛贝尔出使暹罗。

  7. 唐僧再不念紧箍咒,不是因为六耳猕猴,而是因为他!

    真假美猴王一难后,很多人觉得,六耳猕猴是如来安排的,孙悟空被六耳猕猴打死了,跟随唐僧取经的变成了六耳猕猴。理由是之后的‘孙悟空’性情大变,唐僧再也没有念紧箍咒。因为唐僧念不念紧箍咒,不在于孙悟空有多跳脱,哪怕猴子在言语上多有不敬,唐僧也不会放在心上,毕竟他是得道高僧,宽容心还是有的。但是,唐僧肉眼凡胎,他认不出妖怪的变化之术,因此遇到妖怪变化作祟,他依旧会发慈悲心去救上一救。

  8. 照片中:古湖泊点缀着“绿色 ... ”

    科学家们挖掘了其中一些湖泊的沉积物,以确定它们的年龄,并重建环境随时间的变化。[阅读关于“绿色...”的完整报道]测量沙漠,正在对内福德沙漠西部的一个部分进行调查。他们还在古湖遗址附近发现了石器(右);其中一些石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从180万到250万,000年前,动物化石研究人员在古湖遗址附近发现了各种化石。这张照片显示了其中一个被记录在案的古老湖泊。在这张照片中,沙丘之间可以看到一个古老湖泊的沉积物。

  9. 动物毒液如何帮助治疗多种疾病

    毒液中的成分可以治疗癫痫、糖尿病和慢性疼痛等多种疾病,文章的合著者曼德霍尔福德说,他是纽约大学亨特学院和研究生中心的化学教授。因此,毒液含有多种作用于多个目标的成分。因此,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肽可用于治疗中风、癫痫和慢性疼痛等神经系统疾病。源自锥蜗牛毒液,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卡托普利,作为卡波坦出售,治疗高血压,并来自致命的毒蛇博斯贾拉拉卡毒液。

  10. 菩萨

    菩萨菩萨的思想是佛教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大乘佛教而言,其意义尤为突出。菩萨思想的盛行与大乘佛教后来居上,成为佛教发展的主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佛教经典中对菩萨的论述主要就是针对他们的这两个特性展开的。菩萨众多的成员中,最有名的是八大菩萨组合。常见的八大菩萨的成员是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金刚手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虚空藏菩萨和除诸藏菩萨。

随机推荐

  1. 梦见炒菜喝酒

    周公解梦梦见炒菜喝酒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炒菜喝酒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托尔智斗全智者

    有一次,当托尔带着洛奇在东边忙于同巨人作战时,亚萨众神和侏儒国中的一个号称“全智者”的侏儒因某事竞赌,众神随口许诺如果侏儒赢了,就把托尔的这个美丽女儿嫁给他。托尔压压心头之火,把“全智者”叫到他的宫殿中说话。侏儒“全智者”自恃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惯于口舌之辩,自然同意托尔的要求。

  3. 所当无敌的意思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suǒdāngwúdí。

  4. 【炼炁】的意思是什么?【炼炁】是什么意思?

    ★「炼炁」在《汉语大词典》第16707页第11卷1348炼炁是什么意思见「炼气」。

  5. 梦到孕妇,梦见孕妇,孕妇相关的周公解梦

    梦到孕妇,梦见孕妇,孕妇相关的周公解梦梦见孕妇,未婚女性难觅到对象;就算结了婚,婚姻也会出现问题,例如争吵。

  6. 根深柢固造句_根深柢固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根深柢固gēnshēndǐgù根深柢固的意思和解释: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根深柢固的例子根深柢固造句生殖欲在人性中根深柢固。Whenchildren’sbehaviorsareingrained,it’stoolatetoturnthemaround.该城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和根深柢固的航海传统。Inoneshortdecadetheinternethasbeeaningrainedandcriticalpartofoureverydaylives.传统理论虽然根深柢固,但维兰深信,性激素本身不会

  7. 西关少爷30年收藏2000余把紫砂壶

    西关少爷30年收藏2000余把紫砂壶西关少爷吴家荣的书房称之为“壶房”会更合适些,长近4米高近3米的靠墙书柜齐齐整整地塞满了上千把紫砂壶,再加上存放在旧居的藏品,吴家荣30年时间共收藏紫砂壶2千多把,是西关紫砂壶收藏界的翘楚。据粗略统计,西关地区共有近万名紫砂壶收藏者,他们正筹备成立紫砂协会,以方便业内互相交流收藏经验。

  8. 施耐庵与罗贯中有着什么关系?没想到是这种关系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密施耐庵与罗贯中的关系,绝对让你意想不到。从罗贯中加入张士诚的时间和方式来看,很可能是年界60岁的施耐庵向张士诚推荐了26岁的青年才俊罗贯中担任幕僚,因而他们是师徒关系完全合乎情理。纪连海在《百家讲坛》中也认同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师生关系这一说法。

  9. 古风优美短语大全 夜微凉、灯微暗、暧昧散尽、笙歌婉转-感人的情话

    十七、莪的沉默造就ㄋ迩的肆无忌惮。

  10. 夏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不要做这9件事

    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可能。如果糖尿病人在夏季把血糖降得过低,也容易出现低血糖,甚至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脑血管意外等。建议:糖尿病患者夏季血糖最好控制在:空腹6~8毫摩尔/升饭后8~10毫摩尔/升4猛回头,颈动脉斑块脱落临床数据显示,颈动脉狭窄、斑块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原因。尤其在夏季,人体很容易出现血容量不足、血液黏稠度高的情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