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俱舍宗大意——第三篇 因果论

第三篇 因果论第一章 六因一切有为法。必依因缘和合后得生。此宗立六因四缘五果。论定原因结果之规则。六因者,一能作因,二俱有因,三同类因,四相应因,五遍行因,六异熟因。一能作因,谓于有为法生时,不为障,或能助彼者,故此因有二类,一有生力,二无生力。如光记云,能作有亲有疏,亲有力能,疏但不障。即无力能作因,谓不障他生法,令他自在生者。有为法生时,除自体外,余一切法,皆不为障。如漏生之时,智无障住。睹星之时,光无障住。若为其障,即不得生。但无障故,立能作因。有力能作因,谓诸法生时,与胜力者。诸法生位,必待胜力各别因缘。如眼色等于眼识等生,饮食于身,种于芽等。此能助故,名能作因。有余师说,诸能作因,皆于果生,有能作力。此师意说,一切诸法与一切法为能作因,展转皆悉有其力用。此因所得果,名增上果。二俱有因,俱有者,俱时而有也。此有互为果同一果二义。互为果俱有因者,若法更互为果,彼法更互为俱有因。如四大种,互相假藉,生所造色,更互相望,恰如三杖互相依住。一大为因,他三大为果。它三大为因,此一大为果。自他同时,互为因果。同一果俱有因者,有为法中,展转有力,同得一果,名俱有因。如心心所,共成一果,犹如三杖相依,共支一鼎。婆沙评家及正理论,以一果释俱有因。世亲论主,以互为果释。入阿毗达磨,兼举二因。此因所得果,名士用果。三同类因。因果相似,名为同类。各自同类法与同类法为因,如前念善心与后念善心为因。又前念恶心,与后念恶心为因。论谓善五蕴与善五蕴,展转相望,为同类因。言展转者,色蕴与色为因,与余四蕴为因。余四蕴等望色等,皆得名为因也。染污与染污,无记与无记五蕴相望,同前善五蕴,亦展转为因。善染五蕴,展转为因,更无异说。无纪五蕴,四说不同。光记泰疏,以第四说色与四蕴互不为因,但是无记劣异类(色非色)故,为正。宝疏破之,以第一说展转为因,性类等故,为正。此同类名,就善恶性立,非就色心等事相。又唯前生法与后相似为同类因,非如俱有因果同时。此因所得果,名等流果。四相应因,心心所更相随顺共相应义,名相应因。相应者,如前所述,谓心王心所五义平等。于俱有因中,别开心心所法,立此因。若心王心所同一所依边,即相应因义。若心王心所互相依边,即俱有因义。即由互为果义,立俱有因。犹如远行,商侣相依,共游险道。由五平等共相应义,立相应因。即如商侣相依,于一时中,同受用饮食衣服等,同作行住等事业。此因所得果,例俱有因,名士用果。五遍行因,遍行者,十一遍行及相应俱有法。十一遍行者,苦谛下五见及疑无明,集谛下邪见见取二见及疑无明。此等前过现已生诸法势立强盛,遍与后同地五部污染诸法为因,即遍为一切烦恼之起因,故名遍行。同类因唯与自部自地为因,此遍行因与一切染法为通因故。不但与自部染法为因,亦为余部染法因故。同类因外,更别建立。此因所得果,例同类因,名等流果。六异熟因,新云异熟,旧云果报。言异熟者,依有部宗,因是善恶,果是无记,异类而熟,是异熟义。如善业感乐果,恶业感苦果,苦乐二果,非善非恶,但无记性。因果异类而熟,名为异熟。经部宗义,由因变异,而果方熟,是异熟义。要具二义,方得熟名。一由因多时相续转变差别,其体得生。造业非及感果,要待相续。将欲感果,名转变。正感果时,名差别。由斯果体方乃得生。二由异熟果随因势力胜劣,时有分限,或经十年,或百年等。三性法中,唯不善及善有漏法,是异熟因。无记力劣,如朽败种,不招异熟。无漏爱水润,如贞实种无水润沃,又非系地,不招异熟。不善及善有漏法,具二义,一体贞实,二为爱润,故是异熟因,此因所得果,名异熟果。第二章 四缘四缘者,一因缘,二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一因缘,言因缘者,因即是缘,总称于诸法之生起有亲密之关系者。于六因内,除能作因,所余五因,是因缘性。二等无间缘前念一聚心所,与后念一聚心心所为缘。即前念心与后念心相望,前念心为后念心生起之原因。前与后处。后方得生。故等无间缘具二义,一开前避后,二前念引后念。约开避及据牵生,立此缘体。前后体一,名之为等。前灭后生,中间无有余心间起,明为无间。等而无间,名等无间。除阿罗汉临涅盘时最后心心所法,诸余已生心心所法,皆是等无间缘。三所缘缘,所缘缘者,谓所缘境为缘,能牵生心心所法。心心所法,其性嬴劣,必托所缘境,方乃得生。犹如嬴人,非杖不起。如眼识及相应法,以一切色为所缘缘。如是,耳识及相应法以一切声,鼻识相应以一切香,舌识相应以一切味,身识相应以一切触,意识相应以一切法为所,缘缘。以一切法是心心所生攀附,故曰所缘。即此所缘,是心心所发生缘,故名所缘缘。四增上缘,增上缘者,有增上力,能生果法,增上即缘。增上缘性,即能作因。此缘体广,名增上缘,一切皆是增上缘故。或所作广,名增上缘,以一切法各除自性,与一切有为为增上缘故。因之与缘,非无有异,因是亲称。缘是疏名,六因之中,五是亲故。以亲名同,四缘之中,三是疏故,以疏名同。然因中有疏,谓能作因。缘中有亲,谓因缘也。复次,六因四缘。有互香摄,缘摄因非因摄缘二说。初说谓前五因是因缘,能作因是余三缘。后说谓前五因是因缘,能作因是增上缘,等无间缘及所缘缘非因所摄。光记谓此论同后说,增上缘似能作因,因缘似五因,等无间所缘缘不似因故。宝疏谓前说为善,以有力无力俱有能作故。第三章 五果五果者,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士用果,四增上果,五离系果。异熟果者,异熟因生果。不似因,故明为异。熟谓成熟,堪受用故。如善恶业因,感苦乐果报。苦乐二果,性唯无覆无记,异业因善恶性,异类而熟,名异熟果。等流果者,同类因遍行因所生果。果似因故,说名为等。从因生故。复说为流。此从因相为名也。如同类因,善染无记,彼等流果,其相亦尔。如遍行因,唯是染污,彼等流果,其相亦尔。士用果者,俱有因相应因所生果。由此势力,彼得生故,此(因)名士用,彼(果)名为果。如论云,若法因彼势力所生,即说此法名士用果。士用者,士夫作用义。即因作用有果,如因士夫作用能成诸事业。增上果者,能作因所生果。由前增上,后法得生,增上之果。即由能作因之增上力所得结果。离系果,非六因四缘所生。择灭无为,名离系果。此由道得,非道所生。果即离系,名离系果。即以智慧之简择力断除烦恼之系缚时,证得择灭无为,此无为即离系果也。是慧所证,非所生。俱有等六因,皆有取果与果二种作用。取者能引,与者与力,即能为彼所生法种,名取果。种者因义。现在为因,能取后果。又能生义,因有生果之能。正与彼所生法力名与果。谓果将生时,因与力用,令入现在。除能作因,五因取果,唯于现在。定非过去,彼已取故。亦非未来,彼无因故。与果有过现不同。俱有相应二因与果,唯于现在。由此二因得俱生果,正取果时亦与果故。同类遍行二因与果,通过现在。现在世与果者,谓此二因有等流果无间生故。过去与果者,谓有隔念等流果也。异熟因惟过去与果,异熟果不与因俱及无间生故。一切世间诸法,唯从如上所说诸因诸缘所起。于中心心所法,由四缘生。此中因缘,谓五因性。等无间缘者,谓心心所必须前念等无间缘引发生故。所缘缘者,缘境起故。增上缘者,除自性外,余一切法皆不障故。无想灭尽二定。由三缘生。非能缘故,除所缘缘,由因缘者,谓由二因。一俱有因,谓二定各自体上生住异灭四相,互为因果。二同类因,谓前已生同地善法。若无想定,无想天中一切善法。若灭尽定:有顶天中一切善法。等无间缘者,谓入二定前心心所法为等无间缘。增上缘,如前说。除二无心定,余不相应及诸色法,由因增上二缘所生。非能缘故,除所缘缘。非心等引生,无等无间缘。色法由二缘生者,大种所造,自他相望,互为因缘。一大种望大种,但为俱有同类二因。一聚四大,更互相望,为俱有因。前念后念相望,前生四大与后生四大,为同类因。非心所故,无相应因。同无记性故,无异熟因。非是染故,无遍行因。二大种望所造。能为五因,一生,二依,三立,四持,五养。如是五因,但是能作因之差别。此四大种,生所造色,名为生因。造色生已,随逐大种,如依师等,说为依因。大种任持所造色故,如壁持画,说为立因。令所造色相续不断,说为持因。增长因故。说为养因。三所造望所造,但为三因,谓俱有同类异熟。更互相望,为俱有因。前后相望,前念色与后念色,为同类因。善恶身语恶业,能招异熟无记眼根等果,为异熟因。四所造望大种,但为一切因,谓异熟因。由身语二业,能招异熟大种果故。能作因无差别转,故不恒数。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俱舍宗大意——第三篇 因果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他在环境优美之地独自修行 竟发生这种事情

    有一天一大早,弥醯就外出乞食。弥醯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他不禁伫足良久,留连忘返。弥醯听后满脸不乐意,再三请求佛陀允许他独修。未过多久,弥醯便对眼前的美景失去了兴趣——单调的独修生活,距离他的美好理想,简直是天壤之别!弥醯听后,觉得很受用,继续问佛:“世尊!当独修的因缘具足时,在一个人独修之时,修什么样的法门,才能快捷易行呢?”

  2. 这一天供养大德僧众 为父母祈福功德最大

    目犍连听佛陀说后,欢喜奉行,在僧自恣日供养圣僧大众以后,其母即于是日脱离饿鬼之苦。目犍连知道母亲脱离了饿鬼道中,他很感激佛陀。并赞叹三宝功德,奉劝世间应行盂兰盆之法,供佛及僧,以报父母生养抚育慈爱的恩惠。奉劝举行盂兰盆法会,这本是受益的目犍连利人的苦心,但现在每逢七月十五日,盂兰盆讹为拜神祭鬼之日,真是辜负佛陀及目犍连的慈悲了。目犍连尊者不但神通第一,大慈大悲更是闻名!

  3. 写在水上的字

    生命的历程就像是写在水上的字,顺流而下,想回头寻找的时候总是失去了痕迹,因为在水上写字,无论多么费力,那字都不能永恒,甚至是不能成形的。生命历程中的快乐和痛苦,欢欣和悲叹只是写在水上的字,一定会在时光里流走,因为一切都是无常的。既然是生活在水上,且让我们顺着水的因缘自然地流下去。只要我们认清字是写在水上的,就能够心无挂碍,没有恐惧,远离不切实际的梦想。

  4. 一只母狗——恶口 ... 僧 累世转狗

    当走近施主家时,那只母狗远起相迎,一如既往,......舍利子的双足,又摇摇尾巴,然后右绕三匝,作出非常恭敬的样子。舍利子给它传了相应的法,母狗也以恭敬心来听受。从此,他更加善侍这只母狗。有一天,母狗生病了,施主请舍利子尊者给它诵经。不久,母狗去世了。母狗死后其灵魂又投胎到施主妻子体内,九个月后,施主的妻子生下一个女孩。这时,舍利子把静处母狗的骨架放到她的面前。

  5. 丑陋者——吝啬恶口 丑相饥贫(二)

    若对出家生起后悔心,会摧毁自己出家的功德。因为经有两种,一种是佛陀亲口宣说的经,一种是佛陀开许迦叶尊者结集的经。《百业经》是结集的经,经中多赞叹佛陀及罗汉的功德,免得直接称呼,此是以赞叹来代替了称呼。)时诸比丘请问:“世尊,丑陋者以何因缘生富裕家,却因具有十八丑相被驱出家门,后又遇佛,对佛生欢喜心得以出家获证罗汉果?请为吾等宣说前后的因缘。”

  6. 因缘

    平时,上上下下楼道都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原本是打算种点小菜,自家下饭食用的。几经风雨的摧残、夏日太阳的毒晒,那一颗颗小葱、小白菜,再次枯萎死了。生命的轮回,如同这小葱苗、菜苗一般,一次次的衰败、枯死和重生。只因当初种下了一个生命的“业因”,在“缘”都聚齐的时候,一个“业果”再次显现了,又开始一次生命的旅程。这是一个因缘生的世界,有因必有果,只待因缘聚会时。

  7. 解空第一

    空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因缘所生,因缘所灭。菩萨,于一切诸法不起执著。在迎接的人群中,比丘尼中神通第一的莲花色,第一个看到佛。

  8. 神足第一的目犍连

    目犍连这名字的意思是极大的赞美称诵。舍利弗随佛陀出家半个月后才断尽诸漏结使,而目犍连只有七天的时间,即断尽结使神足第一的目犍连诸漏,现神通力,证得阿罗汉的神通智波罗蜜。《阿含经》记载目犍连是‘神足轻拳,飞到十方’,所以他有神足第一的称号。目犍连一见,生大欢喜,发愿来生要求得神通。

  9. 丑陋者 --吝啬恶口 丑相饥贫

    此时,佛陀观知此丑陋者被调化的因缘已成熟,就幻变出一个更加丑陋的孩子,兜里装一些饮食去了丑陋者所在的公园。那个丑陋者见到佛陀幻化的丑陋者,非常害怕,转身就跑,佛陀马上加持他不能跑,再加持他回头看看自己。丑陋者见到这庄严相好,顿时生起了无比信心和欢喜心,其快乐非十二年的神悦所能比。这个丑陋的孩子依法要精进修持,不久就灭尽了三界轮回的烦恼,获证了罗汉果位。

  10. 极贤一家--修塔起信 全家证果

    以前,净饭王手下有一位极贤大臣,他与妻子生活很久,一直没有孩子。後来,净饭王生下了悉达多太子,婆罗门相士对悉达多太子预言:太子若在家将成为金轮王;若出家将证得如来、正等觉的果位。闻此授记,极贤大臣心里非常痛苦,他觉得:我现在没孩子,如果有孩子将来可以给悉达多太子作侍从,我的职位可以传给儿子,如果现在我有孩子那该多好!出家後,他们各自精进努力,都获证了罗汉果。

随机推荐

  1. abca式的词语和成语大全_猜成语网

    罪上加罪,亲上加亲,巧上加巧,衣锦褧衣头上著头,欺人自欺,床下安床,床上叠床枝外生枝,玄之又玄,刑期无刑,新益求新屋下作屋,闻所不闻,头上著头,损之又损数不胜数,日慎一日,仁者能仁,亲上做亲亲上成亲,年复一年,难乎其难,见所不见讹以传讹,床上施床,(www.lishirenzhi.com)(www.lishirenzhi.com)床上迭床,豆萁燃豆闻所未闻,天外有天,贼喊捉贼,相门有相屋下架屋,微

  2. 梦见换牙 梦见换牙什么意思

    梦见换牙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换牙的详细解说吧。已婚的人梦见换牙是子孙兴旺,这是好运。梦见换牙是旧的脱落,新的长出来,因此,梦见换牙代表重生。梦见看病梦见看病什么意思梦见换牙也是自己受挫心理学解梦梦境解说:成人的身体在梦中象征这个人的完整形象或意识自我。妇女梦见吞牙齿入肚则与怀孕有关。

  3. 带有捻字的成语

    包含有“捻”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捻神捻鬼——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捻土为香——捏泥成香。捻土焚香——因不及备香,以此表示虔诚。

  4. 不要再說韓復榘死得有多冤了!就憑他審案草菅人命就活該被正法

    提起民國時期的那些奇葩軍閥,人們一定會想到韓復榘的名字。這個人確實干了不少奇葩事。比如他在擔任山東省主席的時候,有一次去一個縣城視察,結果走到了縣衙發現一個人都沒有,正好此時有一個公務員慌慌忙忙地跑進來,一見韓復榘駕到趕緊問候早安。韓復榘就問他是不是縣長,那個公務員說自己只是一個科長。韓復榘就在縣衙里等遲到的縣長。等縣長一到,韓復榘直接給了那個縣長兩耳光,然後當場任命之前的那個科長,成為新一任縣長

  5. 纪晓岚:闺阁中解冤神咒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闺阁中解冤神咒(纪晓岚)先外祖母曹太恭人,尝告先太夫人曰,沧州一宦家妇,不见容于夫,郁郁将成心疾。先太夫人尝以告诸曰:“此尼所说,真闺阁中解冤神咒也。信心行持,无不有验。如或不验,尚是行持未至耳。”

  6. 纪念一战结束100周年的35个地方

    从1914年到1918年,西方富强的国家和帝国不得不统治全球,他们在一场空前的毁灭中毁灭了自己。帝国覆灭,数百万人死亡,世界永远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寻求适当形式的公开哀悼和悼念,以悼念和悼念死者。在盟国和敌人中,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就是永远不要再发生这样的战争了,“任何事都不要战争!什么都可以!法国小说家、和平主义者罗杰·马丁·杜加德(RogerMartinduGard)在1936年写道:“

  7. 说时迟,那时快是什么意思?

    【拼音】shuōshíchí,nàshíkuài【解释】小说中的常用套语。意指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例子】无【相关】百度“说时迟,那时快”

  8. 善良,是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危难之时,队长突然说:“不要绝望,我们来时在路上留下了路标!”他们沿着来时一路掩埋骸骨树起的墓碑,最终走出了死亡之海。在接受《泰晤士报》记者的采访时,考古队的队员们都感慨:“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在沙漠中,善良,是为自己留下的路标,让我们找到回家的路。在人生道路上,善良,是心灵的指南针,让我们永远不迷失方向。

  9. 过量食粗粮可影响消化及吸收功能

    不过,进食粗粮并非多多益善,如果摄入纤维素过多,反而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无机盐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食品营养师刘紫梅说:“过多食用粗粮不仅不能够促进消化,还会影响消化和吸收。从粗粮的角度来说应该是粗粮细做,比较有利于健康。另外,长期以粗粮为主食会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降低。对于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以及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多吃粗粮弊大于利。”刘紫梅还提醒说,吃粗粮时要多喝水。

  10. 记严智达居士往生事迹

    严智达居士,女,四川省成都调味品总厂退休职工。她于一九九○年求受三归依,继受居士菩萨戒,之后,严守五戒,奉行十善。通过听经初步明理后,她深知净土法门是佛陀救度末法众生的良药。她的退休工资每月四百余元,但每月生活费不超过一百元。往生前几天,她拿出自己全部余款五千多元,向同修交代,用作善事。患乳癌五年多,坚决不开刀,保密直到临终前半年。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