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因果细说

诸同学,学佛无他,根本要明因果。因果之道,丝毫不爽,不独善恶报应逃不出因果的定律,即宇宙间万象森罗,皆不外此。佛说无量法门,即是说明因果的道理,世上一切兴衰存亡,即是证明因果的事实。迷人不明此理,往往一闻因果二字,不鄙为迷信虚诞,便认作神妙难如,于是鄙为迷信者,拨无因果;认作难知者,违背因果。以此之故,佛法遂不昌明,而世道人心,亦日趋浇漓,良可慨也。因果二字,理甚明显,以天时论,日出日没为因,昼夜为果;寒冷为因,霜雪为果。以人事论,内伤外感为因,疾病为果;求学为因,知识为果;勤俭为因,富裕为果;奢惰为因,贫困为果。就科学论,在物理则冷热为因,缩涨为果;在化学则一氧二氢为因,成水为果;在数学则乘除为因,积商为果。乃至爱人者人恒爱之, ... 人者人恒 ... 之,无一不是因果之现象,焉得谓之为迷信,又何晦昧难知?实在吾人无时无刻,不在因果律中生活,而自身梦梦耳!惟因果之理,虽显而微,虽纯而杂,所以者何?但就一事一物言,则因果单纯而明显,如上举天时、人事、科学等类是也;若就人生善恶而言,则因果因缘,相互而生,细微复杂,循环无端,非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因果,不能深悉其故。兹以瓜为喻,瓜子喻因,以瓜喻果。现在之瓜,生于过去之子;而现在之子,又生未来之瓜,以喻现在之果,生于过去之因;而现在之因,又生未来之果,人生因果,亦复如是。然同一瓜子,分播各地,而得瓜之时,何以有好坏、迟早、大小、甜淡之别?此则因外有缘,缘助因生,因赖缘现,因缘不同,果即有异。如同一种子,已潜伏优劣之因,优者因好果亦好,劣者因坏果亦坏,此乃单纯因果。于播种时,种优而肥料多,则好因又遇好缘,故结好果;种优而肥料少,则因好而遇坏缘,果即不同;若种劣肥料多,则坏因得好缘,果亦较好。反之则坏因坏缘,其果更坏。至若天候之异,耘锄之差,以及灌溉之勤怠,在在皆影响因果之变迁。总之,由因而果,必待于缘;缘之差别,又复甚大,所以因果一事,显而微,纯而杂,其不易知。夫以瓜果之微,因因果果,尚且知之不易,况人生因果,几微庞杂,岂肉眼凡夫,所能窥其端倪?迷人不察,但以现世之成败得失,以衡因果,如善者恶报,恶者善报,强者终强,弱者终弱。乃至近年以来,水旱等灾,乡中贫苦忠厚之人,罹灾反多;而都市富贵逸乐之辈,受灾反少,遂疑因果无凭,岂不大惑?须知因果通于三世,善人善报,恶人恶报,乃单纯之因果;善人恶报,恶人善报,乃复杂之因果。善人恶报者,夙世恶因,今生先熟,今生虽善,而无极大功德,夙世恶因,不可避免,故受恶报,但其今生善因,仍结来生善果;恶人善报者,夙世善因,今生先熟,今生虽恶,而非罪大恶极,夙世善因,不可没灭,故受善报,但其今生恶因,仍结来生恶果。又有一世,而前后善恶之报不同者,亦以其往世今生,善恶不同之因缘,故有此不同之果报。强者弱者,亦复如是。乡间受苦之人,以前生恶因,今生乡间,身受贫苦,或更遭灾劫,但有忠厚勤劳之习惯者,即种来生善因,都市逸乐之人,以前生善因,今生都市,享受较优,或更免于灾劫,但有骄奢淫佚之恶习者,更种来生恶因。所谓‘作善降祥,作恶降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等因果循环之事,与种瓜得瓜之因果因缘,优劣肥瘦,无别无二。如史籍所载,白起坑卒,而久沦地狱受苦,乃转身为江南陈氏女(见夷坚志),复堕蜈蚣(见群谈采余);吕后酖 ... 赵王如意,而如意祟伤其腋以致死(见史记吕后本纪);曹操躬行篡逆,一生负人,累世变猪(见前人笔记);安禄山篡唐, ... 其子孙,而盲目病疽,复为史思明所篡(见唐书逆臣传);袁盎谮 ... 晁错,盎十世为高僧,转为悟达国师时,错化人面疮以祟之(见高僧传);吕蒙正默求护持佛法之子孙,其后三世为相,而崇信佛法(见金汤篇);郗夫人以嗔妒而堕于蟒(见高僧传);王华(阳明先生之父)拒美色而大魁天下(见渊鉴类函);羊祜前身为李氏子(见晋书羊祜传);史可法为文天祥再生(见史可法传),凡此记载,述不胜述。而近年因果报应之事,更为明显,三世因果,历历可据,岂可拨无!大家当知:因果关系,不独事实昭着者,丝毫不爽;而一念之间,因果已具。古德云:‘念佛即佛,念魔即魔。’又曰:‘一念成佛。’反言之,则一念成魔。古来修行人,一念而堕者,不知凡几,世法上以一念而折损福报,或一念而转危为安者,更不知凡几。即以同人修持而论,修持深者,偶一动念,其念不净,或稍生厌怠,即时受报;轻者座上奇痛,重则生病,或生其他枝节。若至诚忏悔,立归平静。何以故?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即所谓因生果生,因灭果灭故。凡修持深者,心念较初修者为清净,偶一不净,则此一念,即因即果,如无线电之广播,遍满虚空,八识田中,因果立具,故感应之速如此耳。吾人既知因果不坏,则当存心动念、应事接物之际,处处要在因上用功,不起恶念,不作邪事。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方算真明因果之士。苦口善心恶,言不顾行,行不顾言,不但神明难欺,而自心因果,岂能幸免?因一念恶因,已种恶果,自己造因,自受果报,何待神明之赏罚。而世人梦梦,贪嗔疑妄,徒逞一时之快,瞒心眛己,不顾后患之来,及至恶果成熟,又怨天尤人,颠倒愈甚;恶果之上,复种恶因,恶报无穷,良可悲叹。故曰:‘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畏因者,以有如是因,即有如是果故;众生畏果者,乃不明如是果,生于如是因故,所以因即是果,果即是因。诸同学,学佛人不但要明因果,而且要转因果。云何为转?从因上转,因能转动,果随因转,所谓五八六七果因转。转烦恼为菩提,转八识成四智,皆须从因上着手。六识造业,转六识则念念自觉,不但不造恶因,且至诚忏悔往昔今生之罪过;七识执我,转七识则不但无我,且本大愿大行以利他。如此则业障日消,功德日进,所有烦恼恶因,皆转成菩提善果。同时对于共业因果,亦应发心转动,即如连年天灾人祸,乃是众生共业造成,应当以身作则,以己之止恶行善,普劝世人止恶行善,共转恶因为善因,转恶果为善果,如此存心,方是如来弟子。大家当知,一切善恶因果之源,起于心念。故念凡即凡,念圣即圣,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人生为善恶,果报还如此,心念因果,岂不大哉!大家修此心地法门,不但要明白因果的利害,且应澈底转动自心因果,方可了脱生死,故《慧明语录》上云:‘佛法是因果录,是了生死的法门。’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因果细说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2.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3.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4.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5. 南朝猛将萧摩诃从13岁猛到73岁,威震敌胆,却晚景凄凉,黯然谢幕

    纵观历代亡国之主,无不有其可恨之处,尤其如商纣,如隋炀,如刘子业,如萧宝卷,暴虐百姓。但另有一些亡国君主,可恨之中,更多的是可怜、可厌,如汉蜀后主刘禅、如陈后主叔宝,如南唐后主李煜,如宋徽宗赵佶,如王衍,如孟昶,这些人都有小聪明,甚至多才多艺,但在治国处政上,多半颟顸昏庸,不知所为。这其中的陈后主叔宝,败亡之后,还恬不知耻,向隋文帝杨坚乞官。

  6. 神仙都长什么样?为什么我们看到有的俊道骨仙风,有的丑陋吓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古人最初把神仙想象为一位肌肤像冰雪一般洁白,不食人间烟火,还可以乘云驾气、御龙飞天的完美神人形象。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死不但是修炼方士的追求,更是古代帝王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东汉中叶,汉留侯张良的九世孙张道陵于蜀地鹤鸣山修炼,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并授诸品经箓、

  7.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8. 残酷真相:这个社会正在「 ”惩罚”阅读经典的人

    作者:拙棘本号原创编辑:吴伟雷蒙·威廉斯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每个年代都有文人哀叹,自己小时候那个田园诗般的老英格兰已经消失了,工商业的发展使英格兰变成了一个冷漠、粗鄙的国家,而有趣的是,他们童年时代的老英格兰却是上一辈文人眼中污浊败坏的新英格兰,相应地,上一辈文人也在美化自己童年时代的英格兰,认为那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9. 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胡适母亲的三个教子秘诀

    胡适,现代学者、诗人。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幼年在家塾念书,13岁到上海求学。19岁赴美留学,于康奈尔大学就读农科,后改读文科。24岁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10. 鬼谷子这个神人他的绝学有哪些?我们该如何学习运用《鬼谷子》?

    最后与其妻子莘姒夫人得道成仙。其主要作品为《鬼谷子》、《本经阴符号七术》、《关令尹喜内转》。其主要作品《鬼谷子》共十二篇:捭阖、反应、内揵、抵巇、飞箝、忤合、揣、摩、权、谋、决、符言。其显为人知的是纵横术。如果要形象权利人事,就要动用心思,运用谋略影响关键人物,达到目的。

随机推荐

  1. 人在生长发育进程中所需的营养和食品

    大米、面粉、玉米粉、小米、红豆、绿豆等调换混合食用;牛奶或豆浆250克;肉类50克,包括牛、羊、猪、禽、鱼类或大豆制品;蛋1个;青菜及水果00-300克;糖20克左右;烹调油15克。主食应粗细粮、豆类等搭配吃,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如蒸红豆饭、绿豆粥、玉米面加黄豆粉的发糕等都是增加蛋白质互补作用的食品。青春期男女,最好每日能保证1个鸡蛋。

  2. qq说说伤感心情句子 分手后别怀念别想念别哭别闹别人会可怜-感人的情话

    -累吗是挺累的怎么可能不累生活就是这样没人会为你的未来买单你必须靠自己奋斗。

  3. 摩苏尔的拯救

    3月中旬的一个毛毛细雨的早晨,我和LaylaSalih坐在一辆溅满泥浆的丰田越野车后面,驶往伊拉克北部摩苏尔附近的亚述古都尼尼尼微。我们经过了被炸毁的工厂和弹痕累累的房屋,然后在城市东郊的一座山顶上颠簸起来。2014年7月,被...国炸成碎片的《圣经》先知约拿墓的泥砖残骸散落在我们面前。圣战者和伊拉克安全部队之间的战斗所产生的低沉的爆炸声在两英里外的底格里斯河上回荡。一名警察帮助萨利赫——一个圆脸

  4. 抗日战争中的国军特种部队:六百人打败两万日军

      六百宪兵打败两万日军  当两个营的中国宪兵与第五军在雨花台接防完毕的时候,梅村气势汹汹地发起了新一轮攻击浪潮,他得意地认为面对的只是一批疲弱不堪的第五军战士。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雨花台响起了德式冲锋枪的怒吼,大吃一惊的梅村刹那间大脑一片空白。在二十年后的回忆录中,他...

  5. 土尔扈特部

    和硕特部土尔扈特人自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后,不断反抗沙皇俄国的侵略与奴役。17世纪末,土尔扈特著名首领阿玉奇汗率领部众积极支持巴什基尔人的起义。清廷对土尔扈特部返归祖国的爱国正义行动十分重视。分土尔扈特为新、旧两部,旧土尔扈特由渥巴锡统领,分东西南北4路,共10旗;新土尔扈特由另一首领舍楞统领,分2旗。对土尔扈特部牧地也作了妥善安排。

  6. 【雷樽】的意思是什么?【雷樽】是什么意思?

    汉·王充《论衡乱龙》:「礼画雷樽象雷之形,雷樽不闻能致雷,土龙安能而动雨?」汉·王充《论衡儒增》:「夫百物之象,犹雷樽也。」南朝·梁·张率《相逢行》:「堂上抚流徽,雷樽朝夕施。」雷樽的拼音léizūn雷樽是什么意思雷樽léizūn刻画著云雷形图案的酒器。

  7. 唐朝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是怎么死的?

      太平公主一生的命运与自己的母亲武则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后来太平公主嫁给了自己的表哥,城阳公主的儿子薛绍。然而这次婚姻没过几年,就被认为是个大错误,需要改正了。只不过认为嫁错的,不是太平公主本人,而是她的母亲武则天。似乎,太平公主的一生命运,都是她的母亲在为她做决定,...

  8. 六月初六晒书晒衣

    上苍为他们师徒不辞劳苦的精神所感动,就特意赐给一个大晴天,让他们把经卷晒干,这一天正是六月初六。因为六月初六正处于小暑过后、立秋之前,此时天气炎热,人们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集中进行一次灭菌、...虫的卫生活动,或对人、家畜和建筑物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护措施,从卫生学角度讲都是有益的。就晒书、晒衣而论,完全有必要。晒衣被,特别是冬季御寒的棉衣、棉被,在夏天晒晒太阳更好。

  9. 胡言乱道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húyánluàndào【解释】犹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俺孩儿听了他胡言乱道巧差排,便待离家乡做些买卖。”【例子】这妮子胡言乱道,该打嘴了。清·孔尚任《桃花扇·...筵》【相关】百度“胡言乱道”

  10. 无节操的句子 笑爆了-感人的情话

    十八、特别的人从来不说自己特别,比如说我十九、滚滚滚,车撞墙上知道拐了,大鼻涕流嘴里知道甩了,晚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