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是什么让我们「 ”少年不识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 | 刘三解

问题如下: 是什么让我们「 ”少年不识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时代局限还是其他? 回答如下: 这不是时代局限,而是特殊国情造成的结果。 其实,像李鸿章这样的人物,放到美国史里,可能类似于提出「 ”门罗主义”的门罗,或者西奥多·罗斯福,对于美国近代历史非常重要,却又不是巨大历史节点上的枢纽人物,如林肯、富兰克林·罗斯福,那么,我们去问一下美国人,是否了解前述二位,恐怕知名度要比李中堂在中国小得多。 有趣的是,李鸿章这个名字在中国,并不比袁世凯、蒋介石、 ... 更陌生。 历史,在当代中国人的世界观认知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其在大众,注意这个词儿,是「 ”大众”,而不是「 ”知识精英”中的受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美、英、法、日之类的老牌发达国家。 缘何如此? 这个根儿的溯源,是1927年前后的国民革命,革命逻辑叙事的解释根基,不是别的,正是对近代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的革命化表述。 说得直白点,事实就摆在那里,革命者为了论证未来的正确,就要自己对历史提出自己的一套解释,功夫是下在解释上。 这套解释的外皮,在100年来,因为解释者的身份变化、听话者的角色和兴趣点偏移而不断改头换面,其核心却是始终延续的,换句话说,每个知识点,每个历史人物都是这个大网中必不可少的节点,只有削去事实本身必然存在的内在复杂性,才能适应这个逻辑体系。 我们的初级历史教育,本身就是将「 ”这面大网”向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时期青少年灌输的过程,而李鸿章,正好是「 ”这面大网”之中绕不过去的人物。 所以,李鸿章的「 ”重要”,恰恰因为绝大多数人接触这个名字时,符号化的「 ”片面性”,他的「 ”片面”才带来了他本人的「 ”不可忘记”,这个不可忘记,也不过就是一系列的关键词——洋务运动、条约签署人、主和派等等,而不是这个经历复杂的老人本身。 而这些关键词,都是与一个形容词直接相关的——失败。 正因为一系列的失败,才有了最终的正确,这是一整套的逻辑。 但是,这套逻辑哪怕对于今天在校的中小学生也并不足够,因为「 ”善恶两分”的人物认识,实际上是前现代社会进行大众传播的「 ”偷懒办法”,比如戏台上的红脸脸谱和白脸脸谱,其作用就是让当时社会占99%的文盲观众,用1秒钟时间能分辨出这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因为这对于当时完全的熟人社会至关重要,无论是对于村内的熟人,还是面对的寥寥无几的村外的「 ”外人”,其实只需要区分「 ”好”和「 ”坏”即可,「 ”好人”,就可以继续打交道,「 ”坏人”则整个社区将会断绝这个人的绝大部分生存空间。 而在当今社会之中,或者说现代化的社会环境里,即使是小学生,也不会完全单纯地以「 ”好人”、「 ”坏人”来分辨周遭的人群,因为那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是,对于生活之外的「 ”未知空间”,比如历史人物、比如海外政治、比如网络新闻,这种前现代的「 ”未成年式的思维方式”仍旧大行其道。 实际上,现实的生活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越是与社会介入紧密的人群,对于历史人物越会抱以「 ”现实主义”的宽容,而越是生活环境单纯、简单的人群,则越会以「 ”善恶分明”的标签来进行此类界定。 其实,前者并不见得是「 ”真宽容”,而是他们从李鸿章之类人物的经历中看到了「 ”不容易”,也就是一定程度上的自我移情,而后者也未必是真的嫉恶如仇,只是因为他们理解不了更加复杂的世界罢了。 实事求是地讲,「 ”真宽容”必然建立在旺盛的求知欲基础上,如果本身只满足于名人符号+鸡汤段子的故事,与其说宽容的是「 ”李鸿章”,莫如说宽容的是自己。 而那些「 ”嫉恶如仇”则更不需要知识的基础,对一切看不惯的东西「 ” ... 娘”还不需要付出挨揍的成本,只是将原本藏在家里被窝里发泄的情绪搬到了网上,如果我们真能将这些「 ”道德洁癖”和「 ”伟大理想”当真,神州大地上的尧舜早就不止六亿了。 所以,「 ”少年不识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这句话是以年龄段来区分对于李鸿章的认知,现实却是,在中国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还真有很多顶着「 ”未成年大脑”的中年人、老年人,这就不是年齿所能解释的了。 至于说李鸿章本人究竟应该如何评价, ... 、伊藤博文、梁启超等等高人对他的赞誉不一而足,此处不再赘述。

是什么让我们「 ”少年不识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 | 刘三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2. 党内怪人!他是国共和谈密使,曾收养主席三个孩子,陈赓请他出山

    南京那边证实,此人是南京...的秘使,派往延安联络...中央,请他给予方便。在宋子文的帮助下,孔祥熙为他签署了委任状这一"官身"。同意我兄即返南京,以便迅速磋商大计。董健吾受到毛主席的回电后,离开了瓦窑堡,回南京向蒋介石通报了毛主席的意见。"后来陈赓会见了董健吾,并请他出山任职。

  3.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4.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5. 毛主席身上的十大神秘「 ”气场”,震古烁今!

    在毛主席的身上,充盈着一种令人极其震撼、并且无法消除、无法躲避的神秘「”气场”。不管你是拥戴者,还是仇视者,都不由自主地受到这股「”气场”的吸引、感染和影响。对拥戴者而言,这「”气场”正如春暖催花开,令其志存高远;对仇视者而言,这「”气场”恰似秋肃扫叶败,令其闻风丧胆!毛主席到底有哪些神秘「”气场”呢?至少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一是令人震撼的「”挥斥方遒”之霸气毛主席少年时,曾豪迈地宣称:「”春来我

  6.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7. 他被父皇写进传位诏书,为何最后却没能当上大清皇帝?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8.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9. 东北「 ”易帜”—北洋军阀终结的标志

    1926年12月1日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以奉军为主,意图统一中国。却在北伐军、晋军、冯玉祥军的联合打击下,屡战屡败。面对...的不利形势,张作霖自认大势已去,无力挽回。于6月2日发表「”出关通电”,次日即乘专列离京,前往奉天,以期能够卷土重来。可没想到,专列行进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提前布置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重伤殒命。张作霖为什么日本人想要炸死张作霖呢?要知道当时日本为了

  10. 这位画家,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有骨气的中国女人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在弥留之际,将自己最深爱的妻子宋庆龄,托付给了一位朋友。这不禁令人好奇,究竟这个朋友是谁?何香凝,何许人也?她是隐藏在中国三位领导人背后,敢说敢做又有骨气的传奇女人。她出生于富商之家,却无公主之娇气,天生具有不屈和反抗的意识。当时,中国还处在封建时期,女性必须裹小脚,母亲给她裹,每次她都偷偷解开,被发现后母亲打她...她,她依旧我行我素,最后长成了大脚。

随机推荐

  1. 羊年祝福语:喜乐羊羊

    带来祝福送人间,恭喜开门纳“羊”财。

  2. 诗经——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登上高高南山头,采摘新鲜的薇菜。她幻想着,如果能见到丈夫,或者是已经相遇了,那该是多好啊,哪怕是有他的一点儿消息,也是一种安慰。至于等待的结果如何,诗中并没有交代。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离别的忧思,重逢的喜悦,都是人生难免会经历的起起伏伏。诗歌中的女人,用想象来化解心中的忧思,在那种环境下,恐怕这已经是最奢侈的心灵慰藉了。唯美的爱情故事,总是在经历种种历练之后,才更美好。

  3. 明朝有个马家将,不逊色于北宋的杨家将,一门三世,多人血洒疆场

    作者:陈二虎一、小千总上书兵部引起轩然...有岁月就会有历史,有历史就会有英雄,时光承载着悲壮的往事,回眸战云密布的大明王朝,让我们领悟马家将的风采。说起历史上的英烈,人们自然会想起北宋的杨家将,被小说家演义的荡气回肠,而明朝的马家将不逊色于杨家将,一门三世,多人为国捐躯,血洒疆场。自朱元璋推翻蒙古大元王朝,蒙古部族依旧是大明王朝最大的威胁,铁马强弓,令大明边陲硝烟不止,有效地防御蒙古铁骑,也是明

  4. 带有劓字的成语

    包含有“劓”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息黥补劓——指修整面容残缺,恢复本来面目。后用以喻改过自新。救黥医劓——黥,刺面;劓,割鼻。

  5. 梦见开门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

    请看下面由,从现代周公解梦,原版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占卜式解梦等多个角度对梦见开门是什么预兆进行详细解说吧。梦见开门是什么意思梦见开门,吉兆,生活会幸福。犯人梦见开门,会很快获得自由。梦见开门的原版周公解梦门自开,妻有私情。《周公解梦》梦见门开,妇有外心;一云百事不安。《敦煌本梦书》梦见门开者,妻有外情。

  6. 编者按:我最喜欢的 ... 员

    想象一下,如果奥巴马总统邀请金正日到美国,然后金正日说,‘是的,我会的,但是我在戴维营见面之前,在全国旅行两周怎么样?’然后他去了好莱坞,与麦当娜和碧昂丝互动——这大概是个比喻。“彼得·卡尔森正在谈论50年前苏联...尼基塔·赫鲁晓夫对美国的非凡访问,而这并不是卡尔森的书《KBlowsTop:冷战时期的喜剧插曲》的主题,由美国最不可能的游客尼基塔赫鲁晓夫主演,作者在此摘录为“好莱坞的尼基塔”。卡尔

  7.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铁路,不是詹天佑修建,现今彻底消失

    我国最早对于铁路的认识,开始于1876年英国在我国偷偷修建的吴淞铁路。但是,中国的铁路的发展也因此开始出现了新的契机。而这条铁路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詹天佑作为总工程师建造的铁路,这也是第1条,整个建造过程和管理权是由我国自己掌握的铁路。

  8. 梦见打架打死人

    周公解梦梦见打架打死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打架打死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鱼目混珠是什么意思?

    【拼音】yúmùhùnzhū【解释】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鱼目混珠的故事【例子】可是这些卖国的老爷们不是也在鱼目混珠,也在自称为爱国忧民的志士吗?(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近义词】以假乱真,冒名顶替,滥竽充数【反义词】黑白分明,泾渭分明,是非分明【相关】百度“鱼目混珠”

  10. 元宵祝福语_2018元宵节给晚辈的祝福语_元宵祝福

    如何给你的晚辈们送上元宵节祝福呢?2018元宵节给晚辈的祝福语1.你不是饺子却有陷儿。元宵虽好,可不要贪食哦——元宵节快乐!2018元宵节给晚辈的祝福语1.元宵祝福,我最有料。2018元宵节给晚辈的祝福语1.挂上灯笼,点亮红烛,天空中礼花绽放,汤圆煮好,月上树梢,一家欢聚闹元宵,良辰佳节,天下齐庆,此时不能忘朋友,短信带着汤圆到。元宵节祝你幸福美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