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用法】 比喻不拘泥于一种方式的作法。 【释义】 拘:局限于、拘泥于。格:风格、方式。这则成语指不受一种规格或方式局限。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清代龚自珍《已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成语故事】 清代的龚自珍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从...
【用法】 比喻不拘泥于一种方式的作法。 【释义】 拘:局限于、拘泥于。格:风格、方式。这则成语指不受一种规格或方式局限。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清代龚自珍《已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成语故事】
清代的龚自珍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从小勤奋好学,尤其擅长写诗,二十岁时就成为当时著名的诗人。他的诗富于想象力,语言浪漫瑰丽,充满爱国热情。龚自珍先后在二十七岁和二十八岁时中了举人和进士,在清 *** 为官二十余年。但他嫉恶如仇,不满官场的腐败和黑暗,四十八岁时毅然辞官回家。回家途中,龚自珍路过镇江。当地正在祭神,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人们抬着各位天神进行祭拜。一个道士听说当朝著名文豪龚自珍也在这儿,便上前请龚自珍写篇祭文来祭祀天神。龚自珍欣然应允,挥笔写下了《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诗的意思是:中国应当充满生气,展开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现在世人都缄口不言,这实在是可悲啊!我奉劝天公抖擞精神,重新振作起来,不局限于常规,使有用的人才降生到世间来。后来这首诗中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就精简成“不拘一格”这则成语,流传至今。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