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近现代陈师曾 墙有耳 [专家点评]近现代陈师曾墙有耳墙有耳(细部)墙有耳(题跋)有人说齐白石、黄宾虹这二位大师如果只活到五十岁、甚至六十岁去世,画史上连一笔都不会记载他们。而陈师曾48岁就去世了,但画史留名。陈师曾不同,他不仅画好,书法、篆刻、诗文皆佳,又精通画史,是一位全面型的人才,假设他活到高寿,是极有可能成为一代宗师的。他去世时,梁启超曾动容地说陈师曾之死,影响中国艺术界有甚于日本之关东大地震。
[专家点评] 清 红木圆凳 [专家点评]清红木圆凳清红木圆凳高46厘米,凳面直径37.5厘米,落塘面。有束腰,牙子浮雕五只夔龙。鼓腿彭牙,三弯腿外翻足。五根管腿枨攒聚到中心做成梅花状,而五枨为变形冰纹,颇具巧思。凳包浆明亮、手感极佳。
[专家点评] 清 于硕微雕砚屏 [专家点评]清于硕微雕砚屏清于硕微雕砚屏局部清于硕微雕砚屏,高21.5、长25、宽12.5厘米。乌木座,万字缕雕花纹。屏亦乌木,回纹镶边,中刻云龙抱珠图案。中央镶象牙方板,画面山水、人物描写严子陵钓鱼故事。画面左上角刻有十五行五百余字《严子陵...赋》,字小如蚁,须借用高倍放大镜方可识读。微雕出自近代宗师于硕之手,于硕(1873——?工书画,亦能刻印。1915年其微雕《赤壁夜游》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专家点评] 春秋晚期 王孙诰甬钟 [专家点评]春秋晚期王孙诰甬钟春秋晚期王孙诰甬钟的钟身呈合瓦形,钟口大而舞部小。甬部上饰4组蕉叶纹,篆间有枚柱9个,枚下有基坐。王孙诰甬钟为一套编钟其中的一枚。王孙诰甬钟音色优美,音质纯正。据测音该编钟的音域近五个八度。该编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春秋时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音域最宽、保存最好的编钟,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专家点评] 战国 三龙蟠螭环透雕佩 [专家点评]战国三龙蟠螭环透雕佩战国中期玉透雕三龙环形饰,直径6.4厘米。这块玉器呈黄褐色,半透明。体形扁圆,镂雕而成。中央一环,内外边缘雕琢突弦纹轮廓周线。环的表面刻细密的綯索。环外雕镂三条姿态相同的龙,皆作顺时针方向爬行,颇富动态感。躯体表面雕琢有鳞甲纹和云纹。此环...工艺难度较大,雕镂琢磨极精致,堪称战国玉器一绝。该器物1974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南七汲中山国1号墓出土,现收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专家点评] 明 金凤冠饰 [专家点评]明金凤冠饰明金凤冠饰细部此金凤冠顶饰出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凉城县麦胡图村,残高11.3厘米,宽8.8厘米。钗头为一只金凤凰,凤首头顶花冠微低,敛翼,脚踏一朵浮云,美丽的凤尾呈扇形展开。金凤除头部以金叶制成,其余部分均用细如毫发的金线镙制而成。冠体纤细秀丽,玲珑剔透,精美绝伦。此冠与江西省南城县明益王朱由槟夫妇墓出土的金凤钗的钗头凤极为相似,只是凤尾略有区别,而...工艺及装饰风格却是一致的。
[专家点评] 近现代丰子恺 饮水思源 [专家点评]近现代丰子恺饮水思源此为丰子恺的“饮水思源”图。如果丰子恺这种画叫漫画,那陈师曾画的“墙有耳”等也算漫画了。丰子恺的画并非讽刺什么,人物也非丑陋变形,许多人物省却眉眼,那也是符合“远人无目”的传统法则。
[专家点评] 清翁同和 行书扇面 [专家点评]清翁同和行书扇面此为翁同和的行书扇面,纵18.3厘米、横52厘米。这件扇面字写的活泼生动,重笔与轻灵之笔交相辉映,折射出翁同和驾驭毛笔的高超技艺。翁同和字叔平,号松禅,晚号瓶庵居士。清咸丰六年状元,同治、光绪帝师。官至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卒谥文恭。然而翁同和并不以政绩闻名,使他出尽风头的是他的书法。翁同和书法曾从赵孟、董其昌入手,掺以米芾笔意。
[专家点评] 南宋 吉州窑海水纹炉 [专家点评]南宋吉州窑海水纹炉这件南宋吉州窑海水纹炉,高17.2厘米,口径20.6厘米,底径13.4厘米。胎质灰白,敞口,唇外凸,斜腹壁下收,高圈足,下腹部有一道加固腹壁的腰箍。白地褐彩,纹饰层次繁密,共分六组,每组各以粗细弦纹相隔。口边饰卷枝纹,腹部绘满海涛,腰箍饰以细莲瓣一周,腹下部饰“卍”字形锦纹,近足外饰连环回纹和连续的S纹。造型奇特,纹饰纤细,绘画流畅,独具风格。1966年江西新干出土。现藏江西省博物馆。
[专家点评] 商代 金耳坠 [专家点评]商代金耳坠这对金耳坠其一长7.4厘米,宽6.6厘米,厚0.04厘米,重10克;其二长7.3厘米,宽5.5厘米,厚0.03厘米,重8克。说明鬼方部落或方国的活动,在商代晚期由陕北等地进入了关中地区,这对研究商、周方国及鬼方势力在陕西的消长及双方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这对耳坠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