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明 尼山精气砚

[专家点评]明尼山精气砚明鳝鱼黄澄泥尼山精气砚(底足)明鳝鱼黄澄泥尼山精气砚(拓片)此砚为澄泥质,以古法烧制,呈鳝鱼黄色,泥质坚密细润,击之有声,不吸水。砚堂、背为鳝鱼黄,砚池内、砚缘及四侧均有一层白澄泥,白泥剥蚀处为黄色。砚坯用木箍压制成形,砚堂、池、底足经竹刀剔削修饰,线条不甚规整,留有刀痕,砚背微鼓刻有“尼山精气”诸铭文。因此澄泥砚的历史要远较采用天然石材制砚为久了。

[专家点评] 清 五蝠伴月砚

[专家点评]清五蝠伴月砚此砚采用端溪老坑石...,石色天青带紫,有鱼脑碎冻、胭脂晕、微塵青花、金线等石品,肌理温润柔嫩。砚之右上琢月池,精刻祥云五蝠展翅,...自然,线条流畅细腻。“五福捧月”是清代最为常见的吉祥题材,在民间工艺制品上随处可见。端溪老坑明末已开采殆尽,清以降偶而还能看到一些小型边料石材,故老坑石十分昂贵。

[专家点评]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花觚

[专家点评]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花觚另面底足口沿细部细部细部细部细部凤尾尊这种造型的瓷器在早清三代十分常见,尤以康熙朝为多。但是如果从工艺美术以及美学观念来衡量,则康熙朝青花山水人物才是最具欣赏价值、最有余韵、也是最能体现熙朝青花器精妙的文饰图案。它集中体现了清代早期陶瓷彩绘工艺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反映了清早期山水画、人物画的艺术成就以及当时的文人情趣。

[专家点评] 谢观生山水图

[专家点评]谢观生山水图清谢观生山水图(细部)清谢观生山水图(题跋)字退谷,别署五羊散人,...麻奢人。兰生三弟,兄弟世称“二谢”。画山水气韵秀润,尤擅花卉,气格高远。常州画家汤贻汾离广州返中原时,诸名士饯别于云泉仙馆,观生曾作《云泉饯别图》。

[专家点评] 何文绮行书陆游诗四屏

[专家点评]何文绮行书陆游诗四屏行书陆游诗四屏(题跋)行书陆游诗四屏(一二)行书陆游诗四屏(三四)何文绮,号朴园,...九江烟桥人。因修筑桑园围出力,加员外郎衔。假归授徒为业,门生甚众。为文以...雅正为尚,教人善于诱掖奖励。咸丰初,与两广总督徐广缙论事不合,解职而去。著有《课余汇钞》、《四书讲义》和《周易从善录补注》。椒馨大兄雅属,朴园何文绮。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长柜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长柜此件黄花梨长柜优雅朴实,是明家具的典范之作。门轴两端的出榫插入柜子横撑的孔洞内,并延伸至孔洞外的门轴,除了其实用性外,也与其他方形构件及简洁的外观形成对比,具有一定的装饰性,无疑加强了柜身的优雅感,同时,它与柜门的黄花梨树项木纹相映衬,显得高贵大方。

[专家点评] 清 青白玉"瓜瓞绵绵"玉佩

“瓜瓞绵绵”来源于《诗经》中的《绵》,其首句“绵绵瓜瓞”四字,成为一种祝愿子孙昌盛,兴旺发达的吉祥图画的名称。瓞即小瓜,瓜瓞绵绵的涵义为瓜始生时常小,但其蔓不绝,会逐渐长大,绵延滋生。传统的《绵绵瓜瓞》图式有两类,一类是瓜连藤蔓枝叶,另一类还加上蝴蝶、金龟、蜻蜓等昆虫图案,以蝴蝶为最多见,取蝶与瓞同音。尤为奇巧的是此玉分成三色,青、白、黄,又暗喻“福、禄、寿”,故虽为民间用玉,倒也殊为难得了。

[专家点评] 墙盘

[专家点评]墙盘西周中期(器底)西周中期盘是乘食器的一种,出现时代比较早,而且器型一直到今天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西周时期的盘一般有双耳,圈足或者在圈足下再加三个小足。该盘是1976年12月陕西扶风周白村西周窑藏出土的,体型巨大,腹和圈足分别饰凤纹和兽体卷曲纹,雷纹填地,圈足有折边。该器现藏陕西周原博物馆。

[专家点评] 清乾隆祭蓝釉描金龙碗

[专家点评]清乾隆祭蓝釉描金龙碗清乾隆霁蓝釉描金龙碗(底款)清乾隆霁蓝釉描金龙碗(底足)该器蓝釉鲜亮,金彩完好,瓷质细腻。圈足内青花款“大清乾隆年制”,是清代民窑精品。广州博物馆藏有一件清代乾隆官窑斗彩龙纹碗,是晚清是被人从宫中偷带出来的,其上的龙纹被刻意涂去了一爪变成四爪龙了。清代的金彩十分容易脱落,我们现在看到的早清色地描金器大部分金彩已经脱落殆尽了,价格也就大打折扣了。

[专家点评] 清康熙祭蓝釉描金诗文书画花觚

[专家点评]清康熙祭蓝釉描金诗文书画花觚清康熙霁蓝釉描金诗文书画花觚(底足)底足墨书文字清康熙霁蓝釉描金诗文书画花觚藤王阁金彩文字藤王阁这件器物俗称花觚,正式名称叫凤尾尊,是纯装饰用器。清代早期广泛流行,康熙朝最多,乾隆朝渐趋式微,乾隆以后基本消失。在中国正统文化之中蓝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历来帝皇用以礼天祭祖的。清代康熙皇帝重文事,因此康熙朝陶瓷器流行采用中国古代故事、诗文书画的形式来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