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 端石双龙砚

[专家点评]清端石双龙砚清端石双龙砚,长22厘米,宽18.2厘米,厚3.6厘米。此砚端石制,椭圆形。砚面上部及砚边雕作波涛汹涌的海水,正中一龙四旋盘绕,翻腾踊跃。艺术家以巧妙的手法,在龙身之下,激流低凹处作暗通的墨池三。为清代砚中佳品。砚台装一紫檀木盒内,砚盒亦颇为考究。盒嵌玉佩饰件,盒面有乾隆御制诗,并录苏轼的咏文,盒内雕一龙并显“龙光”二字,盒底外面刻二十八宿图,其图填金“天府永宝”四字。

[专家点评] 北宋 湖田青白釉刻划花出筋葵口碟(一对)

[专家点评]北宋湖田青白釉刻划花出筋葵口碟(一对)北宋湖田窑青白釉刻划花出筋葵口碟(底部)北宋湖田窑青白釉刻划花出筋葵口碟(细部)北宋湖田窑青白釉刻划花出筋葵口碟(细部)北宋湖田窑青白釉刻划花出筋葵口碟(足)北宋湖田窑青白釉刻划花出筋葵口碟(细部)北宋湖田窑青白釉刻划花出筋葵口碟(细部)北宋湖田窑青白釉刻划花出筋葵口碟(足)这对北宋湖田青白釉刻划花出筋葵口碟,高4厘米,口径16.1厘米,底径5.1厘米。

[专家点评] 清陈卓 携琴访友图

[专家点评]清陈卓携琴访友图此为清陈卓的《携琴访友图》。《携琴访友图》是陈卓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画面的构图疏朗有致,特别是水阁的结构准确,人物的线条自南宋画家而来,山石的用笔也接近于南宋的院派风格,同当时四王吴恽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也是王原祁所极为不满的所在。这个画派的真正首领是陈卓,龚半千只是其中艺术水准最高的画家,而不是领袖。年)字中立,北京人,家金陵(今南京),山水工细,人物、花卉均极善长。

[专家点评] 明文彭 五言草书律诗

[专家点评]明文彭五言草书律诗此为明文彭的《五言律诗》。文彭,文徵明长子,字寿承,号三桥,长洲人,家学渊源,仕为国子博士,善书画,精于篆刻,不袭文迹,自成一家。与何震共称“文何”。《五言律诗》是文彭吟咏的诗章,闲散不失章法,错落有致,神采风骨,兼其父文徵明和孙过庭之长,甚见功力。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云头纹方桌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云头纹方桌明黄花梨云头纹方桌,高86厘米,边长90厘米。桌面宽边攒框,双拼面心,冰盘沿下另加垛边。桌面下有窄长的牙条,两端为浮雕卷草纹的牙头,与桌面四角下的卷草牙头组成“一腿三牙”式。牙条下安高拱罗锅枨,两朵如意云头卡子花与桌牙相连。牙、枨边均起阳线。四腿瓜棱式,方中略带圆。侧脚收分明显,稳重大方。“一腿三牙罗锅枨”是明代方桌的流行样式之一。

[专家点评] 清 黑漆描金管黄流玉瓒紫毫笔

[专家点评]清黑漆描金管黄流玉瓒紫毫笔清黑漆描金管黄流玉瓒紫毫笔,管长16.8厘米,帽长8.8厘米,帽径0.9厘米。管上端刻阴文隶书题“黄流玉瓒”四字,出自《诗·大雅·文王之什》中的“旱麓”诗:“瑟彼玉瓒,黄流在中。”“玉瓒”则是神祭中舀酒之器。“黄流玉瓒”之铭取自古代的礼乐文化,体现了清代宫廷御用笔题铭中所蕴含之传统文化内涵。

[专家点评] 清邹之麟 萝山房图

[专家点评]清邹之麟萝山房图此为清邹之麟的《萝山房图》。他的山体的造型呈现出一种独立状,以一峰为主余脉辅之。如果我们将黄宾虹未加点染的山水画的半成品,和这件作品进行对比一下的话,会发现两者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从气韵上看,他的画有着温雅自然、貌枯实腴的特点,而这些也正是黄宾虹画中所有的。邹之麟字虎臣,自号逸老、味厂,江苏武进人,万历三十四年在南京家乡考试为第一名,三十八年的进士,宏光时官至都宪。

[专家点评] 明沈度 楷书敬斋箴

[专家点评]明沈度楷书敬斋箴此为明沈度的《敬斋箴》。《敬斋箴册》为沈度的小楷作品。通篇结字匀停,行列齐整,形貌丰润淳和,态度端雅雍容。字民则,号自乐。其小楷书法最重于世。科举之士多法之,因此形成所谓“馆阁体”。

[专家点评] 明早期 龙泉窑青釉双面刻印花大葵口盘

葵花口、折沿、浅腹、圈足。盘心印花,盘内外沿均采用刻花工艺饰花卉纹。过去业界常将此类器物归为元代物,2005-2006年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会同龙泉市博物馆在龙泉大窑风洞岩一代发现大明处州龙泉官窑遗址,内中出土大量标本,包括这类双面刻花厚釉梅子青器。虽然目前古陶瓷研究界仍对大明处州官窑有不同意见,尚未作出最后确定,但龙泉大窑这处遗址烧制宫廷用具已成不争之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