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商 笄形玉饰 [专家点评]商笄形玉饰此件为商代笄形玉饰,长17.3厘米,最大直径1.05厘米。透闪石质,青灰色,油脂光泽,微透明。体细长,呈圆杆锥状,顶端琢制成扁平舌形,舌上有一圆穿。舌下阴刻复线菱形勾连雷纹一周,下端琢成六棱锥形,锥上有一圆穿。琢制精细,抛光透亮。
[专家点评] 清康熙 白玻璃水丞 [专家点评]清康熙白玻璃水丞清康熙白玻璃水丞,通高7厘米,口径2.8厘米。水丞由透明白玻璃吹制而成,圆形平底,下阔上敛,小口有盖。器底阴文篆书“康熙御制”四字款。清宫造办处于康熙三十五年设立玻璃厂,融中国传统与欧洲技术之长,制造出了许多新品种,然而传世者极少。此水丞即出自宫廷的玻璃厂,其运用了西方切磨宝石的技法,质地纯净透亮,造型端庄,装饰新颖,是研究清代早期玻璃工艺的珍贵资料。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翘头案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翘头案明黄花梨翘头案,长120厘米,宽41厘米,高80厘米。案面两端翘头,侧沿打洼。面心边框内镶仔框,仔框内镶瘿木板心。直牙条,牙头开蝠形透孔。方直腿,外侧一面的正中刻凹线,两边饰双打洼线条,两侧面与内面饰单打洼线条,四角倒棱。侧腿间装双横枨,枨四面打单洼,四角倒棱,枨间镶海棠式开光洞。足下踩托泥,托泥底部作出壸门曲边。此案小巧精致,做工讲究,体现了明代家具的典型风格。
[专家点评] 清嘉庆 竹雕“孟姜匜”铭文臂搁 [专家点评]清嘉庆竹雕“孟姜匜”铭文臂搁清嘉庆竹雕“孟姜匜”铭文臂搁,长25.9厘米,宽9.8厘米。下刻“曼生”小印。据《殷周金文集成释文》,其释文与薛氏有出入:“庆叔作媵子孟姜盥匜,其眉寿万年永保其身,沱沱熙熙男女无期,子子孙孙永保用之。”清代金石学大盛,清后期碑、帖学之争亦为学界焦点之一,影响所及,竹刻领域也多有纯以文字书法为饰者,从这件臂搁上可窥当时风气之一斑。
[专家点评] 北宋 越窑系青釉划花缽 [专家点评]北宋越窑系青釉划花缽北宋越窑系青釉划花缽(侧面)北宋越窑系青釉划花缽(侧面)北宋越窑系青釉划花缽(侧面)北宋越窑系青釉划花缽(底部)北宋越窑系青釉划花缽(细部)北宋越窑系青釉划花缽(细部)北宋越窑系青釉划花缽(足)这件北宋越窑系青釉划花缽,高6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8.5厘米。内外满施青釉,釉层较薄,内壁以简洁的刀工刻画花卉纹。
[专家点评] 清恽寿平 晴川揽胜图 [专家点评]清恽寿平晴川揽胜图清恽寿平晴川揽胜图(题跋)此为清恽寿平的《晴川揽胜图》,绫本设色,纵112厘米,横39.1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该图取意系藉唐人崔颢《登黄鹤楼》诗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之诗境,发遗民之情怀。在笔墨上,师法其伯父恽于迈的风格也依稀可见,用笔细心严谨,线条也是工整安详。
[专家点评] 唐李阳冰 篆书“三坟记碑阴”(一) [专家点评]唐李阳冰篆书“三坟记碑阴”(一)唐李阳冰篆书“三坟记碑阴”(二)唐李阳冰篆书“三坟记碑阴”(细部)此为李阳冰的《三坟记碑》《三坟记碑》为李阳冰代表作,光滑洁净,在唐代篆书中,李阳冰是成就最高的。谓之“铁线描。”《三坟记碑》承李斯《峄山碑》玉筋笔法,以瘦劲取胜,结体修长,线条遒劲平整,笔画从头至尾粗细一致,婉曲翩然。
[专家点评] 清 玳瑁描金竹鹤葵花式盘 [专家点评]清玳瑁描金竹鹤葵花式盘清玳瑁描金竹鹤葵花式盘,清宫旧藏高2厘米,口径20.4厘米。盘圆形,花口,曲线柔美,器壁轻薄透明。盘内用金漆点缀黑、红二色,绘溪岸边,数茎幽篁下,两只仙鹤悠然觅食。金漆与玳瑁颜色和谐,加之材质本身的黑色纹理,似晕色般,增添了些许朦胧的美感。此器工艺相当复杂,须经高温、模压等工序成型,堪称玳瑁制文具中的出色作品。
[专家点评] 清早期 鸡翅木六开光坐墩 [专家点评]清早期鸡翅木六开光坐墩清早期鸡翅木六开光坐墩,高46.5厘米,面径27.5厘米。坐墩的坐面攒框镶心。腹腔向外膨出,一周均匀地开出6个椭圆形开光洞,并用紫檀木镶边。坐墩下附圆环托泥,里侧镶底。此坐墩造型美观,纹饰匀称,庄重大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专家点评] 清 象牙雕松梅图笔筒 [专家点评]清象牙雕松梅图笔筒清象牙雕松梅图笔筒,通高15.1厘米,口径12.4厘米,足径13.5厘米。笔筒截取一段象牙随形雕成,外壁雕作古干虬枝状,其上密布瘿节疤痕。口沿及底沿雕出数枝松枝,松针茂密,如笠如轮,生意盎然。松干沉郁,梅枝矫健,动静相生。笔筒构图只截取局部而能生动自然。对梅花的处理上主要是通过铲出花瓣的倾斜度以突出花蕊,显示出立体效果,颇具匠心。笔筒无底,红木底座为后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