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宣州窑

浅议宣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不少古瓷窑址留下了诸多疑团。古宣州窑亦为其一。因此,探究宣州窑的历史之谜。几年来有的同志对于宣州窑曾多次著文阐述,但他们毕竟是针对某一特定窑口而言,研究中的片面和局限性在所难免。考古资料表明以州命名的窑场可在其州治境内任何一地。宣州窑既是州级窑场,按命名法则推论,显然其不会晚于宋。2、琴溪窑是宣州窑由官窑过渡的历史见证。

元代的戏台

元代的戏曲舞台,是当时戏曲演出繁盛的重要证明,但是由于风侵雨蚀和人为的破坏,大部分都已经不存在了,留下来的只是极少数。据目前调查资料显示,已确认的元代戏台在国内仅存7座,而在临汾地区则完整地保留有5座。台上无前后场之分,台基上四根木柱支撑顶部荷载,是国内现存元代戏台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江西贵溪崖墓族属新探

江西贵溪崖墓族属新探江西贵溪崖墓族属新探-兼对“干越说”质疑1978-1979年间,江西省考古工作者对贵溪县渔塘公社仙岩一带的春秋战国崖墓群进行了调查,并先后发掘清理了其中的14座墓葬,共发现棺木37具,人骨架16具,出土陶器、青瓷器、纺织器材、丝麻织品、乐器、木器、竹篾器等200余件。

宋元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陶瓷的外销

根据国内现有出土的资料,现就宋元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陶瓷的外销情况,作一次初步的探明与研究讨论。景德镇青瓷窑系的外销宋元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外销瓷窑,除龙泉青瓷窑系外,当推江西景德镇青白瓷窑系的青白瓷。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各省所烧制青白瓷的质量和服务对象不同。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起,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在亚、非一些国家沿海地区的古遗址中,陆续出土了一定数量的宋元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各省的青白瓷。

学会从总体上综合辨析瓷器真伪

学会从总体上综合辨析瓷器真伪收藏古代瓷器,最紧要也是最基础的一步是辨别真伪。所以,我们研究古陶瓷,尤其是对它进行断代辨伪时,必须学会并且善于运用系统、整体的综合分析...,要把器物的胎质、釉色、纹饰绘制手法、特点、器型、圈足等诸方面综合起来分析,从整体上得出正确结论。

漆饰家用器具

漆饰家用器具漆器是中国特有的工艺美术品,在浙江余姚河姆源新石器时代遗址已经发现漆器,说明在距今5000年前中国地区已经有漆器的存在。但由于工艺及原料来源所限,早期的漆器多为小型日用具。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漆木家具的木材所采用的是软木,如榉木、杉木、松木等。但是漆器用具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因风化作用而老化开裂,保管不好就会断裂脱落,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很少能看到保存完好的大型漆器家具的原因了。

明代德化窑

清代早期后,德化窑白瓷的生产质量下降,其原因是明代晚期后,因国力衰退,为应付出口需求,德化窑开始生产青花瓷。除上述明代的窑场继续生产外,据统计,目前已查明明代窑址共有一百多处。

漳洲窑系瓷器的特征、年代及对日本的影响

近年来,经过有关单位的深入调查和发掘,漳州窑系的瓷器面貌,逐步明朗了。综观“漳窑”瓷器,数量是庞大的,质量是不高的。森村先生在《漳州窑系制品(汕头瓷)的年代及意义》一文中,综合日本各地遗址与世界上有关的沉船资料,明确指出:从1585年失火的根来寺遗址资料看,漳州窑系的制品是极少的。

德化窑青花瓷器几个问题的探讨

德化窑青花瓷器几个问题的探讨叶文程罗立华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地近东南沿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瓷业生产区和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本文拟对德化青花瓷的烧造时间、生产方式、烧造技术、重要地位、外销等问题进行探讨。这件正德十四年墓葬出土的青花瓶,可以认为是德化目前发现的有纪年可考的最早的青花瓷器。这种土钴的发色,同目前德化青花窑址中所采集的青花瓷标本截然不同。可见,德化烧造青花瓷器的窑炉主要为龙窑和阶级窑。

文物市场赝品大搜密

文物市场赝品大搜密十月份国内清理整顿文物市场月。北京市率先行动清查了北京市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文物市场摊挡,结果发现这些“文物”90%以上是赝品。其实不光是北京如此,全国各地大大小小成百上千的所谓文物古玩市场中,赝品占了绝大部分。在广州带河路文物市场一座近似真人大小的唐三彩妇人立像,对外行人索价20万,而对内行人仅索价200元,相差千倍。